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利, 路则权[1]2008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文中提出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术界历史认识论问题研究中的根本问题,这一研究经历了兴盛、低落和复兴叁个阶段。有关这方面的讨论大体可以概括为历史认识主体的定义、历史认识主体的特点、历史主体意识的结构及其作用、历史认识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等四个基本方面,这些讨论深化和拓展了大陆学术界关于历史认识主体问题的研究,其不足主要是原创性思想不够。
史育华[2]2008年在《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对历史认识的探析》文中提出历史是人类思辨与实践的产物。历史与人类在新时期的实践与思辨相互作用下推动了人类的发展。在对历史的认识中,马克思实现了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的统一,第一次把人类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纳入历史研究领域。
邓京力[3]2001年在《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当代价值哲学与历史学文义的结果产主了历史评价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合终在于对历史评价作哲学式反思.揭示其内在的普遍性和规漳性.从而恢复杂多变的历史评价活动由自发走向自觉。 历史评价作为价值认识的一种观念性活动,处于价怄论与认识论研究的交汇点上。因此.本文旨在立足于历史认识论,从价值论的视角,重新审视史学界长期争论的历史评价问题,初步探索历史评价自身的理论范畴与逻辑体叁,并针对中国古代史的有美讨论进行一些理论的总结和实践。 全文在任体上分为叁个部分: 第一部方导论.说明历史评价论的缘起与现状、研究对东与内容.用发开展历史评价论研究的还义与价值.并概括全文的立过、思路和方法。从历史评价与历史认识的关系也发,用明历史评价在历史认识这挂中的作用与功防。第二来,从历史评价与历史价记的芙系入手:揭示历史评价的本质属性.并通过考察历史评价活动的运行阶段,发现历史评价的主马特征。第叁束.具体分析历史评价标准的来源、种类、等级、内在的诸种矛盾及其特性。第四票,特色研讨为响历史评价的环境因女和主容体条件。第五车.结合学术界美于历史认识检验的讨论,初步探讨历史评价的检验途退。第六叁.结合历史学性质的有类要论,漫山历史评价科学化的可防性与义是性。 第叁部分附论.美中对中国古代史研究中两个有类历史评价的课题作学尤总结与实际剖析,共方两章,方别为对农民战争和封在皇帝的历史评价问题。
刘举[4]2016年在《马克思与韦伯历史观的方法论转向》文中研究表明18世纪以来,社会历史研究逐步摆脱了形而上学的束缚,并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实证主义历史哲学在推进历史研究科学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使思辨的历史哲学成为寻求普遍规律的实体化的历史科学。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对“社会历史科学何以可能”及其普遍客观性的追问,从而使历史哲学发生了认识论转向。其实,这是“休谟难题”在历史哲学领域中的再现,是对历史科学认识论及其客观性的质疑。马克思和韦伯对思辨的历史哲学和实证主义的历史科学进行了批判,实现了社会历史观上的方法论转向,并以不同方式回答了“历史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由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马克思与韦伯的社会历史理论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首先,马克思的历史科学建立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体现了历史解释与历史实践的内在统一。马克思把哲学与历史学之间的辩证关系看成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从而把总体性判断与具体性叙述统一起来。其次,马克思通过意识形态批判、形而上学批判和资本逻辑批判消解了抽象理性对人的异化统治,使人的主体地位建立在历史实践基础之上。因此,与实证主义的历史科学不同,马克思所建立的“历史科学”不排斥革命性、价值性和人的能动性。他的历史科学既以实践的思维方式拯救了人的历史主体性,又使面向现实批判,使兼具客观性和价值性的历史科学成为可能。韦伯试图在历史规律和历史描述、价值和事实之间寻求某种限制性的均衡。因此,他对总体性的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普遍规律性与特殊个性、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设置了界限。他限制研究者的价值判断,防止客观历史知识沦为意识形态。但同时又通过强调研究方法的多元性来释放历史参与者的个体能动性。对此,韦伯从方法论角度对庸俗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经济决定论”、“社会进化论”、“阶级斗争论”等观点进行批判,指出实证化的历史唯物主义成为先验的终极法则。韦伯更强调个体行动、特殊性和因果解释,他对历史认识论上的本质主义和一元决定论进行批判。由于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韦伯没有把历史的价值性和客观性、知识与事实统一起来。因此,他的历史观存在着价值多元化与历史知识客观性的冲突,最终导向历史相对主义。马克思与韦伯在社会历史观上的方法论转向影响了20世纪的历史观发展趋势,并使历史方法论和历史认识论受到重视。