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2011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年中论文,制造业论文,格局论文,趋势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462(2014)07-0082-08 修回时间:2014-05-05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世界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全球、国家或区域等不同空间尺度上都可以观察到。经济集聚常常伴随着两个重要事实:在时间维度上,经济产出持续增长[1];在空间维度上,经济活动不断向少数区域集聚[2-3]。关于产业集聚的问题,Marshall[4]很早就注意到它的重要性。Marshall将产业集聚归因为经济外部性的作用,其中包括投入品的共享(input sharing),劳动力市场发育(labor pooling)和知识溢出效应(knowledge spillover);而Ohlin[5]强调地区间资源禀赋差异和比较优势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以Krugman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NEG)将产业集聚现象解释为规模报酬递增作用的结果,认为生产集中在少数地区而不是分散在各地,是一种自然的趋势[2,6]。 对于产业集聚微观经济基础的实证研究,西方学者已经做了大量工作[7-9]。对于中国的产业集聚状况,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广泛讨论。Young发现中国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在1985-1997年呈下降趋势[10];白重恩等得出相反的结论,发现同一时期中国产业空间集聚程度呈上升趋势[11]。罗勇利用行业数据对我国20个制造业在1993、1997、2002和2003年的产业集聚度进行了计算,并得出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结论[12];路江涌等利用制造业的企业级数据,采用EG指数对1998-2003年制造业空间集聚度的变化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该时期集聚度呈稳定上升的状态[13]。但以上两项研究都存在研究时期较短的缺陷,无法反映长期的空间集聚变化趋势。吴三忙、贺灿飞等将研究时段扩展为1980-2008年[14-15],前者的计算结果表明制造业集聚度的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而后者的研究认为最高值为2003年,谢里等对我国1980-2006年的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及演变趋势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认为,中国正处在中度向高度集聚水平迈进阶段,未来我国制造业总体的集聚水平还将进一步提升[16]。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范围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究区域包括中国大陆29个省区、直辖市(由于研究时间范围内,我国行政区划进行了若干调整,为保证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我们将海南省并入广东省计算,将重庆市并入四川省计算),以省级行政区为分析空间单元。由于1998年以后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只公布20个两位数制造业分省的数据,并且期间制造业行业分类标准和编号有进行调整,为保证数据的连续性和可比性,我们选取了19个两位数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食品加工制造包括了农副食品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机械工业包括了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1980、1984和1985年数据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第四册,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87-1994年数据来自1988-1995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7年数据来自1998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1999-2011年数据来自2000-2012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本文图表所利用的数据都来源于以上资料,或基于以上数据资料计算所得,因此,以下图表不再另注明数据来源。 1.2 研究方法 1.2.1 区位基尼系数。在关于产业集聚和地理集中的测度方法中,区位基尼系数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常用来度量收入不平等及生产在地理上的集中程度。区位基尼系数取值范围为0到1,若取值为0,表示该行业地区分布格局完全均等;若取值为1,则表示该行业所有的生产活动集聚在一个地区。区位基尼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产业i在j省或k省的产值;为产业i的全国总产值;μ为产业i在各省的比重均值,在这里μ=1/N;N为省区总数。 1.2.2 产业地理集中度。产业地理集中度是衡量产业集中程度的最常用指标,反映规模最大的几个省区某产业指标(工业总产值、就业人数、企业数量等)占全国同一产业的份额比重。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为某产业指标占全国同一产业的份额;n、N分别表示规模最大的前n个省区和省区总数。本文选取各省区工业总产值为指标,计算n=1,n=4,n=8时(即首位省区、前四位省区、前八位省区)的产业地理集中程度。 2 中国制造业空间分布现状及特征 利用各省区工业总产值数据,计算了2011年中国19个主要制造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首位省区集中度()、前四位省区集中度()、前八位省区集中度()和东部比重,以此考察和比较不同产业的总体集聚态势(表1)。 2.1 产业集聚现象显著,省区集中程度较高 从工业总产值的区位基尼系数来看,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普遍较高。在19个产业中,化学纤维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高达0.829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达到0.7699,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为0.7276,纺织业为0.7143,只有少数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在0.5以下。另外,从产业地理集中度指数来看,同样显示产业集聚程度较高。