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湾战争症状与特异性神经损伤无关(论文文献综述)
李欢[1](2021)在《LNC001209通过CD36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铝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铝暴露造成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过程中,Lnc001209、CD36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中关键分子的改变情况;通过细胞实验探索铝暴露抑制Lnc001209通过CD36调节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一、选择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为研究对象,按其体质量随机分成4个组,即对照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组(10μmol/kg麦芽酚铝)、中剂量组(20μmol/kg麦芽酚铝)、高剂量组(40μmol/kg麦芽酚铝),每组15只,暴露方式为腹腔注射,周期为三个月。观察各组大鼠的基本情况,并计算脑重比;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检测大鼠脑组织和血浆中铝含量;通过新物体识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空间探索能力和学习记忆能力;通过在体动物海马长时程增强检测技术记录海马CA1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f EPSP);通过Golgi染色实验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轴突形态和树突棘数量变化情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突触及线粒体超微结构;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Lnc001209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D36蛋白的表达情况,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PI3K、AKT、m TOR蛋白及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情况。二、选择肾上腺髓质嗜铬瘤分化细胞(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暴露剂量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低剂量组(100μmol/L麦芽酚铝)、中剂量组(200μmol/L麦芽酚铝)、高剂量组(400μmol/L麦芽酚铝)。将各个浓度染毒液的完全培养液100μL加入到对数生长期的PC12细胞,在培养箱孵育24h之后。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铝暴露后细胞形态的变化;通过CCK-8方法检测PC12细胞铝暴露后细胞存活率;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铝暴露后细胞凋亡率;采用RT-PCR检测铝暴露后细胞中Lnc001209的表达水平;对细胞进行Lnc001209 si RNA转染,检测转染效率;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Lnc001209 si RNA后细胞p-AKT Ser473、p-AKT Thr308、p-p85 Tyr467、p-m TOR Ser2448及CD36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三、RNA体外转录与纯化后,进行RNA pull-down实验,检测Lnc001209的结合蛋白;采用质谱鉴定,分析铝暴露后的差异蛋白,通过RNA Pull Down-MS方法验证Lnc001209的互作蛋白为CD36;Western blot法检测铝暴露PC12细胞中CD36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检测细胞铝暴露后CD36基因表达水平;过表达CD36后观察细胞中p-AKT Ser473、p-AKT Thr308、p-p85 Tyr467、p-m TOR Ser2448蛋白表达水平;过表达CD36后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一、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大鼠发育正常,毛色较好,活泼好动,低剂量组的大鼠未见明显异常,中、高剂量组大鼠反应能力较差,活动稍微减弱,毛色暗沉,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动物死亡;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脑重比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下降,各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P-MS检测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的脑铝和血铝含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增加,高剂量组升高的最明显,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物体识别实验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探索新物体的次数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减少,新物体象限停留时间逐渐减少,大鼠新物体识别的能力逐渐减弱;水迷宫实验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到达平台潜伏期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增加,穿越平台的次数逐渐减少,目标象限停留时间逐渐减少,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逐渐降低。LTP结果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海马CA1区激发电极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减弱,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尔基染色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大鼠神经细胞轴突出现串珠样改变情况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增加,并且树突棘的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神经细胞丢失和神经细胞轴突断裂的现象。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麦芽酚铝暴露中、高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增加,其中高剂量组较为明显;铝暴露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突触结构突触囊泡减少,突触后致密物变薄,高剂量组最为明显;铝暴露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线粒体嵴骨折,其中高剂量组中线粒体出现肿胀。RT-PCR实验发现,铝暴露组大鼠海马Lnc001209表达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降低,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铝暴露组大鼠海马CD36蛋白表达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海马PI3K、AKT、m TOR蛋白表达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降低;但是p-AKT Ser473、p-AKT Thr308、p-p85 Tyr467、p-m TOR Ser2448表达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升高,该通路中蛋白质的活性增强。有研究表明p-AKT活性强烈增强会促进神经细胞凋亡,所以麦芽酚铝暴露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m TOR通路造成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导致突触可塑性损伤,表现为学习记忆功能降低。二、显微镜下观察PC12细胞形态,各麦芽酚铝暴露组细胞数量明显较少,且细胞形态出现变化,胞体变圆,轴突变短,细胞间连接逐渐减少,高剂量组尤为明显。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发现,各铝暴露组细胞活力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下降,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情况发现,麦芽酚铝暴露中、高剂量组PC12细胞凋亡率增加,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情况尤为明显,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发现,各麦芽酚铝暴露组PC12细胞Lnc001209的表达量随着暴露剂量增加逐渐降低,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麦芽酚铝暴露PC12细胞中转染Lnc001209 si RNA后,发现p-AKT Ser473、p-AKT Thr308、p-p85 Tyr467、p-m TOR Ser244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麦芽酚铝暴露组蛋白磷酸化水平也升高,麦芽酚铝暴露比抑制Lnc001209对磷酸化蛋白的作用强,铝暴露+抑制Lnc001209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最明显,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12细胞中转染Lnc001209 si RNA,发现CD3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铝暴露组CD36蛋白表达水平也升高。细胞凋亡率检测发现,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阴性对照组相比,Lnc001209 si RNA、200μmol/L Al(mal)3组和Lnc001209si RNA+200μmol/L Al(mal)3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RNA体外转录和纯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观察到的条带与Lnc001209预期位置相符,可以进行RNA pull-down实验;Lnc001209 RNA pull-down实验磁珠样本中无明显条带,说明蛋白已洗脱干净,进行下一步质谱分析,实验组扣除对照组后的78个差异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所有差异蛋白中CD36的表达差异最为明显(p=0.00075),还需要进一步验证。RNA pull-down-MS实验发现,正义链探针组洗脱液中可以检测到CD36,而反义链探针组洗脱液中没有检测到CD36蛋白,说明Lnc001209与CD36蛋白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进而验证了CD36蛋白是Lnc001209的互作蛋白。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发现,各铝暴露组PC12细胞CD36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实验发现,麦芽酚铝暴露组PC12细胞CD36基因表达量升高。CD36干预实验结果发现,过表达CD36后p-AKT Ser473、p-AKT Thr308、p-p85 Tyr467、p-m TOR Ser244蛋白表达水平均有升高的趋势,该通路被激活,其中AKT磷酸化水平升高最明显,p-AKT活性强烈增强会促进神经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情况发现,与空白对照组和转染阴性对照组相比,CD36过表达组、铝暴露组和CD36过表达+铝暴露组细胞凋亡率均升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D36过表达+铝暴露组PC12细胞凋亡率升高最为明显。结论:一、铝暴露可引起大鼠Lnc001209、CD36及PI3K/AKT/m 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差异,提示铝暴露可能是通过影响该通路造成神经细胞凋亡,进而导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二、铝暴露可抑制Lnc001209通过PI3K/AKT/m TOR信号通路造成神经细胞凋亡,提示铝暴露可能是通过影响该通路造成神经细胞凋亡。三、Lnc001209通过CD36调节PI3K/AKT/m TO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铝致神经细胞凋亡的过程。
