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说“读书”,“读书”。究竟什么是读书呢?我觉得读书的关键就在于这一个“读”字。读从形式来说,可以分为朗读和默读两类。我所说的“读”,主要是指朗读,就是将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活动。下面就“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常常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帮助学生尽快熟悉课文,把握教材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还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思想熏陶,在心里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如今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大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教师重视对识字和写字的训练,对修辞手法的分析,对文章结构的划分,对段落大意的归纳,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的训练。联系自身的教学,我认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许多学生对学习语文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教师没有抓好“读”这一环节。
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白话和文言是一样需要吟诵的,要深切体会白话和文言的种种方面,就必须花一番工夫去吟颂,叙事抒情的文章,还要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把文章的神情理趣,在声调理曲曲地传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的体会,不知不觉就把内容和理法化而为自己的东西了。”这也和古人所讲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不谋而合。还有古人所说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现)”也讲了这一深刻的道理。
学语文,必须通过朗读这一审美的活动,才能进入鉴别美,欣赏美的境界。教师教学生读书,就是要教他们美读,因为学生只有通过这一审美活动,感受到文章的美之所在,才会自觉认真地去学习它,更深入地去理解它,记住它,并潜意识地在写作中运用其中可贵的东西。比如人们在欣赏一样东西美抑或不美时,并不需要太多理性知识,多半可以借助自己平时积累起来的感性知识,就能够毫不犹豫地判断出该事物美或不美,。这就好象我们在听一支歌曲时,虽然我们不知道歌词,也不能马上记住歌词,但我们却能很快地被其悦耳动听的旋律所打动。读一首诗时,也许我们还没有深入到考虑它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但它那饱含激情的音乐般语言早已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的境界。另外,语文诗文本身就反映了作者的主观审美意识,欣赏者只有通过语文的流动过程——朗读或默读接受形象,通过自己的想象进入作品中的艺术境界,这样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所以,许多优美的作品,如果对它们进行一些枯燥无味的讲解,就会使作品失去它原有的魅力。
语文教学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因此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多数都具备这样的功用,如果我们采用分析说教的方式把文章渗透的德育内容强加给学生,我觉得会适得其反。但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方式,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朗读方法,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审美的境界,把德育转化成美育,用美的形象打动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这样不是更好吗?因为常言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朗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和写作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怎样才能做到说得好,又写得好呢?这主要取决于学生收集知识的渠道,以及平时是否注意积累。如果学生不多读书,多背书,说起话,写起文章来,就只能用干巴巴的几个词,显得苍白无力,语言功夫不到家;反之,如果学生平时多注意朗读,那么在说话或写作时,就能做到信手拈来,随心所欲,说起话来头头是道,写起文章来有血有肉,生动具体。
作为一名十多年教学经历的教师,我在这个方面深有体会。记得我刚走上讲台时,由于性格内向,在台上很放不开,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讲课时精神状态不佳,没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学质量总不见起色。后来,我向老教师请教,他们在听完我的课后一针见血地给我指出我的缺点:上课缺乏激情,没有注意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朗读指导和训练。后来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地尝试着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摸索出了一套指导朗读的方法。这就是听读——自由读——展示读——表演读——及时评价反馈的“五步读书法”。
听读,就是指听录音读或听教师范读。为的是给学生提供学习借鉴和参考,让学生尽快地熟悉课文内容,学习仿效别人朗读时的处理技巧:如什么地方该停顿,什么地方该重读还是轻读,什么地方语调该高昂还是低沉,什么地方节奏该轻快还是缓慢。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起着难以名状的影响。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博采他人所长,为自己所用,不断地锤炼自己的朗读技巧,使之日趋完美。
自由读,就是指学生在第一步听读完成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朗读。这主要体现了目标教学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是朗读的主体,教师在这一活动中只是起一个指导者的作用。教师在播放录音或范读后,就应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该怎么样朗读,应让学生自己去琢磨,自己去练习。这就需要学生去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去揣摩文中人物的思想性格,对如何进行朗读有一个通盘的考虑,这就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展示读,就是指在第二步自由读完成的基础上,抽学生起来进行朗读。因为通过前一环节的精心准备,很多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愿望。在处理这一步时,具有双重功效,既可以训练朗读者的朗读水平,提高其心理素质,又可以培养其他学生认真聆听的好习惯。朗读者通过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满足了内心跃跃欲试的渴望,经过多次的训练,也会让其增强自信心,不至于在以后的正式场合怯场。而其他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在认真听后,都会不由自主地拿自己与别人比较,从中取长补短,长此以往,就会使更多学生的朗读水平得以提高。
表演读,就是指对一些适合表演的内容或片段进行再加工,即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主观创造,上台进行表演。表演的形式可以分为单独表演和集体表演。通过单独表演这种形式,能够很大地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集体表演这种形式,则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而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表演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也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自主创新。
及时评价反馈,就是指在学生读后或表演后,应及时地对其进行评价。因为学生在读后或表演后,都希望得到一个中肯的评价来激励鞭策自己。但在这儿,有一个“度”的问题,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弄巧成拙。评价应多鼓励,少批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继续努力。
综上所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在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中自觉地贯穿朗读训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朗读中有所获益,感受语文这一学科的无穷魅力吧!
论文作者:王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时代》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8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这一论文; 语文论文; 教师论文; 文章论文; 就是指论文; 《文化时代》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