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探索论文_曾晓俊

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探索论文_曾晓俊

广东省华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商业综合体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可以更好的适应城市立体化发展,在一定空间环境内将城市中商业、居住、办公、旅店以及餐饮等功能集合在一起,并在各部分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构造成一个高效的建筑综合体。在确定其设计方案时,应明确商业综合体空间结构构成以及其特性,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确保既可以满足基础功能需求,同时也可以达到人们心理要求,提高建筑设计的综合效果。本文将结合实际项目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设计方案

1.商业综合体概念

通常以大型购物中心为主体,同时融入了餐饮、娱乐、甚至办公、公寓、酒店等多功能,一站式消费,是一种规模庞大、功能完备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既高效利用了土地,又为城市形象加分,为客户提供了愉悦的购物体验。商业综合体中各个功能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复杂而统一的综合体。

2.城市商业综合体类型

目前来说,城市商业综合体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单栋综合体建筑,另一种是多栋综合体建筑。

2.1单栋综合体建筑

单栋综合体建筑从外形上来看,属于内封闭建筑形态,出入口处仅与城市交通量较大的城市道路相连,入口较大,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常以此来彰显标志性外观;可以将单栋综合体建筑看成是开放性内街空间,即空间形态为线性空间或具有节点型的中庭空间;空间结构是由回游式、穿越式和网络式组成的;商场交通常以扶梯为主,其是结合坡道、室内景观电梯等元素而进行设计的。

2.2多栋综合体建筑

多栋综合体建筑常应用于旧城区改造中,一般位于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左右,且原本就有一定规模的城市商业中心和社区中心;设计时常以原有的街道空间尺度为依托对商业、娱乐、休闲、餐饮等功能进行整合,为购物者创造自然、亲切的氛围;该综合体会以一个片区街道为主轴,各种高档专卖店、普通综合性商店、步行街及相关体育设施等。

3.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城市综合体”顾名思义,可理解成是由城市中多种单一功能的建筑被有机组合在一起并互为依存的庞大建筑或建筑组群。城市综合体由于很好地克服了纯粹居住、商务所造成未来发展的局限,因而具有很强的自我成长、自我繁荣、持续发展的生命力,并为城市的管理者和开发经营者所青睐。本文以某工程地块设计方案为例对建筑综合体设计进行分析。

3.2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功能组织

商业综合体区域功能丰富,涵盖了所有常见的城市功能区间:公共设施、办公功能、酒店功能、居住功能、娱乐功能、零售功能、休闲功能、文化功能、停车设施、以及会议功能。一般来说,商业综合体以大型商业为核心,辅以居住、工作、娱乐板块来丰富业态,拉动人流,快速拉动土地附加值,实现资产共赢。

从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核心就是如何将各种功能空间和谐、高效地整合在一起。商业综合体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功能区间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它们协同组织在一起,创造出各种类型的系统组合,主要有几下几种类型:

(1)互补型:不同功能区间之间的功能互补构成整体。

(2)系列型:将功能上具有延续性和互通性的区间进行组合形成的整体。

(3)主从型:确定一个或一组功能区间,另一些功能区间附属于这些主功能区间。

(4)比较竞争型:功能相同的区间并置,通过服务的多样性和顾客的选择性产生集聚化效应。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总平面布局与规划

在本项目设计中,追求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组合,追求建筑群与区域空间的优质呼应是设计的先行要素,基于此重塑办公、居住、文化、艺术、娱乐、商业融合的城市文化商业中心,引入活力人流,引导街区复兴,激发都市中心的活力与魅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1)功能布局

该方案运用简洁的设计手法,将地块分为东西两区。充分利用地形特征,考虑周边环境与日照影响,确立沿地块西侧面向望江路及北侧面向钱江路设集酒店、商业中心、办公于一体的标志性建筑,商业复合体的设计提升商业氛围,形成主干道交界处的耀眼地标,同时形成休闲娱乐的品质焦点。