具体来看,6个产业的首位省区集中区()超过20%,其中高于30%的产业就有3个,分别为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9个产业的前四位省区集中度()超过50%,其中高于70%的产业有两个,化学纤维制造业为最高(83.0%),其次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72.2%);5个产业的前八位省区集中度()超过80%,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的指数达到了92.0%。 2.2 产业集聚程度存在差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度较高 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和纺织业是最为集聚的产业,区位基尼系数都在0.7以上;饮料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较为分散的产业,区位基尼系数小于0.5。从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的分布来看,空间高度集中(区位基尼系数高于0.70)的产业有4个,空间相对集中(区位基尼系数介于0.55—0.70之间)的产业有6个,空间相对分散(区位基尼系数介于0.40—0.55之间)的产业有9个(表2)。从前四位省区集中度()来看,最高的化学纤维制造业达到83.0%,而最低的交通运输制造业仅有38.1%,两者相差44.9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根据产业的属性和特点可以看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空间上相对集聚,而资源依赖型产业在空间上相对分散①。 2.3 地理集中格局呈现东部地区集聚、中西部地区分散的特点 多数产业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有9个产业东部比重超过70%,东部比重最高的前四位产业分别为化学纤维制造业(89.8%)、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88.3%)、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84.7%)和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81.5%)。在前四位省区()中,中西部省份所占比例极少,主要为江苏、山东、广东、浙江、辽宁等东部沿海省份所占据,产业在东部地区集聚的态势明显。从全国层面看,制造业呈现以东部地区集聚、中西部地区分散为特点的地理集中空间分布格局(图1)。 注:未计算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数据。 图1 2011年中国主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省区空间分布格局 Fig.1 Provincial spatial pattern of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 Chinese main manufacturing in 2011 同时,从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省区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规模优势明显。江苏、山东、广东、浙江、辽宁、河北和上海七个东部沿海省区是制造业主要集聚的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仅有河南和四川规模较大,其余省区的制造业规模比较小(图2)。 图2 2011年中国19个主要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省区分布情况 Fig.2 Provincial spatial pattern of gross industrial output value in Chinese 19 main manufacturing in 2011 3 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 从制造业整体的发展现状和空间布局来看,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存在一定共性,但是由于产业自身性质和类型的差异,不同产业的空间格局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下面以化学纤维制造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纺织业(劳动密集型)和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资源密集型)为代表,分析不同类型产业空间分布的变化。 从化学纤维制造业来看,2011年主要产业集中的省区为浙江、江苏、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浙江、江苏两省的产值突出,分别占全国比重的38.7%和34.0%,两者相加已经超过全国产值比重的70%。与1980年的情况相比,产值比重增加最多的是浙江省,从1980年的2.66%快速增长到2011年的38.75%,增幅超过10倍以上;其次产值比重上升较快的是江苏省,从1980年的7.7%增加到2011年的33.99%;而上海市在产值比重上,出现剧烈的下滑,从1980年的比重排名第一,降至所占比重不到1%。另外,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省区的产值比重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而福建、广东两省出现了小幅的增长(表3)。可见改革开放以来,曾经在改革开放初期集聚于上海市的化学纤维制造行业,经历了向以浙江、江苏两省为代表的东部和东南沿海省市的产业转移,目前主要集聚在江浙两地。 从纺织业来看,1980年纺织业主要集聚于上海(18.48%)和江苏(15.62%)两个省区,其余省市产值比重均未超过8%。但在2011年,两个地区的产值比重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变化。上海纺织业产值比重直线下落至仅有1.19%,而江苏省产值比重上升至18.64%。与1980年相比,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山东省,从7.68%增加至2011年的20.73%;紧接着的是浙江省,从1980年的5.06%上升至2011年的17.70%。另外,广东、福建、河南、江西等省的产值比重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辽宁、安徽等省区出现了产值比重下降的态势(表4)。纺织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出口比重较高,对外依存度较大,在东部沿海省区集聚的趋势非常明显。 从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来看,1980年该产业产值主要集中在辽宁省和上海市两个区域,分别占总产值的21.00%和15.88%,其他省区产值比重均未达到两位数。至2011年,两个省区的产值比重均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辽宁省下降至7.06%,而上海仅占2.83%。