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公路桥梁工程建设数量明显增多,为人们出行提供了很大便利。众所周知,公路桥梁工程较为复杂,在施工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最为常见,其能够有效的提高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提升抗震能力和承载力,且施工简单成本较低。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能够大大促进我国公路桥梁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公路桥梁;应用
引言
预应力技术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自问世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随着不断发展,路桥施工中同样开始应用此项技术且效果显著。在具体应用中,预应力技术主要是应用于路桥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环节。
1预应力技术概述
预应力技术可预先对公路桥梁结构施加压力,以便在完成前抵消某些载荷的拉伸应力,从而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稳定性,加强结构强度,使其更好地适应已完成的载荷。该技术主要通过改变混凝土结构来提高压缩强度,同时提高各部分的适应性,从而提高拉伸裂缝和刚度。公路桥梁施工完成后,预施加的压力会显著提高弯曲或拉伸部分的拉伸和疲劳阻力,减少弹性变形,从而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正常寿命。预应力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混凝土的强度,还可以节约建筑材料,从而降低建筑成本。因此,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2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项目走向朝着西北方向蔓延,且与多条道路连接,线路向北方向一直越河流,并在沿线建造了多个桥梁结构。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采用预应力技术进行施工。
3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施工前准备
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前期的预制箱梁结构的建造,预应力绞线选择利用高性能的低松弛钢绞线,并且各项性能都要保证达到相关行政机构制定的标准,单根直径准s15.2mm,截面积A=140mm2,标准强度fPK=1860MPa,弹性模量Ey=2.02×105MPa,钢筋采用R235与HRB335钢筋。25m中跨箱梁预应力每孔道钢束N1、N2、N3为4准s15.2mm钢绞线,锚具采用为M15-4,N3为3准s15.2mm钢绞线,锚具采用为M15-3,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准55mm、准50mm波纹管;边跨箱梁预应力每孔道钢束N1为5准s15.2mm以及N2、N3、N4为4准s15.2mm钢绞线,锚具采用N1为M15-5和N2、N3、N4为M15-4,预应力管道均采用准55mm波纹管。30m箱梁中跨箱梁预应力每孔道钢束N1、N2为5准s15.2mm以及N3为4准s15.2mm钢绞线,N1、N2锚具采用为M15-5和N3为M15-4;锚具采用N1、N2为M15-5和N3为M15-4。所有选用的预应力管道的规格都要达到标准要求,箱梁孔道压浆的效果需要达到需要的水平。张拉整个过程做好施工记录。
3.2穿钢绞线
将所有的钢绞线进行依次标号处理,最后运用人工操作利用专业的技术和工具来实施钢绞线的穿束操作。将钢绞线运送到施工现场之后,需要由专人进行取调样进行专业质量和性能试验,在保证无误的情况下方能加以使用。在制作生产预应力钢绞线的时候,需要结合需要长度和预留张拉力进行下料,借助专业的砂轮进行切割处理,在完成上述工作之后将钢绞线防止在制定的工作台上,并且使用铅丝或者是胶带进行捆扎,避免散落。在钢绞线下料工作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所有的钢绞线进行逐一编号记录,并且两根钢绞线之间不能出现交叉的情况,要确保良好的独立性,不能与其他钢绞线缠绕在一起。将传入端使用专业的工具进行打磨避免因为太过锋利而对波纹钢管造成损坏,导致堵塞的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张拉预应力钢束
在预制箱的灌注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达到规定的标准的时候,需要放置一段之间之后方能对箱体结构实施预应力处理。所有的施工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性,并在上岗之前要进行技能考核,在确保合格的情况下方能上岗。张拉其实质就是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全部的预应力钢束在张拉过程中可以不受任何的限制自如的滑动,并且各个部件能够不断自主调整来适应预应力施加过程中所出现的横向以及纵向的移动。张拉千斤顶的既定张拉力务必要保证达到一定的强度,标准准确度不能低于标准等级,张拉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各项配套设备需要保证齐全。结合工程张拉力计算选择适当的千斤顶,并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千斤顶安设位置。预制箱梁两边都要进行钢束操作,并对其进行逐一编号处理。
锚下控制应力为σCOn=0.75fPK=1395MPa。张拉顺序为:0→初应力→σCOn(持荷5min)锚固。
在实施张拉操作的时候,借助张拉力以及伸长量进行合理的控制,伸长量需要在前期利用专业的计算方法来获得。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实际测量的伸长量与既定的伸长量之间的误差超出标准范围的时候,需要立即暂停张拉,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源,从而采用适当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4公路桥梁预应力技术施工质量管控
4.1控制预应力张拉时间
在公路桥梁项目具体实施环节,为了能够使得结构的早期强度达到标准要求,最为有效也最为合理的方式就是在混凝土材料中加入早强剂材料,且需要保证添加比例合格,该部分的施工应该在浇筑的3d后进行,然后就能够开始进行张拉施工。张拉环节要加强时间的控制,如果张拉时间过早,就会导致混凝土结构性能下降,所以在工程实施环节应该通过加入早强剂的方式来控制,从而可以使得张拉施工的时机达到要求。
4.2预应力钢筋管道堵塞
公路桥梁项目实施环节,极为存在的问题就是堵塞,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的原因就是工程人员在实施阶段没有严格执行设计方案,造成管道淤堵的情况而影响工程质量,后续的张拉施工也难以顺利进行,整个工序都受到影响。对于该问题来说,应该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要严格的控制可能存在的漏浆问题,从而可以预防堵塞的情况,可以保证张拉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确保预应力刚筋的工程质量合格,满足桥梁工程的正常使用需要。
4.3张拉力控制
预应力施工技术虽然具备较高的优势,但是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发展也相对比较缓慢,在工程领域,并没有制定出合理的技术规范,对于施工也没有进行有效的规定,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工程的质量。通常情况下,根据目前的桥梁工程需要,应该使用1.5级的油压表来控制张拉力,然而很多情况下都选择不符合要求的油压表,造成现场的张拉力测量极为不准确,造成整个施工的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在张拉施工环节,需要选择符合工程要求的测量设备,以更好的控制张拉力数据,切实提高预应力的施工质量。
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是城市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其质量优劣直接与政府的形象和工程今后投入使用产生直接关系。在公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施工顺利进行,还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认真执行施工规划,严格遵循流程和次序,从而让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可以高质量且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寒.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0):58.
[2]王亚昕.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02):91-92.
[3]汪美娟.预应力施工技术在市政桥梁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4):85-86.
[4]齐为光.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城镇建设,2019(12):110.
论文作者:郭艳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预应力论文; 公路论文; 桥梁论文; 技术论文; 钢绞线论文; 拉力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