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状态检修,简称CBM,又被称为预知性检修。顾名思义,就是在电力系统未发生故障的时候对其进行的预先检查,从而降低电力系统的风险。对于输电线路而言,电力企业进行预知性检修十分具有必要性。它既保证了平时的用电安全,又可以对输电线路的具体状态有相应的评估,在风险发生时可以紧急做出反应,把危险降到最低。本文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分析及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电力事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确保电力运输作业的安全、平稳运行,需要技术人员在实际的作业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状态检修作业的开展。事实上,在相关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先进检修管理方法以及技术的运用,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1状态检修技术的优越性和重要性
状态检修技术是运用智能软件和智能操作进行检修,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进行检测,可以快速、及时、高效地分析出问题的原因及位置,制定解决方案。状态检修技术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可预见性。运用智能设备进行远程监测,收集反馈数据并进行分析,预测电网中的潜在故障并及时解决,起到了防范的作用。(2)经济性。对比计划检修方式,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检修工作量,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了成本。(3)可靠性。状态检修技术参考多项数据和指标,对数据综合分析处理去判断故障和制定解决方法。状态检修技术具有以上诸多优势,还在不断地突破完善发展,让输电线路检修高效、便利化,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
2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2.1绝缘子检修技术
绝缘子主要作用是防止线路漏电,对绝缘子的检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可以通过材料检测来检验绝缘子是否存在开裂、腐蚀等现象;其次要对绝缘子的材料进行定期更换,确保绝缘子能够起到绝缘的作用;再次要对绝缘子表面进行定期清理,因为绝缘子长期与外界接触,容易受到冰雪、灰尘、杂质等影响,因此要定期进行表面清理;最后要进行检修验收,根据相关规定严格进行检验,确保绝缘子满足供电需求。
2.2杆塔检修技术
杆塔支撑着输电线路,杆塔出现问题会中断输电线路的运行,杆塔检修技术又分为以下几个具体的检修技术:(1)基础检修。在输电线路正常运行时,安排人员定期检修维护,排查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立即解决。(2)倾斜倒塌检修。很多环境或者人为因素作用下会使杆塔发生倾斜,比如受到大风或者车辆冲撞,所以必须要做好预防和控制处理工作,若没有进行及时处理,容易出现杆塔倒塌事故。(3)腐蚀和裂缝检修。杆塔腐蚀是常见现象,如果小面积腐蚀没有及时得到处理,大面积腐蚀后,整个杆塔和输电线路的安全失去了保障,目前常用的防腐办法是表面刷一层漆;杆塔是混凝土结构,检查裂缝是重点工作,发现裂缝就要进行抢修处理,否则裂缝进一步加大就会危及塔身。(4)杆塔的更新检修。杆塔有一定的使用寿命,时间久了,杆塔各种使用性能就会降低甚至失效,出现许多问题。在检修过程中,要及时替换旧的杆塔,要熟悉检修的步骤,及时矫正杆塔结构。
2.3导线检修具体技术
导线是输电线路最重要的组成结构,输电线路组成结构的最大一部分是导线,所以也决定了输电线路导线很容易出现各种故障。(1)线夹处理。先要准确地打开线夹,然后逐一排查故障,要根据一些特殊情况进行特定的排查。另外,在检测过程中,要区分普通线夹和关键线夹,采用不同的检测力度。首先找到划伤的具体部位,判断划伤的严重程度,根据划伤程度考虑是进行修补还是更换新的。在修补划伤部位时需要将表面的棱角清除。(2)导线修补进修。导地线会出现划伤、漏洞或者残缺,需要对导地线修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用修补管进行修补处理,保持线股的原绞制状态,要保证修补管盖住受损位置,修补过程按照国家技术标准规范。(3)缠绕处理检修方法。缠绕处理检修方法是最常用的检修技术,缠绕处理检修方法处理导地线故障非常有效果。以下几点在用缠绕处理检修方法时必须要非常注意:①操作必须标准规范。②选用的修补材料和损伤处材料相同或相近。③通过缠绕达到损伤部位的最大密实性。(4)切断导线检修方法。已经严重受损导地线,比如,导地线受损的面积大,已经难以修复,直接切断导线处理。切断导线检修方法就是将严重受损,难以修复的导地线段切除,用新的导地线段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这样既阻止了损伤蔓延,也确保导地线能正常工作。
3促进状态检修在输电线路中应用的措施
3.1关注专业性人才队伍建设
需要电力单位以及人员加强对专业性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完善。事实上,状态检修工作作为一项技术性较强的作业,对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作业的开展,需要电力部门加强对于人才的培训,并在此过程中尽可能地营造出较好的学习环境,使得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带动相关作业的开展。
3.2保证技术设备体系可靠性
为了进一步促进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工作的高效开展,需要技术人员在这一过程中确保线路资料的完善性以及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事实上,为了确保技术设备体系可靠性的提升,需要技术人员按照下述的操作流程进行具体的作业。第一,需要技术工作人员加强对先进、科学的检查系统的运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于各类电气设备的跟踪调查,并依据设备的缺陷制定出科学的改正方案。第二,还需要技术人员加强对技术执行过程的监督,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设备参数的关注,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发展以及处理,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
3.3完善状态检修标准和实际操作
对于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来说,需要有一整套相对完善的工作细则和操作模式,再加上利用先进的检测系统和其他手段获得线路运行状态当中诸多信息。状态监测需要有相对完整的流程,通过数据接收、数据处理对输电线路的状况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状态评价以及预测评估。通过状态评价和预测评估对输电线路所面临的问题和所具有的风险进行预估,从而得出决策建议。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想要标准化地完成状态监测流程,首先需要在检测工作的初期,建立起完善的组织和规章制度,并对于检测能力不高、监测与维护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从业员工,要积极制定出培训与考核计划和标准,使其能尽快的投入到工作当中。
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需要积极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利用资源手段和技术手段,做好常规检测以及基础分析。除此之外,要建立起输电线路的信息数据库,利用数据库的信息内容对监测的状态量进行认真比对。
4结语
总之,对于两种输电线路检修模式、定期检修和状态,状态检修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以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和物资成本。所以状态检修技术是输电线路检修技术的最佳选择和必然发展趋势,但还应用定期检修作为状态检修的辅助检修工作,这样就可以降低输电线路的成本,提高效率,保证线路的稳定性和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林功敏.对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分析及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
[2]王计朝.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
[3]蒙慎存.有关220kV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研究[J].通讯世界,2013.
[4]梁万鹏.输电线路状态检修技术的运用[J].机电信息,2011.
[5]蒋凯.浅谈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J].中国科技财富,2011.
论文作者:介占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7
标签:状态论文; 线路论文; 杆塔论文; 技术论文; 绝缘子论文; 作业论文; 导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