王盼盼[2](2021)在《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人类面临新发再发传染病、生物恐怖袭击和生物技术谬用等严重生物威胁,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全球公共卫生体系造成了巨大挑战。我国亟需加强生物防御能力建设。科技支撑对于生物防御能力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对国家生物防御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美国高度重视生物防御研究。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不断加强生物防御研究,启动了大量生物防御科研项目;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和炭疽邮件生物恐怖事件以后,美国大幅度加强生物防御研究经费投入,发布了多项生物防御相关的国家战略及科研计划,逐渐形成了强大的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此外,近些年美国部署的部分生物防御项目引发了国际社会对其生物安全风险的担忧。目前,国内尚缺乏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的系统梳理与分析。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主要机构有卫生与公众服务下属的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生物医学高级研发管理局(BARDA)和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等机构。系统梳理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部署情况及研究特点,分析其部分项目可能引发的生物安全风险,可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参考。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文献计量、案例研究、专家咨询和综合分析等方法,系统梳理了美国NIH、BARDA、DARPA和DTRA等机构的生物防御项目部署情况,分析了部分项目潜在的生物安全风险;此外,还基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了中美COVID-19的研究布局。一.NIH生物防御及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NIH是美国资助和开展生物防御研究的重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NIH 2009-2018财年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从项目经费投入、承担机构分布、主要资助领域等角度分析了NIH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的特点,提出了提高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的5项建议;梳理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了NIH冠状病毒相关研究的特点以及美国科技政策对NIH冠状病毒研究的影响。二.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BARDA是美国生物防御相关医学应对措施高级研发的主要机构。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2005~2018年BARDA资助或管理的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合同,从经费投入,机构分布和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分析了BARDA生物防御研究的特点;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BARDA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三.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高级研究研究计划局(DARPA)是美军重要科研项目资助与管理机构。上世纪90年代开始,DARPA着眼影响美国国家安全与军事安全的重大生物威胁,聚焦生物防御相关领域前沿技术,部署了一系列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ARPA部分科研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四.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及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DTRA)是美军重要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应对机构,也是美军生物防御和相关科学技术研究的核心部门和主要协调机构。自1998年成立以来,DTRA通过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和国防部化学与生物防御计划科学与技术研究类项目进行了大量生物防御工作。本研究基于情报调研梳理了DTRA生物威胁降低项目及DTRA管理的国防部化学生物防御计划(CBDP)科学与技术类项目;基于文献计量分析了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的论文发表情况;基于综合分析和案例研究分析了DTRA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五.COVID-19研究的文献发表情况及中美研究比较分析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大量相关文献在期刊发表或提交到预印本平台。在本研究中,我们检索了已正式发表并被Web of Science(Wo S)数据库收录或提交到bio Rxiv、med Rxiv、Preprints和SSRN预印本平台的COVID-19相关文献。通过对文献数量、作者机构、国家和研究类别的统计,分析了全球COVID-19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表明,美国发表的文献最多,其次为中国;Wo S收录文献中,美国在非药物干预、治疗和疫苗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中国在临床特征与并发症、病毒学与免疫学、流行病学等研究类别发表的文献最多。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NIH、BARDA、DARPA和DTRA等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机构部署的科研项目和中美在COVID-19研究中的侧重点,分析了美国生物防御研究的布局重点与研究特点以及部分项目的潜在生物安全风险,为我国生物防御相关研究人员和政策管理部门了解美国生物防御研究提供参考,为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供借鉴。
牛钦[3](2020)在《背根神经节MZF1在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炎性痛作为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尽管近年来关于炎性痛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方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最佳的治疗手段对于临床医生来说仍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神经元作为痛觉传导的初级神经元,在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传递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桥梁作用。而这些神经元的异常持续放电与DRG中痛相关受体、电压依赖性离子通道、酶等分子在基因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改变有关。髓样锌指蛋白1(Myeloid zinc finger 1,MZF1)属于C2H2锌指转录因子的Kruppel家族成员,其作为一种双功能转录因子,在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DRG中MZF1通过调控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Voltage-gated potassium channel,Kv)的表达,增强DRG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异位放电频率介导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但是,DRG中MZF1能否参与炎性痛的发生和维持,目前尚无报道。本研究拟评价MZF1在大鼠炎性痛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有望为炎性痛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研究目的本研究选用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模型,首先观察L4/5 DRG中MZF1的表达变化,然后通过DRG显微注射MZF1siRNA抑制MZF1表达探究MZF1在慢性炎性痛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并进一步探讨MZF1介导慢性炎性痛的分子机制。实验方法1足底注射CFA大鼠DRG中MZF1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分布类型雄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0):实验组(CFA组)和对照组(NS组),足底注射CFA或生理盐水前3 d时开始测量大鼠后足机械性撤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至 CFA 注射后 14 d,利用 qRT-PCR 和 Western Blot技术检测L4/5 DRG中MZF1的转录水平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L4/5 DRG中MZF1的表达变化及细胞分布类型。2 DRG中MZF1在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发生与维持中的作用雄性SD大鼠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n=6):Naive组、Naive+MZF1 siRNA 组、CFA+MZF1 siRNA 组、CFA+Vehicle 组和 CFA+Scramble siRNA组。建模前1 d时各组大鼠行L5 DRG显微注射MZF1 siRNA、生理盐水或 Scramble siRNA。于建模后 1、2、3、7、14、21d 时测量 PWT 和 PWL 值,证明DRG中MZF1在慢性炎性痛发生中的作用。雄性SD大鼠24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Naive+MZF1 siRNA 组、CFA+MZF1 siRNA 组、CFA+Vehicle 组和 CFA+Scramble siRNA组。建模后3 d时各组大鼠行L5 DRG显微注射MZF1 siRNA、生理盐水或Scramble siRNA。于建模后 1、3、4、6、8、10、14 d 测量术侧的 PWT 和 PWL值,验证DRG中MZF1在慢性炎性痛维持中的作用。3 DRG中MZF1介导大鼠慢性炎性痛的分子机制采用q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炎性痛模型大鼠DRG中MMP-2和MMP-9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7):Saline+Vehicle 组、CFA+Vehicle 组、CFA+MZF1 siRNA 组、CFA+Scramble siRNA组。