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笑纯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430022
摘要:探讨一分钟教学法在心血管专科医院新员工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上岗的新员工共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五步微技能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组),每组24人,经过3个月的临床实践,转正后将2组人员的理论考试及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2组新员工的理论考核成绩及床边综合能力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一分钟教学法在心血管病房临床带教中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
作为心脏病专科医院临床带教老师,在日常的工作中,不但面临繁重的临床工作,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并达成使学生由课本知识向临床实际工作这一重要转换,因此,如何有效、充分地实施教学,是这类教师面对的重要挑战[1]。为此,教育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探索。一分钟教学法(one minute preceptor,0MP),又叫5步微技能教学法,是一种注重反馈的教学模式,此教学法由 Neher和Gordon于1992年提出并用于临床住院医师培训过程,取得了很好的培训效果。本研究以护理临床教学为例,尝试建立有效的0MP,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教学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3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上岗的新员工(大专)共48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五步微技能教学法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模式组),每组24人。两组学生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
1.2 教学方法
两组护师在年龄、带教年限、技术职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对照实验设计:对照组采用一般教学法指导,布置任务;观察组在一般教学法指导,布置任务的基础上,进行OMP培训。教师培训选择具有临床带教经验,护师以上职称的带教老师,按照文献所介绍的五步微技能教学法进行带教前培训,总共培训5课时,培训主要内容见表1。
1.3 评价阶段
两组新员工在3个月的试用期结束后,均参加转正理论考试及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由科室带教安排考试,标准答案,进行阅卷。
2 结果
3 讨论
3.1 一分钟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当学生针对某个病例提问“我现在应该怎样做”的时候,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老师一般会直接讲解该病例的处理方案,而采用一分钟教学法的带教老师则是将问题反馈回去,如询问学生“你觉得该怎么做呢”或者“你想怎么做呢”,促使学生主动去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利用,而不是被动地等待老师灌输。因此,通过一个月的新教学法带教学习,可以在带教老师循序渐进的提问引导下,较好地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查阅病历资料获得诊疗信息,并运用循证医学知识来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从而对案例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3.2 通过一分钟教学法,能发现学生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在学生回答了第一步的问题之后,教师就可以询问学生“是什
么因素导致你做出这样的决定”或“你还有其他想法吗”来促使学生主动寻找证据支持,启动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不断地在大脑中搜寻零散的知识并将其和现有的诊疗信息结合起来。在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推理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能从学生的回答中掌握其对这一部分知识还有哪些没有掌握。
3.3 一分钟教学法的实施减少了临床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临床带教老师多数为兼职教师,且心血管内科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医疗设备多,他们每天承担着大量的临床护理工作,缺乏足够时间指导学生的临床护理实践。“OMP”教学方法,意为“不超过一分钟”的教学,此方法简单易行,有效减少了临床教学时间。且“OMP”教学方法是建立在案例教学的基础上,使授课更加形象生动,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3.2 一分钟教学法的实施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OMP”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临床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灌输知识到主动参与临床教学,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缺乏及时有效的反馈是临床教学面临的最常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之一。“OMP”教学法中有两步都是反馈过程,使护生及时认识到存在的不足,督促自己将书本上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技巧记录下来,学会如何去应用,不断提升自己。
3.3 一分钟教学法促进了带教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OMP”教学法没有现成的教材,要求带教老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敏锐的洞察力。为了使教学工作更出色,老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自我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扩大知识面,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丰富护理临床教学内容。通过与护生的互动教学,老师需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出本次授课自己学到什么,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在教学—评价—教学的良性循环中不断提高。
一分钟教学法体现了其自身的优势,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熟练程度,激发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协作精神。只要坚持“自学质疑、互相交流、亲自实践、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就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新世纪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友凤,沈军.护理双师型教师压力源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8):1008—1009.
论文作者:余笑纯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教学法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新员工论文; 技能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