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沙金祥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沙金祥

天津 300100

摘要: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在很多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建筑工程建设。建设事业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工程进度地区安保品质和施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建筑工程建设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的建设事业管理的现状,必须制定相应的对策,潜在的安全问题,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对策

1建筑施工项目管理的概述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建筑企业作为其主要的管理人员在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除了要对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管理以外,还要根据工程项目承包合同的相关内容来对其施工技术进行规范,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进一步的保障。因此,为了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建筑企业就要采用相关的管理办法来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使得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效益得到有效的提升。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现状

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们都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对项目管理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真正称得上项目管理的开始应该是利用世行贷款的项目――鲁布革水电站。1984年在国内首先采用国际招标,实行项目管理,缩短了工期,降低了造价,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此后,我国的许多大中型工程相继实行项目管理体制,包括项目资本金制度、法人负责制、合同承包制、建设监理制等。其他领域,包括高科技领域在内也在不断探索推行项目管理的路子。2000年1月1日开始,我国正式实施全国人大通过的《招标投标法》。这个法律涉及项目管理的诸多方面,为我国项目管理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应该说十多年来我国的项目管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但目前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近两年来出现的多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同时也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这些事故无一例外的都是与项目管理有关,都是由于项目管理不善,管理不规范所造成的。这表明在项目管理这个领域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没有一个自始至终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企业性经济管理组织,“项目上马建班子,项目完工散摊子”的现象还十分普遍。

②法律、法规不健全,尽管我国已经有了相关法律、规章,但仍没有一个在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范围的指导性实施准则(如美国的C/SCSC)。同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随处可见,随时可闻。有些工程没有实行招投标制,有些却采用议标或是假招标,大搞“人情工程”。

③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本身是对拟建项目技术上、经济上及其他方面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了给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为银行贷款、合作签约、工程设计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但是许多投资者普遍都不重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而盲目投资,往往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为后来的工程事故埋下了祸根。

④项目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由于我国对项目管理的系统研究和行业实践起步较晚,到1991年才成立全国性的项目管理研究会,也仅仅只是个二级学会。同时,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在原国家教委1997年新修订的学科目录中还没有列入,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正式发行的项目管理专业刊物。这表明项目管理的发展现状和重要性还没有在科技教育界取得共识,也说明了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的软硬环境还很落后。目前我国项目管理人才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多偏重于承包商和监理工程师方面,忽视了对业主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和资质认定。所有这些都铸就了我国项目管理人员素质的低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对策

3.1 强化建筑工程项目预算、结算、合同管理。①项目中标后应根据总工作量编制施工预算,划分实际使用控制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等,让项目经理、施工员预先了解工程所需人、材、机的费用范围、控制标准,这样才能有目标地加以管理,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②施工过程控制。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在每一阶段都要及时对实际成本和收入成本进行比对分析,对于亏损的子项要及时签证或用赢利的子项来弥补。不可把潜亏带到竣工结算,以免造成成本失控。③加强合同管理。相关人员应抓好合同管理的攻与守,检查施工方履行合同的进展效果,以防止被对方索赔。同时要研究合同条款,寻找向对方索赔的突破点,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和签证。对待签证要做到细心,有耐心和恒心。

3.2 强化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重视项目质量管理,充分发挥质量管理对建筑工程的积极作用。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手段,并明确质量管理的目标,从而根据项目管理的手段有计划的实施,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发挥建筑工程效益,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目标,满足建筑受众对工程项目的要求。针对建筑企业,要提高其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识,使其在工程承揽的基础上紧抓工程项目管理,做好两方面的统筹协调,从而不仅使建筑企业做到量的保证、更要做到项目质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建筑企业的知名度,而且可以增加企业的建设利益,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创造条件。

3.3 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针对工程项目的实施,必须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制度,完善项目管理中的漏洞,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在建筑工程制度构建的过程中,要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建筑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保证在具体问题出现时,可以根据相关制度要求充分保证管理效益的发挥。项目管理的制度主要包括项目组织管理制度、项目质量控制制度、财务管理和费用支出管理制度等等,这些制度的构建是项目制度中不可或缺的,而且是保证建筑工程效益发挥的重要因素。

3.4 提高建筑企业项目管理队伍的素质。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成立一支专业的管理队伍,设置财务、技术、材料、保障等部门,从而对项目的各个环节分配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充分对项目做好跟踪管理,发挥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完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使其为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好守护者,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力量。

3.5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劳务管理。建筑工程开展工作中,根据工程的不同地区、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取费标准、不同质量标准和安全文明工地要求等,分别制订上缴管理费比例、项目各种类型人员工资标准、奖惩办法,做到标准明确、量化考核、奖优罚劣、奖盈罚亏。劳务班组及劳务工人实行优质高价,劣质低价,把工程成本与劳务工资单价挂钩,坚持按定额限额领料,对因未能正确使用材料造成浪费的,给予重罚,相反则给予重奖。把劳务工人的个人收入与项目成本挂钩,有利于项目管理。

4结语

总之,面对当前形势,建筑行业想要实现高效发展,就必须加强工程建筑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建筑市场竞争力日趋激烈,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加强项目工程管理,根据实际的施工状况,有效整合各种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依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对工程建筑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以适应工程建设的实际发展需求,最终提高建筑项目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余汉平.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中华建设,2014,02:120-121.

[2]汤道宏.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4,10:298-299.

作者简介:

沙金祥,1991年1月30日出生,现就业于天津泰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论文作者:沙金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_沙金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