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治理的若干新问题与研究新趋势论文_李娟

自然资源治理的若干新问题与研究新趋势论文_李娟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 274600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资源的治理工作广受重视,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综合相关领域和资源,提升治理效率和效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关键词:自然资源治理;问题;趋势

引言

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量来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要素。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国不断调整自然资源治理模式,力求更好地保障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持续供应。需要按照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改革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不断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

1传统自然资源治理存在的问题

1.1自然资源法律体系和制度体系不健全,资源开发利用相关者权责不清

一方面,我国缺乏综合性的自然资源法,对自然资源的功能定位、权利划分、管理边界、流转制度、权益保护等缺乏系统、明确的界定;另一方面,现行的各资源单行法具有一定的部门倾向,侧重于资源属性管理和行业管理,对资源的空间属性、资产属性、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等考虑不足,不利于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和系统治理。从制度体系看,资源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交易制度等不够完善。资源治理相关主体的职责不清、权益保障不到位。例如,资源使用权的权益没有得到充分保障,公权侵犯资源使用权的现象时有发生。

1.2自然资源分散管理,系统整体性不足

以往自然资源由不同资源管理部门分散管理的模式割裂了自然资源间的有机联系,不利于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也不利于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资源的分散管理还容易带来缺位、错位和越位的现象。如,各类资源利用规划在空间上存在交叉、重叠,甚至冲突矛盾。

2健全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2.1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不同层级政府之间权责

此前,一般认为我国出现“九龙治水”的困境是由多部门分散管理自然资源造成的。但往往忽视中央与地方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事权、财权划分不合理的影响。中央政府对地方资源管理干预过多、各个部门自上而下对各地自然资源垂直管理弱化了地方政府统筹资源统一管理的职能。如自上而下编制的各类规划存在规划期不一致、资源认定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但地方各级资源管理机构必须强制执行,造成地方空间规划混乱。可以说地方自然资源管理职能的弱化、碎片化是影响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管理工作中,自然资源部代表国家行使的资源所有者职责无法全面行使,也难以全面履行对资源的监管职责,需要根据自然资源本质属性和区域特征,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资源管理权限和责任,依法分级代理行使资源所有权职责。中央政府主要对影响国家资源安全、生态安全的重要资源以及部分国家公园直接行使所有权,并通过建立和完善全民所有权自然资源资产的监督机制,对地方不合理的资源利用进行监督。对于不影响国家安全的资源尽可能地交由地方政府管理,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实施资源治理地方分权有利于减轻中央政府管理压力、调动地方政府积极性,也有利于地方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灵活调整资源治理策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建立系统整体的“自然资源基本利用区”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深刻的大生态观。这既是对农田、林地、草原和海洋等资源的肯定,也强调了需要加强各资源系统间的协调,避免割裂农田、林地、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是统筹开展自然资源工作的基本遵循。因此,在国务院机构改革逐步理顺的大背景下,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继承并创新原有制度经验,为综合保障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木材等基础性、稀缺性自然资源产品的需求,建议将基本草原、基本林地和基本养殖用海与基本农田有机协调,适时建立系统整体的“自然资源基本利用区”制度。科学界定不同资源特性,明确基本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定位。农田、林地、草原和海洋等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和空间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既为农民、林民、牧民、渔民提供了主要的生活保障,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主要的生活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省考察时强调:“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农田是粮食的主要来源,在确保口粮绝对安全、谷物基本自给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根本性地位。相比于农田,林地、草原和海洋的生态属性更强,开发利用管控不当易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应在满足可持续发展条件下适当开发利用。现阶段需科学界定各类自然资源特性,明确基本自然资源定位,实施具有可适应、差别化的管制政策。

2.3发挥科研优势,领衔国家重大创新任务

立足自然资源部在深地探测、深海探测和对地观测等创新领域的先发优势,在自主创新、高端引领上重点部署创新任务。一是积极推进科技创新2030-地球深部探测重大项目立项实施,同步探索启动地球深部探测创新平台建设。二是加快推进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建造,打造下一代深海利器。三是实施好深地资源勘查开采、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海洋环境安全保障、地球观测与导航、重大自然灾害等83项国家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力争出好成果。四是加强陆海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建设,建好一陆一海卫星应用专业机构,整装推进高分辨、高光谱、高重访、立体观测能力自然资源业务卫星星座体系建设运行。

3自然资源研究趋势

3.1学科融合化

在推进系统机理性研究的过程中,也促进了各学科的融合,特别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弥补了系统研究中自然要素与人文要素耦合机制研究不足等缺陷。在具体的研究中强调自然过程与人文过程的有机结合,注重知识—科学—决策的有效链接,不断促进学科的融合发展。资源科学研究的学科融合化有助于厘清系统演化的自然—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提升系统集成与决策应用。

3.2系统机理化

传统的自然资源研究以描述性、解释性研究居多,一些机理性研究也主要基于对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单要素的形成演化进行研究。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山水林田湖草这一生命共同体进行系统性的机理化研究。对由自然过程、经济过程和社会过程共同组成的人地系统进行系统研究,对资源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等进行多元权衡与集成,提出适应性的调控方案。资源科学呈现从传统的描述性、解释性研究走向机制性研究的趋势,从演化过程、内在动力与作用机制等方面入手,开展系统性机理研究。

结语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治理的背景和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一二十年将是中国资源科学发展的重要发展期,需要不断加强资源科学的理论创新和技术方法创新。针对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炼不同时空尺度下研究理论和技术方法,做好空间尺度转化,直接为空间治理与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

[1]王克林,陈洪松,曾馥平,等.生态学研究支撑喀斯特区域生态环境治理与科技扶贫[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2):213-222.

[2]郝庆,孟旭光,刘天科.国土综合整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3]刘文政,朱瑾.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基于地理学综合研究的视角[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6):75-86.

[4]王灵波.公共信托理论在美国自然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及启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1):56-66.

论文作者:李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8

标签:;  ;  ;  ;  ;  ;  ;  ;  

自然资源治理的若干新问题与研究新趋势论文_李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