足底注射CFA或生理盐水后3 d时各组大鼠L5 DRG显微注射 MZF1 siRNA、生理盐水或 Scramble siRNA,3 d 后取材行 qRT-PCR(n=3)、Western Blot(n=4)检测MZF1、MMP-2和MMP-9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ChIP-PCR技术检测MZF1与MMP-2/9启动子区的结合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检测MZF1与MMP-2/9的共定位情况。实验结果1 CFA引起大鼠痛觉过敏及L4/5 DRG中的MZF1的表达上调痛行为学数据显示,与NS组相比,CFA组大鼠PWT值于造模后6h时开始下降,并持续至造模后14 d;而PWL值于造模后6 h时开始下降,并持续至造模后10 d,上述结果提示足底注射CFA诱发大鼠产生异常痛和痛觉过敏。qRT-PCR结果显示,与0 d时相比,大鼠于造模后6 h时同侧L4/5 DRG中MZF1 mRNA表达上调,并可持续至7 d,其中于6 h时表达水平最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0d时相比,大鼠于造模后6h时同侧L4/5 DRG中MZF1表达上调,并持续至7 d,其中于1d时表达水平最高。上述结果提示,足底注射CFA可诱发大鼠同侧L4/5 DRG中MZF1在转录和蛋白水平表达上调。免疫荧光单染结果显示,与0 d时相比,大鼠于造模后1 d时同侧L4/5 DRG中MZF1阳性细胞数增加,并持续至7d。免疫荧光双染结果显示,MZF1可与NF200(A类神经元marker)、IB4(C类非肽能神经元marker)、GFAP(卫星胶质细胞marker)共标,结果提示,DRG中MZF1在A型、C型神经元和卫星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2 MZF1在CFA诱导的慢性痛中的作用痛行为学数据显示,于建模前1 d时L5 DRG显微注射MZF1siRNA,与DRG显微注射溶剂相比,MZF1 siRNA可以减轻CFA诱发的PWT和PWL的下降。于建模3 d时L5 DRG显微注射MZF1 siRNA,能缓解CFA诱发的PWT和PWL的下降。即在疼痛的发生和维持阶段,MZF1 siRNA能缓解CFA诱发的异常疼痛和痛觉过敏。并且L5 DRG显微注射MZF1siRNA不会对大鼠的基础痛阈发生影响。3 MZF1通过调节MMP-2/9的表达参与慢性炎性痛Western Blot、qRT-PCR 结果显示,CFA 注射后同侧 L4/5 DRG 中 MMP-2/9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与Od对比,大鼠于造模后6h时同侧L4/5 DRG中MMP-2和MMP-9的表达上调,并维持至7 d,其中于1 d时表达水平最高,并持续至7 d。与L5 DRG注射溶剂组相比,DRG注射MZF1 siRNA可以逆转MZF1、MMP-2/9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免疫荧光双染显示,MZF1与MMP-2/9在DRG神经元中共定位。ChIP-PCR结果显示,MZF1可以与Mmp2和Mmp9的启动子区域结合,说明转录因子MZF1可以直接调控MMP-2/9的表达参与慢性炎性痛。实验结论在足底注射CFA建立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CFA可以引起大鼠L4/5 DRG中MZF1、MMP-2和MMP-9的表达上调,转录因子MZF1通过直接与Mmp2和Mmp9的启动子区域结合调控慢性炎性疼痛的发生和维持。
崔玥[4](2020)在《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基因亚型同工酶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是农业生产中一种常见的农资。因其价低易得,效果显着,在世界范围内的农业生产中被广泛的应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有机磷的发明和使用,对保证世界各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和有机磷相关的生产、运输和应用中,由于意外沾染和不当使用而造成的急慢性中毒时有发生。在一些以农业为主的不发达国家中,与有机磷相关的中毒案例甚至占据了自杀死亡案例的第一位。而且,在海湾战争、恐怖主义等事件的相关报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诸如沙林、索曼、VX(propylamine ethyl methylthiophosphonate)等有机磷类神经毒剂的描述。有统计,全球每年因有机磷中毒和死亡的人数多达数百万。我国是农业大国,有机磷杀虫剂的使用仍然非常广泛。全国范围内,每年都有大量的各种原因所致的有机磷中毒的案例。因此,为了社会民生和国防安全的需要,有机磷中毒的解毒研究显得非常迫切。1953年,研究者发现人体内天然存在一种可以水解对氧磷的磷酸酯酶类,故命名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PON1)。因其还具有在体内外对多种有机磷类化合物进行高效、无毒的水解作用,故而引起了相关研究的广泛关注。进一步的研究发现,PON1存在于多种哺乳动物体内,在肝、血、肾、脑等组织中均有分布。PON1在体内主要与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结合,其构成的复合物既可以保护组织细胞免受毒素的侵害,也可防止低密度脂蛋白的过氧化[1]。PON1是一种广谱的非专一性酯酶,可以水解芳香羧酸酯、有机磷酸酯以及氨基甲酸酯等多种化合物。研究表明,芳香羧酸酯是PON1的最适底物,PON1命名源于其能够水解有机磷酸酯的特殊毒理学意义。而且大量的研究还发现,PON1对某些有机磷类神经毒剂如索曼、沙林、塔崩和VX等也有着高效、无毒的水解作用,在有机磷中毒治疗的相关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尽管人体内天然存在着PON1,但不同种族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PON1的活性差异比较大。个体间的PON1的活性差异甚至高达10-40倍。研究表明,这种表型的活性差异是由它的基因多态性所决定的。PON1的基因中存在的多态性位点多达几十个,但多为无意义的内含子。作为决定基因表型的外显子中,目前研究比较明确的PON1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位点有两个,即Leu55/Met(L55M)和Gln192/Arg(Q192R)。这两个位点的多态性非常显着的影响了体内的PON 1的浓度水平和对有机磷类化合物的催化水解效率[14-18]。而且不同的基因亚型PON1的还具有不同的底物特异性。其中,PON1的R亚型个体对于敌敌畏、毒死蜱、对氧磷的中毒易感性低于Q型,而PON1的Q亚型个体对于二嗪农、沙林的易感性低于R型。这也就是说,PON1的192位点多态的亚型同工酶对于不同的有机磷毒物的水解效果存在着差异,甚至完全相反[2]。在前期的实验中,我们曾经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获得重组的PON1。但是,原核细胞表达真核基因存在着缺乏翻译后修饰的缺陷,有可能使表达的蛋白因分子结构的部分缺失,造成酶活性的降低甚至丧失。而且,原核细胞所表达的蛋白分子容易大量聚合形成包涵体,会显着的影响最终的蛋白产量,极大的制约了后续的相关研究。Bac-to-Bac是一种昆虫细胞杆状病毒蛋白表达体系,可以很好的表达真核细胞基因,满足翻译后糖基化、磷酸化等需求,使得表达的蛋白在结构和功能上更接近天然蛋白。而且由于其可悬浮培养的特点,可以很好的保证产量的需求。因此本实验研究拟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利用杆状病毒介导人PON1基因192位点多态的R/Q亚型基因转染给昆虫细胞,大量表达和获取活性强、产量高的重组人对氧磷酶1的R/Q192单基因亚型,并对其进行脱糖基化的相关研究,探索翻译后修饰对于PON1活性的影响。同时,对于不同基因亚型的PON1的解毒机制进行更有区别性和针对性的深入研究。研究方法:1、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和鉴定rhPON1的R/Q亚型同工酶。通过Gene Bank确定人血清对氧磷酶基因192位点多态的两种基因亚型(R/Q),并进行有利基因转染的适度改造,使用全基因合成仪生成目标的亚型基因序列。将hPON1的(R/Q)基因亚型与载体pBacPAK8连接获得阳性表达载体。通过pBacPAK8质粒将目标基因转化至感受态的E.coli JM109细胞中,在JM109细胞内进行转座而得到含有rhPON1R192和rhPON1Q192基因亚型的杆粒DNA(Bacmid DNA)。通过多次培养,获得高滴度的杆粒病毒株。将高滴度的杆粒病毒株转染给IPLB-SF21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大量获取rhPON1R192和rhPON1Q192基因亚型蛋白。对Western Blot检测正确的蛋白,进行钴琼脂糖层析柱亲和层析纯化。对于获取的纯化的目标蛋白,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和比较其酶活性,评价Bac-to-Bac的表达效果。2、研究脱糖基化对于rhPON1R/Q192亚型同工酶的有机磷酸酯酶活性的影响。使用内切糖苷酶Endo F2对rhPON1R192、rhPON1Q192和混合人血清PON1(hPON1mix)进行脱糖基化反应。选取有机磷农药:对氧磷、毒死蜱、二嗪农和三硫磷为底物分成四组,研究脱糖基化前后,rhPON1R/Q192和hPON1mix对这几种底物的体外水解活性的变化,并比较三者对于不同有机磷底物的水解活性的差异。采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和比较rhPON1R/Q192和hPON1mix在脱糖基化前后,分子结构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差异,探讨糖基化如何对hPON1R/Q192的底物特异性产生影响。3.研究rhPON1的R/Q亚型同工酶对于有机磷染毒大鼠的中枢神经的保护作用研究。将Wistar大鼠108只随机分成对照组、毒死蜱染毒组、二嗪农染毒组和三硫磷染毒组。各组按照治疗的方案分成空白治疗亚组、rhPON1R192治疗亚组和rhPON1Q192治疗亚组,每个亚组9只大鼠。所有大鼠均采用灌胃染毒建立动物模型。各亚组中,按照毒物的1.5倍半数致死量(1.5×LD50)予以染毒。其中,对于rhPON1R192治疗亚组和rhPON1Q192治疗亚组,在染毒后1分钟内按照10U/kg的剂量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rhPON1R192和rhPON1Q192进行解毒。连续观察和记录各组大鼠的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程度,包括流涎时间、全身肌肉颤动时间、明显呼吸困难时间、肌力评分、死亡时间和死亡率等指标。连续观察12小时后,设定为实验终点。所有大鼠均采用断颈处死,即刻采血清和脑组织标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和比较染毒组和治疗组血清和脑组织的胆碱酯酶的活性变化;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和比较染毒组和治疗组中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及细胞核超微结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和比较染毒组和治疗组中脑组织海马区的胆碱酯酶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的PON1基因亚型同工酶对于不同有机磷毒物的底物特异性的差异,研究导致这种底物特异性的相关因素,进而找到对不同有机磷毒物进行高效水解的PON1基因亚型同工酶。结果:1、使用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体系成功的大量表达PON1R/Q192基因亚型同工酶,并获得高度纯化的目标蛋白。通过杆状病毒介导PON1R/Q192基因亚型给昆虫细胞,成功表达PON1的192位点基因多态的两种亚型同工酶。采用Western-Blot检测分析确定是目标蛋白,分子量约43KD。而后对获取的蛋白进行钴琼脂糖亲和层析纯化。以对氧磷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rhPON1R/Q192的有机磷酸酯酶活性。经测定,rhPON1R192的酶活性达到152.5U/mL,产量达到了8.5%,纯化达435倍;而rhPON1Q192的酶活性也达到了74.1U/m L,酶产量更是达到了12.5%,纯化达597倍。重组酶蛋白具有人血清对氧磷酶的生物学活性。2、经检测发现,脱糖基化对于rhPON1的R/Q亚型同工酶的活性有一定的影响。(1)我们发现在脱糖基化前,相同剂量的rhPON1R/Q192与hPON1mix对于不同的有机磷如毒死蜱、二嗪农、三硫磷等机磷农药表现出的水解活性并不一致,对毒死蜱的水解活性呈rhPON1R192>hPON1mix>rhPON1Q192;而对于二嗪农的水解活性呈rhPON1R192<hPON1mix<rhPON1Q192;对于三硫磷来说,rhPON1R192、rhPON1Q192和hPON1mix的水解效果均不好。