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阶段的常遇主要技术质量问题论文_滕玉兵

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阶段的常遇主要技术质量问题论文_滕玉兵

上海智慧岛数据产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施工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我国的建筑单位在相关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着重处理各类建设质量问题。目前,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技术质量、现场控制、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等问题。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措施,希望由此促进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发展。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技术质量;问题分析;解决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兴起,我国的建筑施工单位加强了对于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而钢筋混凝土作为性质优良建材,获得建筑单位的青睐,并获得了广泛的推广运用。本文着重分析施工单位在构建钢筋混凝框架结构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一、预拌混凝土性能现场控制问题

1、预拌混凝土常见问题

目前,施工单位在进行混凝土材料制备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混凝土坍落度的把握。一般而言,为了确保施工建设质量的提升,施工单位需要确保基础、地梁、板、框架柱等构件的坍落度控制在160mm±30mm之间。但是建筑单位为了浇筑方便,往往盲目加大混凝土的坍落度。这种性质的混凝土经过振捣后作业之后普遍存在离析的问题,且容易导致混凝土部件在凝固之后出现空隙以及石子外露的状况。此外,混凝土运输车司机在进行建材运输的过程往往会往罐车内掺水,从而导致混凝土水灰比发生变化,最终出现了混凝土离析问题,降低了施工质量。

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施工单位缺质量管理意识以及混凝土专业业务知识,不仅如此,施工团队缺乏专业的缺少技术人员。

2、解决预拌混凝土质量措施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为了进一步促进混凝土质量的提升,施工单位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并进一步促进施工人员素质以及专业性的提升,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仅如此,施工人员还需要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把握。在检测把握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严格把控混凝土的粘聚性、保水性,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要求。一般而言,施工人员只有把握上述的措施才能够确保预拌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二、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管理问题

1、施工混凝土试块制作问题

目前,我国的施工建设单位为了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框架施工建设效率的提升,其往往需要加强混凝土试块制作,但该施工环节在开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关于施工混凝土试块制作问题,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方面,施工团队往往存在标养试块造假的状况。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为了确保混凝土试块在实验期间的抗压强度,施工团队会在留置试块中添加石子、水泥等建材,或者单独制作高质量的混凝土制作试块进行检验。这种状况的出现往往导致浇筑质量的下降。

此外,建筑单位在开展混凝土试块实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试块编号不清的状况,这种缺乏标识的试块不利于分析人员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分析。不仅如此,为了确保混凝土性质分析工作的顺利开展,工作人员需要将样品放置在18~20摄氏度,湿度为95%的环境中。但事实上,由于施工人员的疏忽,导致养护效果低下,不利于分析作业的开展。

最后,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的检测市场朝着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检测单位的资质良莠不齐,部分企业往往会在利益的诱导下造成检测工作的随意性以及不公平,不利于相关作业的开展。

2、改进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该项作业的顺利开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需要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就相关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此,项目的领导部门需要加强对于项目的重视以及管理,并充分认识到现场试验员岗位重要性。此外,为了确保试验员要能够对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建材进行取样、送检,项目单位需要进一步提升试验的业务能力,并构建起绩效考核工作,确保现场试验工作的真实有效。

除此之外,项目单位还需要为实验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并为项目工作的开展提供性质优良的实验器材,促进各项作业的顺利开展。

三、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问题

作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薄弱环节,施工缝往往出现在新浇筑混凝土与已硬化混凝土的结合面。一般情况下,施工团队因为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开展连续浇筑时,往往会导致该问题的出现。

此外,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不足,缺乏专业性知识以及施工缝留置经验,也会导致施工缝留置随意状况的出现,并为混凝土结构的后期使用状况造成负面影响。不仅如此,这种技术性的缺乏往往导致框架结构出现烂根、蜂窝等质量问题,不利于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保障。

为了进一步促进施工缝问题的处理,施工建设单位以及人员在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依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01-2002)中的相关条例进行作业,确保施工缝预留在剪力较小的部位,从而实现了施工便利性的提升。且便于施工。

此外,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若施工间歇时间低于水泥初凝时间时,施工人员需要在开展混凝土继续浇筑作业时,将新混凝土均匀倾入,盖满先浇好的混凝土,然后用振捣工具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若超过水泥初凝时间,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大于1.2N/mm2时再进行施工作业。

此外,若施工过程中已浇筑的混凝土过早硬化,施工人员在浇筑新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下述几点要求的把握:一是将接缝表面的各类杂质进行清除,并结构钢筋上的锈斑及浮浆进行刷洗,最后用清水进行旧混凝土表面的冲洗工作,确保旧混凝土的湿润性,促进各项作业的顺利开展。

此外,在进行留梁竖向施工缝处理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事先做一块隔板进行隔绝,并将其放置在施工缝的上,随后在开展混凝土的建筑作业。

做板的竖向施工缝时,为了规避混凝土收缩裂缝问题的出现施工人员可以借助新加设接头钢筋的办法进行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接头钢筋的直径控制6~10cm之间,并确保其均匀的放置在板的上面,从而由此实现了我国混凝土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带动我国工程建设的顺利开展。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钢筋混凝土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效率的提升,我国的施工单位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需要强化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阶段的常遇主要技术质量问题。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预拌混凝土性能现场控制问题(预拌混凝土常见问题、解决预拌混凝土质量措施),并就施工现场混凝土试块制作管理问题(施工混凝土试块制作问题、改进措施)以及钢筋混凝土施工缝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我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工程建设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而我国居民的居住环境也会得到显著的改善,取得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永昇.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阶段的常遇主要技术质量问题[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3,(4):82-85.

[2]邢海丰,庄超,石彦平.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问题及对策[J].中国房地产业,2015,(8):113.

[3]赛福鼎•乃吉木.浅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6):263.

[4]曹世国,张皓.浅谈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裂缝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8):285.

[5]闫树兵,吴广彬,李智斌.CABR钢筋机械锚固技术在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节点中的应用[J].建筑科学,2014,(9):102-104.

[6]刘建华.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9):206.

论文作者:滕玉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8

标签:;  ;  ;  ;  ;  ;  ;  ;  

浅析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阶段的常遇主要技术质量问题论文_滕玉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