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5年间超短波电疗法辅助治疗尘肺病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对已确诊的各种尘肺壹期和贰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超短波电疗法辅助治疗。观察尘肺患者临床症状、肺功能指标改善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并与同期对照组患者诸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短波电疗法辅助治疗尘肺患者90例,均起到明显改善尘肺患者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指标的作用,治疗组治疗前后肺活量(VC)、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百分比(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VC、FVC、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但治疗组以小阴影为主要表现的胸片影像未见明显变化。结论:超短波辅助治疗尘肺病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治疗时具有无痛苦、易接受等优势,是目前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
关键词:超短波;尘肺;疗效
近年来,本院理疗科在常规药物治疗尘肺病的基础上,采用超短波电疗法辅助治疗尘肺病,对减轻患者胸闷、咳嗽、胸痛等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指标等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现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治疗组为2000年6月至2005年6月间确诊的各种尘肺壹期~贰期住院患者共计90例,其中男84例,女6例,年龄40~71岁。同时选择性别、年龄,尘肺种类、期别相当的9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记录患者主要临床症状,并进行肺功能检查、高千伏胸部后前位片摄片等检查。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采用改善肺部微循环和止咳平喘等药物、肺灌洗等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步加用超短波治疗3个疗程。具体方法:使用DL-C-B型超短波电疗仪(广东汕头医用设备厂),频率为40.68 赫兹,波长为7.37 米。将2个面积为384 cm2(24 cm×16 cm)的电极板分别放置于患者两侧腋中线或前后正中线平胸骨中段处,电极板与皮肤之间使用纯棉布垫填充,间距为2~3 cm,仪器调至微热量~温热量治疗档治疗,每次20 min,每日1次,连续15次为1疗程。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治疗前2组患者均有胸闷、胸痛、咳嗽等症状,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咯痰,且肺功能肺活量(VC)、最大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最大肺活量百分比(FEV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经临床常规治疗3个疗程后,59例患者咳嗽、喘憋症状有所改善,有效率为65.56%;37例患者胸痛症状减轻,有效率为41.11%;19例患者咯痰量减轻,有效率为21.11%。治疗组在临床治疗3个疗程的基础上,同期配合超短波治疗3个疗程后,75例患者咳嗽、胸闷、喘憋等自觉症状明显缓解,有效率为83.33%;90例胸痛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率为100%;12例患者咯痰量减少。
2.2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检测最大通气量(MVV)的变化
*P <0.05,**P <0.01。
2.3 治疗组治疗前后胸片的变化
胸片采用集体阅片形式,按照GBZ 70—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诊断标准》,对照“尘肺X射线诊断标准片”,进行自身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尘肺小阴影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后胸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于X射线胸片的拍摄条件、质量差异及阅片人的歧意,加之部分患者观察治疗时间也不够长(本组病例中最长观察时间为3个月),故短期内不能断定超短波治疗对改善胸片的变化无治疗作用。
3 讨论
超短波用于临床治疗尘肺病作用机制:一是利用电子管震荡产生高频电磁场,机体在电场的作用下血管扩张,血运循环丰富,血管通透性增高,组织营养状况随之改善,机体免疫力得以调整,以致对局部损伤加速恢复;二是超短波的温热效应,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使肺部血管扩张,加速静脉和淋巴回流,促使渗出液吸收,组织张力降低,减轻因肿胀引起的张力性疼痛,通过改善局部血运循环,可加速致痛炎症介质的代谢吸收[1],通过上述综合作用,达到减轻胸痛、胸闷、咳嗽等症状。在本组辅助治疗观察的过程中,已经得到验证。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超短波辅助治疗尘肺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由于粉尘对肺组织的持续性损伤,尘肺患者的机体始终处于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的过程,导致支气管通气功能、肺泡气体弥散功能降低,这一基础病变使得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几率增加,进一步加重了肺功能的损害,超短波通过温热效应使肺部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改善,炎症产物、代谢产物的排除加快,免疫系统功能加强,抗体和补体增加,抵御系统侵蚀能力提高[2],配合其他药物等治疗,对肺功能的恢复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经过超短波辅助治疗的尘肺病人,短期内胸片的变化并不显著,说明对于已出现病变的组织作用较为有限,故治疗的同时还应进一步重视促进吸入粉尘颗粒物的排除治疗,同时在理疗前后及疗程间歇期间,加强护理宣教,特别是心理护理,使患者充分理解超短波辅助治疗尘肺病的优势,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总之,超短波辅助治疗尘肺病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并具有治疗时无痛苦,易接受等优势,是目前临床值得推广的治疗手段。但在尘肺病发展过程中应用超短波辅助治疗,是否能够更加有效地抑制尘肺的进展,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参考文献:
[1燕铁斌,物理治疗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1月:377-378.
[2]乔志恒,华桂茹,理疗学 [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6月:99-101
论文作者:王雪玲,贾芸玲,马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超短波论文; 尘肺论文; 患者论文; 功能论文; 肺活量论文; 电疗法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