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信息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引进先进的新材料与施工技术,我国房建工程行业得到飞速发展,但是检测主体结构方法仍需要提高,这需要相关人员和部门制定检测制度,从而保证我国建筑质量。检测主体结构的方法需要具备有效性、客观性,在工程质量、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中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技术
1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基本原则
1.1常规检测原则
在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检测过程中,一般会遵循两种原则,第一种就是常规检测原则。常规检测是我们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通过抽样检测的方式,使其达到标准化。在这种检测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形式和具体的情况来对整体的数据进行分析,将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进行全面的抽样调查。一般常规检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递进的。第一种可以将建筑的主体结构作为参考依据,通过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进行密切联系。第二种将建筑的构建作为基本依据,使其不同的梁柱墙等进行有效的划分。最后是对建筑材料进行差异分析,对不同的材质进行有效的控制。
1.2异议检测原则
在建筑施工和检测过程中,很多检测都是人为的,所以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也会存在着一些误差。我们可以通过抽样检测的批量容量来确定,如果存在较大异议的方面,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真正异议检测我们要按照以下的几个原则,首先需要扩大检测的主组织性,让各个单位参与到主体结构检测中,每一个单位之间互相协调,互相沟通,使检测结果达到科学。第二我们就要进行抽样检测的方式,通过一定数量的抽样检测来使样本的筛选量增加,这样能够使整个结果更加准确。最后,也要发挥相关监督机构和管理部门的管理作用,可以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作出科学的检测方案,使其主体结构更加科学和安全。
2主体结构检测的内容
2.1混凝土结构强度检测
混凝土结构是房建工程的主要结构,所以在主体结构检测中必须要把混凝土结构检测放在首位,混凝土结构作为支撑整个建筑物的重要结构,需要检测其承载力以及强度。在传统情况下对缓凝土检测主要是通过取样的方式,按照规定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然后再对其进行强度检测,但是在现阶段混凝土检测应该注意一下以下两点:第一,要采用非破损法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回弹检测不仅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其准确性也比较强,检测之后去掉最高和最低的数值,就能够获得混凝土的强度信息;第二,在检测过程中要注意混凝土的碳化问题,控制好其碳化程度。
2.2砌筑砂浆强度检测
砌筑砂浆强度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所以在主体结构检测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砌筑砂浆的强度符合建筑要求。当前最常见的砌筑砂浆检测方法就是贯入法,贯入法使用时间比较长,发展的也比较成熟,是一种既便利同时准确性也很高的检测方法。贯入法的检测原理主要是利用贯入的深度以及测强曲线,将两者相结合测算出砌筑砂浆的强度。有些单位在检测方法上也做出了革新,有些单位采用的是砌体砂浆剪切法对砌筑砂浆强度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就是将抗剪强度转化为抗压强度,来进行强度检测。还有些单位为了保证测算的准确性,综合使用两种方式进行检测。
2.3钢筋保护层检测
钢筋是构成主体结构的重要材料,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质量以及承压力都会受到钢筋的影响,所以需要对钢筋保护层做出检测。首先,要对钢筋骨架进行检测,包括钢筋材料、钢筋的粗细程度以及钢筋的数量等;其次,要检测钢筋整体骨架是否存在位移问题,钢筋骨架的稳定性,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再次,在检测过程中要有着重点,在检测过程中要重点监测悬挑受力构件以及梁板类构件等;最后,对钢筋保护层进行检测时要采用无损检测法,避免对钢筋保护层造成损害,同时在钢筋检测过程中要尽量使用钢筋扫描仪等比较先进的检测仪器。
3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中最常见的影响因素
3.1设备仪器因素
在整个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检工作中,设备因素对质检工作结果的影响颇为重要。简而言之,检测设备仪器的精度与量程均会影响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结果,如果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必然难以确保质检结果的精确度。
3.2人为操作因素
如果质检人员未正确组装和使用检测仪器就进行质检工作,就很难保证最终的质检质量。其次,部分质检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质检操作不规范,这必然无法确保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质量。因而,必须在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做好检测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质检技能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严格做好本职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外在环境因素
