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囊肿二维数据分析

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囊肿二维数据分析

一、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二维数据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自栋[1](2021)在《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CP)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28例非HIV感染PCP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征、合并症、治疗及转归等临床资料,总结讨论患者临床特征。结果:28例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55.4±13.6)岁,肾脏疾病(57.1%)、自身免疫性疾病(21.4%)和血液系统疾病(14.3%)多见。发病时间中位数为7天(IQR:4.25~10)。临床表现以发热(82.1%)、呼吸困难(78.6%)、咳嗽(53.6%)最为常见,胸痛(7.1%)症状相对少见。胸部影像学特征以斑片状密度增高影(78.6%)、弥漫性磨玻璃影(42.9%)和小叶间隔增厚(35.7%)最为常见,而实变影(17.9%)、肺气囊(25%)和气胸及纵膈气肿(3.6%)相对少见。28例患者中G试验阳性10例(35.7%),中位数212.3pg/ml(IQR:146.7~307.7),另外18例中的14例(50%)患者入院后1-2周内复查G试验结果均不同程度升高,中位数117.2 pg/ml(IQR:42.1~210.4)。LDH升高26例(92.9%),中位数482U/L(IQR:371.5~672.25)。16例患者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只有18.8%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结果小于正常低限。28例患者入院血常规结果中,92.9%的患者总的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正常低限、89.3%的患者淋巴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低限。17例患者进行了免疫球蛋白亚类分析,47%的患者免疫球蛋白Ig G和(或)Ig M水平低于正常低限。28例患者中合并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21例(75%),其中7例(25%)同时合并EB病毒感染,合并细菌感染11例(39.3%),其中痰细菌培养阳性6例(21.4%)。常见的细菌为流感嗜血杆菌4例(14.2%)、铜绿假单胞菌4例(14.2%)、肺炎克雷伯菌3例(10.7%)、鲍曼不动杆菌2例(7.1%)、肺炎链球菌2例(7.1%)、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3.6%)。28例PCP患者均通过肺泡灌洗液进行m NGS检出伊氏肺孢子菌确诊,伊氏肺孢子菌核酸序列数为400~3000000拷贝/ml,中位数为40000(IQR:4000~500000)。17例(60.7%)患者治疗后好转出院,死亡1例(3.6%),自动出院10例(35.7%),随访所有自动出院患者均在1周内死亡,总体死亡率39.3%。27例患者使用SMZ/TMP口服治疗,2例患者因肾功能不全,依据肌酐清除率调整了SMZ/TMP治疗剂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4%(1例为胃肠道反应,1例为白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SMZ/TMP联合卡泊芬净、克林霉素治疗11例,好转9例(81.8%);SMZ/TMP联合米卡芬净、克林霉素治疗3例,好转2例(66.7%);SMZ/TMP联合卡泊芬净治疗5例,治疗好转3例(60%);SMZ/TMP联合米卡芬净治疗2例,好转1例(50%);SMZ/TMP单药治疗4例,好转2例(50%)。10例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其中包括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治疗失败7例、经鼻高流量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失败1例和鼻导管氧疗失败的2例患者,插管患者治疗最后4例(40%)救治成功;单独使用NIV治疗2例患者,1例(50%)救治成功;单独使用HFNC治疗7例患者,5例(71.4%)救治成功;单独使用鼻导管吸氧治疗8例,6例(75%)救治成功。结论:非HIV感染PCP好发于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且疾病进展往往较快,容易合并其他细菌及病毒感染,导致临床症状及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m NGS技术可以用来明确肺孢子菌感染,有助于早期诊断。单药治疗效果不佳或重症PCP患者需要联合用药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对于PCP患者的呼吸支持,早期HFNC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刘可[2](2018)在《抗旋毛虫天然植物提取物筛选和作用机理初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毛虫病是一种由旋毛形线虫引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同时也是一种广泛流行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人感染旋毛虫的主要原因是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制品,感染旋毛虫后会表现出全身发热、腹痛、腹泻、眼睑水肿、心肌炎、全身肌肉疼痛等症状,重症患者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当前临床上应用最普遍的治疗药物是阿苯达唑和苯并咪唑,但副作用明显,因此开发旋毛虫新型药物仍是研究热点。植物源物质来源于自然,具有安全、低毒、对非靶标生物毒害较低、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从天然植物中获取有效物质并用于病虫害防治是目前国际上的一种趋势。本研究在体外培养条件下,用具有药理作用的20种天然植物提取物与旋毛虫共培养,筛选出能够对旋毛虫肌幼虫、成虫、新生幼虫三个发育阶段的虫体具有杀伤作用的植物提取物,进而通过体内外试验研究筛选提取物对旋毛虫体内三个发育阶段虫体的杀伤效果并初步探索其杀伤机理,以期为防治旋毛虫病提供新的治疗药物和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对旋毛虫各发育期虫体具有杀伤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体外筛选:分别收集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肌幼虫进行体外培养,设空白对照组、DMSO组以及浓度分别为10、50、100mg/L的天然植物提取物组,置于37 5%CO℃2培养箱中24h,镜检并计算虫体死亡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血根碱(50mg/L)和蔓生白薇苷G(50、100mg/L)对旋毛虫肌幼虫有杀伤作用,作用24h后死亡率分别达到100±0.0%、87.3±4.9%、100±0.0%。血根碱、补骨脂素、扁桃苷、金丝桃苷对旋毛虫成虫有杀伤作用,其中血根碱、补骨脂素、扁桃苷浓度在10mg/L时作用24h后死亡率分别达到71.6±5.3%、97.4±6.5%、93.8±5.1%,在50mg/L时死亡率均达到100±0.0%;金丝桃苷浓度在50mg/L时作用24h后死亡率为87.6±5.8%,在100mg/L时死亡率达到100±0.0%。血根碱、桑根酮C对旋毛虫新生幼虫均有杀伤作用,其中10mg/L血根碱作用24h后死亡率达到100±0.0%;桑根酮C浓度在50mg/L和100mg/L时作用24h后虫体死亡率分别为98.3±5.9%和100±0.0%。(2)血根碱对旋毛虫各发育期虫体杀伤效果和杀虫机理研究:用血根碱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旋毛虫肌幼虫、成虫、新生幼虫,结果可见血根碱在浓度14-30mg/L之间对旋毛虫肌幼虫杀伤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浓度30mg/L时虫体死亡率达到100%;在浓度3-15mg/L之间对旋毛虫成虫杀伤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浓度15mg/L时虫体死亡率达到100%,并且随着血根碱浓度的升高,旋毛虫成虫产生新生幼虫的数量逐渐减少;在浓度1.4-3mg/L之间对旋毛虫新生幼虫杀伤作用随浓度升高而增强,在浓度3mg/L时虫体死亡率达到100%。扫描电镜观察血根碱对体外培养旋毛虫成虫体表的损伤,可见血根碱作用后的旋毛虫成虫虫体皱缩,环形皱褶加深,局部表皮溃烂,体表纵嵴消失,结构模糊,雄虫交配附器叶状小片塌陷、萎缩,无法辨认两对乳突、生殖裂口,表明血根碱能够严重侵蚀破坏旋毛虫成虫体表结构。体内实验分为3个时期,每个时期选取8周龄雌性BALBc小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6组,设空白对照组、攻虫组、DMSO组、阿苯达唑组,体内旋毛虫成虫期、幼虫移行期、幼虫成囊期分别设浓度为70和80mg/kg、80和100mg/kg、100和150mg/kg的血根碱治疗组,分别于感染旋毛虫后24h内3次、13d及35d连续3天给予血根碱治疗,第7d、30d、46d天处死各组小鼠,收集虫体并计数,计算减虫率。结果表明血根碱对体内旋毛虫成虫期、幼虫移行期、幼虫成囊期均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血根碱浓度在70mg/kg和80mg/kg时对旋毛虫成虫期的减虫率分别为37.2%和36.9%;在80mg/kg和100mg/kg时对旋毛虫幼虫移行期的减虫率分别为26.4%和39.6%;在100mg/kg组和150mg/kg是对旋毛虫幼虫成囊期的减虫率分别为31.7%和42.3%。HE染色观察小鼠十二指肠、舌肌和咬肌病理变化,测量肠绒毛长度和隐窝深度计算肠绒毛-隐窝比值(V/C),可见不同浓度血根碱治疗后的小鼠组织病理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并且血根碱可以恢复肠绒毛长度,V/C显着升高(P<0.05)。PAS染色观察十二指肠计数肠粘膜杯状细胞数量,结果显示血根碱能使肠粘膜杯状细胞显着增多(P<0.05),增强黏膜免疫促进虫体排出。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活性氧簇(ROS)含量,结果表明血根碱能在旋毛虫幼虫移行期升高ROS含量,维持体内ROS平衡。本研究筛选到血根碱、蔓生白薇苷G、补骨脂素、扁桃苷、金丝桃苷和桑根酮C对旋毛虫有明显杀伤效果,其中血根碱对体内、体外旋毛虫三个发育时期虫体均有杀伤作用,并且能够减轻肠道和肌肉的病理变化,通过升高ROS含量,维持体内ROS平衡和增加肠粘膜杯状细胞数量促进虫体排出。

