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中的教育缺位问题透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远程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458x(2003)07-0015-03
在当前的远程教育发展进程中,如果说类似资源建设、网络建设等一些关乎远程教学质量的问题是可以逐步得以解决的,那么,日益凸现出来的远程教育中的教育缺位问题则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惕。
一、典型的教育缺位
远程教育的核心是教育,而教育的本质是人作为社会人的生命发展水平的提升。从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教育的本质属性出发,我们不难发现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在目前的远程教育中的缺位问题。
1.道德教育缺位
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对传统道德教育的内容及方法提出了挑战;信息网络化的良莠杂陈又给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邓小平“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言犹在耳;江泽民“以德治国”振聋发聩。面对着百万学生,道德教育应在远程教育中处于什么位置,它又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有所作为,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远程教育工作者的深入思考。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来自社会各个层面,道德基础及道德环境千差万别,仅以学习动机而言,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混文凭思想的学生当不在少数。在客观存在着的作业抄袭、考试违纪等现象面前,我们除了采用及格率、毕业率等制度约束以外,有过多少对这些现象的深刻反省,进行过多少因势利导的努力,化解过多少思想困惑,收到过多少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实效?诚然,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在起步阶段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繁重,远程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还有待转变,远程教育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其个体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觉悟,学校、社会、家庭应共同承担起道德教育的责任等等,我们有太多的理由为远程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缺位进行辩解。但人才的标准是“德才兼备”,培育“四有”新人是各类教育的神圣使命,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在市场经济要求“道德重构”的呼唤声中,在迟早会“跨境交付”的远程教育竞争中,道德教育更显得必要而紧迫。因此,必须确立道德教育在远程教育中的首要地位,并以鲜活而有效的教育形式在远程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浸透道德教育,对是非、善恶、美丑方面的模糊认识加以引导,对侵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庸俗文化加以防范。对学生思想困惑和道德迷惘的放任自流,无疑是教育的不负责任,是教育的失职;而在尊重学生自主意识的前提下,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提高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及道德修养能力,才是道德教育的要旨所在。
2.情感教育缺位
健康而良好的情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所以教育历来把情感教育作为始终追求的主要目标。与有幸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学生相比,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阻力更大,因此也就需要更多的情感关怀。然而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远程教育“先天不足”,使学生远离校园,无从获得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师生的准分离状态,使学生无法“零”距离地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和学者的精神风范;录像教材及某些课件的“人头像”效果因缺少教师讲授时的体态语言及神韵而了无生趣,致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从文字教材平移到网上的“电子版教材”透着冷漠,难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缺乏规划、设计的面授课常受教学进度的左右而难以照顾到所有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即使是实现了双向视频交流,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师生共鸣问题。没有了师生间、同学间的正常交往,没有了激烈的思想交锋和碰撞,没有了相互启发、交流、促进,学生难免会在虚拟环境中产生隔离感和孤独感;如果再加上教学与管理脱节所造成的服务不周,这种隔离感和孤独感就会加剧,进而使学生逐步丧失学习信心,产生挫败感,而这恰恰是教育的大忌。
3.创新教育缺位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人的创新、社会的创新,因而,创新教育原本就是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大多数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来自社会生产第一线,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变革环境的决心,应该说这为创新教育搭建了最好的舞台。然而,尽管我们为这些学生创造了许多便利,如实行弹性学制等,但受制于各种因素,创新教育仍难以施展:求知的激情在泛泛的教学中泯灭;思想的火花被繁琐的作业湮没;统一的教学大纲令教师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统一的评分标准让学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肯定、赞许和鼓励;纵使有创造性成果也不能替代学科考试成绩等等。我们的教育制度、程序、规定有时太过严谨,就像遭到激烈批评的语文教学一样,字、词、句、章都只能有一种解释,只能有一个标准答案。对照真正的大学精神,我们似乎多了些许刻板,而少了几分宽容。我们面对的是数十万学生,这意味着我们面对着数十万种差异,而每一种差异都具备创新的基本内核。用创新教育之火点燃求学者智慧之光,恐怕现代远程教育对传统教育的真正超越原应在于此。
二、教育缺位问题的成因
1.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理论源自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必然导致实践中的偏差。
误区之一: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就是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是卫星通讯、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迅猛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领域中的综合运用,其便利、灵活、快捷等诸多优势给远程教育带来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归根结底,再先进的教育技术也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手段和工具而非教育目的本身,如果在发展远程教育的进程中,只注重技术装备的建设和技术手段的运用,甚至将现代远程教育等同于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的运用,则势必会形成“技术至上”主义倾向,忽视教育应有的内涵,忽视教育的“人本”原则,从而导致教育缺位。
误区之二:远程教育就是学生自主性学习。应该说,自主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总体设计上是不错的,问题在于这种设计的基点是将所有学生都放在同一水平线上,并且是将他们视为成熟的或基本成熟的人而非发展中的人。这就造成了这种设计的理想化缺欠:抽空了自主性学习的前提条件,削弱了教育的主导作用,形成了道德教育、创新教育的真空。其实,绝大多数参加远程学习的学生是在被动学习环境中长大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人学习基础较差、自律性较差,要改变多年形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需要相当一段过渡期、适应期,这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尚未完成的现阶段,更不应片面地、过分地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人为地造成师生准分离状态。