(2)我们发现,在使用内切糖苷酶Endo F2对rhPON1R/Q192和hPON1mix进行脱糖基化反应后,rhPON1R/Q192和hPON1mix对于多种有机磷毒物的水解活性均出现了明显下降,底物特异性降低。(3)在对这两种亚型进行Western Blot实验后。我们发现,脱糖基化后的rhPON1R/Q192和hPON1mix的分子量均有降低,降低的程度相近。3、rhPON1R/Q192亚型同工酶对于不同有机磷染毒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具有差异。治疗亚组的大鼠一般状态好于对照组。治疗亚组的大鼠出现流涎、全身肌肉颤动、明显呼吸困难的时间,以及肌力评分达到3分的时间,与空白治疗亚组相比均发生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rhPON1R192治疗亚组中:毒死蜱染毒组的中毒症状弱于二嗪农和三硫磷染毒组,而在rhPON1Q192治疗亚组,二嗪农染毒组的中毒症状弱于毒死蜱和三硫磷染毒组。三硫磷染毒组的中毒症状最重。各治疗亚组中大鼠的血清和脑组织的胆碱酯酶活性均高于空白治疗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化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各治疗亚组中脑组织海马区的胆碱酯酶表达水平高于对应的空白治疗组。在rhPON1R192治疗的各亚组中,毒死蜱染毒组的各项关于胆碱酯酶检测结果,均好于二嗪农和三硫磷染毒组;在rhPON1Q192治疗的各亚组中,二嗪磷染毒组的各项关于胆碱酯酶检测结果,均好于毒死蜱和三硫磷染毒组;三硫磷染毒组的各项检测结果最差。于光镜下观察发现,各染毒组的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出现异染色质,细胞呈空泡表现,甚至有细胞发生坏死,细胞带结构断裂、消失。电镜下可见神经元细胞的核膜出现切迹、模糊,核仁浓染边集,核糖体减少。而治疗各组的神经元细胞损伤程度均较轻。其中rhPON1R192治疗的各亚组中,毒死蜱染毒组的脑细胞损伤程度最小,明显好于二嗪农和三硫磷染毒组,而rhPON1Q192治疗的各亚组中,二嗪农染毒组的脑细胞损伤程度最小,明显好于毒死蜱和三硫磷染毒组。各治疗亚组中,三硫磷染毒组的脑细胞损伤程度最重,接近于空白治疗亚组。结论:1、通过昆虫杆状病毒蛋白表达体系可以大量表达生成高活性的rhPON1R/Q192同工酶。所生产的rhPON1R/Q192同工酶具有与人血清对氧磷酶1(hPON 1)相似的酶学活性特点,即以对氧磷为底物,rhPON1R192的活性高于rhPON1Q192,这种活性的差异同人群中的基因多态性分布一致,产生的原因可能与酶的分子结构有关。2、糖基化对于保持对氧磷酶的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脱糖基化前,重组的hPON1R/Q192和天然的hPON1表现出一致的底物特异性。脱糖基化后,重组型和天然型的对氧磷酶的分子量出现了一致性的下降,而且活性也都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种活性的下降并不因底物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底物的特异性降低。3、PON1对P-O键的水解效果好于P-S键。这可能是由于P-S键相较于P-O键更牢固,使得含有P-S键的有机磷化合物更不易被PON1水解。4、rhPON1R/Q192对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染毒大鼠的脑神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减轻有机磷毒物对血清和脑组织的胆碱酯酶的抑制,起到保护中枢神经的作用。对于不同的有机磷农药中毒,rhPON1R/Q192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
李长芹[5](2017)在《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际形势下,各国围绕新的战略空间展开的综合国力竞赛愈发激烈,其竞争范畴已远远超过了国土疆域限制、地理空间限制,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和宇宙空间展开,人类所面对的环境将不再是以前简单的单一环境,而是涵盖了海洋、极地、极高海拔地区、外层空间等超越主权边界,甚至超越生理和物理范畴的新疆界、新环境。随着人类活动的环境范围不断扩大,接触到的环境因素势必更加复杂,其对人的工作能力、装备的环境适应性以及人机整体作业效能将会产生严重影响。我军虽然开展特殊环境医学研究多年,但至今仍不能很好的解决高原环境带来的呼吸循环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难适应问题;面对海上作战的现实威胁,渡海作战急需提升作战人员的抗晕抗呕吐能力,解决长远航心理焦虑问题;面对未来激烈的太空竞争,在缺氧、加速度、微重力和辐射的宇宙环境条件下,如何提升心血管系统、运动系统功能和机体抗辐射能力,依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日常训练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的时候,如何提高耐力和体能,依旧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现代高科技战争中,由于精神、心理、认知等方面对遭遇环境的强烈不适应,我军也没有理想的应对手段,总体而言,科研基础和实力比较薄弱,尚不能满足军事医学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离打赢未来战争、适应新战争形态还有一段距离。同时,对于军事作业医学本身,还缺乏系统研究,其概念内涵、研究范畴、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发展规律尚未明确。为此,本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利用文献调研、文献计量与知识图谱、专家咨询、系统分析、综合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系统解决军事作业医学领域五个方面的关键问题,一是解决边界问题,研究确定军事作业医学的内容范畴;二是解决逻辑问题,论证军事作业医学与军事预防医学、特殊环境军事医学、劳动卫生学、军事医学应激学、军事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三是解决规律问题,系统梳理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综合分析其发展规律,把复杂问题简单化;四是解决借鉴问题,美军由于一直遵从“从科学到士兵”的原则,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研究分析美军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可以解决我军的具体问题;五就是解决瓶颈问题,通过借鉴美军的做法和经验,遵循军事作业医学的发展规律,提出适合我军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分为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研究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论证提出了―军事作业环境‖―健康和效能问题‖―医学措施‖三个维度,分析了军事作业医学关注的时间域与空间域、军事作业医学的关注对象和研究目的,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的军事、医学和社会功能。围绕―成熟学科‖的条件,从七个方面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尚不能将其作为一门学科来看待,它是一个大的研究领域,论述了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围绕军事作业医学三个维度,将军事作业医学涉及的研究内容进行归类划分,提出将其分为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健康和效能威胁评估与预测研究,以及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三个大的研究领域,一方面解决了军事作业医学研究的边界问题,另一方面捋顺了军事作业医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逻辑关系,为后续系统跟踪和深入研究提供框架基础。第二部分是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研究。首次系统梳理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脉络,提出军事作业医学并非军事医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而是始于军事史,发端于军事的需求、战争的推动,成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发展于军事医学研究的高级阶段,是一部围绕―人‖应对各种极端环境的生理和心理能力建设的发展史。利用系统分析的手段和自组织他组织演化思维,论证了军事作业医学成长的规律和深层次逻辑,提出了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影响因素和螺旋式发展模型,其中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为后续开展军事作业医学理论研究和科研布局提供决策参考。同时,综合分析了因军事作业医学的自身特殊性,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突出问题,例如,药物在军事作业医学提升面前发挥作用有限,伦理学的监控使得药物应用和人效能极限研究受到严格限制。第三部分是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借鉴研究。系统分析了美军重视开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背景和环境,以及当前科研重点与发展趋势,综合分析了其主要做法和启示。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研究思路从―各方击破‖到趋向于将―人‖作为整体和核心,其发展趋势围绕人行为学研究、能力增强研究和人与系统的集成研究等展开;提出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特点是:重视顶层设计对军事作业医学研究领域进行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根据发展需求设立相关组织机构,科研制度严谨灵活;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科研体系军民融合,机构之间合作紧密;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和投入经费充足。第四部分是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对策建议研究。围绕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规律,系统分析了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需求、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研究提出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需要在七个方面有所作为和突破:(1)我军需要首先重视军事作业医学学科建设,构建较为全面系统的学科领域,改变以往―单科独斗‖的局面,打通学科领域内研究方法、研究理念和科学认识,合并同类项,在学科间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壮大;(2)从顶层设计入手,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3)在充分论证基础上进行技术评估,开展技术预测和规划研究,确定重点发展方向,凝练研究思路;(4)建立相应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以军改为契机,优化组织结构体系,对科研机构从顶层进行整合、重组、再定位,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的职能任务和科研方向,系统规划,加大投入;(5)充分贯彻―军民融合‖的战略,在科研单位之间、科研任务申请和承担,以及科研资源共享领域,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以研究任务和方向牵引,形成成系统、成片区、成气候的科研体系,促进军地研发力量的融合协作,培养创新型、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方阵;(6)优化现有科研机制,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有效的监督制度,灵活的用人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对有潜质的研究领域进行持续性投入;(7)在现有极端环境模拟设施基础上,健全科研大设施,形成科学合理的大设施共享机制,构建人-机-环综合实验虚拟系统、我军虚拟军人生理数据库系统,以及覆盖全军的、动态军人体能和健康监测系统和军人作业能力综合数据库系统。