杨文书[3](2017)在《非HIV/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3例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通过3例非HIV/AIDS患者并发PCP(Pneumocystis pneumonia,肺孢子菌肺炎)的临床病例报道,并对我国相关文献报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诊疗方案,从而提高广大医务人员对该病的认知。方法:报道了我院呼吸科诊治的3例肺孢子菌肺炎病例,并检索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在中国知网上报道的临床病例,进行了临床总结。结果:本文报道的第1例为ITP(immune thrombocytopenia,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并发肺孢子菌肺炎的病例,给予经验性抗PCP治疗后好转出院。第2例为肾移植术后合并肺孢子菌肺炎,虽经积极抢救最终因合并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第3例为DPLD(diffuse parenchymal lung disease,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病例),最终因严重肺疾病、呼衰加重而死亡。本文回顾了以往文献报道的非HIV/AIDS并发PCP的临床病例,总结临床特点如下:143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47:1,年龄分布为6个月-73岁,平均(45.5±14.69)岁;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发热和(或)咳嗽,从发病到病情急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的平均时间为(6±2.47)天;发病前的基础疾病包括IgA肾病24例(22.02%)、肾病综合征21例(19.27%)、结缔组织病19例(17.43%)、器官移植15例(13.76%)、血液病13例(11.93%)、其他病例17例(15.60%);98%的患者在发病前接受过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或)放化疗治疗,54例提及用药方案,其中糖皮质激素48例(88.89%)、吗替麦考酚19例(35.19%)、环磷酰胺14例(25.93%)、环孢素6例(11.11%)、他克莫司5例(9.26%)、雷公藤3例(5.56%)、利妥昔单抗3例(5.56%)、羟氯喹1例(1.85%)、甲氨蝶呤1例(1.85%)。所有患者均有进行性呼吸困难、不同程度的发热和(或)咳嗽,从发病到病情急性加重、出现呼吸衰竭的时间最长为12天,最短为2天,平均为6±2.47天。52例有体格检查,其中无明显异常者26例(50%);66例血气分析中,合并I型呼吸衰竭者39例(59.09%);59例有血G试验((1,3)-β-D葡聚糖检测),41例结果为阳性(G>20pg/ml),比例占69.49%;40例痰培养结果,其中鲍曼不动氏杆菌6株(15.00%)、铜绿假单胞菌6株(15.00%)、金黄色葡糖球菌4株(10.00%)、肺炎克雷伯杆菌2株(5.00%);30例病毒检验结果,找到巨细胞病毒10例(33.33%)、EB病毒3例(10.00%)、流感病毒1例(3.33%);118例肺CT,双肺多发或弥漫性磨玻璃样改变111例(94.07%)、实变影18例(15.25%)、胸腔积液14例(11.86%)、小叶间隔增厚22例(18.64%)、牵拉性支气管扩张6例(5.08%)、纵隔和(或)皮下气肿6例(5.08%)、小气囊影10例(8.47%);针对病原体的治疗选择磺胺甲恶唑或联合卡泊芬净,总体病死率14.88%。113例报道了诊断PCP的方法,包括临床诊断56例,占49.56%,病原学确诊57例,占50.44%。118例提到治疗后的转归,其中好转98例,有效率80.99%;死亡18例,病死率14.88%;5例放弃治疗,占4.13%。40例患者提及住院日,最长69天,最短12天,平均住院日为23.74±11.80天。结论:非HIV/AIDS合并肺孢子菌肺炎常出现在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中,体征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相符,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缺发特异性,病情进展急速,常合并呼吸衰竭,病情危急,但若能尽早明确诊断、早期给予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宋萍萍[4](2016)在《五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活性研究》文中认为天然产物特别是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人类预防和治疗疾病药物的重要来源,也是新农药创制的重要资源。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作为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其主要结构类型有简单香豆素、呋喃香豆素(分为线型和角型呋喃香豆素)、吡喃香豆素(分为线型和角型吡喃香豆素)五种类型。某些天然香豆素化合物具有杀虫、抑制植物病原菌及抗炎的活性,自然界蕴藏的天然香豆素种类繁多,为了进一步开发新的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杀虫、抑菌和抗炎方面上的应用,本研究通过从6种具有杀虫抑菌抗炎活性的植物中提取分离及利用合成的方法得到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研究这些化合物的杀虫、抑菌和抗炎活性,筛选活性较好的化合物,并探索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机制,为活性化合物的应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同时通过研究活性化合物结构类似物的合成方法和活性,为开发应用香豆素类生物农药提供合成方法上的参考。1.植物中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分离鉴定为了筛选得到杀虫、抑菌和抗炎活性较好的天然香豆素类化合物,本文从6种具有杀虫抑菌抗炎活性的植物中提取分离鉴定了 32种化合物,其中有22种为香豆素化合物,涵盖5种不同类型。具体为:从白芷Angelicadahurica中鉴定得到6种线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佛手柑内酯、珊瑚莱内酯、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从青海当归Angelicanitida中鉴定得到9种线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欧前胡素、别欧前胡素、pabularinone、neobyakangelicol、白当归素、异欧前胡素、cnidilin、珊瑚莱内酯、isopimpinellin;从重齿毛当归Angelica pubescens中鉴定得到6种香豆素化合物分别为 osthol、columbianedin、columbianetin acetate、columbianetin、xanthotexin、umbelliferone;从紫花前胡Peucedanum decursivum中鉴定得到线型呋喃香豆素Nodakenetin 及线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 3’-acetoxy-4’-angeloyloxy-3,4-dihydroxanthyletin;从白花前胡P.praerutorum中鉴定得到角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白花前胡E素Praeruptorin E 及 3’,4’-disenecioylkhellactone;从九里香 Murraya exotica L.中鉴定得到9种化合物均为黄酮类化合物,未分离到香豆素化合物。2.两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设计合成植物中的农药活性化合物一般作为新型农药的结构前体,通过化学合成方法改变其取代基来改善其稳定性,并通过提高其农药活性进而开发成新型农药。本文以7-羟基香豆素和蛇床子素为起始原料,通过取代反应、成环反应、环氧化反应、开环反应等方法合成6种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其中5种为天然化合物)和8种简单香豆素化合物(其中 6 种为天然化合物),分别为 8,8-dimethyl-2H,8H-pyrano[3,2-g]chromen-2-one、8,8-dimethyl-2H,8H-pyrano[2,3-f]chromen-2-one、6,7-dihydroxy-8,8-dimethyl-7,8-dihydro-2H,6H-pyrano[3,2-g]chromen-2-one、9,10-dihydroxy-8,8-dimethyl-9,10-dihydro-2H,8H-pyrano[2,3-f]chromen-2-one、8,8-dimethyl-2-oxo-9,10-dihydro-2H,8H-pyrano[2,3-f]chromene-9,10-diyl diacetate、10-hydroxy-8,8-dimethyl-2-oxo-9,10-dihydro-2H,8H-pyrano[2,3-f]chromen-9-yl acetate、Meranzin、Meranzin hydrate、YuehgesinC、Isomeranzin、Auraptenol、Murrayone、7-Methoxy-8-(2’,3’-dibromo)-coumarin、7-Methoxy-8-(2’-hydroxy-3’-bromo)-coumarin,其中化合物 7-Methoxy-8-(2’-hydroxy-3’-bromo)-coumarin 为新化合物。