为保持各建筑功能独立性的同时兼顾商业流线的顺畅,扩大各塔楼外向景观视野,确立沿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布置办公楼A、B座,与商业复合体围合形成中央绿化广场。中央绿化广场始于地块东侧,将区域活力人流引入,通过塔楼间宜人的绿化空间,直达地块西侧的商业复合体,创造都市型生活新体验。

2)交通组织

地块出入口分别位于地块东侧、南侧规划道路中段,东面入口通过中央广场的景观元素构建,与商业集合体形成对景,有效定义区块特质。

为做到人车分流,沿地块外圈设置环形车道,连接各塔楼和商业复合体上落客区及3处地下停车库入口,有效提供便捷的车流,确保中央绿化广场无车流干扰,创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3)景观设计

本案景观设计采用多层次、多角度的手法,通过交叉、叠错、并列各种可变因素与空间发生对话。地块内的绿化与钱江路绿化带相结合形成连续的城市绿化景观带。主要绿化形式以树木为主,草坪为辅。在整个建筑群中心地带以及楼宇之间进行相应的绿化布置,使其在各具特色的前提下,寻求整体风格的统一,形成连续的室外绿化空间环境。结合地下室的设计,尽可能的提高实土绿化的比例,与室外绿化、屋顶绿化、景观铺地和水体设计相结合,满足规划要求的20%绿化面积。在绿化设计中重点考虑绿化空间之间的渗透,为都市空间丰富多样的行为模式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便捷性。

3.4建筑设计

1)购物中心设计

人在商业街内的活动和感知空间是三维的。所以设计师对街道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都应有针对性地设计。首先商业街的长度随商业的规模而定,没有一定之规。但室外建筑空间根据心理感受模式可以分为向心的、有聚合力的、所谓的“积极空间”和发散的、通过性的、难以聚合人气的“消极空间”。作为商业街这样一个有聚合要求。需要行人购物休息能够驻足停留、感受观赏环境的空间,它必须是一个通过建筑手段塑形成的“积极空间”。建筑设计了一系列层次丰富,情趣各异的室外公共空间,配合不同的功能建筑,创造出热情、自由、闲适的生活氛围。在建筑空间的设计突出间隔灵活,空间形态多样的特征。这种多样化的空间的精髓就是将生活转为艺术。

同时,路方向设计为出挑的连续折面体,富于视觉上的型体变化;在风情商业街的临界面则结合商业后退的平台设置炫目的“钻石舞台”和通透的玻璃中庭。层层叠落的商业室外平台如同自然的梯田,其上植满草坪和灌木,充满舒适的生态感。以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使巨大型体得到分解,与风情商业街在尺度上取得和谐,特色商业为热带休闲风情的坡顶建筑。结合室外廊道空间,创造浓郁的休闲建筑氛围。

2)商务办公设计

办公建筑空间设计,要综合考虑到建筑空间的组合,庭院空间利用,工作场所的布局特征和空间的经济性问题。而生态设计要求空间分区应进一步考虑节能和舒适度的需求。办公楼里不同的空间对温度、自然光和景观的要求是不同的。如普通办公室对温度要求苛刻,其次是会议室和多功能厅,门厅、走道和楼梯交往空间等对温度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交往空间可以作为内外环境的缓冲区。它的设定温度可以更接近室外,从而形成了室内外温差的梯度转换。这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耗,亦能减轻人们对室内外剧烈的温度变化造成的不适感。

4.结语

综上所述,进行城市商业综合体设计的过程中,要从宏观考虑,策划先行,坚持一定的设计原则和要点,这样才能保证综合体设计的整体协调,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玢.城市设计视野下的泰安天庭园地段商业综合体建筑方案设计[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2]李超,陈东兆,梅刚.基于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方案的分析[J].建筑技术,2014,06:536-539.

论文作者:曾晓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6

标签:;  ;  ;  ;  ;  ;  ;  ;  

对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的探索论文_曾晓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