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马晓丽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马晓丽

青海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1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在农业灌溉、发电以及航运等相关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其逐渐成为资源科学配置的重要措施与手段,但是在这些水利水电工程的数量增多以及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势必会引发一定的生态环境问题。对此,要加强对规划设计以及生态环境的研究,分析其与水利水电工程规划和设计中存在的矛盾,进而探究二者发展的平衡点,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和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生态环境;分析

引言

生态理念视角下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直接决定了周边城市健康稳定发展与经济可持续性目标能否实现。但在实践规划设计过程存在缺乏基于生态的设计方法与标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够以及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平衡设计复杂等问题,降低了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为此,研究人员应将其充分重视起来,以满足人们对生产学习环境的节能环保需求。

1研究生态理念视角下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现实意义

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运用生态理念视角的产物为:创新模式的生态水利工程,其是在以往水利工程建设使用所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的基础上被提出的。就目前来说,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存在技术运用不到位与建筑方式粗放化的问题,这是使涉及生态环境受到影响与破坏的原因。为此,工程建设者应将生态理论运用于水利工程规划,以实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目标。然而,经济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使用的综合需求越来越高,这就增加了生态理念视角下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难度,即作用于实践过程出现了诸多不合理问题。为此,研究人员应从规划设计的局限问题出发,以使生态理念视角下的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以科学有效性的状态,服务于地区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2规划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特点

规划水利工程的生态效应所涉及的范围与领域比较宽泛,所带来的影响与作用不容忽视。通过大量实践调查得知,在规划水利工程时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2.1时间的动态特征

在修建完毕水利工程后,它所带来的生态效应与没有修建之前会出现差别,发挥功能的时间也会不同,一些水利工程从修建完毕以后就会出现生态影响,一些是跟随时间的变化而体现出来的。例如,可以有效的调节水源,减少水土流失,固定水流,把陆地工程变为水域,浅水变深,静水为主。但是,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占据了土体,侵占了动物栖息地等。

2.2空间容易变化

由于各个地区的地理特征与经济发展程度会存在差异,地理空间环境与经济发展速度之间的差异;地理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差异,因此,水利工程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生态环境质量。

2.3两面性特征

生态效应也有正负之分(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满足我们的长久发展需求;但是也会影响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得传统的动植物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所以,应该有针对性的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的效应,具体全面的研究与分析。

2.4系统性

因为水利工程的存在,这样一个流域内变修成了自然—生态—社会—工程的复杂系统。在该系统内,各个环节都是互相影响和联系的,是一个具有综合效益与整体功能的集群。水利工程会对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然而在后期的发展中也会体现出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例如,破坏了原始农田的完整性,破坏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占用了村镇建设土地。在评价生态效益效应时,需要从影响源头入手,层层深入进行研究与分析,然后获取最后的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基于生态理念视角的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实践分析

3.1转变原有设计观念,强化学习交流

此设计控制目标的实现,要求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应将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即生态理念视角作为原则,以使建设者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本水库工程的规划设计时,组织学习与生态学相关的知识内容,并掌握国内一些成功水库工程建设案例。如此,就可通过座谈会或是专题探讨的方式,与生态环境科技单位进行技术与学术方面的交流,以解决生态理念的重视力度不够问题。

3.2明确生态敏感目标

研究表明,生态敏感目标的明确,能够使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规避可能对生态保护目标造成的直接影响或是间接影响。如此,就可在工程规划阶段,提出具有生态资源保护效果的初步设计方案。由于水库工程项目的建设位于所处城市的新开发区,因此,怎样实现城市各项设施建设与生态保护对象协调目标,是规划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内容。此外,规划设计人员还应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即满足不断上升的人口、工业设施以及商业住宅建设活动等需求的同时,通过控制水库工程运行使用带来污染与影响问题,来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舒适性。

3.3重视与环境工程的设计结合

该项设计规划实践措施,就是在吸收环境科学与工程的相关理论技术条件下,提高水量与水质的科学配置效果。由于应急备用水源,是衡量水库水质好坏的关键,因此,规划设计人员应将构建库区水生态与周边水土涵养区的设计重点。为此,设计人员应规划有宽广的水域或是水土涵养区,以为水库周边的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繁衍环境。此外,工程建设人员还应针对工程所处生态环境的发展状态与丰富程度,在水土涵养区与湖区间的过渡带增设生态处理沟渠、净化石滩地与氧化塘,以使湖区的周边构建成生态护岸。此设计规划背景下,水库工程建设附带的生态系统就可对水库运用产生的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以降低水库使用对周边人们居住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3.4设计结合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

在此规划设计基础上的水库工程项目建设,需明确生态目标对水资源使用要求的情况下,来提高设计控制的科学有效性,进而实现水库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目标。由于该水库工程项目的建设主要用于应急备用,因此,具有换水周期长与使用频率低的特点。此工程项目建设要求的情况下,规划设计人员应将防洪影响、水质维护以及水库规模,作为重点控制对象。与此同时,还应将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结合起来,即在运用水量与水质变化规律的情况下,使各个时期均能满足水库水资源的储存量需求。

3.5构建并且完善落实相关生态补偿机制

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在落实过程中,主要基于“谁开发,谁补偿;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补偿”的原则,虽然此项政策具有显著效果,但在实际落实过程还是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制度,企业的补偿积极性相对较低,因此必须要构建并完善相关生态补偿机制,从而有效推动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6做好施工规划期间的环境保护

在工程规划过程中,要对周边的生态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探究其环境状况,及时对工程进行科学的规划与调整,在规划中要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以及废渣进行科学处理,有效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人员应与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目标需求进行结合,即在转变原有设计观念,强化学习交流;明确生态敏感目标;重视与环境工程的设计结合以及结合水文学与生态水文学的情况下,来提高设计控制的科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众.浅析基于生态理念视角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J].价值工程,2017,36(22):193-195.

[2]孙秋瑞.刍议如何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渗透生态理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6):216.

[3]阎玉伟.生态理念在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6(11):109-111.

[4]畅成喜.对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4):15-16.

[5]汪幼龙.浅谈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应用[J].江西建材,2014(08):100.

论文作者:马晓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马晓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