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 要:校外活动是校外教育的重要形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实施策略展开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素质教育中少儿校外活动的重要功能,对素质教育理念下少儿校外活动的实施策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少儿校外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少儿;校外活动;实施策略
0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以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事业中越来越受重视。素质教育理念以弘扬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通过科学教育途径,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的素质。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加强少儿校外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少儿的综合素质,促进少儿全面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素质教育中校外活动的功能
1.1 塑造少儿的品德素质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加强校外活动中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开展校外活动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大力强化对少儿品德素质的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在开展校外活动时,需通过融合各项校外拓展游戏的特点,独立研发,集思广益,开展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校外活动项目。通过我国传统历史同相关品德素质有关的思想进行融合的方式,借助各项校外活动来达到对少儿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目的。
1.2 养成少儿的科技素质
科技素质主要指的是工程技术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通过素质教育的形式所建立起来的智能与知识结构完善且合理的公民素质。科技素质不仅是现代人才的一个明显标志,还是少儿成才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施行科技教育的过程中,相关教育者一方面要借助校外活动的作用使少儿可以养成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在牢固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自我知识结构体系。另一方面还需利用校外活动的功能性来加强对少儿思维、观察和想象能力的培养,从而提升少儿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培育少儿的心理素质
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卡门曾经对人的情商和智商进行研究后发现:一个人所能够取得的成就同其自身智商的高低之间没有直接的影响和联系,但却与自身的心理素质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开展各项校外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对少儿群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使其能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情绪特征及正确的自我意识,从而培养和提升少儿的综合能力。
2 素质教育理念下校外活动的实施策略
2.1 建设和应用校外活动实验基地
校外活动中心实验基地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为素质教育提供帮助:第一,为学生提供能培养其艺术素养的实践教育基地,使其能够通过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来提升艺术修养。第二,提供科学技术实践教育基地来提升少儿的动手操作和思维发散能力,培养少儿的自主探索能力。第三,利用军事训练基础,借助艰苦的军事训练来磨砺少儿的爱国主义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培养其意志力。第四,利用社会实验基地让少儿可以通过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来不断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防止暴力犯罪和奢侈堕落等错误行为的出现。
2.2 强化校外活动的宣传力度
现阶段,我国的素质教育仍处于不断探索发展的阶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且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少儿的校外活动对于其素质教育的作用,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外活动教育结果的落实。因此,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对校外教育活动的宣传力度,通过发放校外活动宣传手册、利用电视台和报纸杂志等进一步提升宣传力度,从而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校外活动,鼓励少儿参与到各类型的校园活动之中。
2.3 健全校外活动的各项管理机制
首先,相关人员需要建立起健全的校外活动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制定目标管理和安全管理计划的方式为少儿参与到校外活动过程中的安全性提供有效保障。其次,少儿的校外活动中心在组织少儿参与校外活动时需要同家长和学生本人签订相关的安全协议,对少儿的思想行为进行进一步的约束,防止由于不听指挥和管理而导致的安全问题出现。最后,制定健全的校外活动评价和奖励机制,在开展校外活动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和配合程度,以言语鼓励和发放奖品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配合度与积极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理念下,少儿校外活动的有效开展能够提高少儿的品德素质、科技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对推动少儿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校外活动的开展,完善相关管理体系制度,加大对校外活动的宣传力度,从而促进少儿校外教育水平的提高,提升我国少儿素质教育的水平和少儿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自然中聆听,快乐中成长——对幼儿教育校外活动的组织探索[J].姜越.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9)
[2]实践视域下青少年校外活动的教育特质[J].袁德润,陈敬.荆楚学刊.2016(01)
论文作者:阳艳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7年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
标签:校外论文; 少儿论文; 素质论文; 素质教育论文; 教育理念论文; 过程中论文; 品德论文; 《文化研究》2017年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