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念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念

国网拉萨供电公司 西藏 拉萨 850000

摘要:我国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智能电网在配电网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智能电网背景下,自动化控制技术,促使电网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均得到有效提升。电力研究人员需要对智能电网进行进一步分析,然后考虑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计算机作为电网发展的基础性内容,从而对电网系统做出进一步优化,最终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关键词: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

引言

现如今,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显著,不仅是电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深入进行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1.1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对于用电需求发生着细微的变化,而对于电量需求却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用电需求旺季与淡季之分。例如,在炎热的夏季,增加了空调与制冷设备的使用量,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供电线路的超负荷运行,从而导致了部分供电线路损坏,甚至出现烧毁的现象,进而造成了区域大面积停电。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有效的调整了电路超负荷的现象,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出现故障的线路进行准确定位,为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维护与维护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从而提升了电力供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1.2增加了配电系统的经济效益

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能够适当的调整各地区的用电量,从而满足各个地区的用电需求。不但极大的提高了电力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的缓解了浪费的现象。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当中,人工检查是传统配电系统管理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改善了传统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弊端,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的效率,降低了电力企业的实际生产成本,实现了增加经济效益的目标。

2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发展过程

2.1开关设备自动化

在配电网设备开关自动化中,设备自动化是建设的第一步,必须要确保电网系统当中不同开关可以相互有效配合,实现协调统一,促使网络通信建设以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得以实现。主要表现为,配电网出现问题后,配电系统开关就可以自动跳闸,将电源切断,以防止出现故障。配电系统当中不同开关之间相互配合,促使开关可以对故障线路进行隔离,然后促使配电系统可以正常运行,这就为电力用户提供相对可靠的保障。

2.2网络信息自动化

信息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对于配电通信网络而言,具有较为显著的特点,这一功能可以促使配电网络通信功能自动化、一体化功能得以实现,促使电力系统可以借助计算机,通信系统等,对配电网络系统进行全权监控,并且实现严格把关目标。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促使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还可以实现远程遥控功能。

2.3控制自动化

添加和电网运行相关内容,对于配电系统控制自动化而言,是重要标志,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将开关设备自动化以及网络通信自动化作为基础性内容,然后结合电力运行期间存在的各项需要,对全部信息进行添加并筛选。针对这一功能来说,不但可以确保电网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还可以进行远程遥控,促使电网运行安全性与可靠性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促使电网系统实现智能化与一体化目标,最终有效加快我国电网系统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策略分析

3.1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

1)电网结构建设中一般采用环网结构,其优势在于能够将距离相对较近的电源安装在一起,从而有效实现双电源环网模式,对保证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有重要意义。操作时需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的两条线连接在一起,同时找出其中的线路电源,然后将电源进行连接,以此确保线路的同时供电,此措施不仅能够提高供电质量,同时对优化配电结构有重要帮助。2)为了提高智能电网系统的安全性,运维人员还需要在系统中安装智能化的数据采集系统,便于运维人员能够远程监控配电自动化系统,同时还能够提高供电数据的准确性。数据采集系统的科学应用,在配电系统出现超载荷供电时,系统能够自动进行判断和控制,从而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当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数据采集系统就会将故障信息发送到远程设备(RTU)中,然后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准确找出其中的故障部位,急时对系统进行优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供电。3)对于一些安全性要求相对较高的配电系统,运维人员可以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此装置的应用能够保证系统开关能够及时闭合,在实际工作中若线路出现故障,其中的自动分离器就会主动断开,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故障进行分析,同时还可以根据故障维修时间,对系统开关的闭合时间进行设置。此技术的应该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同时对降低运维人员工作压力和减少成本投入有重要帮助,还可延长智能电网的使用时间。

3.2优化配电自动化内部结构

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数据的安全性,运维人员需要不断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同时工作人员还需要将优化期间的数据传输至网络移动端进行分析,以此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在优化配电自动化系统内部结构时需要安装以下两种设备:1)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电压监测器,当电力系统工作过程中出现电压过大时,电压监测器就会发出警报提醒运维人员,便于运维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处理,排除其中存在的危险。同时电压监测器的应用还能在高、低压以及无功自动补偿设备运行中起到改造作用,将线路中的电能消耗降到最小,确保供电质量的稳定。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还需要科学的使用负荷控制设备,可以在该设备中安装移动网络,从而将用户端与网络技术进行结合,有效的满足用户供电需求,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偷电、漏电现象的发生。

3.3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完善对提高电能的利用率以及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操作内容:1)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安装计算机监测系统,同时把计算机监测系统与配电系统中的变电系统、负荷电压系统等进行结合,并对系统进行不断整合和完善,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降低故障发生,同时还能起到降低设备成本浪费的作用;2)在完善配电自动化系统时,运维人员还需要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降低设备在长期运行的情况下故障的发生率;3)相关运维人员需要按照《配电自动化技术指导》相关内容,对智能电网建设各阶段容易出现的故障进行详细检查,从而做到自动化管理的提前化,有效提高供电质量。

结束语

随着电力企业的规模化发展,传统的供电模式存在诸多的缺陷与不足,已经无法适应电力企业的发展需要。基于此情况下,实现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不但弥补了传统电力系统存在的不足,而且成功的实现了对传统供电系统的改造升级,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有效的降低了电力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了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余存春.智能电网中配电自动化的构建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74.

[2]宁伟红,严文斌.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J].自动化应用,2018(10):97-98.

[3]李石,赵苏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研究[J].科技风,2018(30):167.

[4]程亚栋.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J].山东工业技术,2018(20):197.

论文作者:李念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基于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论文_李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