本研究设计合成的香豆素化合物不仅为后续活性化合物的筛选和构效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化合物种类,同时为天然比喃香豆素化合物和简单香豆素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参考路线和方法。3.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的日益重视,开发天然资源物质特别是利用天然植物活性成分,创制新型、高效、低毒杀虫剂倍受人们关注。本文以植物源农药蛇床子素和鱼藤酮为阳性对照采用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了 48种供试化合物对粘虫Mythimna separata的生物活性,以期筛选出具有杀虫活性的新型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果显示48种化合物中有20种化合物的拒食活性优于对照蛇床子素(拒食率为46.75%),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之间拒食活性无明显差异,每种类型都有活性较好的化合物,例如简单香豆素Murrayone(拒食率为77.91%)、线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佛手柑内酯bergapten(拒食率为94.30%)、角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Columbianadin及Columbianetin(拒食率为82.70%和81.07%)、线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Pd-D-V(拒食率为86.65%)和角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Disenecioyl Khellactone(拒食率为70.86%)。浸叶法致死结果显示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中角型呋喃香豆素活性(致死率均大于20%)强于线型呋喃香豆素和角型吡喃豆素化合物(致死率均小于20%),其中简单香豆素化合物Murrayone、角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Columbianadin和Columbianetin(致死率均为70.0%)活性相对较高(对照药剂蛇床子素致死率为0)。利用浸叶法进一步测定得到Murrayone、Columbianadin 和 Columbianetin 对 2 龄粘虫的致死中浓度分别为 0.704、0.766、0.801 mg·mL-1。点滴法测定结果同样显示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中角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的致死活性相对较强(20%<死亡率<50%),优于蛇床子素,但明显不如鱼藤酮(致死率100%)。本研究从供试化合物中筛选得到了 4种化合物Murrayone、Pd-D-V、Colunmbianadin和Columbianetin的拒食和致死活性均优于蛇床子素,但尚不如鱼藤酮。4.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植物病害是严重危害农作物的自然灾害之一,随着化学农药的长期使用和植物病害耐药性的增强,人们努力地进行新农药的开发,从天然资源宝库中寻找抑菌活性化合物是新农药创制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对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评估,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 41种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辣椒炭疽病菌)的活性,结果显示每种类型都有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活性和香豆素的类型没有相关性。例如简单香豆素化合物Murrayone(EC50为24.9 μg·mL-1)对辣椒炭疽病菌优于对照药剂蛇床子素(EC50>500 μg·mL-1);线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 Imperatorin(EC50 为 21.9 μg·mL-1)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药剂蛇床子素(EC50>50 μg·mL-1);角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Libanorin和CniforinB对油菜菌核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分别为18.8、18.8、25.7、29.5μg.mL-1;26.5、34.5、45.5、32.2μg·mL-1),这两种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蛇床子素(EC50>50μg·mL-1);线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Pd-D-V对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EC50分别为13.2、56.0、35.5、33.5、37.3 μg·mL-1,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蛇床子素(EC50>50μg·mL-1);角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Disenecioyl Khellactone对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和小麦赤霉病菌的EC50分别为29.1、36.2、11.0、40.1 μg mL-1,对油菜菌核病菌和草莓灰霉病菌的抑制活性优于对照蛇床子素(EC50>50、23.5μg·mL-1);合成的6种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及草莓灰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EC50在4.7~9.9μg mL-1之间),其活性均优于对照药剂蛇床子素(EC50在7.1~37.2μg mL-1之间)。角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目前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线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活性的研究仅有一篇报道,本研究发现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揭示了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在农用杀菌剂研发中的潜在价值。结果还显示有11种天然香豆素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草莓灰霉病菌、小麦赤霉病菌和辣椒炭疽病菌中的某些菌种EC50≤30 μg·mL-1达到了商品生物农药对靶标病原菌活力水平(蛇床子素对白粉病菌的EC50为30.195μg·mL-1),可作为开发新型农药杀菌剂的先导结构化合物。综合比较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杀虫抑菌活性测定结果,发现Murrayone、Pd-D-V和Columbianedin不仅杀虫活性高于蛇床子素,并且对某些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达到商品生物农药对靶标病原菌的活力水平(EC50≤30μg·mL-1),可作为开发新农药的先导结构化合物。5.供试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炎症是常见疾病,从中药中寻找抗炎免疫活性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炎免疫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观察供试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的毒性及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结果显示这几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中线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相对较低。测定的其他类型香豆素化合物中,简单香豆素化合物异橙皮内酯Isomeranzin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且在剂量范围内无细胞毒性;角型呋喃香豆素化合物Cniforin B和角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Anomalin虽具有抗炎活性,但两者都有细胞毒性。简单香豆素九里香酮Murrayone的细胞毒性最强,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这一化合物和其他简单香豆素化合物相比,其杀虫抑菌活性相对较强,推测可能和细胞毒性较大有关;九里香酮Murrayone虽抑制巨噬细胞分泌NO的效果较好,然而由于有较强的细胞毒性,本研究从用药安全的角度认为作为中药九里香的药用功效指标不合适。简单香豆素化合物异橙皮内酯Isomeranzin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且在剂量范围内无细胞毒性,和化合物九里香酮Murrayone结构相似,只是8位取代基3’位取代基不同,九里香酮为双键,异橙皮内酯Isomeranzin为单键,这种结构上的区别造成了其毒性的差异;筛选的简单香豆素化合物中,两者的抗炎活性相对较强,结构上区别于其他化合物的地方在于8位取代基2’位为羰基,可能是其抗炎活性药效活性基团所在。“中药九里香”广泛用于各种炎症性疾病,然而目前其抗炎活性成分不明确,尚未确定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本研究未分离到目标香豆素化合物,从中分离到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测定了这些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到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5,7,3’,4’,5’-五甲氧基二氢黄酮(PMFA)具有较好的抗炎活性且在剂量范围内无细胞毒性,为中药九里香的质量标准中功效成分的制定提供候选化合物的参考。