东莞积极优化教育系统编制资源配置
东莞市委编办
为缓解巨大的教育服务压力,东莞市进一步深入推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运用调剂编制总量、盘活学校编制资源、创新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措施,不断优化教育系统编制管理。
在过去30多年里,广东省东莞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承受着巨大的公共教育服务压力。为进一步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莞市综合运用调剂编制总量、盘活学校编制、创新办学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等措施,不断优化教育系统机构编制管理,基础教育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
一、抓调研,把准脉,切实提高科学决策水平
建立机构编制、教育、财政跨部门信息互通和工作协作机制,共享生源数量及变化趋势等信息,找准问题,因情施策。东莞教育系统面临两大难题: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位资源持续紧张。2014年,全市有中小学生102.2万余名,其中在公办学校就读学生40.5万余名;到2018年,全市中小学生已达119.4万余名,公办学校就读学生仅增加到47.9万余名,学位需求逐年加大。二是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生源单向流动趋势明显,水乡片区发展相对滞后,城镇片学位供不应求。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东莞出台多项针对性措施,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以锡盟为例,按《中国风能区划》,大部分地区属风资源丰富区,年平均有效风能密度大于200W/m2。风速3~20m/s的年累计吹刮小时超过5 000h,风速6~20m/s的年累计小时2 500h以上。以月平均风速介于2.5~20m/s,作为微、小型风力机的资源利用标准,锡盟地区风资源年保证率都在90%以上。根据2008年的抽样分析,锡盟年月降水量和月平均风速基本成负相关[2](如图1所示)。按年风速时空分布,降水量偏少的1-5月份为大风期,正值风速较高,利用风能提水正好可以弥合季节性缺水,有利于春季抗旱;6-8月份降水量逐渐增加时风速偏低,风能利用有所弱化,因此有良好的互补性。
In our population, the NRS-2002 disclosed a risk of malnutrition in 36.7% of the inpatients. This value was lower than that reported in a Danish study evaluating gastro-surgery patients[9] but higher than data from Romanian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s[50].
二、深挖潜,补短板,调剂增加教育编制总量
坚持“瘦身”和“健身”相结合,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及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在全市编制总额中,调剂增加公办学校编制。一是切实保证基础教育。重点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编制资源适当向生源集中、编制紧张的地区和学校倾斜。2015年以来,共增加公办中小学编制298名。二是丰富教师聘用方式。对于部分公办学校,特别是新成立的中小学校,确实暂时无法满足其编制需要的,采用聘用教师作为补充。如2016年成立的东城虎英小学,就试行教师自主聘任、学校自主管理的“两自主”模式,全校除配置管理班子6人的编制外,其他教职工实行全员非在编聘用,工资待遇不低于在编公办教师。
三、重统筹,严监管,有效盘活存量编制资源
针对各镇街教育发展不平衡、教师及编制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东莞市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编制统筹使用机制,通过划转空编、教师交流等方式,优先补充新建、扩建中小学校编制。2015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内共调剂编制651名。一是推行中小学校“市管校聘”改革。建立健全市级统筹、镇管为主、市镇一体的教师管理体制和均衡发展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编制管理、教师均衡配置等机制。二是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鼓励学校根据生源变化调整教师数量和结构,推动教师队伍与教学规模相适应。优先通过镇内调剂方式,解决教师学科结构不平衡等问题,其中东城等11个镇街及部分市属学校已先后进行了编制、人员统筹调整,将空编调剂到急需增加教师的学校,将富余教师安排到相关学科教师短缺的学校。三是优化教育系统编制结构。推动学校的正常更新替换,整合硬件条件不达标的中职学校,腾出资源用于急需编制的中小学校。如撤销市家具学校及市纺织服装学校大朗校区,将盘活的122名编制划转到其他25所公办中小学及中职学校。
四、拓思路,求创新,探索新型政府办学模式
试点政府资助学校模式,设立东莞市虎门镇梅沙小学,探索管办评分离的办学体制。在学校性质方面,学校是登记设立的事业单位法人,不核定人员编制,采用政社合作方式运作。政府仅负责提供教育用地、核拨办学经费,教育团队(东莞市万科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管理。在内部管理方面,学校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政府及教育团队分别委派及共同选定成员组成办学理事会,负责学校重大决策工作。在教师聘用方面,参照公办学校编制和工资待遇标准,学校自主招聘,与教师签订聘用合同。
五、建机制,共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为充分调动民办学校的积极性,鼓励良性竞争、共同提升,东莞市改革以前方式,不再向民办学校购买固定数量公办学位,优化为对入读民办学校且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进行补贴。印发《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积分制入学民办学位补贴实施暂行办法》,对于通过积分制入学方式被录取,但未能被安排至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进行阶梯式补贴,东莞市目前共有14.4万余名中小学生受惠。通过学生补贴方式,提高了学生择校自主性和行政资源投放效率,推动民办学校良性竞争发展。
标签:公办学校论文; 办学模式论文; 中小学校论文; 民办学校论文; 社会力量办学论文; 公办中小学论文; 东莞市论文; 义务教育阶段论文; 东莞市委编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