一方面后现代史学否定了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历史知识成了建立在主观性基础上的思想史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分析的历史哲学抓住了语言、文化等中介要素以弥合物质与精神、宏观与微观、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认识论、方法论的多元化和优先性导致了历史事实和历史知识的隔离,容易形成社会史研究的碎片化和历史虚无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强调文化、人的主体性和意识形态批判,力求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构性与人本性统一起来,但却在克服经济决定论弊端的同时变成了多元解释论,依旧没能超越意识哲学的局限性。其实,马克思不但扬弃了历史主义普遍决定论范式,而且运用历史辩证法实现了实践论与解释论、规律性与人本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内在统一。他的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体现了抽象与具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马克思没有像韦伯那样把社会历史研究仅仅看成一门科学,而是把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解决了在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渗透下历史知识客观性得以可能的难题。马克思的历史观回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凸显了人类理性的乐观精神。因此,我们应辩证地看待“理论渗透价值”同“现实渗透价值”的关系,不能把历史知识客观性与价值关联性、历史规律归纳与历史现象描述片面地对立起来。在当代社会历史研究范式改革中,我们应把历史本体论与历史认识论、历史解释论与历史实践论统一起来。一方面,以实践为基础的历史辩证法应体现普遍性与特殊性、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结合,正视个体观念、道德、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等微观要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多维视域,在整合历史研究“碎片化”的同时丰富和提升自身的现实解释力。至此,作为意识形态批判的历史唯物主义才真正实现了客观性与价值性的统一。
杜丹[5]2017年在《论E.P.汤普森对阿尔都塞的批判》文中提出爱德华·帕尔默·汤普森(Edward Palmer Thompson)是英国着名的历史学家,英国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是英国第一代新左派的开启者。而路易·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是法国着名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英国第二代新左派所极力推崇的人物。正是由于阿尔都塞所提出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相关思想引起了英国第二代新左派的集体转型,所以招致了汤普森的强烈批判。这一批判主要集中在由《理论的贫困及其他》一书所收录的第一篇文章《理论的贫困或谬误的太阳系仪》之中,并且这一批判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引起了英国新左派内部的高度关注和争论。总之,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的实质有两点:一是借批判阿尔都塞之机来强烈反对以安德森为代表的英国第二代新左派试图通过大陆理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做法;二是阐明自己的立场即应当立足于英国的本土传统来坚持和发展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本论文主要由正文和结语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正文包含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的微观背景和宏观背景,梳理汤普森和阿尔都塞各自的思想发展过程以及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整体氛围和问题意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思潮和法国结构主义盛行的的背景下,阿尔都塞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是‘理论上的反人本主义’”、“历史是一个无主体过程”和“反历史主义”等观点。阿尔都塞的理论所带来的学术影响是形成了一个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学派,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展开有力批判,促使英国第二代新左派的结构主义转型以及对后结构主义和后马克思思潮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汤普森的思想生涯主要经历了从早期的威廉·莫里斯的崇拜者时期,到转折时期的对斯大林主义的系统批判,最后到提出工人阶级形成理论和批判“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黄金时期。汤普森对于阿尔都塞的批判不仅体现为微观领域内二人思想的嬗变,而且这一批判也受到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整体氛围和问题意识这一宏观背景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对唯物史观实证应用的研究传统、英国经验论哲学传统的承袭和强烈的社会主义平民传统意识。第二章主要从认识论的角度阐述汤普森对于阿尔都塞的批判,主要解决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落入唯心主义的窠臼和转向理论的唯我论等问题。