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莫若啬”辨正论文

《老子》“莫若啬”辨正

徐 山

摘要 《老子》第五十九章“莫若啬”一句学者理解有分歧,根本原因在于《老子》形成之初本不分章,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的分章造成了一些文脉割裂的现象。《老子》第五十九章章首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其中的“啬”用的是“啬”一词的本义,即(收获后的)敛藏义,“啬”是第五十八章章末四句的高度概括,随后采用一系列顶真修辞手法展开论述,层层相扣,从而推导出章末的“是(复指上文论述的“啬”)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小结句。余论部分讨论了郭店楚简《老子》抄写了对应于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内容,但是之前并没有王弼本《老子》第五十八章的内容,造成了完整文脉上的内容缺失,由此表明郭店楚简《老子》的性质是摘抄本。

关键词 老子;莫若啬;训诂学;文脉;章旨

一、问题的提出

“莫若啬”一句为《老子》第五十九章文,现将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引录如下: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第五十九章)

第三,MT检测:理论上不可行,MT检测范围为表面及近表面1~2mm,不能完全覆盖整个根焊,存在漏检。况且难以退磁,对后续填充影响大,易形成空心焊道和夹渣,同时难以处理掉黑磁粉(检测时一般都用大量水冲洗)。所以无法用MT检测根焊。

其中的“莫若啬”,河上公注:“啬,爱惜也。治国者当爱民财,不为奢泰。治身者当爱精气,不放逸。”王弼注:“‘莫若’,犹莫过也。‘啬’,农夫。农人之治田,务去其殊类,归于齐一也。全其自然,不急其荒病,除其所以荒病。上承天命,下绥百姓,莫过于此。”今人高亨《老子正诂》:“啬本收藏之义,衍为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字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注] 高亨:重订《老子正诂》,天津:古籍出版社,1956年,第123页。 “莫若啬”三字,比较上述三种解释,高亨近之。然而细读《老子》第五十九章,此“啬”的观念在章首出现仍有突兀之感,该章关键字“啬”的内涵仍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从而重新梳理《老子》第五十九章的文脉,揭示该章的章旨所在。

二、“啬”的词义系统

《说文·啬部》:“啬,爱濇也。从来。来者而藏之,故田夫谓之啬夫。”段玉裁在“爱濇也”之下注曰:“啬、濇叠韵。《广韵》引作‘歰’。‘歰’与‘濇’皆不滑也。……”又在“从来。来者而藏之,故田夫谓之啬夫”之下注曰:“说‘从来’之意也。啬者,多入而少出,如田夫之务盖藏。故以来会意。……”[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30页。 甲骨文已见“啬”字,其形体为上“来”下“”且两部件相连的上下结构。“来”的本义为麦子。“”,《说文·部》:“,谷所振入,宗庙粢盛,仓黄而取之,故谓之。”“”的本义为粮仓。所以,“啬”字的甲骨文形体义为麦子入藏于粮仓。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第五十八章)

由于“啬”为多义词,所以后来又分化出“穡”字来承担“啬”的本义。《说文·禾部》:“谷可收曰穡。从禾,啬声。”段玉裁注:“《毛传》曰:‘敛之曰穡。’许不云‘敛之’云‘可收’者,许主谓在野成熟;不言禾言‘谷’者,晐百谷言之,不独谓禾也。古多叚‘啬’为‘穡’。”[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21页。

网内封堵:DDoS统一管理平台通过骨干网运维系统对 D 路由器发送黑洞路由,传递给省内目标子网的CR,实现去往目标 IP 地址的全部、分区域流量封堵。

三、《老子》第五十九章“莫若啬”应结合第五十八章理解

“夫唯啬,是谓早服”,其中的“是谓”,郭店楚简《老子》乙本、[注] 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彭裕商、吴毅强:《郭店楚简老子集释》,成都:巴蜀书社,2011年,第373页。 帛书《老子》乙本[注] 高明:《帛书老子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4页。 和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均作“是以”。“夫唯……是以……”,义即“正是因为……所以……”,该句式在《老子》一书中多见,如第二章:“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七十章“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第七十一章:“夫唯病病,是以不病。”所以,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夫唯啬,是谓早服”中的“是谓”,应根据出土的简帛诸本校为“是以”。“早服”,郭店楚简《老子》乙本作“早備”,帛书《老子》乙本和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均作“蚤(早)服”。《说文》:“服,用也。”段玉裁注:“《关雎》笺曰:‘服,事也。’”此外,“服”、“備”两字的上古音均为並母职部。