6.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及作用方式研究本文研究了线型吡喃香豆素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及在菌丝形态与生理生化水平上的毒理反应。结果表明: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测定的5个不同地方的菌株EC50在7.22-15.23μg·mL-1),优于对照蛇床子素(EC50>37.21 μg·mL-1);Pd-D-V能使油菜菌核病菌菌丝顶端分支增多、扭曲;细胞膜透性增加,可引起细胞内电解质外渗;菌丝体内营养物还原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着降低,从而抑制了菌丝生长;几丁质酶活性的升高,使菌体细胞壁主要成分几丁质加速分解,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升高,导致菌体细胞壁结构破坏,从而对菌丝生长产生抑制作用;植物致病因子草酸及胞外多糖含量则显着降低,可使油菜菌核病菌致病力的下降。处理浓度为50 μg·L-1时,在油菜叶部保护和治疗作用的防效分别达到75.21%和97.11%,具有显着的保护和治疗作用,治疗作用更为显着;此外,Pd-D-V在油莱叶片上具有内吸输导性。通过对生理生化特性、保护治疗作用、内吸输导性的测定,为明确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的作用机制、提高Pd-D-V对油菜菌核病防控效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信息,为此化合物进一步在农业上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曲自刚[5](2016)在《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的功能鉴定及药物靶标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感染引起,是一种再度肆虐流行的疾病,旋毛虫肌幼虫入侵宿主且形成适应厌氧环境的包囊,这可能是旋毛虫的正选择基因以及旋毛虫基因组与其余线虫基因组中存在差异基因而导致。正选择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非同义替代率高于同义替代率的特性,可通过已存在的基因随意突变而改变基因功能,从而使寄生虫适应宿主环境,此外旋毛虫基因组与其余基因组存在差异也可能是旋毛虫适应宿主环境的另外一种机制,因此本研究分析了旋毛虫与不同的蠕虫物种之间的部分差异基因和正选择基因。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寄生性蠕虫的重要毒力因子,可能作为一潜在抗蠕虫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抗原。旋毛虫通过机械作用、酶水解来入侵宿主肌纤维,半胱氨酸蛋白酶是否在入侵中具有作用,仍属未知。组织蛋白酶F属于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在NCBI中初步筛选显示在旋毛虫中是多基因家族,其生物学特性未知,因此我们对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基因进行研究。本研究以旋毛虫基因组与马来丝虫、猪鞭虫、锡兰钩口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基因组作为对照,采用CODEML软件鉴定旋毛虫的正选择基因,结果显示鉴定出986个正选择基因,旋毛虫正选择基因可解释其对宿主厌氧环境的适应性,鉴定的正选择基因对于药物和疫苗研发具有潜在作用;采用blastn进行差异基因组研究,将旋毛虫与人类、锡兰沟口线虫、广州管圆线虫、罗阿线虫、猪蛔虫、美洲板口线虫、马来丝虫、彭亨氏线虫、犬弓首蛔虫、秀丽小杆线虫、秀丽隐杆线虫、鼠鞭虫、犬恶心丝虫、猪鞭虫、捻转血矛线虫、人鞭虫、棘球蚴、曼氏血吸虫中的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组织蛋白酶F、组织蛋白酶B、组织蛋白酶L、肠道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二肽基肽酶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差异。成功克隆了TsCF1、TsCF2、TsCF3基因,TsCF1、TsCF2、TsCF3基因片段分别编码366 aa、496 aa和365 aa。将去除信号肽基因与pET30a表达载体连接得到重组质粒随后进行原核表达,表达获得的重组蛋白分别大小为TsCF1重组蛋白大小为45.00 kDa,TsCF2重组蛋白大小为58.29 kDa,TsCF3重组蛋白大小为43.94 kDa。将纯化的rTsCF1、rTsCF2和rTsCF3免疫家兔后,获高免血清。免疫印迹实验显示TsCF1、TsCF2和TsCF3在旋毛虫肌幼虫粗抗原、排泄分泌抗原以及成虫粗抗原中均存在;免疫组化显示TsCF1定位于表皮和杆状体、TsCF2定位于生殖原基、TsCF3定位于后肠、表皮和杆状体中。抗体阻断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经TsCF1、TsCF2和TsCF3抗血清处理过的肌幼虫攻击小鼠35天后,肌幼虫减虫率分别为54.38%、23%和48%,经TsCF1、TsCF2和TsCF3抗血清处理过的肌幼虫攻击小鼠5天后TsCF1、TsCF2和TsCF3组与对照组相比成虫减虫率分别为62.5%、50.6%和55.67%,显示TsCF1、TsCF2和TsCF3对虫体生存具有显着作用,推测TsCF家族蛋白具有胚胎致死性;采用TsCF1、TsCF2、TsCF3和TsCF1、TsCF2、TsCF3混合蛋白进行免疫,在最后一次免疫后2周进行攻虫实验,与对照组相比,上述各组的减虫率分别为23.24%、21.28%、23.29%和51.72%。将rTsCF1、rTsCF2和rTsCF3复性后,采用针对组织蛋白酶F的特异性底物Z-Phe-Arg-AMC研究重组TsCF1和TsCF2在pH为5.5时的酶活性实验和抑制实验,显示rTsCF1的Km为0.5091μM,Vmax为6.12 RFU/sμM,E64可强有效抑制rTsCF1活性,其IC50为135.50±16.90 nM;rTsCF2的Km为2.016μM,最大速度Vmax值为5.72 RFU/sμM,E64也可强有效抑制rTsCF2活性,其IC50值为112.50±6.16 nM;rTsCF3无酶活性。通过虚拟对接实验研究了TsCF1、TsCF2、TsCF3与E64和K11777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cystatin家族进行虚拟对接,获得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cystatin家族之间的最适结合构象,显示cystatin家族可与组织蛋白酶F家族之间进行结合,这部分解释了cystatin家族和组织蛋白酶F家族之间的抑制作用。将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FDA药物库和天然代谢产物库进行对接和虚拟筛选,每个组织蛋白酶F均获得200种化合物。采用SPRi技术对TsCF1进行筛选,结果显示TsCF1与头孢地尼、呋塞米、酮洛芬、地拉罗司、舒洛芬、曲尼斯特、坎地沙坦、缬沙坦、替米考星、盐酸倍他洛尔、阿奇霉素、盐酸奎宁二水合物、阿奇霉素二水合物可特异性结合,推测上述化合物可作为体内实验和体外实验筛选的候选药物来治疗旋毛虫病。基于上述结果表明,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可作为治疗旋毛虫病的潜在药物靶标。

葛安兴,傅方洁,贾德功,王雪莲[6](2015)在《肿瘤细胞来源胞外体的形态学参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获得并分析肿瘤细胞来源胞外体的形态学参数。方法收集喉表皮样癌细胞(Hep-2细胞)培养上清,蔗糖/重水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纯化胞外体,透射电镜鉴定胞外体;应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胞外体的长径、短径、周长、面积,计算其体积、等效直径及圆球度;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19.0版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胞外体518个。胞外体长径均值为131.10nm,75.68%的长径在100150nm之间,95%置信区间128.64133.54nm;短径均值为88.71nm,65.83%的短径在75105nm之间,95%置信区间86.8390.51nm;周长均值为411.49nm,76.25%的周长在320490nm之间,95%置信区间404.79418.10nm;面积均值为12237.87nm2,63.71%的面积在8 00013 000nm2之间,95%置信区间11820.4112655.24nm2;等效直径均值为61.41nm,94.98%的等效直径在4380nm之间,95%置信区间60.4062.32nm;圆球度均值为1.34,63.89%的圆球度在1.121.52之间,95%置信区间1.281.31。结论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可获得胞外体长径、短径、周长、面积、等效直径、圆球度形态学参数。形态学参数的建立为量化胞外体的大小及胞外体鉴定提供了数字化资料。

