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质并举、速效同增的“九五”乡镇企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速效论文,乡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九五”期间,乡镇企业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顺应国内外的巨大变化,认真调整结构,增强素质,创新体制,集中布局,着力提高企业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虽然发展的速度有所放慢,但迈出的步伐更加扎实稳健,参与市场竞争和经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为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保持农村的稳定,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重要作用。
一、经济总量继续增加,对国家贡献越来越大。预计2000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27620亿元,比“八五”末增长89%, “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3.6%,占全国国内生产增加值的30%以上,占全国农村社会增加值的64%;其中工业增加值,2000年预计达到19110亿元, 比“八五”末增长77%,“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1%,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近一半。
出口交货值,预计2000年达到8520亿元,比“八五”末增长58%,“九五”期间年均增长9.6%,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以上。
营业收入,预计2000年达到110000亿元,比“八五”末增长92%,“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3.9%。
利润总额,预计2000年达到6600亿元,比“八五”末增长79%,“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2.3%。上缴税金,2000年预计达到2200亿元,比“八五”末增长72%,“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4%,占全国工商税收的四分之一。“九五”期间乡镇企业累计上缴国家税金8420亿元,比“八五”累计上缴国家税金翻了近一番。
从业人员,预计2000年达到12900万人,五年中略有增加, 占农村劳动力的27%。
工资总额,预计“九五”期间支出达31020亿元, 比“八五”期间增加18000亿元,此期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部分的45 %来自乡镇企业,农民从乡镇企业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在乡镇企业发达地区,农民收入的80%以上来自乡镇企业。
支农补农及支援农村各项事业的资金,预计“九五”期间累计达1000亿元。
二、东部地区持续增长,中西部地区比重有所增加。乡镇企业增加值构成,预计2000年东中西部分别占57.8%、36.2%、6.0%, 分别比“八五”末的56%、38.5%、5.5%,略有改变。 “九五”期间东部地区年均增长14.3%,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年均增长12.2%和15.7%。
乡镇企业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预计2000年东中西部分别为37.6%、22.6%、18.6%,分别比“八五”末的37.5%、25.9 %、 16.4%,基本持平或一定增加。
劳动生产率,预计2000年东中西部分别达到21430元、 15170 元和11260元,分别比“八五”末提高66%、47%和52%。
农村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增加值, 预计2000 年东中西部分别达到4800元、2160元和950元,比“八五”末分别增长92.5%、 68.0 %和90.0%。2000年农村人口人均乡镇企业增加值东部地区分别是中、西部地区的2.2倍和5倍,与“八五”末1.94倍和5倍相比,变化不大。
三、产业结构得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预计2000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40亿元、21540亿元和5640亿元,比“八五”末分别增长54%、78%、153%;所占比重分别为1.6%、78%和20.4%,与“八五”末的1.9%、82.8%和15.3%相比,趋向合理, 其中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从乡镇企业总量较大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旅游饮食服务业等几大行业看:
——农业:预计2000年农业企业19万个,从业人员275万人, 增加值440亿元,“九五”期间年均增长8.4%,企业数和从业人员比“八五”末分别减少31.7%和12.3%,增加值增长57%,每个企业从业人员由11.2人增加到14.5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劳动生产率有较大提高。
——工业:是乡镇企业的主体,包含了46个工业大类,主要有煤炭开采业、各种矿产开采业、食品业、纺织工业、服装(含皮革、鞋、帽)制造业、化学工业、冶金工业、建筑材料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含专用机械、农业机械及交通运输设备)工业、电子及仪器仪表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其他业(包括工艺美术)等14大类。这14大类工业增加值占整个乡镇工业增加值的88%。其中食品工业、服装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机械工业、其他制造业等行业不仅在整个乡镇工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九五”期间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饮食服务业、集团企业增长趋缓,个体私营企业增长活跃。
