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环境变革对高职审计人才培养的启示论文

需求环境变革对高职审计人才培养的启示

殷 红,杜彦宾

(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苏州 215104)

[摘要] 互联网+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给会计行业和审计行业提出了全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依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动适时做出调整。通过对20所国内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统计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存在审计人才培养结构单一、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人才培养为主,人才知识结构单一、跨学科复合型知识架构匮乏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审计人才,应当进一步完善审计学科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

[关键词] 需求环境;审计;人才培养

1 审计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使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电子商务、互联网、区块链等全新的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孕育了崭新的账务处理模式和财务报告模式。经济环境的这一变化必然引起审计供给侧的变化。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1]。大数据时代审计数据呈现出体量大、种类多、处理速度快、数据价值密度低等特点,审计人员运用较低的成本实现全面审计成为可能。同时大数据时代审计工具更加智能化,对审计人员计算机技能的要求也更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纵深方向发展,审计行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加快。近年来,国内领先的会计师事务所纷纷通过国际加盟的形式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化必然引起对国际化审计人才需求的增加。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提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一时间,政策落实审计、自然资源离任审计、政府财务报告审计等新兴审计业务不断涌现。新兴审计业务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审计知识,又要掌握资源环境知识、理解政策法规规定和政府会计准则。宏观环境的这些变化最终都会影响到对审计的需求[2][3][4]。高职院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也应当适时而变,这样才能培训出合格的审计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现行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统计分析

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为了考察当前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先后选取了10所知名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和10所财经类高职院校作为研究样本。为了使样本具有代表性,所选院校来自不同省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均有涉及。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资料都从学校官网上通过手工搜集而来。为了保证资料的准确性,所有资料都通过交叉核对。

2.2 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分析

表1报告了10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会计审计专业设置情况。如该表所示,10所院校均设置了会计专业,但仅有3所设置了审计相关专业(审计学和注册会计师方向)。这说明,综合性高职院校对审计专业重视不足,审计学未作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纳入专业体系中。表2报告了10所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审计专业设置情况。如该表所示,10所院校中只有4所设置了审计专业,这一比例仍然比较低。由此我们可以推断,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总体结构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人才培养结构单一,多数高职院校以会计人才培养为主,要么压根儿不设置审计专业,要么仅仅设置注册会计师审计,较少考虑到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金融保险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等新兴的、特殊领域的审计人才需求。其次,审计人才培养以会计理论为引导,较少考虑到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知识,难以培养出复合型审计人才。

表1 十所综合性高职院校会计审计专业设置情况

表2 十所财经类高职院校会计审计专业设置情况

2.3 高职院校审计人才知识能力结构分析

为了反映高职院校审计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本文将上述20所高职院校中设置了审计专业的院校单独抽取出来,搜集了这些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如表3所示,一共有七所院校开设了审计相关专业,这七所院校全部开设了财务审计课程,但是,仅有三所将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提到了主干课程的地位。同时,两所院校将计算机审计(或者审计信息化)列为主干课程,一所院校开设了经济责任审计和绩效评价审计。其它专业课程都以会计类课程为主,较少关注对财政、金融、环境、信息、工程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说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审计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满足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不同主体以及不同行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审计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审计专业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掌握会计知识和审计方法,又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环境、资源、信息等知识储备,因此,可以说审计学科还是一门交叉型学科。审计按照主体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按照行业不同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审计、金融保险审计、工程审计等。高校在设置审计专业时应当将不同的审计主体和审计行业考虑进来。尤其是当前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需求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建议高校在开设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同时,增加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专业或者方向。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借鉴中注协与高校合作办学的模式,与内部审计协会合作,开设内部审计方向。此外,也可由审计署牵头,选择符合标准的院校合作开办政府审计方向的审计专业。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体系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表3 七所高职院校审计专业课程设置情况

3 市场需求导向下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3.1 完善审计学科体系,加强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人才的培养

根据2017年11月27日和2018年4月26—27日两次鄱阳湖湖区的水体垂直巡航观测数据,观测区域主要在主湖区及松门山以北的主航道(图1a),考虑湖区水流条件变化、河流汇入以及人类活动变化等影响因素,分别设置了1701#~1711#等11个、1801#~1820#等20个站点,其中,星子站日均水位分别为 9.50、11.78 m左右。站点空间分布如图 1所示。

正交试验-多指标归一化法优化凤丹皮水提工艺…………………………………………………… 王 培等(3):361

3.2 优化课程结构,鼓励跨学科教学融合

目前高职院校的审计专业课程仍以会计和财务审计为主,考虑到审计领域的新兴业务不断涌现,建议在财务审计之外增设绩效审计、环境审计、工程审计等作为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此外,应当加大计算机审计教学。当今社会信息化发展异常迅速,审计过程信息化加快。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术,又要会操作应用平台。审计软件不断更新换代,对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未来的大数据审计将会使用更多源异构的数据和更复杂高级的技术方法,对审计人员洞察数据的敏锐性要求也更高。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应当提升计算机审计方面的师资力量,加快开发计算机审计教材,增加计算机审计课时,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要时,在交叉学科比如工程审计、环境审计等方面,可以进行跨学科教学活动,聘请工程、环境、计算机等其它院系的教师授课。同时,也可以跨学科合作攻克科研难题。

3.3 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审计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是由于实训课程难度大,目前很多学校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建议加快审计实践教学改革的步伐,改进审计实践课程的软硬件,对现行的“双元制”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再思考和重新设计。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引入“互联网+企业导师制”模式[5],企业导师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反复实践,同时还可以运用互联网平台的答疑、点评、收藏等功能实现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突破当前校企合作的困境,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

另一类人,崇尚“无德有才才为上”。他们信奉“成王败寇”哲学,践行“丛林原则”,没有是非,没有对错,而是注重方法、讲究技巧、玩弄手段。一旦问题败露,被抓了,便自认倒霉;蒙混过关了,便沾沾自喜,自视高明。他们对己如此,对人亦然。这类人,与动物相比,不说毫无二致,也算“性相近”了。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人们还是想通过教育,让他们的人性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仲杨梅,沈磊.需求环境变革下的高校审计人才培养研究[J].财会通讯, 2017(28):42-46.

[2]刘世林.论我国审计人才需求和高校审计人才培养模式[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6,21(5):36-41.

[3]曾晓虹.审计教育环境变革及其对审计人才培养的启示[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1(4):94-97.

[4]张薇.市场需求导向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财会研究, 2012(21):69-71.

[5]阳杰,应里孟,谢健.论互联网+企业导师制——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改革[J].财会月刊,2018(10):136-142.

[中图分类号] G717;F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31-0096-02

基金项目: 苏州市人才启动金项目“互联网+人工智能背景下会计师事务所智力资本信息披露研究”(No.3180138);苏州市职业大学教改项目“校企合作视角下审计实训课程教材建设与开发”(No.20190691802039)。

作者简介: 殷红(1982-),女,河南周口人,会计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研究与资本市场信息披露;杜彦宾(1978-),男,河南周口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审计理论研究。

标签:;  ;  ;  ;  

需求环境变革对高职审计人才培养的启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