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程学法指导例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学法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有一些“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是以往“大纲”中没有的。其意义在于: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对教学过程有正确引导,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和方法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语文新课程的学法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吕叔湘先生所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学法,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本文试结合一些优秀教师的典型课例和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语文新课程的学法指导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立“学”的概念,强化“学”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而实际上不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他们往往只满足于听懂了,会背了,能把老师讲的内容在笔记本上记下了等等,像嗷嗷待哺的雏鸟,被动接受老师的喂养和灌输。这些学生可以说是挺用功的,但由于不善学,不得法,学习效率往往不高。因此,帮助学生建立学法概念,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是进行学法指导的首要之举。试看下面两个例子。
●洪镇涛讲故事建立学法概念
湖北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在一次公开课上,为了启发学生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讲述了“吕洞宾点石成金”的神话故事。在学生津津有味地听完之后,他问道:“同学们,如果有可能的话,你是想要那一堆堆闪闪发光的金子,还是想要吕洞宾那神奇的手指?”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最后形成共识:要吕洞宾的手指!因为有了这神奇的手指,金子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洪镇涛先生抓住时机,顺势引导:“这和我们的学习是多么的相似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单纯的死记硬背更重要、更有价值。正确的学法就是那神奇的手指!同学们切记:21世纪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魏书生换名称强化学习意识
为了强化自主学习的意识,魏书生老师经常和学生商量:不妨把教室、教材的名称变换一下——学校这个词很好,因为这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那么教室就可以叫做“学室”,即学生学习的房间;教材也应该叫做“学材”,即学生学习的材料或书籍。这样,学生就饶有兴致:学生来到学校,走入学室,拿起学材,开始学习。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自主意识已被唤醒。
上述两例表明,要还学生以学习和发展的主人地位,首先要解决学生“愿学”与“乐学”的问题。否则,也就谈不上“会学”与“善学”了。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愿学”与“乐学”是推动其发展的前提和动力。
二、示范“学”的方法,渗透“学”的规律
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它具有可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会出现。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教学中如能将读写听说思的方法和规律传授给学生,便能以一当十,事半功倍。当然,这种“传授”不是简单、空洞的说教,而是自然的融合、巧妙的渗透。怎样在新课程教学中做到学法指导的融合和渗透呢?
1.教法的选择应有利于指导学法,教学过程中重视启发学生自悟和总结学法
高明的做法是:寓学法于教法之中。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特级教师余映潮的课可谓寓学法于教法的典范。例如,余老师在教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和陆游的《游山西村》时,主要按四个板块组织教学:细腻指导“吟读”,精心点拨“译读”,巧妙引导“背读”,创新设计“说读”。它们环环相扣、层层铺垫、步步深入,整个教学过程以“读”贯穿始终,新意迭出,余韵悠远,培养了学生对古诗的感受、理解、领悟与拓展能力。更为巧妙的是,这节课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阅读古典诗词方法的体现。余老师最后强调说:“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实际上是一节学法课。老师给它取了个名字:一诗四读。以后你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读古诗。这是文言诗词的一种学法。”余老师对这种“渗透式”的学法可以说情有独钟。如在《鹤群翔空》的教学中渗透“三句话自读法”,即“速读,整体式概括;寻读,板块式积累;细读,多角度品味”。如在《天上的街市》教学中渗透“诗歌美读法”,即“感受音乐美,想象图画美,理解情感美”。如在《口技》的教学中渗透“一词经纬法”等等。这种学法和教法的融合与渗透,正如“水中之盐,蜜中之花,无痕有味”(钱钟书语)。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示范和点拔学法,要有助于学生迁移和运用学法
示范引路,使学生有“法”可依,易学易会;启发点拨,给学生排除障碍,变难为易。例如,北京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的教学措施。宁老师在学生提出了“蠢、笨、新、骗”等十余个能概括情节的字之后,先教给学生用“排除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再教给学生用“检验法”去掉了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了那个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本文情节特色的“骗”字。
学习分析人物形象是阅读小说的主要任务。如何去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是学生备感困惑的难题。宁鸿彬老师在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抓住鲁提辖、郑屠和金老父女这三个方面人物之间的联系去理解人物形象。这三方面人物之间的联系是:鲁提辖是怎样对待金老父女的,即一问(为何啼哭)、二赠(银两)、三救(逃出虎口);郑屠是怎样对待金老父女的,即一占(霸占金翠莲)、二弃(赶走金翠莲)、三诈(虚钱实契诈骗银两);鲁提辖是怎样对待郑屠的,即一耍(消遣他)、二揭(揭露强骗金翠莲的罪行)、三打(三拳打死);郑屠是怎样对待鲁提辖的,即一从(顺从的伺候)、二拼(拼命)、三求(求饶)。此后,宁老师引导学生把上述情况联系起来研究,鲁提辖和郑屠这两个人物形象就一目了然了。由于小说中的人物总是与外界环境、事件以及其他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这种“抓联系,析人物”的小说阅读法,既有利于学生弄懂故事情节,又有利于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更有利于学生迁移运用,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可谓一石三鸟。
3.新课程教学中的学法指导应是灵活的、创新的,而不是呆板的、守旧的,应活学活用
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关键在于一个“活”字。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巧选研读角度,进行创造性的阅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如:
(1)用“一词经纬”的方法阅渎《安塞腰鼓》,可以抓住文中间隔反复出现、独立成段的“好一个安塞腰鼓”一句中的“好”字,因为它最能高度概括作者对安塞腰鼓的直接赞美之情。由此带出一个事关全文内涵和主旨的关键问题: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不难发现:从形的方面说,安塞腰鼓好在火烈的场面美、激越的鼓声美、强健的后生美和变幻的舞姿美;从神的方面说,好在它歌颂了生命中奔腾的力量,歌颂了黄土高原人民冲破束缚的强烈愿望,歌颂了一种阳刚之美。
(2)用“一线串珠”的方法阅读《七根火柴》,可以抓住“七根火柴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这一问题,研究这“七根火柴”与风云莫测的草地环境的关系,与奄奄一息的无名战士的关系,与受伤掉队的卢进勇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课文先后写了——环境恶劣需要火、(无名战士)舍身为国贡献火、(卢进勇)前仆后继送到火这样三部分内容,围绕“七根火柴”这一线索刻画了无名战士和卢进勇的感人形象。
(3)用“选点突破”的方法指导单元总结,可以做好以下几件事:知道一点常识,识记一批雅词,品味一组奇字,摘录一些美句,重温一个精段,学习一种妙思。用这种方法进行单元复习,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对学生将来的阅读和写作,都是大有裨益的。
宋代诗人元好问在一首诗里写道:“鸳鸯绣了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这代表了我国古代一部分诗人的保守观点,意思是写出的作品可以让人尽情欣赏,而写作技巧则应深而藏之。作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大好形势下,应该努力将“金针”“度”与学生,对其进行科学的、艺术的学法指导,使之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