国九英,秦铮,樊华,安春丽[7](2015)在《粗球孢子菌病原学鉴定及形态学参数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建立粗球孢子菌的形态学参数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为粗球孢子菌病原学鉴定提供数字化资料。方法取粗球孢子菌肺感染患者痰液进行巴氏染色,应用显微镜摄像系统采集粗球孢子菌图像,通过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测量粗球孢子菌的长径,短径,周长,面积,计算其圆球度等一系列形态学参数。应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测量粗球孢子菌297个,长径均值为70.91μm,最大值为110μm,最小值为33μm;短径均值为54.46μm,最大值为92μm,最小值为27μm;周长最大值为382μm,最小值116μm,平均值为227.60μm;面积最大值85.93mm2,最小值8.49mm2,平均值为30.75mm2。结论利用计算机数字图像分析系统和SPSS数据处理软件获得粗球孢子菌长径、短径、周长、面积、圆球度等的累加、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及95%可信区间等一系列形态学参数。粗球孢子菌形态学参数和数据的建立为量化及鉴别该菌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肖云峰[8](2014)在《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青蒿素干预下的基因转录谱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青蒿素(ART)干预影响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存活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测ART抗包虫病的分子机制。方法:从屠宰场宰杀绵羊的肝包囊获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体外短暂培养后留实验用,选择以10天为干预周期,200μg/mL、100μg/mL、50μg/mL、25μg/mL、12.5μg/mL为ART干预浓度,确定用于后续实验的ART浓度及作用时间,透射电子显微镜镜观察(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 ART及阳性对照药阿苯达唑(ABZ)干预原头蚴后超微结构的变化,提取原头蚴总RNA,逆转录为cDNA,并用细粒棘球绦虫功能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芯片检测ART、ABZ、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体外干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前后的差异表达基因,联机检索MAS3.0(Molecular Annotation System3.0,北京博奥公司)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并按照参与的通路和基因的功能分别进行基因分类,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对基因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结果:体外干预实验结果发现ART体外抗原头蚴活性优于ABZ; TEM观察发现ART主要引起原头蚴细胞核核破裂,核仁消失,核内物质颜色变深,异染色质边聚等现象。ART组基因芯片结果共有106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100个表达上调,6个表达下调;阳性对照ABZ组共有42个基因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其中7个表达上调,35个表达下调,溶剂1%DMSO组只有4个表达上调;本研究中有9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其中ART和ABZ干预组有8个共同差异表达基因。ART组差异表达基因在KEGG中具pathway注释的有16个,其中3个基因与代谢相关,10个基因与遗传信息过程相关其中4个基因与DNA修复过程相关。差异基因生物学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在ART组106个差异基因中,71个基因功能未知,余下35个基因主要涉及涉及细胞骨架、细胞周期、代谢、翻译、转录、信号转导、细胞凋亡、氧化还原等8类,ABZ组45个差异基因中,27个未知基因,余下的18个基因主要涉及细胞骨架、代谢、氧化还原、细胞周期、生物合成、翻译、转运等7类。ABZ体外干预原头蚴后导致的部分差异基因所注释结果和文献中已知的ABZ作用机制相符合。qRT-PCR验证其中17个差异基因,验证结果中14个基因(包括在ART组、ABZ组中具有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与基因芯片筛选的差异基因结果一致,其中384P10M17,384P09J05、384P17O09基因q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不一致。结论:ART体外具有抗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作用,与剂量、时间呈依赖性关系。ART体外杀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是通过多靶位作用来实现的,其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涉及多个途径,可能存在的主要机制为影响细粒棘球绦虫的遗传信息过程及代谢过程,其中ART对于DNA的损伤可能是主要机制之一。qRT-PCR验证结果表明细粒棘球绦虫功能基因组微阵列基因芯片用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青蒿素干预下的基因转录谱结果可信。该研究有助于为闸明ART抗细粒棘球绦虫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曲园园[9](2011)在《HPLC-ECD色谱法测定青蒿素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高效液相库仑阵列电化学色谱技术(HPLC-ECD)测定青蒿素的方法。用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青蒿素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较低浓度的生物样品,对测得数据整理分析,初步推测青蒿素生物利用度低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提高青蒿素生物利用度的制剂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均匀实验设计法优化青蒿素的柱前衍生条件,内容包括:衍生剂氢氧化钠的用量、醋酸的用量、衍生反应时的水浴温度及水浴时间;通过改变流动相比例、pH值、检测电极电压值及柱温等,选择适宜的含量测定色谱条件;对青蒿素的溶解度、油水分配系数及低浓度的血浆生物样品等进行含量测定分析,由测得数据对青蒿素的一些生物药剂学参数进行初步推测,分析整理了有助于指导提高青蒿素生物利用度制剂研究的有用信息。结果根据均匀实验设计结果分析得出,青蒿素柱前衍生的最佳条件为:1mL青蒿素无水乙醇液与4 mL 0.01 mol·L-1氢氧化钠在70℃水浴锅中恒温反应50 min,取出在自来水中使之快速冷却至室温,再加5 mL 0.06 mol·L-1醋酸,其中醋酸含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不显着,可根据具体实验进行调整。测定生物样品时,采用等比例减半的处理方法,由之前的衍生剂加入比例1:4:5变为0.5:2:2.5,醋酸浓度调整为0.02 mol·L-1。适用于HPLC-ECD测定一般青蒿素样品方法的线性范围为50μg·mL-1~0.1μg·mL-1;适用于HPLC-ECD测定青蒿素生物样品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6.32 ng·mL-1~2.04μg·mL-1。溶解度测定结果显示,青蒿素在25℃水中的溶解度仅有0.0671mg·mL-1;用三氯甲烷作为油相时,青蒿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均值为732.03,1gP=2.86;用正丁醇作为油相时,青蒿素的油水分配系数均值为184.09,1gP=2.27;小鼠血浆生物样品的含量很低,30 min血药浓度仅150 ng·mL-1左右;根据平衡研究法原理粗略测得青蒿素小鼠体内吸收率约92%。结论通过对青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及样品的测定表明HPLC-ECD色谱法适用于青蒿素低浓度生物样品的定量测定。对测得数据分析整理得出青蒿素具有一定脂溶性,初步推测青蒿素可能属于按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分类中的Ⅱ型药物,且青蒿素可能同时受溶出与肝脏的首过作用影响而导致其生物利用度低。该分析结果对提高青蒿素生物利用度的制剂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小娟[10](2011)在《巢式PCR方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mtLSU-巢式PCR方法等3种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和BALF标本卡氏肺孢子虫的敏感性,以及两种标本卡氏肺孢子虫检出率的差异性;明确巢式PCR方法应用于早期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可行性;分析mtLSU rRNA和ITS1-5.8S rRNA-ITS2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的其他宿主源肺孢子虫的基因差异。方法:把大鼠随机分为7组(6组实验组,1组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地塞米松免疫抑制法诱导实验组大鼠感染肺孢子虫;自第3周开始每周剖杀1组实验鼠,收集第3周至第8周实验组大鼠肺组织和BALF标本。经六亚甲基四胺银(GMS)染色后采用镜检对3-8周大鼠肺组织和BALF标本进行检测;分别提取每份标本的基因组DNA,选取mtLSU rRNA和ITS1-5.8S rRNA-ITS2作为分子标记,对目的基因进行巢式PCR扩增,采用双向测序对PCR产物进行测序;从Genbank中检索不同宿主源的肺孢子虫基因序列,应用BLAST对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并应用DNASTAR分析相似度和特异度,分析不同宿主来源肺孢子虫的同源性。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判定mtLSU-巢式PCR方法、ITS-巢式PCR方法和镜检法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采用GMS染色镜检法于第5周开始检出肺孢子虫包囊,第6、7周包囊数最多。