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品德论文,策略论文,评价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考查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所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发展和教师提高的有效手段。教育离不开教学,教学离不开评价,有什么样的评价方式,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教学办法,即,怎么评,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评价不仅是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和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而且对教师今后的教学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合理的评价能促进各种教法、学法的改革,不合理的评价则会制约各种改革的进行,评价是各种改革能否实现的“瓶颈”。为此,笔者结合一年多来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学习和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思想品德教学评价的基本策略
1.理清知识与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使评价由重知识考查向学生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考查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规定:“本课程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在“分类目标”中,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放在了首要位置,其次是“能力”,第三是“知识”。这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思想性是灵魂”的基本特征,这与其他学科将“知识”放在第一位是最大的差别。
要改变传统评价中“重知识评价轻德行评价”的做法,学校和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正确认识“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对此,有许多专家或学者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北京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韩震教授认为,思想品德本质上不是知识,不是记住了什么,背过了什么,而在于日常的践行,最终呈现在一个人日常道德行为里,并养成一种稳定的思维方式,变成实践行为。今后的评价可能不是考试评价,而可能是行为评价,借助评价,指导学生践行。周家亮先生主编的《新课程新教材新教法》中阐述,思想品德不是纯粹的客观知识,而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人们对国家、社会、集体、他人、自己的理解,反映的是人们深层的内心世界。中央教科所所长、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朱小蔓女士认为,知识是认识成长的基础,知识使人有德性地成长。教材中知识的呈现是不可缺少的,但这些知识的呈现和给出不是为了背诵和识记,而是使这一知识成为解决生活中新知识、新问题的基础,成为道德成长的基础,并以此为线索,扩展自己的知识,使师生扩大视野,丰富头脑和心胸,并依托知识,进行更深层面的对话,在知识扩展的过程中,使认识得以提升,再通过实践内化为品质,外化为完整的人格。可见,思想品德中的知识是学生认识提升的基础、桥梁和手段,抑或说是道德品质、法律观念、心理品质和爱国情感、民族精神等形成的必要准备。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离不开相关的知识来支撑,但思想品德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用所学知识帮助学生在现实的生活中践行,并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因此,在评价中,应把握好知识部分的比重,侧重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的评价和考查,即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所形成的态度、能力、价值观和逐步形成的行为习惯的考查。像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二就较好地处理了“知识”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之间的关系:
抵制不良诱惑,学会保护自己
河南平舆县杀人狂魔黄勇酷爱看武打录像、凶杀恐怖片,自感杀人刺激。2001年9月至2003年11月,他先后从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场所,以资助上学、外出旅游和介绍工作为诱饵,将受害人(主要是十五岁左右的中学生)骗到自己家中,然后以“智能木马”测试为由,将受害人捆在木马上或先把受害人用酒灌醉,用布条将受害人勒死。直至案发后,黄勇共杀害无辜青少年20多人,重伤1人,并将死者尸体掩埋在自己室内和院内。
请结合这一案例回答:
1.案中涉及哪些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诱惑?(5分)
2.你所知道或体会到的生活中的不良诱惑还有哪些?(5分)
3.通过上述案例的警示,请你谈谈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10分)
该题目所选取的案例对于考查学生认识和辨别不良诱惑比较典型,并且时间、地点清楚,事实确凿,来自于现实生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奋。1、2两个问题,将教材中种种“不良诱惑”的知识放到现实生活中来考查,让学生用课堂上所学来分析生活实际,克服了传统政治考试中单纯知识考查的生硬提问,符合了“生活德育和回归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要求。特别是1题,能在考查学生“不良诱惑”知识的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利用知识分析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3题则着重考查学生对待“不良诱惑”的态度,以及在今后生活中所保持的行为习惯。这样,较好地落实了新理念下思想品德课程评价中重“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韵考查。
2.关注每个学生的意识、情感、个性和内心世界,使评价由侧重“选拔”向侧重“学生发展”转变,变“考查学生的过去”为“帮助学生的未来”
学生是有意识、有感情和内心世界的,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塑造其美好的心灵,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个性发展。评价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作为充满人文性的思想品德课程,其学习情况的评价,也必须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意识和内心世界,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为每个学生的发展着想。然而,在传统考试评价中,过于强调和重视“选拔”的功能,更多考虑的是为上一级学校选拔掌握知识扎实的顶尖学生,过于考查学生以往学习的知识,检验学生学了多少,背诵了多少,却忽视了大多数不能升入高一年级学生的内心需要,更谈不上或无暇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生的“未来”着想或打算,致使“大众化”的基础教育成了面对少数升学需要的“精英”教育。因此,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应向思想品德学科教育规律靠拢,要面向每个学生,使其为每个学生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具备必要的道德、心理、法律等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服务,为学生过健康有意义的生活奠基。在考查取向上,要将立足点着眼于关怀每个学生的成长,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内心需要,不仅考查学生以往学习到的知识,更要考查对已学习知识的运用和迁移,甚至为未来的生活服务。像高密市2003~200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三就较好地体现了“为学生发展”和“为学生未来”着想和服务:
撑起法律保护伞,学会见义勇为
星期一早上6∶40,栗明同学骑自行车上学,在胡同拐弯处,一快速行驶的摩托车将其撞倒在地并逃跑。趴在地上的栗明看到肇事者戴着红色头盔向北去,车牌号BX461。他向过路人借了手机拨打“120”救护,拨打“110”报警。结果怎么样呢?栗明只受了外伤,很快返校上学。警方抓获了肇事者,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栗明的哪些做法值得我们学习?(10分)
2.假如你遇到肇事车辆将你或他人撞倒后逃逸,你会怎么做?(10分)
在这个题目中,命题者为大多数学生考虑,能回答该题目的并非仅仅是“顶尖”学生。再者,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第一个问号的回答避开了单纯对知识的提问,而是把所学知识转换成了能力的考查。第二个问号实际充分考虑了学生“生活的未来”,引导每个学生“学会依法自我保护,学会做负责任的公民”,使教育内容来自生活并回归生活,为未来的生活服务,从而实现了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追求。
3.重视思想品质形成的渐进性和渗透性,使评价由重结果的“单一考试坪价”向重过程的“多元性评价”转变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一蹴而就,而更多是在适合其形成和发展的道德、文化环境中,通过感染、碰撞,甚至扬弃等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逐渐塑造而成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学生在考试评价中取得多少分数,而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帮助他们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让学生借助思想品德所学的东西,帮助他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处事、做人。
学生生活的领域是广阔的,可以外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同学之间,家庭之中,老师面前,社会空间等等,这些无不是学生思想品德表现的地方。而传统思想政治评价仅依靠一张考卷来评定学生,这种评价往往是学生夸夸其谈的“纸上谈兵”,恰恰忽略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归宿——良好行为习惯的考查。用这种“单一考试评价”来考评学生的思想素质是单调的,也是不全面的,最终造成的是学生的“两面皮”和“双重人格”的形成,招生学校“一考定乾坤”“认分不认人”,致使考生的“分数”和“行为习惯”脱节,出现了“一俊遮百丑”的现象,甚至将“高分低德”的考生录取,而有些思想素质过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表现优秀的考生因一次考试发挥失常而被招生学校“拒之门外”。
为改变“单一考试评价”带来的弊端,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真正发挥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自觉教育和约束自己,自觉践行思想品德学习内容,新课程标准在“评价的原则”中规定,“要重视学生、教师、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并倡导“观察”“描述性评语”“项目评价”“谈话”“成长记录”和“考试”等评价方式;通过“多元化”“过程性”的综合评价,不仅符合了课程改革评价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克服了“一考定乾坤”的弊端,更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的整个成长过程和生活实际,使评价深入了实际生活,营造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环境,真正成为帮助和促进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形成和发展的手段。
二、思想品德评价的基本方法
为更好地符合新课程改革评价的要求,我们借鉴三年来其他学科课程改革实验探索的经验,结合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确立了“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通过“笔试评价”“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社会家庭评价”“情境测验”“标志性成果评价”“成长档案袋”等多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考查和评价,在此提出,供读者参考。
“笔试评价”。重点考查学生对本学期思想品德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每学期期末学生的考试分数,按成绩分为A、B、C、D四等,分别记入学生的成绩单。
“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思想品德评定包含了学生的自评、学习小组评、教师评。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包含了课程标准要求的“日常观察”“描述性评语”“谈话”等方法,且观察者既有教师,又有学生。教师的描述性评语是在长期观察、谈话等基础上的概括描述,包括了初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评价学生在日常的真实行为习惯。操作中,将评价按A、B、C、D四等记入学生的成绩单。
“成长档案袋”。目的是客观地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让学生产生自信,也为学生以后升学、参军等进行诚信推荐保存第一手资料。像在今年的中考升学诚信推荐中,我们将在初二时做父母工作,合理解决了爷爷的赡养问题,从而在社会上传为美谈的于凤鹏的行为进行了推荐。
在“成长档案袋”中,所存的内容及信息有“社会家庭评价”“情境测验”“标志性成果评价”等内容。
(1)“社会家庭评价”。为引导学生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做负责任的公民和儿女,采取家访、班主任接待日、社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听取他们对学生的评价,学期结束,由班教导会教师根据评价中所获取的信息,综合权衡,确定学生的A、B、C、D等级。
(2)“情境测验”。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不满意自己在“思想品德评定”和“社会家庭评定”中的结果,我们抱着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态度,允许他们向政教处提出申请,学校政教处则采取情境测验的办法对其进行重新定位。操作中,学校政教处牵头,组成有共青团、学生会、思想品德教师、班主任等人员参加的情境测验评价人员,设定某种情境,如社会公益活动、校内劳动场面、自来水龙头没关、学生放学回家途中等,在被测评者没有任何觉察的情况下,考查其实际表现,按其表现确定A、B、C、D等级。
(3)“标志性成果评价”。对受到学校及上级有关部门表彰和奖励的“三好学生”“优秀团员”“尊老敬亲模范”等以及因拾金不昧等事迹突出在学校及以上新闻媒体受到宣传的学生,按照被表彰或宣传的级别和次数,确定A、B、C、D等级。
学期结束,将以上评价综合确定学生的思想素质等级,获得4个或以上“A”的定位“优秀”;3个“C”以下定为“一般”;在“优秀”和“一般”之间则为“良好”。本着为学生今后发展负责的态度,除极个别因行为败坏、在社会和学校负面影响极大定位“较差”外,一般不存在“较差”等级。这样,将学生每学期的等级记入学生思想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升学、参军、招工等调档的依据。
上述所言,定有诸多不当之处,愿能抛砖引玉,以求同仁或专家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