姜永[6](2017)在《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与诊断名称标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战伤分类是战伤统计、战伤救治、减员分析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军战伤分类体系基本完善,但是随着高新技术武器的发展和信息化战争的需求,卫勤信息化保障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快发展。四肢战伤在全身战伤中一直处于高发地位,而且伤后留残情况比较多,严重影响伤残军人的生活质量。不符合我国综合实力大发展的国情。而且,目前没有四肢战伤的伤情分类,也没有统一规范的诊断名称。本文主要在对历次战争中四肢战伤发生特点规律进行分析、对未来作战的特点规律和未来作战四肢战伤发生特点规律进行分析、查阅《国际疾病与健康有关问题分类》第10版、《实用外科学》、标准化相关理论、命名规则、命名方法等资料的基础上,经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对比分析后初步形成一套四肢战伤的大致分类体系。在此四肢战伤伤情分类的基础上,以专家咨询的方式针对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向卫勤、创伤外科、信息标准化专家进行专家咨询,并对专家咨询结果按照专家权威性、项目评分值、项目评分的变异系数进行统计学整理分析后形成更加科学规范的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根据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结合野战外科一般损伤的名称要素、命名方法、命名原则和命名特点,查阅国际疾病分类和国际疾病命名法中疾病的命名方法,分析一般疾病的命名方法和命名规律,形成四肢战伤规范诊断名称的四要素理论。根据四肢战伤四要素诊断名称理论建立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谱。希望能够在我军广泛应用,形成全军统一的四肢战伤诊断名称的标准,消除军内外、兵种间关于四肢战伤诊断的分歧和误解,达成战伤诊断的初步统一。研究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就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和诊断名称规范问题进行探讨:第一,总结了国内外历次战争的有关四肢战伤的特点、救治规律的战伤资料,介绍战伤、四肢战伤、诊断、战伤诊断、标准化基础知识等相关理论,对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和规范诊断名称的需求进行初步分析;第二,分析未来作战的特点规律和未来作战四肢战伤发生的特点规律;第三,根据目前我军战伤伤票中的分类特征,结合《国际疾病分类》的第十次修订本确定的损伤分类轴心,查阅《实用外科学》等文献资料,经过专家咨询法,并且按照咨询结果对四肢战伤根据咨询结果建立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第四,对专家咨询结果中专家评分进行综合考虑,包括专家权威系数、评分结果的均值、评分结果的变异系数等,对于专家的其他建议经过咨询导师,查阅最新文献资料,结合战伤的实际情况后采取科学地处理方法,确立最终的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表;第五,经过建立四肢战伤的分类体系后,以四肢战伤分类体系表为基础,系统分析关于国际疾病分类中损伤部分名称要素和命名方法、《实用外科学》中损伤部分诊断名称和关于四肢创伤的诊断名称和要素、军队医院实际工作中颅脑创伤诊断名称的诊断要素,得出一般损伤的命名要素和诊断名称排列方案,并统计一般损伤诊断名称排列方案的构成比,据此分析四肢战伤诊断名称要素和可能的排列组合方案,经过查阅有关一般诊断和损伤诊断的命名方法、命名特点和命名原则,形成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第六,在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基础上,构建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谱,并初步探讨对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谱应用对策分析和下一步四肢战伤诊断编码的分析。本论文所做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是: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四肢战伤伤情分类表;初步建立了四肢战伤诊断名称规范;初步构建了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谱。但是本论文还有一些不足亟待完善,比如四肢战伤伤情分类表在实际战争中的具体应用价值;四肢战伤规范的诊断名称谱过于繁多,其中一些在实际情况中发生率很低或者基本不可能发生的诊断名称的存在造成了信息量过大,占用了有限的战场资源。这些不足需要我们在后续的课题研究中进一步克服和完善。
吕鑫[7](2016)在《毒死蜱吸入暴露染毒致脑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建立全身动态暴露毒死蜱(Chlorpyrifos,CPF)吸入染毒致大鼠认知障碍模型,规范CPF气溶胶粒径及浓度,真实模拟CPF急性吸入染毒状态,确定半数致死浓时积(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time,LCt50);观察病理、行为学、AChE、ACh、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及炎性反应相关因子等在CPF染毒后不同时间、不同脑区的变化;评价不同类型抗炎药物对CPF中毒所致认知障碍及脑损伤的预防作用,探讨CPF中毒引发乙酰胆碱酯酶、神经递质及炎性反应变化与中毒引发脑损伤的相关性。研究方法:1、CPF吸入染毒模型建立及LCt50确定。通过优化气溶胶发生参数,建立动物急性吸入CPF的动态暴露环境;利用吸附采样-气相检测技术监测暴露舱内CPF浓度,利用粒径监测仪实时监测暴露舱内CPF粒径,同时考察浓度、粒径随时间的变化;将5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置于染毒环境中进行染毒,染毒时间分别为5、7、10、14、20 h,观察染毒过程中动物症状,记录染毒后各剂量组10天内的动物死亡情况,采用Bliss法计算确定LCt50。2、CPF染毒后行为学及不同脑区病理学变化。取100只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检测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训练结束后,取50只作为实验组,将其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以0.4 LCt50 CPF的剂量进行全身暴露染毒;剩余50只作为对照组,正常暴露于相同条件下的空气中,分别在染毒后1d、2d、3d、7d及14d各取10只大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结束后观察不同脑区病理学变化。3、CPF染毒后不同时间AChE、ACh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变化。将28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70只,分别暴露于0、0.2、0.4、0.8倍LCt50剂量下进行全身暴露动态吸入CPF,分别在染毒后10min、3h、8h、1d、2d、3d和7d取5只大鼠,尾静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海马、纹状体及额叶皮层区AChE的表达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Ch、Glu、Asp、Gly及GABA的含量变化。4.CPF染毒后不同时间炎性因子表达变化。将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以0.4 LCt50 CPF的剂量进行全身暴露动态染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别在染毒后30min、3h、8h、24h、3d及7d等不同时间点,测定额叶皮层及海马组织IL-1β、TNF-α及NF-κB的表达变化。5.不同类型抗炎药物对CPF染毒所致认知障碍及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将2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在染毒前30min分别尾静脉注射tnf-α特异性拮抗剂(益赛普,3mg/kg)、nf-κb特异性拮抗剂(pdtc,2mg/kg)、广谱抗炎药(布洛芬,10mg/kg)及生理盐水。以0.4lct50毒死蜱的剂量进行全身暴露动态染毒后3d,取出完整右脑进行he染色,剩余完整左脑分离出额叶皮层及海马组织测定炎性反应相关因子il-1β、tnf-α及nf-κb的表达变化,评价不同抗炎药物对cpf所致认知障碍及脑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结果:1、本实验中气溶胶粒子平均值(1.3μm)、众数值(1.3μm)、几何平均值(1.1μm)相近,且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符合oecd403/433急性吸入毒性实验指导原则要求。暴露舱内气溶胶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保持稳定(160.6±11.1mg/m3),变异系数(rsd)在7%之内,提示暴露舱内气溶胶浓度稳定;在此浓度条件下,大鼠吸入暴露cpflct50为1654.3mg/m3·h,lct95为3015.6mg/m3·h;2、cpf吸入染毒后动物在1w内出现了短期的空间记忆障碍,病理学观察可见海马及额叶皮层区出现神经元核固缩、形成结节或坏死,但纹状体区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3、cpf吸入染毒后动物海马区及额叶皮层区ache活性在染毒后30min出现了明显下降(p<0.05),并在24h达到最低,随后表现为缓慢回升,在染毒后3d较正常值仍有显着性差异(p<0.05),至染毒后7d恢复正常水平;而纹状体区ache变化滞后,在染毒后24h才出现明显下降(p<0.05),3d时较正常值已无显着性差异;4、全身暴露染毒后不同脑区ach与染毒浓度密切相关,各脑区在染毒后24h时普遍达到峰值,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海马及额叶皮层区染毒后ach在染毒后3d较正常组仍有显着性差异(p<0.05),7d时趋于正常水平;而低剂量组纹状体区ach在染毒后2d即趋于正常水平,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在染毒后3d趋于正常水平;5、全身暴露染毒后不同脑区氨基酸类神经递质与染毒浓度密切相关。高浓度染毒组动物海马区eaas在染毒后30min时就出现了明显升高(p<0.05);中浓度染毒组在染毒后glu在30min首先出现了明显升高(p<0.05),并在48h达到表达最高值(p<0.01),而asp在3h出现了明显升高(p<0.05),在24h达到最高;低浓度组asp在染毒后8h达到表达最高值(p<0.05),而glu将持续升高至24h达到表达最高值(p<0.05)。高浓度及中浓度染毒组动物海马eaas在染毒后7d较正常水平仍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低浓度组在染毒后1-2d即趋于正常水平。额叶皮层区eaas有类似变化规律,并高出海马区eaas含量一半左右,低浓度组动物eaas升高持续时间更长,直到染毒后3d趋于正常水平。纹状体区变化最小,变化规律类似于海马区。iaas变化规律类似于eaas。不同的是,高、中浓度染毒动物iaas含量在染毒后7d已趋于正常水平;6、全身暴露染毒后动物海马区il-1βmrna表达含量在染毒后30min首先出现了明显的表达增加(p<0.05),tnf-αmrna在染毒后3h也出现明显的表达增加(p<0.05),而NF-κB mRNA增长缓慢,直到8h才表现出显着增长(P<0.05);IL-1β、TNF-α及NF-κB mRNA表达均在染毒后48h达到峰值(P<0.01),至染毒后7d表达仍明显高于染毒前水平(P<0.05);额叶皮层区三种炎性因子表达总体与海马存在类似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额叶皮层区IL-1β、TNF-α及NF-κB mRNA在染毒后30min已出现了明显的表达增加(P<0.05);7、PDTC预防给药组动物海马CA1区损伤程度有所减轻,表现为部分神经元细胞核肿胀深染,个别伴有纤维缠结,海马区可见少量小胶质细胞浸润;布洛芬预防给药组动物海马CA1区损伤程度亦有所减轻,表现为有少量神经元细胞核固缩深染,伴有少量纤维缠结;相对于PDTC及布洛芬预防给药组,益赛普预防给药组海马CA1区损伤程度更轻,细胞核质清晰,仅见个别神经元细胞核深染,细胞结构基本正常;而PDTC及益赛普预防给药组动物额叶皮层区损伤程度有所减轻,表现为部分神经元纤维缠结,细胞深染;布洛芬预防给药组动物额叶皮层区损伤程度有所减轻,但局灶性细胞固缩深染,细胞排列紊乱,仍有形成结节的趋势。结论:本实验建立了CPF气溶胶吸入染毒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动物在CPF全身暴露染毒后,1w内出现短期的空间记忆障碍。在染毒后最初几个小时,在受影响的脑区如海马及额叶皮层组织内突触ACh的快速蓄积引起严重的兴奋性毒性和胆碱能神经元的功能障碍,破坏了细胞内胆碱能通路的完整性,这种兴奋性毒性同样打破了谷氨酸能和GABA能活性的平衡,引起神经元兴奋性毒性损伤及炎症反应。这种胆碱能神经元兴奋性毒性的后果,包括广泛的细胞内水肿、核固缩、EAAs增加的兴奋性毒性、炎性因子表达上调的神经炎症和应激反应,并导致随后的各种负效应,引起大脑神经元损伤和死亡。其中基于炎性反应的干预措施可能成为CPF所致脑损伤的新的救治手段。
