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中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 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临床观察。方法:选取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扩血管、降颅压、溶栓、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维持电解质平衡,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予降糖、降脂治疗。研究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使用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对照组仅使用拜阿司匹林。比较(1)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NIHSS评分。(2)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3)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具有协同作用,阻止了血栓进一步扩大,缓解了病情,阻止其进展。
【关键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急性进展性脑梗死
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在所有疾病中排名第2位,我国脑血管病每年发病率约为200/10 万。脑血管病已成为致残的首位疾病,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脑血管病以缺血性脑梗死最多见。因此一旦发生脑梗死后,积极治疗成为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阿司匹林的药理机理为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导致 COX1 失活,减少血栓素 A2生成,阻断花生四烯酸的级联反应,起到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氯毗格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药理机理为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结合,并且还能阻断ADP诱发的血小板活化。但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使用后是否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产生更多的获益,目前研究报道较少。因此本次研究拟收集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治疗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近3年10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表现为对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麻木及针刺样感觉或感觉障碍,部位为上肢、面部、下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50例研究组和50例对照组。研究组平均年龄(52.6±9.5)岁,其中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4.2±10.5)岁,其中男性27人,女性23人;2组人员性别,年龄,平均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纳入标准(1)参考文献标准[2],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的西医诊断标准,即起病后病情有进行性加重,头颅CT排除出血及新发梗死。NIHSS评分较入院提高4分以上。(2)年龄大于18周岁;
1.3 排除标准(1)脑外伤、脑肿瘤、冠心病、风心引起脑栓塞。(2)最近1周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者,短期有TIA或脑卒中遗留严重后遗症。(3)凝血机能障碍、有消化道活动性溃疡引起出血者。(4)2月内接受较大外科手术者(5)妊娠期、哺乳期妇女。
1.4 治疗方法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吸氧、扩血管、降颅压、溶栓、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维持电解质平衡,有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予降糖、降脂治疗。
1.4.1 对照组治疗方法 入院当日给予拜阿司匹林(批准文号:注册证号 H20130339,生产厂家: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300mg,口服每日一次;以后每日给予100mg,口服,每日一次。
1.4.2 研究组治疗方法 拜阿司匹林服用方法同对照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3115,生产厂家: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75mg,口服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周。
1.5 评价标准 比较(1)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NIHSS评分;(2)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参考斯堪的纳维亚脑卒中量表[3])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参考巴氏指数[4])。(3)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
1.6 统计分析方法 将资料录入SPSS18.0软件。所有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 ±s)描述,两组均数的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频数描述,用χ2检验法。当P<0.05时,判断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时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进展性脑梗死发生后,病情持续加重,使用合理的药物阻止病情加重成为治疗的难点。虽然急性脑梗死治疗指南指出早期溶栓治疗疗效可靠,但是有研究显示[5]大部分脑梗死患者6h内就诊率非常低,约小于10%,因此错过溶栓最佳时机。有学者[6]对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动物模型进行解剖,结果发现主要的病理基础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血栓继续发展。因此,溶栓药物配合抑制血小板聚可能对病情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本次研究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入院第7天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联合使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能够明显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症状。阿司匹林[6]依靠乙酰化COX-1中529位丝氨酸的羟基可完全抑制该COX-1活性,抑制TXA2的合成。溶血磷脂酸是导致局部血小板栓子形成的重要因素,溶血磷脂酸主要来源于血小板,被激活后又能刺激血小板活化,因此有正向放大效应。此外,溶血磷脂酸还能影响细胞内皮细胞功能、增加斑块的不稳定性而阿司匹林可以明显抑制LAP水平,起到迅速抑制脑缺血发作。而且口服后阿司匹林起效快,使用1周后,血小板功能完全被抑制,而停药5 d后血液中血小板功能可快速恢复,因此阿司匹林服用安全,半衰期短。
氯吡格雷能选择性的抑制二磷酸腺苷与血小板受体结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此外对花生四烯酸、凝血酶和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也有抑制作用[7]。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不同,氯吡格雷对 ADP 诱导的血小板第Ⅰ相和第Ⅱ相的聚集均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的溶解倾向。但是氯吡格雷必须通过肝 P450 酶作用,因此必须口服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氯吡格雷 75mg 产生抗血小板作用较阿司匹林明显长,时间需要 3~5 天。但是氯吡格雷发生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主要副反应有头昏、腹泻等。
综上所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后,具有协同作用,阻止了血栓进一步的扩大,缓解了病情,阻止其进展。
参考文献:
[1] 赵冬.我国人群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24:236-239.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29(6):379.
[3]许冠思.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与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2,24(4):463-465.
[4]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32(12):1060-106.
[5]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2.6(3):154-156.
[6]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华内科杂志,2013,45(1):81 - 82.
[7]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
论文作者:陈建宏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5
标签:血小板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评分论文; 格雷论文; 对照组论文; 凝血酶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