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一个难字了得——我看2009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看论文,国文论文,历史试题论文,难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析2009年全国文综卷Ⅰ,了解部分学生考试情况后,只有一声叹息:怎一个难字了得!认真思考,难从何来?以下几点或许能说明问题。
一、试题注重考查文化常识,但有加重与漫无边际之势
典型题目是第12、13题:
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
A.官名B.爵位C.谥号D.行业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这主要是因为(B)
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
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
文化常识题由2007年、2008年的一题变为2009年的两题。2007年考谥号,并涉及庙号、年号等;2008年考“阴”“阳”;2009年考姓氏起源与楚歌盛行原因。可见,对文化常识的考查力度在加大,而且考查范围有漫无边际之势。
中国姓氏的来源纷繁复杂,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以祖先的居住地、封国、封邑、采邑为姓;以祖先的姓氏、名字、谥号、封号为姓;以祖先的职官、爵位为姓;以职业、技艺为姓;以祖先所经历的某个重大事件为姓;以图腾、族号为姓;以天干地支为姓;以排行、方位为姓;帝王赐姓;因避讳、避难改姓;外来民族引来的姓等。要答对12题,考生除了对这些来源要有所了解外,还必须知道“司马”“司徒”等这些教材没有涉及的官名。
13题考查政治变革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也可以归入文化常识题一类。何为楚地?刘邦是否为楚人?教材对此没有明确说明,学生要弄清楚也并非易事。据《战国策·楚策一》记载:“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所指位置大约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安徽、江苏、陕西、河南、四川、贵州的一部分,这大概可以概括楚国兴盛时期的地域。《史记·高祖本纪》中称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沛在今天的江苏,可见刘邦应该是楚人。刘邦喜楚声,《大风歌》即是证明。13题答案为B。但是,一定的文化现象不仅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相联系,也与文化自身的流变相关,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诸多因素中,何为主?何为次?怕不是好说明白的。
文化常识确实很重要,笔者并不否认考查的必要性。但文化常识何其多,学生在备考中穷于应付,加大考查力度是否必要,值得深思。
二、试题注重依托与拓展教材,但有细节化、学术化之嫌
依托教材但有细节化之嫌的典型题目为第14、16题: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
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
C.飞天壁画D.唐三彩
此题结合南北朝文化特点考查学生对唐文化特征的识记、理解和分析能力,源于课本,但过于追求对课本细节的考查。“隋唐书法汇合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的风格。著名书法家有:由隋入唐的欧阳询等初唐三大家,主要受王羲之的影响。”这是教材的原文。王羲之是东晋人,东晋偏安江南,因此王羲之的书法体现了南方文化特征,受其影响的初唐三大家书法也有此特色。不过,这里还有点问题,王羲之不是南朝人啊。“秦王破阵曲”歌颂唐太宗的武功,史载此曲以“擂大鼓为主”“杂以龟兹之乐”,比较好排除。“飞天壁画”与“唐三彩”的特征教材并没有涉及,有较大的迷惑性。命题者对“初唐书法”特征这一细节的重视,而“飞天壁画”与“唐三彩”特征在教材中、教学中某种程度上的缺位,使得此题看似简单,实则不易。
16.辽与西夏分别是契丹与党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两者的相似之处是(C)
A.两族均源出秦汉时期的东胡
B.创立政权在宋朝建立之后
C.仿汉字结构创制本民族文字
D.均曾与北宋结为兄弟之国
“契丹族是我国古老的少数民族。秦汉时为东胡的一支”“党项是羌族的一支”,前一句源自教材小字部分,后一句源自教材正文,学生均容易忽略;B、C、D三项涉及辽、西夏、北宋建立时间,辽、西夏向汉族学习的具体表现,宋辽澶渊之盟、宋夏庆历和议的具体内容,对这些知识点如果没有准确的记忆,那考生就只能瞎猜了。
拓展教材但有学术化之嫌的典型题目为第21题:
21.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D)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从考生反馈看,此题的错误率极高,四个选项都有选的。我的第一感觉是选B。“不得授予贵族爵位”,不正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么?尽管独立后的美国并没有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奴隶制与种族歧视仍然存在,但论从史出,答案应从材料中来。
在网上搜索得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万绍红老师(人大政治学博士、博士后,主要研究现当代政治学理论、宪政理论与工程)的大作《美国宪法中的共和主义》刚刚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从共和主义的视角研究美国宪法的专著,作者否定自由主义作为美国宪法根基的通说,提出共和主义是美国宪法的原旨,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则是美国宪法所要超越的对象。因为“自由主义过分强调权利的个体性,主张幸福生活的个人特殊性,反对公共权力对公民善的建构;民主主义过于重视公民个体对公共生活的话语权力与决策诉求,怀疑政治精英的公民道德状况及其审慎理性水平。这为美国宪法制定者所忧虑与不喜,他们制定的美国宪法以共和主义为政体框架,试图超越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遏制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对个体权利和个体政治参与的过度要求,主张政府权力尤其是司法权与民众的适当间距,反对政府与公共权力的正当性对于民意情绪的过度依赖;倡导全民公民美德的培育,强调政治精英领导责任、审慎理性下的共和政治观。”[1]