黄丽[8](2016)在《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汉化修订英文版ICU患者Richards-Campbell睡眠质量评估工具(RCSQ)和ICU相关记忆评估工具(ICUMT),并对中文版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建立适合中国国土文化背景使用的RCSQ量表与ICUMT量表。2探究ICU相关记忆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分析ICU相关记忆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3分析ICU治疗后生存者(转出ICU后的第6个月)PTSD的发生率与危险因素,为早期制定干预措施以减少PTSD症状发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得到量表原作者授权后,对英文版RCSQ与ICUMT量表进行翻译、回译和跨文化调试,并进行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内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检验。2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期间入住福州市2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4间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间为综合ICU(MICU),1间为外科ICU(SICU),1间为心脏外科ICU(CSICU)。于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后三天及第一周内,在其病情相对稳定,愿意接受调查的情况下,分别进行RCSQ与ICUMT问卷的随访。3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期间入住福州市2家省级三级甲等医院的4间ICU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其转出ICU后的第6个月进行电话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一普通版(PCL-C)、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健康状况问卷量表(SF-36)。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单因素采用χ2检验及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结果:1量表的汉化与修订(1)汉化修订形成中文版RCSQ量表:(1)信度:最终确定中文版RCSQ共有5个条目,量表总Cronbach’sα为0.81,重测信度为0.77(P﹤0.01);(2)效度:量表内容效度(CVI)通过德尔菲(Delphi)专家咨询得出,各条目的内容效度(I-CVI)为0.831.00,平均内容效度(S-CVI/Ave)为0.93。结构效度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进行考察,提取了特征根﹥1的公因子1个,其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9.72%。各条目间的相关系数在0.370.81(p﹤0.01),各条目与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750.86(p﹤0.01)。(2)汉化修订形成中文版icumt量表:(1)信度:量表3个维度总cronbach’sα为0.80,其中事实记忆、情感记忆、妄想性记忆的cronbach’sα分别为0.76、0.71、0.62,重测信度分别为1.00、0.69、0.77;(2)效度:量表的i-cvi为0.671.00,s-cvi/ave为0.95。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3.63%。2icu相关记忆及其影响因素(1)icu相关记忆情况:60例(13.2%)患者忘记接受过特别监护,338例(68.7%)记得icu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452例(91.9%)有事实记忆,事实记忆最高的项目依次是声音331例(67.3%)、灯光326例(66.3%)、医护查房316例(64.2%);358例(72.8%)有情感记忆,情感记忆最高的项目依次是不舒服268例(54.5%)、疼痛224例(45.5%)、焦虑/惊恐118例(24.0%);143例(29.1%)有妄想性记忆,妄想性记忆最高的项目依次是做梦106例(21.5%)、幻觉58例(11.8%)、噩梦41例(8.3%)。(2)icu相关记忆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患者事实记忆的发生率显着低于无机械通气患者(p﹤0.05);rcsq高分组、中间组,低分组中其情感记忆发生率存在差异(p﹤0.01);icu停留﹥5d者妄想性记忆的发生率显着高于停留15d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睡眠质量是情感记忆的主要影响因素,icu停留天数是妄想性记忆的主要影响因素;icu相关记忆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得出,rcsq低分组中,其事实记忆中的灯光、声音,情感记忆中的不舒服、焦虑/惊恐、疼痛及妄想性记忆的恶梦的发生率较高分组高(p﹤0.05)。3icu预后者ptsd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1)icu预后者ptsd症状特点本研究成功随访icu预后者189例,pcl-c量表总均分为25.66±8.64分,重新体验症状群、回避/麻木症状群、警觉性增高症状群得分分别为7.25±3.28、9.96±3.69、8.50±3.19。ptsd症状阳性率为9.52%(18人),重新体验、回避/麻木、警觉性增高症状阳性率分别为23.81%(45人)、10.05%(19人)、23.81%(45人)。(2)ptsd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ICU预后者PTSD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不良情感记忆的患者更易出现PTSD症状(P﹤0.05);ICU睡眠质量越差,其PTSD症状的发生率越高(P﹤0.05);PCL-C得分与社会支持总量表得分及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这两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与客观支持得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CL-C得分与SF-36得分呈负相关(P﹤0.01),即PTSD阳性症状越明显患者,其躯体功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越差及躯体疼痛感越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ICU睡眠质量差与生存质量低是PTSD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而性别、婚姻状况、医疗支付方式、ICU停留天数、机械通气、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糖皮质类激素使用及ICU相关记忆等因素不是PTSD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1本研究经过汉化、跨文化调试程序形成的中文版RCSQ和ICUMT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且操作简便、快速,可作为评估我国ICU患者主观睡眠质量及ICU相关记忆的有效工具。2 ICU患者不良记忆发生率较高,ICU睡眠质量与ICU停留天数是ICU相关记忆的主要影响因素。睡眠质量越差,其不良记忆发生率越高,临床工作者应重视评估、改善患者在ICU期间的睡眠质量以减少患者不适体验和不良记忆的发生,从而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3出ICU后的第6个月,ICU预后者PTSD阳性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年龄、ICU相关的情感记忆(如疼痛、不舒服、焦虑记忆)、ICU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与PTSD症状的发生有关。
彭霈[9](2014)在《脾脏巨噬细胞的极化在大鼠热射病模型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学习、借鉴国内外学者对热射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结合本课题所能提供的实验条件及技术水平构建符合本实验要求的大鼠热射病模型。在热射病的病生机制研究中,内环境的炎性细胞因子的扩大反应占有较大的地位,巨噬细胞作为机体内免疫细胞的一种,介导着体内的炎性反应过程,通过分离、培养巨噬细胞,研究与其极化有关的iNOS、ArgⅠ两种因子在热应激处理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进一步揭示巨噬细胞极化与热射病大鼠两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热射病提供新的靶点。方法经改良处理的可控式恒温箱控制热暴露环境的温度、湿度、暴露的时间,借鉴国内外学者热射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采用温度为40℃,湿度为60%的热暴露处理,达到热射病动物模型的诊断标准。通过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两种实验方法检测热处理即刻、1天、2天、3天、7天和对照组共6个点的大鼠脾脏巨噬细胞细胞表面标志物(iNOS、ArgⅠ)表达量的变化,来判定热应激发生后不同时间点巨噬细胞的极化方向。结果将大鼠放置于温度为40℃、湿度60%的热应激环境中处理后,构建成功的符合本课题要求的大鼠热射病模型。无菌操作取大鼠脾脏组织,经分离、纯化等无菌操作后获得数量较多的合格的大鼠脾脏巨噬细胞。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两种实验方法检测热处理后各时间点的实验指标与对照组相比,iNOS除7天组无意义(P>0.05),余各组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测得结果均小于对照组,表示实验组未出现M1型巨噬细胞极化。ArgⅠ在各点的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天组ArgⅠ的含量逐渐升高,且高于同组iNOS表达量,提示在1天组后细胞向M2型方向转变,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结论在热射病的病理生理学变化的研究中,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的功能紊乱、机体外热环境对细胞的直接热损伤作用、脂质氧化应激反应、内环境炎性细胞因子扩大级联反应等都参与其中。其中炎性反应在热射病的病理机制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巨噬细胞作为机体的重要的免疫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大作用,在遭受到外界环境的应激性刺激后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以降低机体内环境的紊乱。既往研究表明,机体内巨噬细胞的极化发生与炎性相关疾病有极大的相关性。通过检测热应激处理后大鼠脾脏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的发展变化及方向为热射病的病理发病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方向,进而为热射病的临床诊断、预防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措施。