采用mtLSU-巢式PCR方法和ITS-巢式PCR方法对实验感染大鼠肺组织和BALF进行检测,前者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第3周100% (10/10)和100(10/10);第4周100%(10/10)和80%(8/10);第5周100%(10/10)和50%(5/10);第6周90%(9/10)和100%(10/10);第7周100%(10/10)和80%(8/10);第8周100%(8/8)和87.5%(7/8)。后者卡氏肺孢子虫阳性率分别为第3周20% (2/10)和0(0/10);第4周70%(7/10)和10%(1/10);第5周90%(9/10)和30%(3/10);第6周90%(9/10)和80%(8/10);第7周100%(10/10)和80%(8/10);第8周62.5%(5/8)和62.5%(5/8)。经x2检验,在大鼠无明显症状阶段(3-4周)时,mtLSU-巢式PCR方法检测的敏感性高于ITS-巢氏PCR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明显症状阶段(5-8周)时,两种方法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统计学分析显示不同方法对大鼠肺组织和BALF标本检出率不同,采用mtLSU-巢式PCR方法检测,肺组织和BALF标本卡氏肺孢子虫的检出率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采用ITS-巢式PCR方法检测,BALF卡氏肺孢子虫检出率低于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所测Wistar大鼠卡氏肺孢子虫mtLSU rRNA基因序列长度为155bp,与Genebank的大鼠源肺孢子虫(PCU20170)、西班牙人源肺孢子虫(DQ473446)、小鼠源肺孢子虫(AF257179)、猕猴源肺孢子虫(AY265389)和印度艾滋病病人(EF439815)的mtLSU rRNA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同源性分别为98.7%、98.7%、87.2%、76.6%和81.2%。所测ITS1-5.8S rRNA-ITS2基因序列为520bp,与Gene Bank沙鼠源(AY875972)、兔源(DQ010098)、大鼠源(L27658)、人源(PCU07211)和小鼠源(AY532651)的ITS1-5.8S rRNA-ITS2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同源性分别为72.4%、64.7%、83.1%、63.9%和75.7%,发现5.8S rRNA高度保守,而ITS1和ITS2基因序列变异较大,适合基因分型及系统分化研究。结论:mtLSU-巢式PCR方法是检测不同时期大鼠卡氏肺孢子虫3种方法中敏感性最好的方法,尤其是在PCP早期无症状阶段更为明显,检测BALF标本的卡氏肺孢子虫检出率与肺组织相同,提示mtLSU-巢式PCR方法可应用于早期无创性呼吸道标本卡氏肺孢子虫的检测。发现mtLSU rRNA基因适合用于肺孢子虫的检测,ITS1-5.8S rRNA-ITS2基因适合基因分型及系统分化研究。

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二维数据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二维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非 HIV 感染肺孢子菌肺炎的诊治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抗旋毛虫天然植物提取物筛选和作用机理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蠕虫病防治药物的研究进展
        1.1 蛔虫病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1.2 旋毛虫病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1.3 血吸虫病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1.4 绦虫病的防治药物研究进展
    第二章 血根碱药理及毒理研究进展
        2.1 血根碱的药理研究进展
        2.2 血根碱的毒理作用
第二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对旋毛虫具有杀伤作用的天然植物提取物体外筛选
        1.1 材料和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小结
    第二章 血根碱对旋毛虫各发育期虫体的杀虫效果及机理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非HIV/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3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病例报道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4)五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研究状况
        1.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1.1.1 酚类
        1.1.2 萜类
        1.1.3 含氮化合物
        1.1.4 其他
        1.2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及应用
        1.2.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功能
        1.2.2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应用
        1.3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开发途径
        1.3.1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途径
        1.3.2 植物次生代谢物的开发途径
    2 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研究状况
        2.1 香豆素化合物的结构类型
        2.2 五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2.2.1 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2.2.2 线型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2.2.3 含有香豆素化合物的植物粗提物的杀虫活性研究
        2.3 五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2.3.1 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2.3.2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2.3.3 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2.3.4 含有香豆素化合物的植物粗提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活性研究
        2.4 五种不同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2.4.1 简单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2.4.2 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2.4.3 吡喃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2.4.4 含有香豆素化合物的植物粗提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2.5 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其他活性
    3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3.1 从植物中分离得到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
        3.2 运用化学合成方法得到多种香豆素化合物
        3.3 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活性测试
        3.4 活性化合物的作用方式及生理生化研究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植物中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分离鉴定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植物材料
        1.2 实验仪器
        1.3 主要试剂
        1.4 植物的提取、分离纯化及鉴定
    2 结果
        2.1 从九里香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2.2 从白芷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2.3 从青海当归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2.4 从重齿毛当归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2.5 从紫花前胡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2.6 从白花前胡中分离鉴定得到的化合物
    3. 讨论
第三章 两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设计合成
    1 材料
        1.1 主要试剂
        1.2 主要仪器
    2 方法
        2.1 香豆素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
        2.1.1 吡喃香豆素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
        2.1.2 简单香豆素化合物合成路线设计
        2.2 香豆素化合物合成方法与步骤
        2.2.1 化合物2的合成方法步骤
