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古岘镇古岘中学 266700
作为一名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切地感受到:教师不能照本宣科,单纯教教材,而是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对教材再加工,再创造,才能挖掘出教材的魅力,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的学生。
一、让学生充分经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学生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往往是拆掉了脚手架的雄伟壮观、完美无缺的数学大厦,而有些教师上课时就题论题,将各种结论按照课本的呈现顺序灌输下去,更加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这些结果,死记硬背、机械模仿,不知道它们的发生过程,不知道它们的思维过程,因而,对于知识没有相应的情境和固着点,学生感觉不到数学内在的魅力。为了改变这种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形,在平日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我通过以下几个问题进行:
1.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有什么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通过度量知识进行解决。
2.做实验得出的结论需要通过必要的证明,你能证明吗?学生进入如何证明的思考中。
3.引导学生通过割补或旋转的方法加以证明。学生进入动手操作中。
通过这样的布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中,随着问题一步步的解决,学生经历了一次定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 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的思维活动,参与的快乐油然而生。
二、追求课堂教学有序的教和无序的学的和谐统一
一般来说,教师在上课以前都精心地备课,在各个环节设计了应该出示的问题,对学生可能出现或提出的问题也做到了心中有数,希望课堂教学的过程按照自己设计好的“陷阱”井然有序地进行,学生有序地操作,有序地提问和回答,一切都有逻辑、有条理地进行。
在讲七年级数学上册“教育储蓄”一节时,我的教学过程是:首先向学生介绍了本金、利息、本息和、期数、利率和计算利息的公式,然后采用分组合作的方式,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出题,一组解答,结果学生出乎意料的单一,全然没有我想象中的热情和竞争,整个课堂从表面上看是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实质上是按照教师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并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始终扮演着“操作工”的角色,根本体现不出新教材所特有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此,在另一个班级上这一节课时,我顺应学生的需求,对教材进行了较大的拓展,课前让一个小组的同学到农行了解目前存款的利率情况,课上用20分钟的时间把教室改为“模拟银行”进行分组学习活动,有人当“储户”填写存单,有人当“会计”计算利息,有人当“行长”审核差错,学生们很快进入角色,并且精神振奋,计算时又快又准,课本知识在学生们的实际应用中,一下子变得简单了,直到下课的铃声响了,学生们依然余兴未尽。看着他们那一个个神气活现地展示自己的情景,我深深地感受到:“革新必先革心”,新教材给老师带来了观念上的改变,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性、拓展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的空间。而新课堂也因学生富有多彩的想法变得更加精彩。
三、重视“节外生枝”的教育价值
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习惯于按照预定的目标和内容、预定的进度和环节、预定的时限和方式来展开教学,企图将学生的思维纳入教师或教材设定的轨道,唯恐在上课过程中学生节外生枝。但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动态生成和不确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学生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出现偏差或与教师、教材不一致的情况,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节外生枝的问题是很正常的,教师应重视课堂上学生节外生枝问题的教育价值。在学习“分式的运算”这一节时,有这样一道例题:计算: +,有一学生这样解:原式=-5+x+2=x-3,这显然是犯了张冠李戴的错误,把分式的变形当成是解方程了,结果丢了分母,此解法一出,引起哄堂大笑,在我刚强调完分式变形与解方程的区别后,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若将该分式中的分母去掉也可以求解,解法是:设 +=k,去分母得:-5+x+2=k(x+2)(x-3),即x-3=k(x+2)(x-3),所以k= =,所以原式=。真妙啊,我和学生们不由自主地喊出了声,这位同学用解方程的思维巧妙地寻求到了进行分式化简的一种简便方法,是我课前所没有想到的。为此我大加赞赏。可见,学生节外生枝的问题往往闪耀着创新求异思维的火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极佳的契机,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价值。
四、重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有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而多媒体技术融合图、文、声、动于一体,改善了认知环境,它能使微观变宏观,抽象变形象,使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生动,很容易实现情境教学,在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作用。
如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中,学生很难理解函数y=kx的增减性。为此,我利用几何画板设计:1.显现直线上的点P和该点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在x轴和y轴上的对应点A、B。2.设计拖动点A,点P、B随着点A的移动分别在y=kx图象和Y轴上的移动。教学中,教师只要拖动点A,让学生观察点P、B的移动,再辅以教师的简单分析、点拨,学生很容易理解:当k>0时,函数y=kx的图象是上升的,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从而有效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可见,多媒体的使用活化了数学课堂教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大大拓展了数学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论文作者:郭宣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7
标签:学生论文; 分式论文; 教师论文; 节外生枝论文; 教材论文; 角形论文; 过程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