考虑到系统的功能需求,我们要对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所以系统默认用户的电子数据是用户个人所拥有,他人在没授权情况下无法查看。用户可以授权给他人,被授权用户可以查看被授权的文件和电子数据。授权主要将授权用户的公钥输入系统与待授权文件建立映射关系,并写入区块链,则完成授权,具体如图9所示。

(7)“项目质量”包含16个自由节点(具体名称如表3所述),这些自由节点反映的都是高质量培训项目的特征,也就是说,当一个再就业培训项目具备更多这些节点所描述的特征时,个体更倾向于认为项目是“有质量的”。其中,有七个自由节点属于36个自由节点中的A类节点(即主要因素),分别为“有技能技术含量的”“有针对性的”“可应用于实践的”“具有专业性的”“特定领域的”“易懂易学的”“有广泛市场需要的”。

为了正确把握“莫若啬”的含义以及第五十九章的文脉和章旨,《老子》第五十九章应和之前的第五十八章结合起来理解才能奏效。以下是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五十八章: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啬’即古‘穡’字。《方言》、《广雅》并云:‘啬,积也。’盖啬之本义谓收获。……啬必从来者,《本草》曰麦为五谷之长。……收获即敛而藏之,故引申为爱啬之偁,因之又谓吝惜为啬。……”[注] 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徐灏认为“啬”的本义为收获,引申义为“爱啬、吝惜”义,均得之。结合“啬”字的甲骨文形体义,“啬”的本义可以进一步明确为收获敛藏。

“早服谓之重积德”,义即及早去做就是多积德。其中的“积”仍义承上文“啬”的敛藏义。

第五十八章章首“其政闷闷,其民淳淳”, 王弼注:“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闷闷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闷闷’也。其民无所争竞,宽大淳淳,故曰‘其民淳淳’也。”该句义即其政无为,人民则淳朴。下一句“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则呈现截然相反的情形,义即其政(不是无为,而是)苛严,人民则(不是淳朴,而是)狡诈。“孰知其极”之问旨在说明“祸、福”两者的转化是无终极的。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义即所以圣人方正但又不割伤人,有棱角但又不伤害人,直率但又不放肆,光亮但又不照耀。仔细阅读《老子》第五十九章之前的第五十八章的内容,尤其是第五十八章章末的四句小结句,可知两章的章旨联系紧密。

第五十八章章末“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四句,为该章的小结句。该四句在句型和旨趣方面都是一致的。就“方而不割”而言,“方”本为物理性质的,又引申为人的品质。“方”形有棱角,容易割伤人,就“方”的本性而言,是方而易割的,所以圣人要避免有可能发生的“割”的出现,以保证已有的“方”不向其反面转化。

《老子》第五十九章一开始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其中“治人”义承第五十八章一开始论述的“其政”,“事天”为事奉天之义,“莫若啬”义即什么都不如“啬”。作为最好的“啬”,正是上一章第五十八章章末四句旨趣的高度概括,其中的“不割、不刿、不肆、不耀”的隐忍品质,其核心精神就是一个“啬”字。将“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的圣人品质和“啬”一词的词义系统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莫若啬”的“啬”用的正是“啬”一词的本义,即(收获后的)敛藏义。

四、《老子》第五十九章“莫若啬”之后诸句的文脉梳理

下面来逐句讨论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莫若啬”之后诸句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意义关系方式。

“莫若啬”出现在《老子》第五十九章的章首,其后并没有对“啬”究竟指什么展开论述,加之“啬”如前文所讨论的是一个多义词,这样就造成了学者在理解文本时的分歧现象。我们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老子》形成之初本不分章,通行的王弼本《老子》的分章造成了一些文脉割裂的现象。

权衡“早服”和“早備”的两种异文在句中的含义,仍应以王弼本《老子》的“早服”为原始文本所在,而郭店楚简《老子》乙本“早備”的“備”则是本字“服”的假借字。“夫唯啬,是谓早服”,义即正是因为(是收获后)敛藏的“啬”,所以要及早去做。作为本义为农事性质的“啬”,理应及早地去从事,所以根据类比关系,由第五十八章章末旨趣概括出来的敛藏义的“啬”,自然也应“早服”。

《老子》形成之初本不分章,西汉早期的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帛书《老子》乙本仍不分章。[注]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马王堆汉墓帛书》(一),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分章的出现是为了阅读的方便,如帛书《老子》甲本中为数不多的圆点符号,应含有分章的意味。北京大学所藏的西汉中期竹简本《老子》分七十七章,[注] 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而通行的王弼本《老子》则分八十一章。

