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指导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可千篇一律、一个框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科学地运用多种方法,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恰当的预习步骤,才能达到最佳的预习效果。
关键词:感知 灵活 自主
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只是实际下手得让他们自己动天君。因为他们将来读书必须自己动天君。”由此可见,预习决非一般意义上的通读和浏览,而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去感知新的课文,去开展观察、识记、联想、想象、辨析、比较、综合等一系列智力活动,去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预习更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目的的自学活动。因此可以说,预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在已获得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在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指导下,利用各种学习条件和途径,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作为一线教师,学生做好了预习,学习进步较快,课堂完成效果良好,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能增加课堂的容量,否则就会觉得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所以预习在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一、分层读书,指导预习过程
第一层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先大声朗读,读后想一想课文大概内容,能说出这篇课文写什么事,描绘了什么景物。然后标清自然段,将课文主要内容工整地概括写在标题下面。这一层次要求学生通过初读,对文章整体有个概括了解,不求细节,只求轮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第二层次:再读课文,扫清障碍。这步可默读课文,边读边用各种符号圈点勾画,在文中做出标记和批注。如文中生字可以用“△”,生字组成的词可用“□”,不懂之处可用“?”,深受教育的句子可用“!”,优美词句可用“■”。勾画完后再利用工具书进行批注。把难以理解比较重要的词的意思批注在一旁,在理解的基础上思考文章的线索,这一层次的读就像突击队扫清障碍一样,为后续主力部队开拓道路,最后取得决战的胜利。因此这一环节十分重要,直接影响课文的理解与感悟。如《你,浪花里的一滴水》一文中,只有通过查雷锋相关资料,查相关字词典,对雷锋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对“为人民服务”这一问题有更深的感悟。再如《鹬蚌相争》一文,只有通过再读文章,才能理解“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寓言。
第三层次:细读深究,品析积累。这一步可让学生围绕课后问题,围绕重点词句去细细读文。通过抓住关键词语,领会表达的情感,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读后在感受较深的词句旁进行二次批注。预习的最后阶段可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在课后题的后面,待课堂上提出与同学进行探究。
二、分步训练,掌握预习要领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安排预习,必须要按照小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由扶到放,逐步训练,主要做好课内训练,掌握方法。教师为了让学生学会预习,开始可安排在课内进行。在课内细致地安排预习步骤,具体指导预习方法。发现学生在预习中暴露的问题,及时纠正,认真小结。注意表扬鼓励,以激发预习兴趣。然后在课外练习巩固方法。开始阶段可将预习步骤逐一写清,第二天通过抽查、小组内互查等形式,检查各项内容,深化预习方法。最后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己预习。
三、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1.默看:拿到一篇新课文,由于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初读时可采用默看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
(1)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对全文获得一个完整的初步的印象。
(2)找出全部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查问:
(1)利用手中的工具书,包括上网查询,对不认识字的读音意思,对不理解词语的本意,有初步的了解。
(2)请教老师、父母、同学,将预习中的困惑做初步的处理。
3.摘抄:“嘴过三遍,不如手过一遭”。在预习中要养成摘抄的习惯,将自己认为应积累的词句,选择摘抄,动手摘录,进行积累,使手脑并用,才能达到预习的最佳效果。
4.朗读:“眼过千遍,不如嘴过一遍”。大声朗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但预习中的几次朗读目的要有所不同,初读目的在于巩固生字、词语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再读课文的目的在于理解课文的内容,因而要读顺。第三遍读课文的目的在于体会文章情感,因而要读好。
5.思考:在预习中,还应时时思考,特别是预习的最后阶段,质疑的内容应是多方面的,有的可在书中标出,有的可在课后简要地写下来。
总之,教师对预习课文这一阶段,不但应该重视,而且应该纳入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的一方面。在指导学生预习时,还应注重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不可千篇一律、一个框架,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只有科学地运用多种方法,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知识水平,制定恰当的预习步骤,才能达到最佳的预习效果。
论文作者:范芬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课文论文; 目的论文; 方法论文; 这一论文; 词句论文; 生字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2019年2月总第16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