此外,在结构和布局调整开始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小城镇建设转变,乡镇企业增加值中农副产品加工增加值占到了26.6%。集中到建制镇和工业小区的乡镇企业达到20%以上,有的地方达到40 %。 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聚集在工业小区和小城镇的约有30%。目前, 1.25亿从业人员中,有2600万人在小城镇居住。
四、企业改革步伐加快,产权主体呈现多元化。对90年代数字进行分析,乡村集体企业个数只占乡镇企业的6—8%,从业人员占58—68%。其中1996年乡村集体企业的总资产占全部乡镇企业的74%,实缴税金占67%。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很快,1999年全国乡镇企业个私企业总数达到1977万个,占全部企业的95.5%;完成增加值14969亿元, 占全部企业增加值的60.2%。很多农村个体私营企业开始走向联合,实现了资本的社会化。
从投资结构看。从1992年到1977年,来源于银行和信用社的贷款从38.9%下降为22.6%,下降了16.2个百分点;自有资金从33.1 增加到42.7%,上升了9.6个百分点;引进内资从7.9%增加到12.1%,上升了4.2个百分点;引进外资从5.9%增加到11.4%,上升了5.5个百分点; 国家扶持资金从1.8%下降为0.7%,主管部门下拨资金从4.2 %下降为1.5%。从产权结构看,集体企业内部非集体资本已经占到62%。
五、增长方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整体素质开始提高。
一是规模扩大。到1999年底,全国乡镇企业累计组建集团(公司)8551 个,实现营业收入5792 亿元,其中经省级以上批准的有4795个,合计完成营业收入3571亿元。 年营业收入1000 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有52363个,合计营业收入23112亿元,占全部企业的22.9%。符合国家大中型乡镇企业达到了8000多家。二是技术进步加快。据对4523个乡镇企业进行调查发现,有3178家企业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占70%;3178家中产品创新的占63%,工艺创新的占56%,二者兼具的占50%。据又对1000多家大型乡镇企业分析,这些企业的研究开发资金占到销售收入的4%,全国乡镇企业也占到了4‰。三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较快。乡镇企业出口企业13万家,年出口100万以上的企业达4.7万家,其中有进出口经营权的2500家。乡镇企业累计利用外资290亿美元, 到境外办企业6631家,投资总额约有80亿元人民币。
乡镇企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从外部看,在发展乡镇企业认识上不到位。存在忽视甚至削弱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不可替代作用的倾向,缺乏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对乡镇企业地位、作用及称谓的认识上出现混乱,对基层指导乡镇企业发展及乡镇企业自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二是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兑现。已有的一些政策落实不到位,新出台的政策又难以享受到,“九五”以来,《乡镇企业法》、中央[1997 ]8号文件,以及江泽民总书记“4.21”讲话中,提出的一些政策规定和扶持措施难以得到贯彻落实。三是收费项目繁多,乡镇企业不堪重负。根据调查统计,向乡镇企业收费的项目多达上千种,其中许多是不合理收费,不合理负担约占企业利润的20%。四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各类服务的机制和机构不健全、不完善。在投入上,既未建立符合乡镇企业特点的投资机制和机构,又未建立乡镇企业的投资担保机制和机构,目前商业银行集约化经营与乡镇企业广泛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企业融资担保困难,造成融资渠道不畅,资金严重匮乏,资金投入呈逐年下降趋势;在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及信息服务等方面,建设滞后,手段缺乏,难以适应乡镇企业发展需要。
从乡镇企业自身看,面对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和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一部分乡镇企业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技术、管理、产品、人员老化,企业停滞不前。一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技术装备落后;内部制度不健全,管理混乱;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过剩突出,一般性产品多,初级产品多,技术含量、附加值高的产品少,深加工的产品少;职工素质偏低,技术、管理人才,特别是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的企业家人才稀缺等等。
面向“十五”,面向二十一世纪,乡镇企业发展存在着广阔空间,立足国内,实施西部大开发,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走出国门,加速融入世界经济的大潮,乡镇企业的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关系将更加密切,加快发展和提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在保持农村稳定和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中,要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小城镇建设等,这就需要乡镇企业继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发挥以工补农建农带农的作用,同时也要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要确保其稳定增长,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乡镇企业在增加社会有效供给、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国家工业化,增强综合国力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