乔晶晶[10](2014)在《165例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分析》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 MND)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病情演变等资料进行分析,了解MND的发病特点,并对误诊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该病早期诊治及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3年6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MND患者的住院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住地、既往史、误诊情况、伴随疾病、个人史、家族史、首发症状、发病年龄、病程、发病至确诊时间、神经系统查体、相关辅助检查、化验结果、职业等;进一步随访确定临床分型;整理资料,统计分析。结果:入组患者165例,患者发病年龄为20-80岁,平均发病年龄为52.2±10.4岁,男女发病高峰均为50-59岁,男女患者患病比例为1.84:1。肌萎缩侧索硬化122例(73.9%),其中确诊患者有101例,临床或电生理拟诊患者21例;进行性脊肌萎缩26例(15.8%);进行性延髓麻痹15例(9.1%);原发性侧索硬化2例(1.2%)。12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中,以上肢肌无力或肌萎缩起病者有55例(45.1%),其中以远端起病者有37例,以下肢肌无力或肌萎缩起病者有34例(27.9%),其中以远端起病者有21例;初步推算本地区MND患者被误诊构成比约为42.4%,被误诊为脊椎病变的病例占48.6%,行手术治疗患者14例;被误诊为脑血管病的病例占35.7%,均伴有明显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77.1%的误诊事件发生在基层医院;165例MND患者105例行CSF检测,其中32例患者CSF蛋白轻度升高,1例CSF寡克隆带检测阳性;发病的患者中,重体力工作者76例(46.1%),长期接触化学毒物、重金属者48例(29.1%),吸烟者51例(39.1%)。结论:本研究中男女患者患病比例为1.84:1;发病年龄集中在50-59岁;肌萎缩侧索硬化是MND最常见的类型,主要以单侧上肢远端肌无力或肌萎缩起病;MND误诊构成比较高,被误诊为脊椎病变患者居首位,部分患者因误诊行手术治疗,术后疗效不佳,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被误诊为脑血管病患者,均伴随有明确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误诊事件多发生在基层医院,提示基层医院MND误诊率较高,因此,应加强基层医师关于MND知识的宣教;本课题提示职业暴露、手术外伤、毒物药物接触史、吸烟等在MND发病中所占比例较高,提示MND发病可能与这些因素相关;影像学及电生理检查对MND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大意义,临床上应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
二、海湾战争症状与特异性神经损伤无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湾战争症状与特异性神经损伤无关(论文提纲范文)
(1)LNC001209通过CD36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铝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铝致大鼠认知功能损害过程中造成Lnc001209、CD36及PI3K-AKT-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差异表达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各组大鼠的基本情况 |
2.2 各组大鼠的脑铝和血铝含量 |
2.3 各组大鼠行为学测试 |
2.4 各组大鼠LTP实验结果 |
2.5 各组大鼠脑组织镜下形态结构及细胞凋亡情况 |
2.6 各组大鼠海马Lnc001209 的表达情况 |
2.7 各组大鼠海马CD36 蛋白的表达情况 |
2.8 各组大鼠海马PI3K/AKT/mTOR通路中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Lnc001209 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参与铝致PC12 细胞凋亡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细胞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铝暴露引起PC12 细胞形态变化 |
2.2 铝暴露引起PC12 细胞活力变化 |
2.3 铝暴露引起PC12 细胞凋亡率变化 |
2.4 铝暴露PC12 细胞后Lnc001209 的表达量 |
2.5 转染Lnc001209 siRNA对 PC12 细胞p-PI3K、p-AKT、p-mTOR的影响 |
2.6 转染Lnc001209 siRNA对 PC12 细胞CD36 蛋白的影响 |
2.7 转染Lnc001209 siRNA对 PC12 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Lnc001209 通过CD36 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可参与铝致PC12细胞凋亡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对象 |
1.2 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RNA pull-down确定Lnc001209 的相互作用蛋白为CD36 |
2.2 铝暴露后PC12 细胞CD36 蛋白表达情况 |
2.3 转染CD36对PC12 细胞p-PI3K、p-AKT和 p-mTOR蛋白的影响 |
2.4 转染CD36 对PC12 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铝导致神经毒性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NIH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二章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BARD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BARDA资助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章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ARP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ARPA生物防御相关科研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四章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分析 |
第一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梳理与分析 |
第二节 DTRA生命科学相关科研项目文献计量分析 |
第三节 DTRA生物防御相关项目潜在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
第五章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文献计量分析 |
1 数据来源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第六章 分析与讨论 |
1 美国生物防御研究主要特点 |
2 美国生物防御相关部分项目存在潜在生物安全风险 |
3 对我国生物防御科技支撑体系建设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NIH2009~2018 财年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经费数前100) |
附录 B NIH冠状病毒相关科研项目(经费数前50) |
附录 C BARD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D DARPA2000 年以来主要生物防御科研项目简介 |
附录 E DARPA生物防御科研项目资助合同列表 |
附录 F DARPA生命科学相关主要科研项目简介及发表论文数量 |
附录 G DARPA生物技术办公室项目经理基本信息及所管理项目 |
附录 H DARP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I 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主要承担机构地理位置及官方网站地址 |
附录 J DTRA资助生命科学领域科研项目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附录 K COVID-19 研究顶级期刊发文情况 |
研究创新点与局限性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3)背根神经节MZF1在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初级感觉神经元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在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基因亚型同工酶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R/Q192亚型同工酶的表达和纯化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溶液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构建rhPON1R/Q192基因序列的质粒表达系统 |
2.2.2 杆状病毒的制备 |
2.2.3 目标蛋白的表达和鉴定 |
2.2.4 目标蛋白的纯化 |
2.2.5 目标蛋白的活性检测 |
3 结果 |
3.1 含有hPON1 R/Q192基因亚型核酸序列的质粒系统的构建 |
3.1.1 基因信息 |
3.1.2 合成基因的鉴定 |
3.1.3 取酶切后的载体质粒 |
3.1.4 无内毒素质粒的提取 |
3.2 病毒感染IPLB-SF21 细胞的镜检结果和病毒滴度定量分析 |
3.2.1 转染细胞的OLYMPUS倒置显微镜镜检结果 |
3.2.2 P2代杆状病毒滴度检测 |
3.3 目标蛋白的检测 |
3.3.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3.3.2 目标蛋白的Western Blot结果 |
3.3.3 目标蛋白的活性检测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脱糖基化对重组人对氧磷酶1亚型同工酶的影响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2.2 研究方法 |
2.2.1 混合型人血清对氧磷酶(hPON mix)的纯化和鉴定 |
2.2.2 rhPON1 R/Q192的脱糖基化反应 |
2.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混合人血清的纯化和鉴定 |
3.1.1 经检测混合人血清水解对氧磷的活性 |
3.1.2 人混合血清的垂直电泳鉴定 |
3.2 脱糖基化对于PON1活性和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
3.2.1 脱糖基化对于各组PON1活性的影响 |
3.2.2 比较脱糖基化对于PON1的底物特异性的影响 |
3.3 脱糖基化对于底物分子的影响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重组人对氧磷酶1亚型同工酶对有机磷中毒大鼠的脑神经的保护作用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动物和分组 |
2.3 实验方法 |
2.3.1 连续观察和比较各组大鼠的中毒症状 |
2.3.2 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胆碱酯酶的活性 |
2.3.3 光镜下观察染毒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尼氏染色的结果 |
2.3.4 电镜下观察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结构的变化 |
2.3.5 免疫组化的方法比较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胆碱酯酶的变化 |
2.3.6 Western Blot检测染毒各组大鼠脑组织的胆碱酯酶表达情况 |
2.3.7 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各组大鼠的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和De Bleeker评分 |
