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在市政工程建设中加强工程管理一直都是工程建设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对于工程的质量管理,更是其中的重点问题。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工程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是非常必要的,有效地加强市政工程管理,提升市政工程建设质量,对施工人员的安全以及工程的顺利进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问题;措施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概述
1.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内涵
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包含整个工程的方方面面,是对整个工程的综合性管理。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会应用到较多的机械设备。工程的管理,首先是对这些机械设备进行安全管理,并且,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是较为复杂的,因此,这也为市政工程的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市政工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市政工程的安全,以及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特点及内容
1.2.1复杂性
市政工程的施工工程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是由于施工材料的种类与数量相对较多,在进行材料的选用以及配比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另一方面是由于市政工程中所涉及到的施工工序较多,并且较为复杂。另外,人为因素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会增加市政工程的复杂性。
1.2.2不确定性
我国的市政工程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人为因素影响以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两个方面。市政工程包括的部门相对较多,人员参与也相对较多,同时市政工程还关系到用户、监督管理部门以及供应商等,由于涉及较广,这就会使得工程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市政工程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工程建设的地理位置、温度、湿度以及极端天气等都会对工程造成影响。并且,这一方面的影响不能够有效的控制,只能够进行适当的避免。
1.2.3质量标准高
由于市政工程关乎到政府以及整个城市的形象,所以市政工程建设质量要求非常高,同时市政工程的质量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因此,只有严格按照市政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施工,才能够更好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1.3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能够有效地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机械设备以及施工的工序相对较多,也较为复杂,这也使得现在的市政工程施工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只有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管理,才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得到进行及时解决。(2)有利于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效益。加强市政工程施工效益是工程不断进行建设的巨大推动力。但是,提升市政工程的施工效益不是简单地说说就可以,而是需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良好的控制与管理,加强施工人员相互之间的配合,对市政工程中所使用到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并不断地提升施工效率等,只有通过加强市政工程各个方面的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增强施工效益。
2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2.1市政工程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够全面与完善
在当前市政工程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具体的管理流程不够清晰、完善的地方,这就对市政工程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具体可分为建设阶段、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在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缺乏全面的综合考虑,导致前期决策和设计不合理,进而在建成后的运营阶段出现二次重复建设的现象;市政项目大多在城区,点多面广,建设的外部干扰因素较多,不利于项目精细化管理,可能会严重影响施工阶段工程的质量、安全和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市政工程管理质量意识和人员水平不高
现在市政工程的承包商短期行为突出,质量控制程序以及质量控制手段单一,不按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施工规范投入施工设备,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工程质量;建设单位片面重视工期,忽视工程质量,为后期建成投运埋下质量隐患;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与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有着直接关系,但在当前实际市政工程管理中,存在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强、管理队伍较为薄弱的问题,管理人员宏观和微观把控能力不强,这就导致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都存在严重的问题,就无法对市政工程进行准确的监管,难以应对市政建设过程的突发问题。
2.3缺乏现代化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现代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经调查发现,BIM技术在市政工程管理中应用较少。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但当前大部分工作人员对BIM认知不足,仅仅认为BIM只是取代CAD的三维建模软件,从而忽略了BIM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1]。
2.4市政工程全寿命周期存在风险
市政工程全寿命周期一般为立项决策、实施和运营三个阶段。但当前管理人员不注重对项目前期的控制和跟踪,经常是等中标后才进行组织设计,这就错过了对工程前期风险的有效控制,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设计过程对影响因素考虑较少,导致设计的较为保守或不合理,增加了建设的成本。施工过程中不重视依据和运用定量的施工成本控制报告系统进行工程管理,导致目标控制还处于相当粗放的状况。使用单位不注重运营阶段目标管理,存在出现问题后再被动管理解决的现象,这样就增大了工程运营阶段的管理风险和使用成本增加。
3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健全管理机制,优化管理模式
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工程有序开展施工作业的保障,优化管理模式,将管理与现场充分结合,从根本上确保工程质量,对工程的管理水平标志着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能够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工程管理人员应具有先进的管理理念,面对现场的复杂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将优秀的管理理念渗透到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关键部分施工,更应结合先进、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工程返工概率,保障工程质量和工期。
3.2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
根据统计和分析,施工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对施工影响较大,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是有效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的途径之一。工程管理人员适当地把控施工人员实际需求和思想动态,对表现突出的优秀施工人员进行适当的奖励,同时对工作懈怠、操作不规范的施工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情节严重的人员作出开除处理。在激励施工人员积极投身工作的同时,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监管,确保各个环节按照操作规范施工。
3.3组织人员培训,提高施工团队综合素质
施工团队中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应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职责,明确自己应履行的责任和义务,而实际管理中对于这方面的认识较为欠缺。大多数施工队伍有临时工或者农民工组成,综合素质较低,项目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的管理经验,对此,施工单位应加强人员培训力度,强化各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团队综合素质。施工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例如:对工程管理人员和各岗位施工人员有针对性地组织分批次培训,培训后可以通过考核的方式检验培训成果,对考核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保证其工作和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举办专业技术交流会,不同领域的人员分享不同的管理经验,经过沟通和交流,开拓管理人员的管理思路。除了针对各岗位专业技能方面组织培训,还应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工程现场全员的安全意识,确保施工安全、有序地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随着市政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对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工程是一种惠民的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这就需要加强市政工程的管理力度,运用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及时的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为老百姓提供良好的便利,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文.市政工程管理质量与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完善[J].智库时代,2018(51):273-275.
[2]赵广冲.浅论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江西建材,2017(18):237+242.
[3]于洋.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问题与措施研究[J].居业,2017(02):151+153.
论文作者:梁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较多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