        2.2.2 化合物3和4的合成方法步骤
        2.2.3 化合物5和6的合成方法步骤
        2.2.4 化合物7和8的合成方法步骤
        2.2.5 化合物9溴化加成合成化合物10的合成方法步骤
        2.2.6 化合物11的合成方法步骤
        2.2.7 化合物12的合成方法步骤
        2.2.8 化合物13的合成方法步骤
        2.2.9 化合物14的合成方法步骤
        2.2.10 化合物15和化合物16的合成方法步骤
        2.2.11 化合物17的合成方法步骤
    3 目标香豆素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 讨论
第四章 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对粘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昆虫
        1.2 供试化合物
        1.3 浸叶法对粘虫的拒食和致死活性测定
        1.4 点滴法对粘虫触杀活性的生物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浸叶法和点滴法测定结果
        2.1.1 浸叶法拒食活性结果与分析
        2.1.2 浸叶法致死效果结果与分析
        2.1.3 点滴(触杀)致死活性结果与分析
        2.1.4 构效分析
        2.2 高活性化合物对粘虫致死中浓度的测定
    3. 讨论
第五章 五种类型香豆素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菌株与培养基
        1.2 供试化合物
        1.3 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初筛结果
        2.1.1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活性的结果与分析
        2.1.2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活性的结果与分析
        2.1.3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对草莓灰霉病菌抑制活性的结果与分析
        2.1.4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抑制活性的结果与分析
        2.1.5 第一批供试化合物对辣椒炭疽病菌抑制活性的结果与分析
        2.1.6 综合分析
        2.2 第一批筛选出的活性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中浓度测定
        2.2.1 结果
        2.2.2 活性化合物分析
        2.3 第二批测试的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抑制结果分析
    3. 讨论
第六章 不同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主要试剂和仪器
        1.2 供试化合物
        1.2.1 供试简单香豆素化合物
        1.2.2 其他类型香豆素化合物
        1.2.3 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中的供试化合物
        1.3 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1.4 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
        1.5 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供试简单香豆素化合物测定结果
        2.1.1 MTT法测定结果
        2.1.2 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的结果
        2.2 其他类型香豆素化合物测定结果
        2.2.1 MTT法测定结果
        2.2.2 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的结果
        2.3 九里香中供试化合物测定结果
        2.3.1 MTT法测定结果
        2.3.2 Griess试剂法检测NO释放的结果
    3. 讨论
        3.1 简单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3.1.1 九里香酮MURRAYONE
        3.1.2 异橙皮内酯ISOMERANZIN
        3.2 其他类型香豆素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3.3 九里香中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第七章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毒力及作用方式研究
    1. 材料方法
        1.1 供试菌株、试剂与培养基
        1.2 化合物Pd-D-V敏感性的测定
        1.3 化合物Pd-D-V处理菌丝干重的测定
        1.4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形态的影响
        1.5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1.6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
        1.7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草酸产生量的影响
        1.8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内还原性糖含量的影响
        1.9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1.10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内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的影响
        1.11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体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1.12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的保护、治疗及内吸输导性作用研究
    2. 结果
        2.1 供试菌株对Pd-D-V的敏感性结果
        2.2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干重的影响
        2.3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生长形态的影响
        2.4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2.5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培养液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
        2.6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体内草酸含量的影响
        2.7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内还原性糖含量的影响
        2.8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2.9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内N-乙酰葡萄糖胺含量的影响
        2.10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菌丝内几丁质酶活性的影响
        2.11 化合物Pd-D-V对油菜菌核病的保护治疗作用
        2.12 化合物Pd-D-V的内吸输导性
    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5)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的功能鉴定及药物靶标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旋毛虫及旋毛虫病概述
    1.2 旋毛虫的功能蛋白
        1.2.1 排泄分泌产物
        1.2.2 尚未揭示功能的蛋白
        1.2.3 具有确定功能的旋毛虫的蛋白
    1.3 寄生性蠕虫药物靶标研究进展
        1.3.1 抗蠕虫药物研发的三个阶段
        1.3.2 基于机理的新型抗寄生虫药物研发流程
        1.3.3 已经获得成功的基于蛋白靶标筛选的抗寄生虫药物的例子
        1.3.4 体外培养系统和药物筛选
        1.3.5 高通量抗蠕虫药物筛选前景和挑战
第二章 旋毛虫正选择基因、旋毛虫与相关物种半胱氨酸蛋白酶差异基因及组织蛋白酶F进化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旋毛虫正选择基因研究材料与方法
        2.1.2 旋毛虫与人类宿主及蠕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差异基因研究
        2.1.3 组织蛋白酶F中的结构组成材料与方法
        2.1.4 蠕虫组织蛋白酶F系统进化分析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2.1 旋毛虫正选择基因研究结果
        2.2.2 旋毛虫与人类宿主及蠕虫半胱氨酸蛋白酶家族差异基因研究
        2.2.3 组织蛋白酶F中的结构组成结果
        2.2.4 蠕虫组织蛋白酶F系统进化分析
    2.3 讨论
第三章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蛋白特征研究
    3.1 材料和方法
