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时期中国饭店业集团化的深层次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深层次论文,中国论文,时期论文,饭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饭店业的集团化是在改革开放不断开展和深入的历史条件下,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而发育和演变的。在这一过程中,中国饭店业的每一步成长,都和我国当时的经济背景、改革政策的导向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度密切相关,而饭店集团的发展历程更是这种关联性的集中体现。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尤其是以加入WTO为标志的对外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在中国的饭店市场上涌现出许多不同背景、不同类型的饭店联合体和饭店集团,它们和市场上的大量单体饭店一起共同分割着中国的饭店市场。如果我们对这些饭店集团的发育背景和演进路径进行细分的话,不难发现这些饭店集团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四类:
第一类是随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中央政府政企分开的基本方针下脱离出来,按照资产的行政划拨而组建的民族饭店集团,我们称之为“饭店集团Ⅰ”。
这些饭店根据初始所属单位性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中央各大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利用行政资源投资建设的饭店,这些饭店迫于政府政企分开改革和市场生存的压力,在行政和市场的双重的挤压之下以产权为纽带组建的饭店集团,如具有强烈地域性的首都旅游集团旗下饭店集团、上海锦江国际集团、陕西旅游集团、云南旅游集团等;另一种是国有垄断或大型工业系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出于接待上级或政府官员的需要投资兴建的饭店,这些饭店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在市场要求业务归精和政府要求副业从主业剥离双重压力之下组建的饭店集团,如中石化、中石油、中航天、中航空等所属的饭店集团。这一类饭店集团占据着国有饭店的绝大部分资产,肩负着盘活国有资产振兴民族饭店的重大责任。
第二类饭店集团是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著名饭店集团,以资本或者品牌为纽带与国内的饭店合作,或者直接投资而形成的外资饭店集团,我们称之为“饭店集团Ⅱ”。
在我国发展旅游业的初期,政府为了解决当时蜂拥而入的外国游客住宿困难的问题,逐步兴建和引进了中外合资合作饭店和国际饭店管理集团。在这一初始制度的诱致下,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我国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饭店集团如喜来登、希尔顿、雅高、香格里拉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进入到新世纪后,根据国际权威统计机构MKG Consulting 2004年发布的全球饭店业的评估报告,世界排名前十位的洲际、圣达特、马里奥特、雅高、选择、希尔顿、最佳西方国际、喜达屋、卡尔逊、希尔顿都已经以特许经营、饭店联号、租赁购买等方式涉足中国,同中国现存的饭店大规模合作,中国已经成为著名国际酒店集团的集聚地。这些饭店集团依靠其强大的资本优势和管理优势,同国内饭店竞争,并在很大程度上地实现了对中国四星以上高端饭店的垄断,在经营效益上明显高于内资饭店。
第三类饭店集团是旅游产业链条纵向一体化而形成的饭店集团,我们称之为“饭店集团Ⅲ”。
这类饭店相对于第一类和第二类饭店集团而言,没有盘根错节的背景和曲折复杂的历史,而是在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国外旅游集团跟随着本国旅游者的流向而建立的饭店网络,是在旅游经济规律的自然驱动下出现在中国市场上的新生事物。目前,这一类饭店集团主要是由国际上大型的旅游集团在中国进行跨国经营而建立的饭店集团。这一类型的饭店集团通过实现在旅游产业链条“旅行社+航空公司+饭店”的纵向一体化,来实现满足本国旅游者的旅游需要和占取旅游链条上主要利润的双重目的。这一类型饭店集团的代表是日本的全日空,目前已经在以日本游客作为主要客源地的旅游目的地如上海等建立多家连锁饭店。随着2005年中国旅游市场的完全放开,可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跨国旅游集团采取这种饭店的集团化,因为这种方式既可以降低由于旅游服务协调性和一体化特性带来的旅游企业费用的增加,又可以充分控制和准确评价旅游服务链条上的全部经营活动,并兼顾各个链条的协同效应,实现链条间的比较收益。
第四类饭店集团是在中国市场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按照饭店集团的个性特征自然发育出的饭店集团,我们称之为“饭店集团Ⅳ”。
