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 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急救对策。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实施心肺复苏的3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复苏措施,实验组行绿色通道复苏措施对比两组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和气管插管时间结果实验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53.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影响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较复杂,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及时气管插管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关键词: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急救
急诊内科患者病情危重,常行心肺复苏术,急救处理时心肺复苏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心肺复苏的成功关键是时间,心肺复苏开始越早,患者的生存希望就越大。心肺复苏术急救的关键是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具备较强的反应能力和急救水平[1]。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于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中实施心肺复苏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析了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的急救措施,以供临床工作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12月急诊重症监护中实施心肺复苏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13岁-81岁,平均年龄(56.32±12.53)岁;体重16kg-82kg,平均体重(61.72±13.24)kg;病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9例、车祸4例、触电1例、溺水1例;实验组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5岁-79岁,平均年龄(56.51±12.52)岁;体重16kg-81kg,平均体重(61.51±13.72)kg;病因包括心脑血管疾病10例、车祸3例、触电1例、溺水1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病因一般资料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就诊后均实施心肺复苏术,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在急诊立即启动医院绿色通道,不用交押金,不用排队,当即由急诊重症监护中心医护人员给予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或面罩给氧。心脏按压频率100-120次/min,深度为5-6cm以上,心外按压不能恢复者及时行电除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肾上腺素,纳洛酮,胺碘酮等药物等药物[2]。头部使用冰袋降温,在最短时间内准确执行医嘱,保证维持体液平衡、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急救治疗的顺利实施。对于腹腔、下肢创伤者的静脉通路宜首选在颈部或上肢,对于颅脑、胸、颈部创伤者的静脉通路宜首选在下肢。
1.3评价指标
心肺复苏成功标准:患者心跳搏动恢复,颜面由发绀转为红润,出现自主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值大于95%,瞳孔由散大状态变小,出现对光反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结果
2.1心肺复苏成功率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肺复苏成功者分别为8例与3例,实验组复苏成功率高达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气管插管时间
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为(1.21±0.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93±1.42)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对急诊内科患者心肺复苏术的急救过程中,需要注意:①给予绿色通道,为患者生命抢救争取时间,赢得最佳抢救时机[3];②需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重视恢复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心跳的起搏。电击除颤时机的选择十分重要,在心脏猝停lmin内行电除颤成功率较高。③心脏猝停者合并室颤时,电除颤一次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同时给予持续、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以促进室颤转复,争取抢救时间。胸外心脏按压时位置应正确,保证有足够的气体进入,使更多血液返回心脏。早期正确的胸外心脏按压可提供机体组织30%以上的供氧,起到部分通气代偿功能[4]。④气管插管非常重要,管插管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气道进行清理,能够有效地为心肺复苏患者提供抢救时间。气管插管术在医院中主要由麻醉科医师操作,但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麻醉医师需要一定的时间到达急诊室,会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容易导致患者由于长时间的缺氧而发生不可逆的损伤[5]。因此,让急诊医生掌握气管插管的技术是急诊室内心肺复苏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经过给予绿色通道进行抢救,由急诊医生给予气管插管。结果显示,实验组复苏成功率高达5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为(1.21±0.5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93±1.42)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影响急诊内科心肺复苏术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因素较复杂,及时建立绿色通道,及时气管插管尤为重要,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缩短气管插管时间。
参考文献:
[1]郭浩,陈江天,谢乙宁等.北京市城区高中生“示范式”心肺复苏培训效果评估[J].中国急救医学,2014,2(21):84-85,86.
[2]程玲,杨春,李广等.高级养老护理员心肺复苏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2(9):2524-2526.
[3]吴冰,崔勇,郑彦宏等.急诊无创经皮体外心脏起搏技术在心脏骤停急救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4,4(22):70-72.
[4]张军根,付卫林,钱利娜等.临床路径对急救小组心肺复苏质量效能的改进[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3,22(10):1193-1197.
[5]木塔力,甫祖农.急诊科心肺复苏中使用气管插管的急救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6):47-49.
论文作者:马启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4
标签:心肺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实验组论文; 气管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