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青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目的:研究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于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抽取48例羊水栓塞产妇,随机双盲法分组,纳入实验组的24例产妇护理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纳入对照组的24例产妇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结果:与对照组产妇进行比较,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程度均显著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产妇预后。
【关键词】羊水栓塞;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119-01
临床常见羊水栓塞产妇,可导致产妇休克及一系列病变,部分产妇可出现死亡。分析羊水栓塞产妇临床特点,并发症较多[1],可加重产妇病情,可对产妇产后康复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提出了有效护理羊水栓塞产妇的要求,对此进行了一定研究。本文对48例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及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羊水栓塞产妇中随机选取48例,知情同意,根据随机双盲法将产妇分组,选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实验组24例产妇年龄23岁至41岁,中位年龄30.2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是20例、4例;对照组24例产妇年龄22岁至42岁,中位年龄30.3岁,初产妇、经产妇分别是19例、5例。统计学分析2组产妇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
1.2方法
纳入对照组的24例产妇护理过程中开展常规护理:护士应保证产妇所处病室环境良好,轻柔操作,监测产妇呼吸、血压等体征监测,叮嘱产妇保持外阴清洁及按时吃药等。
纳入实验组的24例产妇护理过程中开展护理干预:
(1)急救干预。给予羊水栓塞产妇立即采用相应急救,取半卧位,对产妇产程监测、宫缩程度加强关注,做好胎儿监护,确保胎儿心率、呼吸及脉搏等体征正常,对产妇凝血状态及出血量进行密切观察,将大出血产妇子宫及时切除,及时给予产妇实施紧急救治,包括抗心衰、抗过敏及加氧等。监测产妇中心静脉时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监测,对产妇及时开展救治,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
(2)心理疏导。护士应正确疏导产妇不良心理,鼓励产妇,沟通产妇时使用良好沟通技巧,确保产妇正确认知疾病及治疗办法,回答产妇提出的问题,及时指导产妇进行护理配合,促使产妇更加了解自身所患疾病,促使产妇治疗信心有效提升。产后,护士应叮嘱产妇多休息并指导产妇如何调节心理状态、自我监护,注意产后个人卫生,注意避免产后感染。
(3)饮食干预。护士应叮嘱产妇术后禁食11h,然后进食流食,普食饮食原则是高蛋白、易消化、软食,告知产妇保证机体补充营养充足,多进食新鲜蔬果,预防便秘,促使产妇并发症发生率有效下降。
(4)健康宣教。护士应告知产妇疾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提升产妇母婴传播防范意识,告知产妇将产前各项检查做好,预防其他并发症发生。护士应叮嘱产妇安全用药[2],指导产妇如何进行乳房护理。
1.3效果分析[3]
护理满意度、焦虑程度:利用自拟调查问卷、焦虑自评量表进行数据统计。
1.4统计学计算
使用SPSS19.0软件,行t检验、X2检验,分别用于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计算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实验组产妇与对照组产妇进行比较,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肺动脉高压、休克、血压下降)、焦虑程度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羊水栓塞在临床上常见,发病机制是由于产妇分娩期间出现了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系统的情况,产妇可出现栓塞及休克,应给予产妇实施及时干预,避免危及母婴生命健康。临床治疗期间,护士应对产妇临床护理加强关注,对产妇或者胎儿健康情况进行显著改善,可显著提升母婴生活质量[4]。
研究得出,给予羊水栓塞产妇实施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临床上提出了护理干预,对比常规护理,可有效下降产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使产妇死亡率有效下降,有助于临床紧急救治羊水栓塞产妇。
护理干预是临床上为新提出的护理模式,具有全面性及针对性,临床认可度较高,可从各个角度干预产妇,可促使产妇死亡率有效下降,对明显改善产妇预后存在极大积极作用。
护理期间,护士应加强监测产妇呼吸、血压及体温等指标,监测产妇产程及宫缩[5],确保胎儿心率、呼吸等体征正常,整个护理期间,护士应严密监测母婴生命情况,确保产程顺利。另外,护士应给予产妇实施饮食指导、健康宣教、急救干预及心理疏导等,促使产妇更加了解自身所患疾病,提升产妇分娩中配合度,确保产妇顺利分娩。
本组结果:实验组产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焦虑程度均显著改善。结果证实,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
综上,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采用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产妇预后,包括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及下降产妇并发症发生率、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荐。后续临床探讨中,应开展进一步研讨,对护理措施进行完善,对样本选取数量进行扩大,增加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瑞静, 魏艳梅. 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产妇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10):185-186.
[2]王忠红. 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中的意义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
[3]潘彩英, 张彩红, 杨彩虹, et al. 护理干预在羊水栓塞高危产妇预防及治疗中的意义[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 37(12):1639.
[4]刘青 . 围生期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羊水栓塞的护理影响探析[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
[5]陈晓文, 郭可, 孔海燕. 认知干预在羊水栓塞产妇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13).
论文作者:蒋青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产妇论文; 羊水论文; 栓塞论文; 并发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护士论文; 发生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