这种类型的饭店集团主要包括我国的一部分国有、民营企业出于横向扩张和资本增值的动机直接投资建立,或者通过对部分国有和集体性质的饭店,利用资本置换方式而形成的饭店集团,如锦江国际旗下的锦江之星经济饭店连锁,浙江的开元旅业集团等。这种类型饭店集团实行的是跨地域经营,能够较好地按照旅游需求规律实现饭店业的规模经济,但是目前囿于现行体制所导致的行业和地域分割广泛存在,这类饭店在市场上还只占据较小的份额。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饭店集团化存在着多种发育和成长多种途径,这些途径从不同的方面共同推进了转型时期中国饭店集团发展。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些背景和路径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的话,就会发现不同的演进路径决定着这一类饭店集团的经营绩效,也就是说,上述饭店虽然都是通过不同方式的集团化“做大”,但是却并非每一种方式都能把饭店集团“做强”。如何能够保证饭店集团“做大”的同时能够“做强”,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课题。我们认为,中国的民族饭店业在“做大做强”的集团化探索中,必须结合中国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发展中国家,并且在经济上处于转轨时期的特殊国情,充分考虑国际化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对饭店业的影响,并综合中国旅游业发展战略和饭店业的个性特征来寻求符合市场要求的集团化道路。为此,我们对如何实现饭店集团做强做大有以下认识:
认识一:在中国民族饭店业进行集团化的过程中,必须区分饭店业集团化发展模式和一般工业企业的集团化模式的不同,充分考虑饭店产业的个性特征,通过在不同空间的网络化经营实现饭店的集团化所带来的规模经济。
这一命题隐含着饭店集团化所必需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饭店必须进行多地点的网络化经营,一是要对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选择的地点布局进行谨慎审视。我们组建饭店集团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由饭店规模的扩大而带来的规模经济。按照饭店产业的基本理论,单体饭店在短期内受到刚性接待能力的约束,长期内受到旅游经济季节性波动的限制,是无法在某个特定区域内——一般以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度假目的地为限——获取饭店的规模经济的,因此饭店业的规模经济只能跨越市场和区域网络化经营才能可能实现。只有当这些饭店集团的在足够多的空间点上形成了网络化的布局以后,才能够认为饭店集团的规模达到了临界的多数,能够形成规模经济。同时,饭店规模经济还必须强化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即各个饭店之间的竞争实质上首先取决的是饭店所在区域之间的竞争,饭店要取得规模经济,其网点布局所选择的区域必须是具备充分和稳定客源的旅游目的地。只有这两个隐含条件兼顾的情况下,饭店的集团化优势才能得以充分实现。
在我国,我国的饭店集团一直是按照一般工业企业集团化的思路来组建的,甚至连饭店集团这一称谓——国外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界都很少使用“饭店集团”和“饭店集团化”来称呼那些非单体形式的饭店联合体的——也是因袭了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提出的“组建企业集团”的官方称谓约定俗成的,因而饭店业的集团化带有深刻的一般工业企业集团模式的烙印,这就忽视了饭店产业本身所具有的异于这些工业组织的个性特征。在我国的饭店集团过程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现行的产权制度下,将某一地区的饭店内按照其归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资产为纽带组建的饭店集团,如我们前面所述的首都旅游集团下属的饭店、上海锦江、陕西旅游集团等区域性饭店集团,这不仅忽视了饭店业的个性特征,弱化了饭店业的网络经济概念,而且在同一市场区位下还会造成集团内部各个饭店自身的竞争,无法形成集团化所带来协同效益;同时,那些将国家大型企业或某一系统内归属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饭店,由于主业和副业的分离而组建的饭店集团虽然实现了跨地区的网络化的经营,但是这些地区大都是按照这些企业集团的主业生产需要进行网络化布局的,其中大多数处于旅游经济并不发达的偏远地区,脱胎于这些部门和系统副业的饭店而组建的饭店集团就弱化了饭店规模经济的旅游目的地概念,也无法充分实现集团化带来的规模优势。
认识二:在我国的饭店集团化过程中,必须强调参与集团的所有单体饭店具有清晰的产权机构,建立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这样才能在集团化的基础上实现饭店集团的协同效益。
国外饭店集团100多年的发展历史证明,要通过饭店之间集团化来提高饭店集团的规模经济,必须建立在每一个单体饭店具有清晰的产权结构和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否则只能是饭店的资产的无效叠加和堆积,无法实现这种基于协同效应而增加的规模经济效益,导致“集而不团”。