误区之三:现代远程教育就是要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以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背景和前提的,因而自然会对传统教育有所突破和创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陷入极端化、对立化的认识误区,即全盘否定传统教育,认为凡是传统的都是落后的,都要加以摈弃。众所周知,传统教育中有很多长期积淀而成的思想精华,我们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现代远程教育,非但不能无视这些丰厚的教育宝藏的存在,反而应从中汲取有益的滋养,对其合理内核兼收并蓄。这样,才能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开展好现代远程教育实践。
2.实践中的简化行为
教育原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全方位、多维度特征是由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决定的。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因其起步迅猛、发展压力过大(很快将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故而将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放到了技术的应用、资源的开发以及规模效益的形成等方面,造成了无暇旁顾的教育简化行为:将教育简化为教学,将教学简化为知识传授,甚至将知识传授简化为考试辅导。这种简化行为的运作原理,是将显性的、有形的、易考核的予以保留;将隐性的、无形的、不易考核的予以舍弃。如此一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必然要淡出教育本体,从而使原本复杂的工程变得简单了,原本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层次关怀变肤浅了。在这种简化行为中,教师被异化为知识的载体,学校被异化为知识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种教育实用化、工具化倾向,是一种急功近利行为。如果我们把这种做法只是视为工作上的一般问题而予以谅解,那么就等于说我们也同样可以把那种以赢利为目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教育简化行为视为正常,因为这两种不同动机的相同行为所造成的结果都是一致的。
三、教育缺位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目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关于质量观的讨论不绝耳。其实,质量观问题说到底是教育观问题,只有首先解决了“为什么教育”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怎么样教育”的问题。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此来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作为教育分支之一的远程教育,也必须“以人为本”,在“授人以鱼”和“授人以渔”的同时,关注人、引导人,使人成为不断“向更高存在状态跃迁”的人,这才是我们所应树立并固守的教育观。只有在这种教育观的指导下,才会根治远程教育中的教育缺位问题,远程教育的勃勃生机才会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2.切实加大政府投入
远程教育的技术成本已经十分高昂,资金回报也须其规模效益突破了某种临界值后才成为可能,这给最需要远程教育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设置了难以逾越的屏障。要解决这一制约远程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建立并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使远程教育能在即将到来的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级政府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对远程教育的投入。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状况告诉我们,没有政府的资助和扶持,单纯依靠学校自身实力或校企联合的产业化运作,结果都必然导致以牺牲质量来换取经济收益的严重偏离教育方向的行为发生。
3.完善远程教育督导
教育督导作为保证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历来为各级政府所重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在全国电大系统开展后不久,教育部便组织专家组开始实地考察评估。已经进行的中期评估工作也的确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收到了一定的实效,不失为现阶段对远程教育进行督导的一种方式。但应该看到,这种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评估局限性较大,随着政府职能转换步伐的加快,教育的评估督导应逐步过渡到由稳定的社会专门机构来承担,由那种具有良好信誉的权威机构以正确的教育观为指导,将教育而不是仅仅将教学、技术等列为核心指标,客观地对学校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并定期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以确保教育督导的科学、及时、公正、透明。
4.强化服务育人功能
传统学校教育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已形成了独特的优势,远程教育在服务育人方面则大有可为。通过所提供的教育服务来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使学生在享受优质服务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熏陶和教育,应该是我们所追寻的一个目标。我们给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越周到,学生的满意度越高,远程教育的育人功能发挥得就越充分。这里应该注意三个问题:一是要强化全员服务意识,这是为学生接受远程教育提供各种便利的基础;二是要统筹规划,尽快建立起灵活、便捷、高效的服务通道;三是要建立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服务到位。
5.创建虚拟校园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开辟了一个植根于现实、却又超然于现实的虚拟世界,这为我们在原本不知如何入手的远程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创造了尽情挥洒的可能。通过网络展示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建设成果,增强学生对学校物质环境、教学秩序的了解和认识,在现实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网络传播学校深层次的精神文化,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也已为一些高校所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这些努力和尝试都告诉我们: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创建虚拟校园文化,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实现其与现实校园文化的对接,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不失为部分地解决远程教育中教育缺位问题的一剂良方。
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创新教育等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就人的精神品格、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们在远程教育中的缺位是不应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相信在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和通力合作下,远程教育一定会拥有健康、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