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中医医院 445000
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的预防作用。方法:筛选我院96例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分别应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术中压疮的发生几率。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28%低于对照组18.7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管理;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压疮
压疮是指人体局部皮肤或肌肉组织持续受压,致使血液循环不畅,局部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皮肤软组织糜烂、坏死的一种并发症。术中压疮即在术后几小时至3d内发生的急性压疮[1],在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中较为多见。该并发症的发生使得其他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增大,住院时间延长,后期康复欠佳。而对于压疮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用,因而如何在术中以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预防成为神经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我院96例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并做如下汇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筛选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神经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96例展开深入研究,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已获悉本次研究的全部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术前压疮、糖尿病、皮肤病、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病变者,且手术时长在6h以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本次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48例。实验组中男女比例为21:27;年龄区间为63~81岁,平均(73.1±3.3)岁;手术体位:半坐卧位者11例,平卧位者14例,俯卧位者13例,侧卧位者10例。对照组中男女比例为20:28;年龄区间为64~80岁,平均(73.9±3.6)岁;手术体位:半坐卧位者10例,平卧位者15例,俯卧位者14例,侧卧位者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手术体位等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体位管理、皮肤护理及饮食护理等。实验组患者则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1)成立专题小组。成立由高年资主管护师任组长的防压疮专题小组,负责和配合围术期的护理及治疗工作。其中组长的工作职责为整体护理工作的全面负责和护理人员的管理培训,而小组成员则为各项护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需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并不断学习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术中压疮知识的集中学习和业务查房指导等使小组成员的专业技术得以提升;同时定期进行业务技术的考核,以使操作流程得以标准化,护理人员的职业意识及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最终优化护理质量。(2)强化培训,完善方案。由专题小组的组长对神经外科相关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性的培训,主要包含手术体位的正确安置、术中压疮的有效防护措施、具体的操作方法、护理评估单的填写以及压疮发生时的处理措施等,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并于每月进行相关的分析和总结,以明了解决方法,修正并完善护理方案。(3)进行风险评估。在患者入院2h内完成压疮风险评估,考虑到老年患者机体抵抗力、皮肤状态及新陈代谢均较差,应每日进行一次风险评估,并针对风险较高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4)手术体位的正确摆放。神经外科手术的精细度较高,用时较长,因而应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调整患者的体位,并运用粘贴压疮贴于受压处,轻薄软垫垫于身体空隙处,从而减轻受压皮肤及骨突处的压力。在进行体位固定时动作应轻柔,以免造成拖拉伤,同时束缚带应松紧适中;术中应高度关注受压皮肤的颜色变化,并及时采取减压措施。(5)与手术医师的默契配合。首先应对手术步骤了然于心,提前备好手术所用器械、棉片、吸引器头等,在术中快速而准确的传递器械,及时更换吸引器头型号并擦拭双极电凝镊的焦痂。(6)术中保温防湿。当患者的体温较低时,血液循环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局部供血不足,诱发术中压疮。因此需维持手术室的温、湿度适宜,或可采用床上加温系统以有效维持患者的体表温度,但要避免温度过高致使汗液大量排出;同时加固处理患者的静脉通路、导尿管连接处,避免因液体或尿液浸湿床单;滴水电凝镊的使用应正确规范,用完后及时将开关闭合,以免皮肤濡湿。(7)压疮护理单的使用。将患者的年龄、皮肤状态及潮湿情况、术前活动能力、麻醉方式、手术预计时间、术中体位以及预计低温持续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并于术后随病例转回病房,由病房护士继续记录各阶段的皮肤情况及所采取的护理措施,严格交接班,若发生压疮,应详细记录其部位、分期及面积。
1.3 观察指标 根据压疮护理风险管理手册中压疮分期标准统计术后3d内患者的各期压疮发生情况[2],并计算术中压疮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百分比来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卡方行数据检验。P<0.05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统计,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18.7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术中压疮发生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术中压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尤其是对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而言,其复杂的体位安置和因精细操作而致的长耗时等均使得压疮的发生几率变大。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神经外科手术患者日益增多,而老年人多皮肤干燥,且合并多种原始疾病,自身免疫力薄弱,使得术中压疮的发生几率随之增加。因此应加深对压疮的重度程度,并深入分析其危险因素,从而探究有效的预防方法。
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是将具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进行有机集合,并将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使得各项措施之间互为辅助,相互联系,得出最佳护理策略。集束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能够使护理人员主动、全面的完成对患者的针对性护理,使得管理结局得以优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压疮发生率6.28%远远低于对照组18.75%(P<0.05)。究其原因为集束化护理管理的涉及范围较广,课题小组的成立也使得护理经验的交流和学习更为深入和全面,术前压疮风险的评估可使护理人员对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个初步了解,利于术中具体护理行为的针对性实施,手术体位的管理更为有的放矢,同时严格控制手术室温湿度,规范各项术中操作,并通过压疮护理单进行实时跟踪,最大程度的降低了术中压疮的发生几率。而单一的常规护理因涉及面较窄,各项护理措施缺乏连贯性,故而护理效果欠佳。
综上,对神经外科老年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其术中压疮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曾丽娟,徐常娥.集束化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患者术中压疮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68-169.
[2]张利岩,管晓萍,刘万芳.压疮护理风险管理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汪次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体位论文; 中压论文; 老年论文; 发生论文; 神经外科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