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 林 杨益祥 山东寿光市第五中学 262700
纵观目前大多数的高中教学,毋庸讳言其实就是应试教学,就是高考教学,这不能不说是高中教育的一个悲哀。高中教育仍然属于基础教育,它毋庸置疑地要为高等学校输送更多的合格新生,但也无法回避不可能都能圆每个学生的大学梦,有相当部分学生要无奈地走向社会。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产品”,学生以什么样的素质、以什么样的心态走向社会或进入高等府,不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对社会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把高考当作学校的生命线的非常背景下,把教学定位为高考、描准高考是无可非议的,也是应努力为之的,但若把学校教育完全定位为高考,全力描准高考,特别是普通高中,我认为有悖于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有悖于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更有悖于全体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也会使办学路子越走越窄。要冷静理性地正视现实。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真正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常人思维,突破思维禁区,切实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从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出发,不搞急功近利,不搞杀鸡取卵,使素质教育真正形成学校领导的管理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学校教学走上一条金光大道,路子越走越宽广。
纵观各地教育教学质量高的名校强校,无一不是把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放在首位。他们的实践和共同体会是,实施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质量是统一的,素质教育才是高质量的教育,两者是相辅相成、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能正确领会、准确把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真谛,不是把素质教育与抓教学质量两者对立起来甚或把素质教育当作一块遮羞布,而是实实在在地抓落实,注重全体学生综合素质的养练,而不是单纯地就学习论学习、就教学论教学,不是通过“填、压、灌”和牺牲师生的身心为代价而换取高分数、好成绩。
笔者长期以来一直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难?一位省委书记曾说过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一是不敢解放,缺乏解放思想的勇气和胆略,顾及个人名利得失,怕出乱子,怕犯错误,怕上级责怪,怕同级嘲笑,怕下级疑惑;二是不愿解放,缺乏解放思想的正确立场和态度,不思进取,思想懒惰,部门利益作怪,习惯于老路子、老框框、老办法;三是曲解解放,缺乏解放思想的真情和原则;四是不会解放,缺乏解放思想的知识和能力,主要是学习不够,思想不敏锐,思路不开阔,思考不深邃,思辨能力差,不知什么叫解放思想、怎样解放思想。省委书记讲的虽然指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方面,但对照当前我们的高中教育教学,也不失真切和见地。
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实事求是需要胆识。相当长时期也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是,高中教学只用两年就完成课程,三年级全部用于复习应考。如果二年级结业就让学生参加高考,我想大多也能考出理想成绩来,而有相当部分学生则在三年级一年的复习中白白地浪费了时间,没有多大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有部分学生则属于基础没打好,高三复习又盲目赶进度、图遍数,仍然消化不良,致使他们处于应付陪学状态。当然也不能抹灭复习的功劳,更不能取消必要的复习,问题是能否在一、二年级不赶进度,高三复习不图遍数多?要使学生学得懂,消化得了,有内化转化的过程,也给学生腾出更多的可支配的时间,使学习生活更丰富些、发展更广阔些,这样才能落实素质教育的精神,可能会使教与学更有效。而这就需要勇气,需要思想解放,需要探索把握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也即实事求是。如果都不敢第一个吃螃蟹,不敢大胆探索实践,那很难摆脱制约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藩篱,难以达到“为一跃而后退”的效果。
当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课程改革正在由义务教育段向高中段迈进。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社会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才能对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因而,高中教学理应落实课程的培养目标,要重视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确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从学生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出发,从对每一位学生和民族负责的高度出发,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改精神,切实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为培养健全的“四有”人才而不懈努力。
就物理复习而言,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大家不难看出,试题明显体现了新《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精神要求,即不但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考察,更重视过程与方法的考察,同时也应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现在的高考不仅仅考察知识与技能,而且致力于考察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重在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因此,在组织学生复习特别是一轮复习过程中,在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的同时,要十分重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复习,也要重视习题的过程性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明晰的认识,而不是机械记忆或通过大题量训练而形成所谓的定势。“过程与方法”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方法,复习时要努力挖掘其中的方法因素,并对方法加以总结概括,使学生能熟悉各种物理科学方法,掌握解决各种物理问题的钥匙,提高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在复习过程中只要老师注意“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加上采用适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复习兴趣,调动学生复习物理的积极性,注意与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相结合,加强规范训练,定能激起学生热心复习物理的科学情感,使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并立志把物理复习好,争取考出理想成绩。学生这些非智力因素一旦得以发挥,就能产生无穷的复习动力,要比老师多讲几道题、学生多做几个练习的价值大得多。
论文作者:柴 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高中论文; 物理论文; 过程论文; 方法论文; 社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9月总第21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