但是,为什么“不授予贵族爵位”体现的是共和主义原则,而不是平等主义呢?我依然有些不理解。于是很冒昧地向万老师请教。万老师百忙之中很快回复邮件,原文如下:“贵族政治包括罗马古典共和政制都是重视贵族血统(爵位)对政治资源控制的合法性的,甚至视为绝对的正当性,这从西塞罗对自己新贵身份的重视可见一斑。虽然如此,罗马古典共和对精英的认同主要还不是他的贵族身份(血统),而是他的德行与才能,到了美国宪法中,则明文表示了对贵族身份的放弃,一是表示合众国的政权为各阶层共有(比罗马更彻底),共和政制下,各阶层的地位并不是平等的,这和平等主义、民主主义不同;二是表示与英国君主政制的诀别。”万老师的话很深奥但也明确,至此,我的疑惑得以解决。再将万老师的话与美国宪法原文对照:“No title of nobility shall be gra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and no person holding any office of profit or trust under them,shall,without the consent of the Congress,accept of any present,emolument,office,or title,of any kind whatever,from any king,prince,or foreign state”(译文:合众国不得颁发任何贵族爵位:凡是在合众国政府担任有俸给或有责任之职务者,未经国会许可,不得接受任何国王、王子或外国的任何礼物、薪酬、职务或爵位),更加深了我对“不授予贵族爵位”含义的理解。可惜的是,命题者没有引用“不得接受任何国王、王子或外国的任何礼物、薪酬、职务或爵位”这句话,实际上这句话更能说明“不授予贵族爵位”是在否定贵族政治与君主制,而不是体现人人平等。
第21题对教材的拓展与学术化倾向到了这般田地,远远超过了中学师生所能接受的程度,教师的理解都有偏差,学生不错才怪。
三、选择题不回避有争议的问题,有不够严谨之处典型题目是第19题:
19.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于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C)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
此题题干所引材料的关键信息是不以一城一寨得失为重、引敌深入、分散敌人兵力、打击敌人主力,考查的是战略战术。选项涉及的四个战役中,教材仅在小字部分对台儿庄战役有如下描述:“池峰城师长率领守军浴血奋战,坚持半个月之久,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台儿庄附近。李宗仁调集大量兵力,包围日军,形成内外夹攻之势,取得台儿庄大捷。”教材对此本来就语焉不详,教师教学中也容易忽略。因此,此题有依托教材与过于细节化的问题,又有拓展教材时漫无边际的毛病;此外,还有不够严谨之处:没有回避有争议的问题。例如,对台儿庄战役的战略战术,就有学者认为:“至于说‘诱敌深入’的问题。从中国军队方面看,尚未看到有诱敌深入的计划,也未看到中国军队诱敌深入的作战行动。从日军方面看,进攻滕县、临沂,占临城、枣庄、峄县、韩庄和攻击台儿庄,都是主动的进攻行动,并不是由中国军队所‘诱’而动。所以说,整个台儿庄战役中,并不存在中国军队诱敌深入的行动。日军也不是因被诱而南下台儿庄的。”[2]我不是说有争议的问题不可以考,但至少不应该出现在选择题中,因为选择题的答案具有惟一性。
四、试题注重新材料的运用,但有任意裁剪、曲解史料之嫌
任意裁剪、曲解史料的典型题目是第20题:
20.法国人达尔让松在18世纪中期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上述材料说明,当时的法国(A)
A.专制王权强化B.办事人员权力上升
C.国王权力旁落D.社会等级壁垒森严
从考生的反馈看,选B、C、D的都有。根据材料,我的第一感觉是选B。在网上浏览,也看到几种解析:
[解析1]本题材料是说,皇帝委托给大臣的事务很多,皇帝离不开大臣,当大臣无法办成时就交给办事员去办。本题意思是“权力下移”,从材料中似乎可以得出B或C的答案。根据题干“18世纪中期”,再依据课本知识,似乎可以把答案锁定为A和D。
[解析2]18世纪中期的法国正处于大革命的前夜,专制王权强化,但究竟怎样强化,书上是没有说的。部分学生可能会困惑于“大臣”啦、“办事员”啦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没有从材料出发的意识的学生,可能会想当然地选上D项(当然也可能想当然地选上A项,不过,祝贺他答对了)。选B的学生可能过于依赖材料,结果选了一项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说法。一般来讲,材料可能很新颖,但答案却是我们所熟悉的。依靠有专业素养的办事员(官僚)取代以前依靠经验、习惯和个性来治理国家的大臣和贵族,是加强王权和应对日益繁琐的国事的需要。但办事人员的权力一般是不大的,只做一些日常的事务。
[解析3]注意材料中的时间“18世纪中期”,当时法国处在波旁王朝的统治之下,故选A项。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信息“18世纪中期”可知,材料所体现的历史背景处于法国大革命之前,根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C,这时法国正处于封建专制王朝时期,故“国王权力旁落”说法不合史实。再从“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中“被迫”两字可知,并不能据此说明办事人员权力上升。法国革命前的等级制度具体是指:全国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僧侣构成第一等级,贵族构成第二等级,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前身以及广大农民均属第三等级,而题中并没有具体体现法国三个等级,故D也不合题意。其实,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王权力高高在上,国王把漫无边际的事情委托给大臣、办事员等办理,说明下层必须接受服从国王的统治,也从侧面说明法国专制王权的强化。
[解析1]模棱两可;[解析2]貌似有理;[解析3]完全抛开了材料;[解析4]似乎很到位。连老师们都有如此不同的理解,学生又如何去做题呢?