3.1.1 中毒症状出现的时间 |
3.1.2 各组大鼠的De Bleeker评分 |
3.2 染毒各组大鼠血清和大脑皮质胆碱酯酶活性 |
3.3 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的光镜下尼氏染色的结果 |
3.4 各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神经元细胞结构的电镜观察结果 |
3.5 各组大鼠的脑组织海马区胆碱酯酶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6 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的AchE表达情况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立题依据 |
(一)打赢未来战争亟需解决新的军事作业医学问题 |
(二)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尚不能满足向“能力医学”拓展的需求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主要研究内容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基本理论研究 |
一、概念与内涵 |
(一)国内对军事作业医学阐述 |
(二)国外对军事作业医学的阐述 |
(三)内涵与功能界定 |
(四)军事作业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二、军事作业医学主要研究范畴与方法手段 |
(一)军事作业环境危害因素评估研究 |
(二)健康和效能危害评估与预测研究 |
(三)军事作业医学措施研究 |
三、小结 |
第二部分 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历程与演化规律 |
一、发展历程 |
(一)萌芽阶段(一战到二战前,1914 年-1938 年) |
(二)快速发展阶段(二战到现代局部战争前(1939-1949 年)) |
(三)全面发展阶段(现代局部战争至今(1950 年-)) |
二、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影响因素与演化规律 |
(一)战争地域性和武器装备发展决定军事作业环境范畴 |
(二)战争形态变化使人效能提升凸显为军事作业医学优势领域 |
(三)经济社会科技发展是推动军事作业医学进步的直接动力 |
三、军事作业医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军事作业医学领域存在科学难题 |
(二)伦理学问题限制军事作业医学发展 |
四、小结 |
第三部分 美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情况研究 |
一、发展背景 |
(一)面临复杂国际形势的迫切需求 |
(二)实现未来发展愿景的战略需求 |
(三)信息化战争形态对人效能的需求 |
(四)面临预算与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实需求 |
二、科研重点与未来发展方向 |
(一)自然作业环境生理建模和监测研究 |
(二)特殊人工作业环境生理学研究 |
(三)人体生理预测与仿真数据库构建研究 |
(四)人效能优化研究 |
(五)未来发展方向 |
三、主要做法与启示 |
(一)顶层设计重点部署,科研规划系统全面 |
(二)组织机构按需设立,科研制度严谨灵活 |
(三)科研机构定位明确,科研布局科学系统 |
(四)科研体系军民融合,相关机构合作密切 |
(五)科研机制运行科学,科研力量经费充足 |
(六)科研设施先进可靠,科研数据完善有效 |
四、小结 |
第四部分 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现实需求 |
(一)我国军事战略部署向多维环境拓展 |
(二)战争形态变化迫切需要开展人效能优化研究 |
(三)新型武器操作技术发展带来新的挑战 |
二、存在问题与发展机遇 |
(一)多维极端环境将带来的健康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
(二)武器装备智能化发展带来的医学问题亟需突破 |
(三)社会科技发展为人效能优化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
(四)我军军事作业医学发展领域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
三、对策建议 |
(一)论证学科范畴,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体系 |
(二)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全面系统的科研规划 |
(三)开展技术评估,确定科研重点发展方向 |
(四)建立组织机构,明确科研机构使命任务 |
(五)加强军民融合,形成合作密切的科研体系 |
(六)优化科研机制,加大科研力量经费投入 |
(七)健全科研大设施,构建共享综合数据库系统 |
四、小结 |
第五部分 讨论与结论 |
一、论文解决的主要问题与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6)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与诊断名称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内容及目的意义 |
1.1 研究内容 |
1.2 目的意义 |
2 研究技术路线及方法 |
2.1 技术路线 |
2.2 研究方法 |
3 战伤分类与标准化相关理论知识 |
3.1 基本概念 |
3.2 战伤分类的基本构成 |
3.3 战伤分类存在的问题 |
3.4 外军战伤分类现状 |
3.5 战伤分类的发展趋势 |
4 四肢战伤发生特点规律及诊断救治特点与要求 |
4.1 历次战争四肢战伤发生情况 |
4.2 未来作战四肢战伤发生特点规律 |
4.3 四肢战伤诊断救治特点与要求 |
5 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设计 |
5.1 一般损伤伤情分类要素构成 |
5.2 四肢战伤伤情要素界定 |
5.3 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体系构建 |
6 四肢战伤诊断名称标准规范及应用对策建议 |
6.1 一般损伤诊断名称构成模型 |
6.2 四肢战伤诊断名称构成模型 |
6.3 四肢战伤诊断名称标准应用对策与建议 |
7 论文小结 |
7.1 本研究的主要工作 |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
附录 2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毒死蜱吸入暴露染毒致脑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CPF气溶胶态吸入染毒模型建立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毒死蜱标准溶液的配制及工作曲线的绘制 |
1.2.2 全身动态染毒吸入模型的建立 |
1.2.3 半数致死浓时积的测定 |
1.2.4 统计学分析 |
1.3 结果 |
1.3.1 全身动态暴露吸入染毒模型的建立 |
1.3.2 大鼠急性吸入CPF染毒症状表现 |
1.3.3 半数致死浓时积的确定 |
1.4 讨论 |
1.5 结论 |
第二章 CPF吸入暴露后不同时间行为学表现及敏感脑区病理变化 |
2.1 材料 |
2.1.1 实验动物 |
2.1.2 试剂和仪器 |
2.2 方法 |
2.2.1 水迷宫训练 |
2.2.2 全身暴露动态吸入染毒 |
2.2.3 苏木精-伊红(HE)染色 |
2.3 结果 |
2.3.1 CPF吸入暴露后水迷宫实验结果 |
2.3.2 大鼠CPF吸入暴露后不同脑区病理变化 |
2.4 讨论 |
2.5 结论 |
第三章 ACHE、ACH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在CPF吸入暴露后不同时间变化 |
3.1 材料 |
3.1.1 实验动物 |
3.1.2 试剂和仪器 |
3.2 方法 |
3.2.1 全身暴露动态吸入染毒 |
3.2.2 AChE含量测定 |
3.2.3 ACh含量测定 |
3.2.4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检测 |
3.3 结果 |
3.3.1 CPF全身暴露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不同脑区AChE活性变化 |
3.3.2 CPF全身暴露染毒后不同时间大鼠不同脑区神经递质的变化 |
3.4 讨论 |
3.5 结论 |
第四章 CPF全身暴露染毒大鼠相关脑区炎性因子表达变化及抗炎药物脑保护作用 |
4.1 材料 |
4.1.1 实验动物 |
4.1.2 试剂和仪器 |
4.1.3 引物设计 |
4.2 方法 |
4.2.1 CPF全身暴露染毒及额叶皮层、海马分离 |
4.2.2 荧光实时定量PCR法 |
4.2.3 HE染色 |
4.2.4 统计学分析 |
4.3 结果 |
4.3.1 CPF全身暴露染毒大鼠不同脑区炎性因子表达变化 |
4.3.2 不同类型抗炎药物对CPF全身暴露染毒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 |
4.4 讨论 |
4.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8)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ICU患者睡眠质量与ICU相关记忆评估工具的汉化与修订 |
ICU睡眠质量评估工具的汉化与修订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中文版ICU记忆评估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二部分 ICU相关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第三部分 ICU预后者PTSD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的研究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附录 2 |
附录 3 |
附录 4 |
附录 5 |
附录 6 |
附录 7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脾脏巨噬细胞的极化在大鼠热射病模型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
实验动物及材料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
实验动物及材料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
实验材料及步骤 |
实验结果 |
讨论及结果分析 |
结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165例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释义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海湾战争症状与特异性神经损伤无关(论文参考文献)
- [1]LNC001209通过CD36调节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参与铝致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研究[D]. 李欢.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2]美国生物防御科研项目梳理与分析[D]. 王盼盼. 军事科学院, 2021
- [3]背根神经节MZF1在CFA诱导的大鼠慢性炎性痛中的作用及其机制[D]. 牛钦. 郑州大学, 2020(02)
- [4]重组人血清对氧磷酶1基因亚型同工酶防治有机磷中毒的实验研究[D]. 崔玥.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5]军事作业医学关键问题与美军发展借鉴研究[D]. 李长芹.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12)
- [6]四肢战伤伤情分类与诊断名称标准研究[D]. 姜永.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7(02)
- [7]毒死蜱吸入暴露染毒致脑损伤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D]. 吕鑫.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16(02)
- [8]ICU相关记忆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D]. 黄丽. 福建医科大学, 2016(07)
- [9]脾脏巨噬细胞的极化在大鼠热射病模型中的研究[D]. 彭霈. 泰山医学院, 2014(03)
- [10]165例运动神经元病临床分析[D]. 乔晶晶. 山西医科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