在建筑施工中,外在环境因素对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如果检测环境温度与湿度变化幅度较大,必然会给检测结果造成各种负面影响。如果温度偏高,而湿度偏低,房建工程主体结构就会处于硬化状态,其脆性会增高,防水性能骤降。相反的是,过于潮湿的环境也会致使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性能被削弱,而且,到了一定程度,房建工程主体结构就会变形,甚至出现倾斜和裂缝。因此,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标准要求,将检测温度控制在23 ℃左右,在开展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 需要将温度控制在50%的范围以内,与此同时,将湿度控制在50%。
4房建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有效对策
4.1制定检测方案
首先,检测人员需科学选择检测样本空间。主体结构的检测应当以国家法律法规、行业规划为基础。所以,检测人员需严格按照既定步骤进行检测,先以设计方案、工程资料等为基础,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案。同时,检测人员还应针对性地进行房建工程的随机抽查,初步了解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然后,按照行业要求,科学选择样本空间数值。无论是要检测哪一个项目,都必须有严格的检测方案,并及时与施工单位沟通,尽早开展检测工作。如果需要用到有损检测方法,需先提交申请,待有关部门完成审核后再检测。其次,明确检测范围。一般情况下,主体结构工程的检测范围主要包括工程质量检测、结构性能检测。另外,在有关部门要求、出现工程质量事故、对结构质量存在争议等情况下,要提早进行工程质量检测。若是需进行混凝土改造、加层时,则必须进行结构检测。最后,样本实体检测方案的制定。在主体结构工程的检测中,检测人员可选择代表性的部位进行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等项目的检测。需要注意的是若存在特殊检测项目,应及早在检测方案中标示出。
4.2落实检测方案
首先,要根据不同房建工程的概况,选择合适的检测内容。比如在进行样本材料检测时,需做好钢结构、混凝土及钢筋的检测,并进行房屋倾斜度、不均匀沉降的检测。又如场馆建设、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厂房建筑等才会用到钢结构。所以,只有在这些房屋房建工程中,才需进行钢筋保护层的检测。同时,检测人员还需认真记录相关检测数据,以便后续的评测工作。另外,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的检测中,应重点检测钢筋及混凝土的强度、建筑施工问题对混凝土、钢筋的影响。其次,检测人员一定要重视房建主体结构工程的整体性检测,尽量客观地进行主体结构工程的检测。比如,不仅要检测主体结构内部质量,更要检测其外部质量,确认是否存在裂缝、凹凸不平的问题。最后,要科学处理检测结果。具体来说,检测人员应按照行业规定,在三个工作日内出具完整的检测报告。通常,检测人员在向委托方出具检测报告时,需出具四份以上的检测报告;工程申报评优的普检报告应在五份以上;对于检测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数据,检测人员应及时汇总、分类、上报。同时,设计单位还应及时进行检测报告的审查,保证检测报告的精确性。
4.3采用先进设备和有效的检测方法
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工程质量检测的设备、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检测单位应利用这些硬件方面的优势创新检测方法,不断增强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为此,要更多的应用先进、效率高的检测设备,如楼板测厚仪、混凝土裂缝检测仪等。使用新型检测设备之前,对设备的外形、技术条件等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符合质量检测要求。创新的检测方法也要测试其合理性,通过审核后才能真正的应用于实践。检测人员在工程现场采用抽样检测方法,对主体结构构件进行抽查。这种检测方法实施时,合理确定抽样数量是关键,一般遵循选择同类构件中施工质量相对较差的构件和负载效应相应较大的构件的基本原则。样本容量要高于总数的11%,且样本有代表性,否则难以保证抽样检测的可靠性,这样会造成检测结果无效。如,对于混凝土试块进行随机抽检,指派专人按照技术标准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实度、抗渗性、抗压性等,以及混凝土混合材料等,使用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都要进行严格技术检测。对于梁板钢筋,要截取梁柱构件已经焊接好的一段钢筋进行检测,遵循随机且有代表性原则。在随机抽样检测的基础上,工作人员采用动态检测和静态检测两种方法进行主体结构抗压强度检测。动态检测法:在起振器脉冲、共振的作用下。对构件的振型、频率等进行测量;静态检测法:通过超声脉冲阀、回弹法、雷达法等对构件质量进行测量。值得注意的是,大型混凝土构件不适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如地下室底板等。遇到结构复杂部位,可以综合采用静态检测法和动态检测法,全面缺乏房建工程主体结构质量安全。
5结语
在城市建设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检测建筑结构质量方法尤为重要,可以在短时间内定位建筑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建筑施工质量,为人们的居住环境及房屋使用环境安全提供保障,促进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在我国建筑领域中,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检测方法,开展及时有效的检测,从而确保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鸿渊.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2):187-188.
[2]柳建刚.试析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J].门窗,2017(06):188-189.
[3]董雁冰.建筑主体结构检测的常用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257.
论文作者:孟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结构论文; 主体论文; 钢筋论文; 建工论文; 混凝土论文; 强度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