此题材料出自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的第二编第六章“旧制度下的行政风尚”,原文如下:“大臣已经萌发出一种愿望,要洞察所有事务,亲自在巴黎处理一切。随着时代的前进和政府的完善,这种愿望日益强烈。到18世纪末,在任何边远省份建立一个慈善工场,都要由总监亲自监督其开支、制定规章、选定地址。创办乞丐收容所也必须告知总监所收乞丐的姓名以及进出的准确时间。早在18世纪中期(1733年)达尔让松先生就写道:‘委托给大臣们的事务漫无边际。没有他们,什么事也办不了,只有通过他们,事情才能办成;如果他们的知识与他们庞大的权力有距离,他们便被迫将一切交给办事员办理,这些人便成了真正的掌权的人。”’命题者将“这些人便成了真正的掌权的人”这句很重要的话去掉了,完全是任意裁剪史料。达尔让松正是要说明B项——办事人员权力上升,托克维尔引用达尔让松的话,也是为了说明这一点,选A曲解了达尔让松及托克维尔的本意。
在同一章中,托克维尔还写下了这样的话:“在御前会议的判决中,有不少援引先前的法律,这些法律常常是新近制定的,已经颁布,但是未能实行。国王敕令、宣言、诏书都经过庄严的登记注册,可是在执行中无不受到重重变更。在总监和总督的信函中,我们可以看到,政府不断允许人们援引例外,而不按它自己的命令办事。它很少破坏法律,但它每天都根据特殊情况,为了办事方便起见,悄悄地将法律向任一方向扭曲。”“旧制度原形毕露:条规强硬严峻,实行起来软弱松怠;这是它的特点。”
那么,能否据此选C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读全章,我们就会发现,作者在此章谈论的主要是中央集权制,而不是君主专制。作者认为:“在18世纪,法国中央政权尚未具有它后来才有的健全有力的政体;然而,由于中央政权已经摧毁了所有中间政权机构,因而在中央政权和个人之间,只存在广阔空旷的空间,因此在个人眼中,中央政权已成为社会机器的惟一动力,成为公共生活所必须的惟一代理人。”“看到中央集权制在本世纪初如此轻而易举地在法国重建起来,我们丝毫不必感到惊异。1789年的勇士们曾推翻这座建筑,但是它的基础却留在这些摧毁者的心灵中,在这基础上,它才能突然间重新崛起,而且比以往更为坚固。”作者认为,革命前法国的中央集权制并非健全有力,革命后法国建立了更加巩固的中央集权制。托克维尔将1789年之前的法国一切定义为旧制度(并非只指君主专制),他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通过历史来揭示法国大革命如何从旧制度产生”;也要向人们展示,“几乎所有被视为大革命成果或者大革命战利品的一切,在何等程度上在旧制度下便已存在:行政的中央集权制、管理监督、行政风尚、针对公民的官吏保障、职业繁多和酷爱职业、征兵本身、巴黎的优势地位、财产过分分割,所有这些在1789年之前都已存在”。
因此,笔者以为,正确答案应为B。如果要选A,就应该选用能说明A的材料。
五、试题注重跨学科综合,但有不顾学科特色之失
第37题本来是历史学科内的综合题,第(3)问要求学生谈谈“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设问体现了命题者对跨学科综合的重视,这本无可厚非。“参考答案”是:“取消农业税是党和政府长期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经济结构改善、综合国力增强的结果;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标志着国家政策的重大转变;由农业支持工业到工业反哺农业,由重视积累,优先发展到关注民生、共享改革成果,由重视城市建设到强调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考生看到这样的“参考答案”,可以说个个都傻眼了:这完全是政治题的答案,没有一点历史学科特色。以此为标准来评分,学生只有吃亏了。此外,对“长达2600年的农业税的取消,意味着中华文明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这句话,笔者颇不以为然。近代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开启中国工业化之门的是洋务运动。
高考试题应有两个功能,一是为高校选拔人才,一是引导中学教学。2009年全国文综卷Ⅰ历史试题凸显了能力立意,很注重选拔功能;但由于试题对文化常识考查的加重,对基础知识考查的细节化、学术化,随意裁剪、曲解材料,不顾学科特色等方面的偏向,脱离了中学教学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考生认知水平,使试题的难度大大加深,从而影响了考试的信度与区分度,也就影响了考试的选拔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