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预后观察论文_文军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 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治疗的预后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其中34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因发生泵衰竭死亡4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死亡5例,存活率为73.5%;治疗前后患者的新功能指数得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可显著改善血流动力学,有助于降低心肌梗死的复发率,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多的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和患者存活率。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预后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中包括心源性休克,同时其也是致死率最高的因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通过主动脉内球囊与心动周期同步充放气以提高心肌供氧量和降低心肌耗氧量[1],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可知,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发病率高达5%~15%,其死亡率在溶栓前高达90%以上,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后可显著降低死亡率至50%~74%[2]。本文为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博辅助治疗的预后效果及临床疗效,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研究中所得的结果较佳。现将具体报告详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此次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平均年龄为(54.82±13.27)岁,其中28例为广泛前壁梗死,6例为前臂+下壁梗死,6例为非Q波性梗死。所有患者均知晓研究意图及资料用途。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镇静、吸氧、抗血小板凝聚、卧床休息等常规治疗,给予频发室早或室速患者稀释后的100mg利多卡因静脉推注治疗[3],给予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0.5mg阿托品静脉推注治疗或给予临床起搏器进行辅助治疗;给予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辅助治疗。

1.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

1.3.1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适应症

多种因素诱发的泵衰竭: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等;反复发生梗死者;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多种室间隔穿孔、巨大室壁瘤等机械并发症[4];补充血容量后心脏指数<2.2L/(min·m2),平均动脉压<8.0kPa等指标异常;外周循环不良,肢端青紫、发冷等。

1.3.2治疗方法

患者接受局部麻醉后行经皮穿刺股动脉,将球囊放置于主动脉弓降部下1cm处,使用40mL球囊导管将其与Datascope97Sy-steam连接[5],用X线片检查球囊位置。将IABP球囊植入后给予患者肝素静脉滴注维持治疗,控制活化凝血时间在200~300s内,并且给予常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予以分类处理,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计数资料,通过率(%)表示,同时针对其中的计量资料,则通过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实施x2检验(或者行T检验);对比后若P<0.05,则意味着其差异较为显著,视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其中34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因发生泵衰竭死亡4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死亡5例,存活率为73.5%。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数得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若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具有很高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并且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于对药物治疗反应差[6]。根据诸多临床研究可知,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可快速稳定病情,与任何药物相比都具有十分显著的稳定心衰的作用,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可减少心肌供血[7]。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给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存活率,显著提高舒张期血流速度和心肌供氧量,对于左室后负荷有十分显著的改善作用,缩小心肌梗死范围[8],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心功能有十分显著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指出,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其中34例患者均成功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其中因发生泵衰竭死亡4例,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死亡5例,存活率为73.5%。治疗前后患者的心功能指数得到显著改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文献结果一致。

综合可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能够起到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梗死复发率的作用,同时还可以给予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更多的时间,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其存活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志辉,何伟喜,冯骥,董梦舒.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急诊经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54-57.

[2]王元,肖华,张金霞,黄军,向定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或血流动力学紊乱患者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影响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4,22(11):681-684.

[3]李红,贾若飞,孟帅,屈超,金泽宁.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特征及预后分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7,25(03):121-126.

[4]张燕锋,张勇,陈海坚.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支持下急诊PCI治疗AMI合并CS的临床研究[J].海南医学,2017,28(01):29-32.

[5]裘毅钢,李田昌,陈宇,李贤峰,曹毅,田海涛,王兆君,王志国,李东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观察[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06):727-729.

[6]史苏娜,纪征,魏斌,赵庆霞,杨立明,张宇,贾凤顺,杜荣生,罗威,李伯艳,曾春艳,李志国,张艳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29):108-109.

[7]刘玉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PCI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01):37-40.

[8]张治平,吴明祥,杨遇春,刘波,徐承义,王芳,沈飞,王琛,刘成伟,苏晞.体外膜肺氧合在心脏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03):167-169.

论文作者:文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6

标签:;  ;  ;  ;  ;  ;  ;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预后观察论文_文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