        3.1.1 虫种和抗原
        3.1.2 实验动物
        3.1.3 载体与菌株
        3.1.4 主要试剂
        3.1.5 主要软件和仪器
        3.1.6 实验中所使用的引物
        3.1.7 TsCF1、TsCF2和TsCF3表达载体构建
        3.1.8 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以及纯化
        3.1.9 TsCF1、TsCF2和TsCF3的分子对接研究
        3.1.10 兔抗TsCF1、TsCF2和TsCF3重组蛋白高免血清制备和WesternBlotting反应
        3.1.11 免疫定位
        3.1.12 酶活性实验和抑制实验
        3.1.13 抗体阻断实验
        3.1.14 重组蛋白免疫保护性实验
    3.2 结果
        3.2.1 旋毛虫TsCF1、TsCF2和TsCF3基因片段扩增
        3.2.2 pET30a-TsCF1、pET30a-TsCF2和pET-30a-TsCF3重组表达质粒的鉴定
        3.2.3 原核表达产物纯化
        3.2.4 TsCF1、TsCF2和TsCF3蛋白分子建模
        3.2.5 免疫印迹实验
        3.2.6 免疫定位实验
        3.2.7 酶活性实验和抑制实验
        3.2.8 抗体阻断实验结果
        3.2.9 免疫保护实验
    3.3 讨论
第四章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cystatin家族互作及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的虚拟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cystatin家族互作
        4.1.2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FDA药物库和天然代谢产物之间虚拟筛选
    4.2 结果
        4.2.1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cystatin家族互作
        4.2.2 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家族与FDA药物库和天然代谢物库分子对接和虚拟筛选
    4.3 讨论
第五章 组织蛋白酶F实际药物筛选
    5.1 材料和方法
        5.1.1 实验仪器和样品
        5.1.2 实验方法
        5.1.3 芯片准备及SPR实时动力学分析
    5.2 实验数据与结果
        5.2.1 阴阳性对照信号图
        5.2.2 FDA小分子样品与组织蛋白酶F样品的相互作用
        5.2.3 FDA小分子样品与组织蛋白酶F1样品浓度梯度结合情况实例
    5.3 讨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6)肿瘤细胞来源胞外体的形态学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1细胞
        1.2主要试剂及仪器
    2方法
        2.1 Hep-2细胞培养与胞外体的分离纯化
        2.2胞外体电镜标本的制作
        2.3数字图像处理系统获取胞外体形态学参数
        2.4统计分析
结果
    1胞外体电镜下形态
    2胞外体形态参数
讨论

(7)粗球孢子菌病原学鉴定及形态学参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2 结 果
3 讨 论

(8)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青蒿素干预下的基因转录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质量控制
    统计学分析与方法
    该研究技术路线图
1 细粒棘球绦虫体外培养培养及药物干预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1.4 结论
2 透射电镜观察药物干预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超微结构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2.4 结论
3 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青蒿素、阿苯达唑干预前后基因表达谱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3.4 结论
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4.4 结论
5 差异基因克隆及药物干预
    5.1 材料与方法
    5.2 结果
    5.3 讨论
    5.4 结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9)HPLC-ECD色谱法测定青蒿素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部分
    1.1 青蒿素研究概况
        1.1.1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
        1.1.2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
        1.1.3 含量测定方法
    1.2 样品衍生化技术概述
        1.2.1 样品衍生化技术的定义及意义
        1.2.2 衍生技术的运用
        1.2.3 衍生技术在色谱技术中运用的两种形式
        1.2.4 青蒿素紫外测定的衍生技术
    1.3 库仑电极阵列电化学检测器概述
        1.3.1 库仑电极阵列检测器简介及应用
        1.3.2 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器特点
        1.3.3 影响库仑阵列电化学检测器检测的因素
第二章 高效液相库仑阵列电化学色谱法检测方法学考察
    2.1 材料
        2.1.1 药品与试剂
        2.1.2 仪器
    2.2 HPLC-ECD色谱法测定青蒿素方法的建立
        2.2.1 青蒿素适用于电化学检测形式的考察
        2.2.2 测定溶解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方法学考察
    2.3 生物样品测定方法的建立
        2.3.1 血浆生物样品的制备
        2.3.2 血浆生物样品的处理
        2.3.3 流动相的考察
        2.3.4 青蒿素生物样品HPLC-ECD色谱法测定方法学考察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青蒿素样品的测定
    3.1 青蒿素溶度及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3.1.1 实验材料
        3.1.2 样品处理方法
        3.1.3 青蒿素溶解度的测定
        3.1.4 青蒿素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3.1.5 小结
    3.2 青蒿素血浆生物样品的测定
        3.2.1 实验材料
        3.2.2 小鼠血浆样品的测定
        3.2.3 小结
    3.3 青蒿素渗透性初探
        3.3.1 实验材料
        3.3.2 家兔血浆样品的测定
        3.3.3 小鼠粪便青篙素含量的粗略测定
        3.3.4 小结
    3.4 总结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巢式PCR方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聚合酶链反应应用于肺孢子虫基因诊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包囊的二维数据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非HIV感染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王自栋.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2]抗旋毛虫天然植物提取物筛选和作用机理初步研究[D]. 刘可. 吉林农业大学, 2018(02)
  • [3]非HIV/AIDS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3例并文献复习[D]. 杨文书.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4]五种类型天然香豆素化合物的活性研究[D]. 宋萍萍.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7)
  • [5]旋毛虫组织蛋白酶F的功能鉴定及药物靶标筛选[D]. 曲自刚.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1)
  • [6]肿瘤细胞来源胞外体的形态学参数分析[J]. 葛安兴,傅方洁,贾德功,王雪莲.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5(04)
  • [7]粗球孢子菌病原学鉴定及形态学参数分析[J]. 国九英,秦铮,樊华,安春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015(02)
  • [8]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蚴在青蒿素干预下的基因转录谱分析[D]. 肖云峰.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3)
  • [9]HPLC-ECD色谱法测定青蒿素的研究与应用[D]. 曲园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11)
  • [10]巢式PCR方法检测卡氏肺孢子虫的研究[D]. 张小娟. 广西医科大学, 2011(08)

标签:;  ;  ;  ;  ;  

大鼠卡氏肺孢子虫囊肿二维数据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