河北省和江苏省成为新的产值集中地,相较于1980年,2010年河北省的比重增长了13%,达到17.89%;江苏省则由1980年的3.88%上升至2011年的13.04%。整体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较广泛地集中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和四川两省(表5)。该产业对钢铁资源的依赖程度大,环渤海地区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同时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资源,因而形成较为集中于沿海地区的空间格局。 4 制造业空间集聚格局的演变趋势 4.1 制造业集聚的时间演变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市场化和分权化力量的共同作用下,中国制造业产出总量经历了快速的增长,同时制造业在空间上也呈现明显的地理集中趋势。图3显示出1980-2011年基于工业总产值的加权平均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从1980年的0.5110上升至2011年的0.5863,总体上产业表现出空间集聚的态势,但自2004年后空间集聚的趋势有所下降。 从时间维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变化趋势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空间集聚程度经历“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螺旋上升进程,但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化的总趋势依然是上升的。由图3可以看出,三个阶段主要以1989年和2004为分界线。第一阶段:1980-1989年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由1980年的0.5110下降到1989年0.4889。第二阶段:1989-2004年,19个主要制造业的平均集聚程度持续上升,并在2004年达到峰值,其间仅在1997年出现小幅度的回落,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从1989年的0.4889增加至2004年的0.6323。第三阶段: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在2004年达到峰值后,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由最高值0.6323降至2011年的0.5863。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制造业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我们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19个主要制造业的时间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表6)。线性回归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制造业的回归系数都是正值,其中造纸和纸制品业、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系数最大,说明这四个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上升最快。回归系数为负值的有两个制造业,分别为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0.010)和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0.007)。大部分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区位基尼系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并不明显,其中烟草制品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两个产业对时间T的线性回归不显著,表明产业随时间变化,其区位基尼系数呈现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图3 1980-2011年中国19个主要制造业区位基尼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Fig.3 Weighted average of locational Gini coefficient in 19 ma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between 1980 and 2011 4.2 制造业集聚的空间演变趋势 从空间维度来看,大多数制造业1980-2011年的前四位省区度()变化为正值,说明制造业在空间上趋向于集聚于少数几个省区,产业呈现地理集中的空间特征(表7)。其中集聚程度变化最大的是造纸和纸制品业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两者变化幅度都在20%左右。另一方面,集聚程度出现下滑的有4个产业,分别为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交通运输制造业,其中前三者的下降幅度都超过了5%,并且三个产业都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判断改革开放后,资源密集型产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散布局趋势。相对而言,交通运输制造业仅出现小幅度的分散情况(-1.0%)。 在1980年的前四位省区中,上海、辽宁和江苏在大多数制造业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显示出当时上海、辽宁和江苏在全国制造业所处的领先地位。但在2011年,上海和辽宁的龙头被其他省份所取代,辽宁制造业地位的下降,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整体发展滞后的一个缩影。山东、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凭借资源要素优势和沿海区位优势,制造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快速发展。相较而言,江苏省的地位依然稳固,在许多产业门类中仍然保持稳健的发展势头。一些产业在空间上已出现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其高度集聚在少数省区,例如化学纤维制造业高度集聚在浙江、江苏、福建和广东等沿海地区,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等省区集聚。 4.3 2004年后我国制造业空间集聚度持续下降的原因探讨 4.3.1 制造业过度集聚的拥挤效应。从中国全域来看,自然禀赋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的差别,使得制造业集聚也存在巨大的空间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制造业的集聚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根据经济学理论,产业的过度集聚将会产生集聚效率的不经济性,即“生产的拥挤效应”,会造成集聚区域的企业整体效率的下降。