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桩基础施工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有效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我们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桩基础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构成,它的施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尤其在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各行业对建筑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那么,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能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带动产业的发展,我们就要对建筑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严格的控制,从而给建筑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证。
一、桩基础的特点
桩基础属于深基础,目前实际工程中的桩长已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可以有效地将上部结构传递的荷载传至桩侧及桩端持力层。桩基础相对于其他基础类型,优势明显。一是桩基础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复杂场地条件。桩基础可以达到较深的持力层,因此无论场地条件多么复杂,只要在地基底部存在持力层,桩基础就可以达到相应的承载力。持力层埋置特别深的场地,通过加大桩长,同时可以增加桩的侧向摩阻力,从而满足桩基竖向承载力的要求。二是桩基础沉降小。桩基础埋置较深,竖向承载力较大,在施加竖向荷载时桩基础基本不发生变形,因此对于沉降要求较严格的建构筑物应该首选桩基础。三是桩基础整体性好,抗震性能好。桩基础由于埋置较深,在桩周土层的约束下,桩身稳定性好,而且在桩基础的顶部通常设置承台及拉梁对桩基础进行拉结,使桩基础的整体性较好。在地震作用及其他水平荷载的作用下,桩基础能够承受较大的侧向剪力;在地震作用下,桩基础仍能保持自身稳定,因此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但是,桩基础也存在自身的弱点。一是桩基础的施工工期较长,无论采用哪种桩基形式,桩基础施工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导致工期较长。二是桩基础造价高。桩基础埋置深度较深,耗费的混凝土和钢筋较多,桩基础施工时需要成孔或打桩的机械较多,因此桩基础的工程造价明显高于其他基础形式。三是桩基础施工工艺复杂。桩基础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地条件确定成桩类型,不同的成桩类型其施工工艺不同,而且相同的桩型在不同的场地条件下施工工艺差别也很大。因此桩基础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二、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预制桩的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身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偏差较大时,将导致施工过程中桩身容易开裂,同时桩基由受压构件变成了压弯构件,改变了桩基受力机理。
在桩帽和送桩器的选择上,不仅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的选取上也一定要满足要求。桩帽和送桩器的下端可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避免因气压或水压过大导致出现气锤或者水锤,影响到桩头的质量。在接桩、送桩的过程中要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尽量做到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出现短暂性停歇。但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贯入度不正常,桩身出现偏差或位移时,为了避免桩身或者桩顶的损坏应立即停止沉桩,查明情况并加以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进行接桩的操作施工时,通常采用钢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桩身离地面一米的距离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首先将桩顶清理干净,再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如果在两段桩的衔接处有空隙,要利用锲形的铁片加以焊接固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减小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接桩时要时刻观察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保证圆角和直角相互正对,焊接完成后一般情况下静压桩等候6分钟、锤击桩等候8分钟方能继续沉桩,不得用水淋等方式使焊缝快速冷却。
④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将不需截掉的桩身加以固定后,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沿着钢箍的上边缘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绝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
2、挖孔桩的施工技术
挖孔桩也是备受欢迎的一种桩基础技术,其优势包括设备简单、施工质量可靠、成本低等,该施工技术更适用于土层深度不超过20米,地下水不多的地区。在正式施工建设以前,施工人员需要清理杂物以及较为松散的土层,为施工建设提供平整、清洁的地面环境,为了保证孔桩坐标的合理性,施工人员可以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施工。如果井圈高出地面的距离约20cm,那么则应当根据情况浇筑混凝土,并对井圈进行加固处理。在护壁的处理上,通常会将护壁模块填充到井泉四周,在开挖第二个土方时,需要先确定挖孔中心,并将木桩固定在其底部位置,以保证桩可以形成一个直角,其投影在木桩的顶部位置,在此基础上,施工人员就可以对开挖过程中土层的变化情况予以实施监测。施工人员要通过反复操作实现挖土护壁,只有桩柱达到相关标准后,才可继续进行钢筋笼施工以及混凝土浇筑施工。
3、灌注桩施工技术
首先要测定桩位,而桩位的设置要根据桩基轴线定位点和水准点来确立,这也就要求在定位的时候要严格的进行测量,然后按照施工图的要求进行平面的计算,标记和确立每根桩的位置;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为了保证桩基的确定性,在施工前要对标记的位置进行反复的检查,避免位置出现偏移。在确立好施工地点后,就要进行埋设护筒工程,护筒的主要目的是固定桩孔的位置,防止地面水的流入,防止坍塌等,为了达到护筒的效果,我们护筒的材料选用上就要慎重考虑,包括钢板的厚度、护筒的大小等都要符合现场施工的规定;在护筒的深度设置上要根据不同的土层性质进行不同的设置,一般在砂土中的深度要高于粘土中。
泥浆虽是施工中的辅助材料,主要用于护壁,但是护壁对桩基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护壁的价值,我们在泥浆的配置上要采用合适的比例、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同时还要考虑土壤的性质,根据不同的性质进行不一样的配制,从而有效的保证其粘性。对于灌注桩的成孔方法我们一般采用回转钻成孔,而回转钻成孔分为正循环和反循环回转钻。两者的相同点都是由钻机回转装置带动钻杆和钻头回转切削破碎岩土的,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由泥浆泵往钻杆输送泥浆,而泥浆沿孔壁上升,最后流入泥浆池,经过处理后进入循环池;后者是利用泵吸、气举、喷射等措施抽吸循环护壁泥浆。在桩基成孔完成后要对钻孔进行清理,清理孔底的成渣等废弃物,一般采用换浆法和掏渣法对孔底进行彻底的清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桩基的质量。待孔底清理干净后要进行最后的吊放钢筋笼,钢筋笼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不管是在钢筋材料的选用上还是钢筋的间距上都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在吊放的时候,要保持其垂直度,避免在放置过程中损坏孔壁,安放正确后再对其浇筑混凝土。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建设大部分都是采用灌注桩的施工工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确保建筑桩基质量,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必须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仔细勘察建筑工程施工地点的地质条件和水文状况,调查施工环境,结合勘察数据资料来设计施工方案,对桩基础施工设备进行综合评估,合理调整桩身长度;严格遵守桩基施工流程,控制好施工技术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国才,谷志恒.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9):142.
[2]周平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3):318.
论文作者:闫梦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桩基础论文; 桩基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泥浆论文; 建筑论文; 土层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