达美乐和必胜客等披萨连锁店在过去十年日益兴盛,股票收益甚至比多数科技公司表现更好。不过在披萨爱好者眼中,披萨连锁店毁了制作披萨的创新精神,他们认为连锁店披萨很糟。实际上披萨也体现“全球化”精神,依据在地和全球标准经营。当初达美乐向美东发展时发现,东北部消费者不喜欢中西部披萨的饼皮,他们偏好更有嚼劲、更厚的饼皮,于是店家也发展出迎合在地人口味的披萨。

“重积德则无不克”,义即多积德就无往而不胜。由于“啬”的敛藏性质,其内涵即第五十八章章末的“不割、不刿、不肆、不耀”,但是通过“早服、重积德”,功效却是“无不克”。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义即无往而不胜就没有人能知道取胜(力量)的终极。此句义在强调“无不克”的力量。

“莫知其极,可以有国”,义即没有人能知道取胜(力量)的终极,就可以拥有国家。“有国”义承本章章首的“治人”。

“有国之母,可以长久”,义即有了治国的根本,就可以长久。从“母”的上下文可知,根本义的“母”指的就是本章讨论的核心词“啬”。

犹太人财商教育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几乎是犹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犹太人成功的最大秘密。犹太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最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最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这是延后享受的最基本的例子。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作为主语的代词“是”,复指上文论述的“啬”。“深根固柢”四字,为并列的两个偏正词组构成,义承上句中的“母”的根本义。而“长生久视”四字,其构成和“深根固柢”四字一样,也是并列的两个偏正词组,其中的“久视”义同“长生”,即“久视”为“长生”具体的状态,言外之意,如果人不能长生而死,则双眼紧闭而不再有“视”的动作。“长生久视”四字,义承上句中的“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义即“啬”就叫做深根固柢而又长生的方法。

综上所述,《老子》第五十九章章首的“治人事天,莫若啬”,其中的“啬”是第五十八章的章末四句的高度概括,随后的“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采用一系列顶真修辞手法展开论述,层层相扣,从而推导出章末的“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小结句。

五、余论

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首句“治人事天,莫若啬”的含义,正如上文所论,应结合第五十八章的内容才能有确解,以此可以回答和郭店楚简《老子》性质相关的问题。

郭店楚简《老子》的内容相当于今本的五分之二,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郭店楚简《老子》是八十一章本的摘抄本,因而郭店楚简《老子》的字数较之八十一章本的字数少了许多;第二种意见认为郭店楚简《老子》是原始本,字数就是那么多,后来的八十一章本是从郭店楚简《老子》发展扩充而来的,所以八十一章本的字数增多了。[注]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辑(郭店楚简专号),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蕉城区水利系统的旅游解说系统不仅要普及游客关于水生态,水文化以及水保护的知识,让游客在了解水利资源的同时,也能够自觉保护水利资源。

观察郭店楚简《老子》,其乙本1、2、3简有对应于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内容,乙本3简简首的七字“长生舊(久)视之道也”即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章末的内容。乙本3简在“长生舊(久)视之道也”之后有方形墨钉作为分章的符号标记,而在该方形墨钉之下则抄写了对应于王弼本《老子》第四十八章的内容。

在拍摄辅助功能上,E-M1 II是非常用心的,除了在大多奥林巴斯相机上可以见到的艺术滤镜功能以外,还有可以实时看到长曝光效果的Live B门模式,此外还有对焦点包围模式,能够在机内进行景深堆栈操作。更厉害的是,E-M1 II还内置了自动校正透视畸变效果的功能,这个功能被称为Keystone校正,专门用于避免仰拍或者俯拍建筑时出现的线条汇聚效应。

我们认为王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首句中的“莫若啬”,如果脱离了第五十八章章末四句的文脉,就显得语义突兀。换言之,原始本《老子》文脉相连的第五十八章和第五十九章是不能分割的,这两章的内容也不可以有部分缺少的。

郭店楚简《老子》乙本抄写了对应于弼本《老子》第五十九章的内容,但是之前并没有王弼本《老子》第五十八章的内容,造成了完整文脉上的内容缺失,由此表明郭店楚简《老子》的性质是摘抄本。

作者简介: 徐山,文学博士,苏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图分类号 B2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3492( 2019) 08-0047-05

责任编辑: 王望

标签:;  ;  ;  ;  ;  ;  

《老子》“莫若啬”辨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