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响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各地预制构件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短期快节奏的建厂投产、相应的管理经验不足,导致存在较多问题,制约装配式建筑工业化健康稳步发展。本文从PC工厂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入,分析原因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及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PC工厂;产业化;BIM
1前言
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转型期,加之我国资源、环境及人文现状,如何高质量利用资源进行建设已然成为现阶段公众关注的焦点。建筑工业化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其将传统建筑粗放式的弊端进行改良,从设计的专业化,到构配件生产的工厂化,再到施工机械化及组织管理的科学化,做到全流程的精细化管理。国家为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从政策、法规、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各地装配式建筑得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涌现出建厂热。但装配式构件厂在短期内筹建,缺乏完善的配套服务及专业人才,诸多问题便不断出现,阻碍装配式预制构件厂的稳健发展。所以从暴露出的问题中分析原因,并吸取先进单位的管理经验,才能使装配式建筑能够在我国得到广泛推广。
2 装配式建筑工厂管理现状
2.1 组织机构不健全,各部门协同效率低
装配式建筑工厂作为预制构件全生命周期的关键,涉及到的环节包括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模具设计、构件各项参数统计分析、物资材料计提采购、生产方案及技术交底编制、生产计划安排、质量检验、产品出入库、构件运输等。预制构件是诸多部门人员共同协同配合的作品,但在现实中部分预制构件厂部门配置不完善,有的为节省开支,将诸多职能划归为一个部门来执行,导致分工不明确,起不到互相监督作用。有的构件厂组织架构臃肿,各部门间相互推诿扯皮,出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影响构件生产。
2.2 专业人才及产业化工人短缺
人才队伍建设是预制构件厂的重点,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成熟人才在现阶段较为短缺,短期预制构件厂大量出现导致专业人才需求量激增。部分新增就业人员带着传统建筑施工管理思维进行生产管理,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工厂化快节奏的生产。其次,建筑工人从传统的建筑工地转移到固定厂房进行施工作业,作业环境得到改善,加之先进机械工具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但预制构件生产需要精细化的操作,构件质量要求更为严格,传统建筑工人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现阶段很多预制构件厂并没有组建培养自己的建筑产业化工人队伍,导致工人凭原有经验及其他工人传授进行作业,不能形成系统规范化操作。另外同行业构件厂工人引进,使得部分工人刚熟悉生产操作便被其他构件厂招走,工人流动性大,不能形成一批具有娴熟技能的稳定产业化工人。
2.3 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全产业链包含许多复杂内容,现阶段部分预制构件厂还是单纯依靠人工原始记录进行管理,简单粗放的管理模式降低了生产效率,各个工序环节不能很好衔接。从图纸设计到构件生产、隐蔽验收、构件堆放及运输各个流程未能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信息录入读取,各环节脱节独立操作,使得信息孤立极易产生主观判断,不能对构件进行实时跟踪。另外构件深化设计、模具设计、原材料配置信息化应用水平低,没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导致的现状是产品定制加工,通用性较低,模具配置周转使用次数低,材料损耗大,生产成本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信息化未能在预制构件厂得到应用会使得构件全生命周期不能有效追溯,当预制构件出现质量问题时,很难快速找出哪个工序出现了问题。
3 装配式建筑工厂精细化管理建议措施
3.1 完善管理组织机构,加强协同联动
首先预制构件厂要建立从设计、生产、质量、安全、物流全过程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配置专业管理人员,同时应设置部门联络员进行部门间协调沟通。其次完善的组织机构是保证构件厂有序运营的前提保障,部门人员间信息共享传递是基础。所以各部门间要打破壁垒,不能只顾及本部门工作,忽略部门间的配合。各部门负责人应该牵头加强彼此间联动互通,从深化设计阶段,设计人员在满足主体设计要求的同时,组织模具设计及生产管理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避免碰撞及减少后期模具配比和生产周期。构件生产阶段,生产管理人员要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尤其对关键部位重要节点施工进行设计交底,构件可快速稳定生产。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专有产业化工人
预制构件厂首先要引进成熟专业管理人员,同时要加强专业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建立导师带徒制度,通过成熟人才“传帮带”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另外装配式建筑发展迅速,信息技术更新较快,构件厂不能一味的闭门造车,要适时引进来走出去,加强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的交流,搭建互相学习平台,使管理人员紧跟行业发展。专业管理人员要增强创新意识,总结设计、生产管理经验,不断优化设计、工艺工法,建立自己的知识库。其次构件厂要关注生产工人的培训教育,建筑工人从传统施工现场到预制构件厂,不仅是施工环境的转变,更多的是施工方式及操作规程的转变,传统工人原有的施工习惯如果不能转变适应工厂化生产则会直接影响预制构件质量。预制构件厂从工人进厂就要组织业务操作培训,并指定具有操作经验的工人进行指导,纠正原有施工习惯,培养工业化精神,组建稳定的工人队伍,完善福利待遇,减少产业化工人流失。
3.3 搭建信息化系统平台,全流程可视化管理
在预制构件生产阶段,搭建BIM技术多维度模型,将构件信息数据集成,同时采用RFID技术或二维码信息技术将构件材料、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等信息预埋在构件表面,每一个构件便有了唯一的身份,在构件生产、存储、运输、吊装过程中通过专有设备进行识别读取信息,保证了每一块预制构件的准确性。另外每一块预制构件全生命周期各个工序的信息反馈到BIM数据库,实现全流程可视化监督,当构件出现质量等问题时可调取构件信息进行问题查找,为及时分析问题原因并制定整改方案提供依据。
4 结语
国家为打赢环保攻坚战,还人民一片蓝天,大力鼓励发展绿色建筑、改善建筑施工现场环境,推动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建筑单位抓住企业转型升级的契机,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在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升级传统管理模式的同时,要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装配式预制构件厂的运营中。我国装配式建筑才刚刚起步,我们要不断总结、创新、突破,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英. PC构件工厂标准生产流程的优化策略[J]. 住宅产业, 2016( 12) : 22 - 24.
[2] 李燕鹏,王伟. 发展预制装配化建筑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管理学报,2016(5):1~5.
[3] 常春光,吴飞飞,等. 基于 BIM 和 RFID 技术的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管理[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2):170-174.
论文作者:马海峰,曹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构件厂论文; 工人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厂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