唐根年等利用投入—产出趋势分析,对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集聚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东南沿海一些制造业存在空间过度集聚,生产要素拥挤的现象[18]。汪彩君等对长三角地区也进行了类似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一些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如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已进入“非经济区”,存在明显的产业过度集聚[19]。这部分解释了我国制造业近年来集聚程度持续下降的原因。 4.3.2 要素成本上升引起的产业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凭借原有工业基础、劳动力技术熟练且价格低廉的优势,吸引了众多海外厂商到东部沿海地区投资设厂。然而,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沿海地区开始面临劳动力成本高、劳动力和土地稀缺等问题,成本优势在逐渐丧失。这对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影响显著,许多企业(如宏碁、惠普、富士康等)将工厂迁移至以重庆、成都、郑州等为代表的中西部城市,因为那里有丰富的劳动力供给,并且工资相对低廉。 除了上述为追求成本优势,企业所进行的主动转移外,近年来还出现了跨国公司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作用下的“俘获型”转移[20-21]。特别在我国沿海贸易加工产业,这种现象尤为明显。例如,耐克、阿迪达斯和彪马等国际知名制鞋厂商,出于对生产成本的考虑,纷纷将生产基地转移到更有竞争力的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22]。由于长期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代工模式,缺乏自主技术和创新能力,我国大部分代工企业“被要求”跟随跨国企业进行转移。因而,要素成本上升引起的国内外产业转移,也是我国制造业集聚程度下降的原因之一。 4.3.3 “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政策的作用。2000年后陆续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在中西部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加大开放了力度等政策措施,共同促进了中西部的投资环境和基础设施的改善。这同时也吸引了一些曾经集聚于东部地区的企业或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迁移。虽然从宏观层面看,东部往中西部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但我们认为产业扩散过程零星发生在不同的行业,并且这个过程是缓慢而渐进的。一方面企业对东部地区集聚效应的路径依赖需要时间的消化,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政策效应的作用也需要一段时间的发酵。若从东西部地区人均GDP地区差距来看,以2004年为分界线,地区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发生了逆转[3]。这也从侧面表明“西部大开发”等区域政策的作用在逐渐显现。根据著名的雁阵模型理论,面对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的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必然会用脚做出选择,转移到政策环境、基础设施等不断改善的中西部地区。 5 结论与讨论 文章利用1980-2011年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数据,对改革开放以来19个主要制造业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描述和分析,得出以下三方面结论:①从空间上看,自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出现了显著的集聚趋势,尤其是向东部沿海地区集中的态势明显,制造业地理集聚存在空间上的差异。但在2004年之后,制造业空间扩散的趋势已经显现。尤其是对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以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集聚程度显著。②从产业特性来看,不同类型产业的空间集聚趋势也存在显著差异。依赖于特定自然资源投入的资源依赖型产业,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低,其集聚程度随时间的变化大多呈波动状态。而依赖大量中间投入品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其空间集聚程度较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以出口为主导,其出口发展战略促进了这些产业向接近国外市场的东部沿海地区集聚。③从时间来看,集聚程度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然而在2004年之后,制造业呈现整体的空间扩散趋势,制造业集聚程度持续下降。笔者认为过度集聚、产业转移和区域政策是导致集聚度在2004年后持续下降的原因。 本文关注我国制造业集聚程度近年来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而后出现持续下降的趋势。笔者对2004-2011年集聚度下降的可能原因进行了探讨,但并未做深入的实证分析以确定产业扩散是受哪些因素的影响。那么,这种扩散仅仅是产值数量上趋于平衡抑或是产业转移的作用?是否受到东部沿海地区要素成本的上升影响?未来中国制造业的集聚程度会继续下降或是出现拐点进而再集聚?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估计。当然,对于更小空间尺度(如县域或其他空间分类界定方法)集聚和空间不平衡的研究,也是未来值得深入的方向。 ①根据贺灿飞等对产业类型的划分[13],劳动密集型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包括:烟草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标签: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论文; 中国制造业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江苏经济论文; 产业集聚论文; 区位因素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区位理论论文; 经济论文; 地理论文; 中国东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