我国的民族饭店集团——上述的饭店集团Ⅰ——是在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其集团化过程并不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分工延伸自然发育的产物。而且,在组建饭店集团之前,大量的微观饭店主体的产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明确和清晰,企业的治理结构并没有得到建立和完善,这就导致了我国饭店集团的发展轨迹并没有体现随产业规模的扩大、层次的提高而出现的内在的组织结构的变动的要求,而更多的是随着政府产业政策的变化而变化,即,我国的集团化仅仅是一种行政整合的体现,作为市场的主体的单体饭店并没有强烈的集团化的内在冲动。如果以这种基础进行饭店的集团化,那么也只能是一种松散的饭店联盟,无法获取国际饭店的那种由协同效用带来的规模优势。这造成的一个显著后果就是,政府由于掌握着饭店存量资本的重新分配组合(集团化)权力而制度化地设立了租金,各个主体饭店相关利益者(包括一部分饭店的高层管理者)在追逐这一权力的过程中,不得不将大量资源以及个人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游说政府的寻租活动中,而很少顾及到饭店微观主体效益,如管理、品牌的建设和服务体系的完善。发轫于这一非市场竞争体制的“潜制度”一直延伸到今天,依然在某些饭店集团中广泛地存在着。这就能说明,为什么在我国民族饭店集团中尚没有一家的品牌和管理经验能够在中高档市场上同外资品牌及管理模式相竞争,也几乎不存在着一家由市场广泛认可的具有知名度的饭店管理品牌。
认识三:在中国民族饭店集团化的过程中,在微观企业运行层面必须形成自己的服务标准、人才储备系统、管理控制体系尤其是宾客销售网络,这是充分发挥集团化规模经济优势的重要体现。
饭店集团Ⅱ在中国20多年的发展历史表明,饭店集团化的扩张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理、人力资源储备、品牌和营销等企业能力作为后盾。国际饭店集团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对外拓展的能力,在微观层面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掌控并实行这着一套科学的服务标准体系、人才储备系统、管理控制体系和宾客销售网络。
由于我国的民族饭店是在国内市场国际化的竞争条件下发育起来的,因此我国许多饭店集团——包括饭店管理公司——在具体的服务体系和人力培训制度的构建上较之于同层次的国际饭店连锁并没有很大的差距,如果仅仅局限在微观管理层面,最大的差距来自于中国的饭店集团尚不具备如国际饭店那样强大的客源分销网络和客房预定网络,这也成为了我国的许多饭店集团尤其是饭。店管理公司规模拓展最受限制的关键因素。这根源于,一方面我国相当一部分饭店是由处于不同条块和系统的投资主体投资的,这些条块和体系由于存在着严重的分割而无法对其产权进行整合;另一方面这些投资主体投资是出于非商业的接待上级领导和官员的目的而投资建立的,他们的主要客源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一般的,按照国际惯例,当某一单体饭店成为某一饭店集团的成员后,饭店集团的宾客分销网络和预订系统至少要为这一成员提供15%~40%的客源,这恰是国际饭店集团在中国市场最大的优势。正是藉与此,国际饭店集团才能够在中国市场不断以特许经营、管理合同等方式在中国市场不断扩大自己管理的范围。具有这一优势的饭店集团一方面可以绕过由于行业条块分割造成的市场壁垒,另一方面是也迎合了这些脱胎于非商业环境被纳入市场体系的饭店迫切需要客源的支持以维系生存的目的。
认识四:在中国民族饭店集团化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寻找一个准确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市场定位,避免因过度竞争造成的对集团化优势的损耗。
如果对上述的饭店集团Ⅱ、Ⅲ、Ⅳ进行详细分解的话,我们就能够发现这些饭店在我国饭店市场的生存态势要比饭店集团Ⅰ优越的多,主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有自己准确科学的市场定位。这是因为,对于饭店集团Ⅱ,我国的旅游发展战略采取的是一种入境旅游先于国内旅游的非常规发展战略,这恰恰耦合了国际饭店集团以满足国际旅游为目的而设计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因此它们能够垄断四星级以上的高端饭店市场;对于饭店集团Ⅲ,这些在中国进行跨国经营的旅游集团大多是通过控制占旅游业总体利润30%的航空运输业控制着中国的国际客源,而这一部分客源就成为它们主要细分市场。
事实上,我国目前的饭店市场竞争的本质是过度竞争和竞争不足同时共存。在某些特定细分市场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发育的成熟,我国国内旅游在发展现状和趋势都已经赶上甚至超过入境旅游,这就为饭店集团Ⅰ提供了发展符合本国国民需要的饭店类型的市场契机,对经济型饭店的需求愈来愈成为我国饭店市场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民族饭店完全可以从处于二线旅游城市的中低档饭店,尤其是那些从地方行和厂矿机关中独立出的饭店收购兼并或直接投资建设开始,有选择的进行饭店的网络化布局,这能够实现饭店集团的规模经济的优势,又有利于避免目前我国饭店市场过度竞争造成的集团化优势的损耗。
标签:规模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