认识如何产生?现实世界如何进入认识领域?马克思主义传统中所发生的“认识论断裂”又是怎么回事?面对阿尔都塞对这些问题所做出的独特阐述,汤普森在《理论的贫困或谬误的太阳系仪》一文中提出了针对性的批判,具体内容包括批判阿尔都塞的认识论缺乏合法性、批判阿尔都塞忽视了“现实世界”以及批判阿尔都塞的“认识论断裂”。面对阿尔都塞及其追随者们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攻击,汤普森认为这种攻击不仅破坏了左派建设性理论对话的体制结构,而且造成了理论和实践之间连续不断的分裂。于是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落入理论唯心主义、批判阿尔都塞无法处理“经验”本身以及批判阿尔都塞混淆经验对话和经验主义。面对阿尔都塞在有关认识与客观实在关系的理解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严重理论化倾向,汤普森主要批判了阿尔都塞转向理论的唯我论,批判阿尔都塞否定现实对象与认识的同一性以及批判阿尔都塞的“理论实践”。第叁章主要从“历史科学”的角度阐述汤普森对于阿尔都塞的批判,主要解决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对于历史主义的否定和对结构主义的推崇等问题。在沙夫看来,研究历史主义的相关问题有助于探寻阿尔都塞对结构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出于同沙夫的相同观点,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的历史本体论也主要围绕的是阿尔都塞对于“历史主义”的态度和观点,由此提出批判阿尔都塞对历史主义的攻击、批判阿尔都塞忽视历史解释以及批判阿尔都塞削弱主体能动性。在从整体的角度阐述了汤普森对阿尔都塞的历史主义观点的批判之后,汤普森深入到阿尔都塞的思想内部,并且汤普森针对阿尔都塞的叁个具体历史观点,即“历史的相对自主性”,历史理论建构的结构主义倾向以及“阶级斗争是历史的发动机”展开了进一步的批判。从历史方法论的层面来看,阿尔都塞所提倡的“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自然是对于历史主义采取的是拒绝和排斥的态度,由此他无法看到证据与概念之间的对话、他对于历史的看法也没有历史逻辑贯穿其中,并且他所提倡的结构主义方法论更多讨论的是共时性的方法。汤普森对阿尔都塞的历史方法论提出叁点针对性批判,分别为批判阿尔都塞缺乏“与证据的对话”,批判阿尔都塞对历史逻辑的拒绝以及批判阿尔都塞的共时性方法。第四章主要从叁个方面论述了汤普森在批判阿尔都塞过程中的理论建构,主要解决的是汤普森所倡导的“文化唯物主义”、“历史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等问题。从汤普森批判阿尔都塞的过程中,我们能够看到汤普森的“文化唯物主义”观点的影子,尽管“文化唯物主义”这一界说是由雷蒙德·威廉斯首先提出,但是在这一观点在汤普森这里得到了修正和延伸。汤普森对于这一观点的建构可以总结为以下叁点,即对文化概念的再考察、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的修正以及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探讨。从19世纪开始,自然和社会科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就开始采用历史主义的方法,而作为历史学家的汤普森不仅继承了英国的经验主义传统,而且也将历史主义方法贯穿于自己的历史研究之中。从而汤普森在批判阿尔都塞的过程中,也暗含着自己的“历史主义”观点,即重历时性轻共时性、重历史事实轻历史规律和重经验轻理论。汤普森不仅在理论研究中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而且时刻关注当代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进程和前进方向。汤普森甚至直接参与了现实的政治斗争,对下层民众充满同情,坚持“从下往上看”的批判维度。正是从英国下层民众的研究分析之中,首发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观点,这同时也是汤普森在批判阿尔都塞的过程中试图构建的理论之一。主要体现为以下叁点:摒弃阿尔都塞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化、强调历史主体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道德。结语主要论述了汤普森在批判阿尔都塞的过程中所建构的理论不仅为我们辩证地看待经验与理论、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的关系问题给予了启示和思考,而且为如何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等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这些启示和借鉴主要包含对经验主义的适度运用,但不忽视理论建构;以历史主义确证人的主体性,但不否定结构主义;基于本土化的立场来坚持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曾小保[6]2002年在《历史认识主体性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历史认识论是唯物史观在当代的新的理论增长点,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研究,对于理解、发展、建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认识论,对于深化历史科学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体性是人作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是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人的自觉、自主、能动和创造的特性。