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广筑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271405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应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是每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应担负起的责任与义务,为此,各建筑施工企业应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落实贯彻国家政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建筑工程现场质量管理标准化。本文以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意义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建筑工程管理标准化的施工理念、工作内容以及建议。希望能为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的建立提供帮助。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任重道远、势在必行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到了显著提升,城市化的进程也因此加剧,从而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但是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也是层出不穷,最为严重的是建筑企业的建筑标准不一从而导致建筑质量参差不齐。由于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然而这类问题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利益及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的标准化必不可少。
一.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意义
1.1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质量管理标准化的目的在于促进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使得使得工程的管理制度完善化便于管理。质量管理标准化,是一套规范、程序化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工作体系。质量管理标准化是在质量管理工作上进行创新发展的一套工作体系。其对质量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生产条件和施工过程进行了完善、优化及防范。质量管理标准化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项通过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任务。尽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及其困难,但是它作为管理工作的核心、贯彻质量管理工作的主线,因此即使再困难也要坚持落实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质量管理不能够达到标准化的水准,质量管理工作就没有了灵魂。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展开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精细度、规范度至关重要。工程质量标准化工作对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作用显著因此,应尽快开展该工作。
1.2促进建设业转型升级
由于现阶段我国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强度不够,从而导致我国工程质量普遍偏低,这类问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极其严重的问题。然而这类问题得到根本解决的办法就是使我国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使我国建筑业的建筑质量完成由粗糙到精细的转型,但是这种转型的效率极其低下,速度一直非常缓慢。提高建筑业建筑质量的转型过程速度的方法仍然是建筑业难以解决的问题,但是贯彻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可以使建筑行业的施工过程在标准化的要求下进行,可以建立起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可以最大程度的制约建筑施工行业的建筑质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僵住行业建筑质量由粗糙到精细的转型的速度。为了保证我国建筑业建筑的质量,为了更好的适应人们对建筑质量的需求,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任务刻不容缓。
1.3推进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工程治理两年行动的展开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质量管理标准化。工程治理两年行动的目的就是提高工程质量,提升全国工程总体的安全性、规则性、稳定性。但是在治理过程中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主要矛盾是工程质量管理达不到标准化。质量管理标准化可以使得工程质量管理得到规范化和细致化,质量管理标准化是控制工程质量的依据,只有使建筑工程的管理得到标准化发展才能使得工程实体质量的到标准化控制才能使施工现场的行为质量的到质的提升。让行为标准成为一种习惯,使习惯得到标准化发展才能使得主体责任得到完美的落实才能真正使得实现工程治理两年行动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建立工程质量标准化的措施
2.1建立标准化施工理念
工程质量标准化是从国家出发从建筑行业技术性标准化控制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得工程建设质量得到提升,为了使得工程技术得以规划为目的而建立的体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施工理念是推进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贯彻落实工程质量法律法规,使得工程质量水平达到标准化水平,并且建立起一套统一的、完整的、标准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行为规范准则。落实主体施工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建立不仅能够使得工程建筑的质量得到保证,还能使得施工现场的施工进程、工人的行为规范得以提升,能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工期缩短、施工成本降低等从而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的利益得到最大化发展。
2.2建立标准化工作内容
经过多年的研究及试点调查发现,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框架可以确定为“4+4+3”的工作框架。其中“4+4+3”分别为:质量管理标准化操作时间分为每周进行施工现场的调查、每月进行施工过程的评价、每季度进行施工过程评价、工程竣工后进行登记备案四个步骤;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流程分为申报受理、施工过程中的评价及其管理、工程竣工后进行工程质量记录、施工企业工作年度评价四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企业施工过程自主评价、企业施工过程监控管理审核、工程施工过程监督机构登记三方面。
2.3关于完善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建议
为了合理、有序、高效的完成工程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建设,建立施工过程中重点工序的样板工程制度,使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施工工序等均按照样板工程制度展开。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并且能够使得建筑工程有序的开展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其次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通病防治工作。建筑工程中的通病包括施工完成后工程建筑出现漏水、裂缝等,为了有效的解决建筑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通病,应当在工程建筑施工之前建立完善的工作流程以及标准的施工制度,并交于施工质量监督机构、施工企业管理部门进行审核,认真完善、修改相关部门给出的建议,避免工程漏洞的产生。最后建筑工程企业应加强BIM技术在工程中的推广和应用,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BIM技术可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通过三维建模对建筑施工的成品进行审核,避免因前期设计的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三.质量标准化案例分析
上海市质量标准化网上考核系统已经正式开始其内容主要包括试点,扩大试点和全面推广三个阶段。试点阶段主要是指在市级范围内筛选出试点工地,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进行施工,由建筑施工企业及当地相关部门共同拟定标准化施工的内容,并全程进行评估审核,考察工程质量。扩大试点阶段是指增加试点的数量、范围等进行试点阶段的工作。全面推广阶段是指将扩大试点之后所收集到的综合信息进行整理整合,调试完善,最终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方案推广到全市进行展开。
结语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建设必不可少。本文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意义入手,详细讲述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建设过程及方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但这项工作能够提升施工建筑的整体质量水平,能够使得现有的施工建筑更加符合我国当代经济的需求,提升人们的居住水平及居住安全,同时还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得到更大的利益,从而各建筑行业应当做好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1]高伟.新形势下质量监管模式的思考[J].工业C.2015(5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Z].2013.
[3]季群.对工程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探究[J].安徽建筑.2014(5).
[4]何春起.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标准化模式刍议[J].价值工程.2013(31).
论文作者:贾佑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质量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质量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