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中医医院 3236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式。方法:我院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单双号编号分组,对照组为25例,观察组为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急诊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与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能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30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胸闷、心绞痛、气喘等症状[1]。为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后的效果,我院将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研究过程及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我院选取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作为本次的研究目标。
单双号编号分为两组,观察组为25例,对照组为25例。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女性=14:11;平均年龄为(42.69±5.26)岁,平均时间为(5.20±2.30)小时。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男性:女性=13:12;平均年龄为(43.28±5.47)岁,平均时间为(5.45±2.10)小时。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时间与平均年龄的基线资料相似(P>0.05),本组数据可以作为科学性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通过准备舒适的环境,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定期进行体检等作为常规性护理。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急诊护理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患者入院前,护理人员需要成立护理小组,制定系统化的护理流程,定期培训小组成员,为患者建立个人信息档案,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相对应的护理措施。
(2)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迅速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药物、设备与器械,从而为患者争取抢救的时间,并向意识清醒的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3)当患者经过抢救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得患者在建立自我保健意识的同时,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开展后续工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护理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的数据,详细记录并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采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研究数据处理。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使用(%)表示,并用卡方进行检验;两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需要用t进行检验。以P<0.05来表示两组患者经过对比差异显著。
2实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病程时间长等特征,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血清心肌酶增高、心律不齐、急性循环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2]。
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常规性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通过提供安静的住院环境,配合医护人员开展抢救工作,定期为患者体检等方式进行常规性护理[3]。经过护理后发现,该护理方案的范畴过于片面,护理人员只能对患者作简单的检查与护理,最终导致护理的效果不佳。
观察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通过急诊护理方案。护理人员通过成立护理小组,制定合理的护理流程,建立个人信息档案、准备好手术所需要的器械,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宣讲疾病相关知识等进行急诊护理[4]。本次护理后发现,该护理方案不仅能优化护理流程,还可以通过明确的分工合作为患者争取到抢救的时间,最终显著的缩短了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并极大的降低了复发率。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护理方案后,可以起到显著的护理效果,且安全系数高,在以后的急诊护理中具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荣旗,胡秀玲,石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的护理观察[J].医疗装备,2016,29(4):170-171.
[2]王思英.急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2):246-247.
[3]范姣平.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中青年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6,22(6):129-130.
[4]陈新霞.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38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6,15(2):141-143.
论文作者:李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急诊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