它有自主性、主观性和自为性叁个原则。它通过认识图式、认知结构制约着主体认知目标的选定、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整理与解构,并进而影响主体对客体作出合理的解释。历史学家在通过史料客体这个中介去认识历史本体时,由于历史认识的多维认知结构,使历史认识从过程到结果都是主观的,但在历史学家的认识过程中并不缺乏客观性的硬核。 所谓历史认识的真理性是对客观历史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主体性的渗透,使历史认识的真理从形式到内容都是主观的。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性渗透和历史现象的不重复性,给历史认识真理性的检验带来挑战,却并不是其不能被检验的理由,而历史认识的独特性,使历史认识真理性检验只能在社会现实中才得以实现。 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性渗透,并没有使历史学科失去科学性的资格,在科学所具有的客观性、规律性、真理性等的特性中,同样也印证着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只是对此不能做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的理解。同时,我们以为历史科学得以成立还需在认识主体的主体性中、主客体关系上加以认识论的论证。
李振宏[7]2008年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史学的历史认识论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新的史学理论研究领域。将近30年来,在历史认识主体、历史认识客体、历史认识的相对性、历史事实概念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史学方面,都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今后的历史认识论研究,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以认识主体为核心的历史认识论体系;二是要大力开展历史认识机制的深入研究;叁是在引进西方历史哲学方面,应该多一份辩证理性的分析态度。
周祥森[8]2009年在《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之缘起与定义之纷争(上)——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学案之一》文中研究表明历史认识主体研究是新时期中国历史认识论研究的突破点,也是历史认识论研究的重点、核心所在。在新时期以来30年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中,历史学者们对这一研究之兴起的内缘、外缘因素的认识,基本上是相近的,差别只在于认识是否全面和侧重点不同而已。但是,在历史认识主体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界定上,却存在着较大的意见分歧和严重的混乱现象。一个突出的表现是,不少学者不同程度上混淆了概念的前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把历史认识论范畴中的历史认识主体混同于其他语境里的主体。如何科学地界定历史认识主体的内涵和划分它的层次(外延),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王也扬[9]1988年在《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文中提出不同的时代,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制约下,历史认识的主体会发生变化,其客体也会随之变化。在客观实在的前提下,客体历史的变化,取决于历史认识的主体。首先是主体的需要。由于主体需要的变化,客体历史的范围、内容和层次便会相应地变化。其次是主
邓京力[10]2000年在《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文中指出80年代以来历史认识论研究兴起的学术背景、理论焦点及其思想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历史认识论研究对于改变传统的认识论观念,对于建立历史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对于当代中国史学的学科建设与范式变革具有重大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历史认识主体研究[J]. 徐国利, 路则权. 史学月刊. 2008
[2]. 思辨下的历史与历史下的思辨——对历史认识的探析[J]. 史育华. 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2008
[3]. 历史评价论研究——以中国古代评价问题为中心[D]. 邓京力. 首都师范大学. 2001
[4]. 马克思与韦伯历史观的方法论转向[D]. 刘举.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5]. 论E.P.汤普森对阿尔都塞的批判[D]. 杜丹. 西南大学. 2017
[6]. 历史认识主体性问题研究[D]. 曾小保. 南京师范大学. 2002
[7]. 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认识论研究[J]. 李振宏. 史学月刊. 2008
[8]. 历史认识主体研究之缘起与定义之纷争(上)——新时期历史认识论研究学案之一[J]. 周祥森.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9]. 略论历史认识的主体性问题[J]. 王也扬. 社会科学. 1988
[10]. 向历史学特性的回归──历史认识论研究与当代中国史学的理论建设[J]. 邓京力. 史学月刊.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