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普及,引发了教育的深刻变革,正快速地改变着教育的发展模式,也为教育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宽泛的平台。就作业布置来讲,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和途径,已经完全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需求,也已不适应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因此,建立适应当前新形势、切合学生实际、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业布置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探究作业布置模式的新课题。
一、对当前小学生作业布置的再认识
传统的小学课堂作业绝大部分都是以书面形式来呈现的,老师统一布置、批改、讲评。这类作业能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但是不能反映学生的应用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学生在作业的练习中是被动的,这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有效作业布置还应达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契机,引导学生扩展学习内容领域等目的,这一要求,也是传统作业不能实现的,这也正是传统作业方式的不足或缺失。
那么,现今的作业布置情况怎样呢?我们通过对所在地区学校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到,作业中存在多科作业布置重复、作业形式单一、学生作业兴趣不高等问题,作业布置的目的和要求与多元智能理论有着较大的差距。同时,许多学者和教师也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姚梅的《从“要我做”变“我要做”——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吕秀琴的《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实践探索》、吉增余的《电子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设计应用》等等,这些文章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作业布置的有效性、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学生潜能的开发上;吉增余先生则更加强调了信息技术在作业中的应用及其效果。
单就作业布置来讲,“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深刻影响。国内先后出现了一些作业平台,如一起作业网、速算盒子、作业盒子等,这些为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小学生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学习形式越来越喜爱,学习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就此而言,传统意义上单纯的写、记、算等作业形式,已经基本被淘汰。同时,《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也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四五年级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并不是不布置作业,而是对作业布置的形式和数量要求更高。这一政策的要求,也为当前小学的作业布置提供了转变模式、创新平台的良好契机。
由此而言,当前形势的变化,要求我们要从传统的窠臼中挣脱出来,给予作业布置更高的使命和要求。因此,笔者提出并主持了“互联网+背景下优化小学作业设计研究”这一项目,在教学中进行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措施,总结了有效做法,积累了成功经验,以此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提高。
二、“互联网+”背景下作业布置的研究与实践探索
就我们而言,学校作业类型主要有三类:日常作业、假期作业和项目作业。日常作业包括复习巩固作业和预习作业。复习巩固作业由学科教师借助速算盒子、一起作业网、乐教乐学平台软件进行网上布置,让学生针对学科进行相应巩固练习;预习作业则是教师让学生借助QQ群、“微信”群等通过读、画、说等形式来完成,达到课前预习新知识的目的。假期作业是寒、暑假的作业,针对学生休息时间比较长的特点,立足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动手操作等技能培养布置的作业。在本课题研究中,重点针对日常作业的丰富性进行了探索实践与研究,针对项目作业的共享性、评价的及时性进行了探索实践与研究;针对假期作业的整合性进行了探索实践与研究,打破学科界限,创新作业模式,把作业进行整合,为小学生设计出更加科学、多样的作业形式,使作业布置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互联网+背景下的日常作业——注重丰富性研究与实践的探索
(1)预习作业的新渠道——微课。在实验中,教师们自主录制微课,并设计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学生在“微课”的使用中突破了静态书面作业的局限,通过立体视听,为学生打开作业的新渠道,给学生带来了生动有趣、内容丰富的预习体验,有利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趣味化的学习。学校也将各学科的“微课”进行整理,逐渐形成“悦智”课堂的“微课”资源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复习作业的新方式——自媒体。QQ、微博、微信、论坛、学习软件等自媒体,为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学生的作业提供了新的方式。师生、家长充分利用这些学习软件、作业平台,实现了作业的互动性。这其中,在线复习、在线讨论、在线交流等丰富了学生们的作业形式,彻底改变了传统作业“说”的多、写的多、检测少、实效低的现象。另外,互联网+背景下,给学生“说”的作业提供了新平台:在QQ、“微信”等平台上,学生可以发布自己的音频视频作业,诸如诵课文、说习作、读名著、吟古诗、讲笑话等,还可以展示“新年录拜送福”等实践活动型音频视频作业。这些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作业兴趣,还实现了作业的平台共享,助推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让作业重新火起来——学习软件。作业盒子、一起作业网等学习平台的逐渐完善,为学生作业提供了新的平台;教师们对这些平台的娴熟应用,给学生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学、英语学科的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灵活组题,以限时完成的形式布置作业,学生的兴趣高涨,能够在愉悦中巩固所学知识。在每天限时完成的基础上,数学老师们每周布置3道趣味数学题目,限时一周,供“学有余力”的孩子去挑战,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更做到了分层作业的要求。另外,为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数学老师们还利用这些平台的竞赛功能,举办“在线”限时竞赛,学生在家就可以体验竞赛的激烈。这些形式的作业,既提高了孩子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广泛参与,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运算技能,进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2.互联网+背景下的项目作业和假期作业的整合性研究与实践探索
为避免单一重复性作业,使各科作业凝聚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项目作业,设计了如《祖国在我心中》、《我们的节日》、《感恩的心》等项目活动,自主创新开发了“跑遍山东”项目课程。
(1)课程整合,提升素质。“跑遍山东”整个课程采取“实跑”与“虚跑”相结合的方式。实跑,每天坚持跑步锻炼;虚跑,每天坚持跑步1分钟相当于地图上行进1公里。学生的任务是可以从app中查看淄博到各个地市的距离及各地市的简介,选择包括淄博在内的地市,规划好行程。“跑遍山东”手机app中济南的城市介绍,完成app中游历济南的几个任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不同年级的任务单:一二年级漂流版,三年级冲浪版,四五年级high遍山东版。同一个城市,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任务,任务难度层层梯增。课程组的老师们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等作业与山东省各地市的地理特点和城市文化进行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作业内容,并将各学科作业进行整合,形成丰富活泼、学生易于接受的假期任务。
(2)参与广泛,形式多样。家长可以自主下载“跑遍山东”APP,对活动进行了解,随时上传学生假期活动的精彩图片。《跑遍山东》项目课程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可以使手机用户掌握课程情况以及APP的使用。山东十七地市详细的介绍、各地历代名人等,都收录在作业课程中,让学生以“跑”的形式,走进各大城市,走入名人故居,感悟城市魅力,感受名人智慧。活动中,高年级动手写游记,低年级同学谈收获,通过精彩分享、留言点评等方式,再现了作业内容的丰富性、生成性、多样性与层次性。
现在,我们以《跑遍山东》作业课程为载体,依托学生的自主参与,有效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过程中,孩子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跑遍山东成果集》和汇报单,都很好地记录学生在假期作业的成果,极大地发挥了小学作业布置对学生身体和心智发展的促进作用。
还有,在“互联网+作业布置”中,“美篇”APP、班级QQ群、学校公众号将项目作业进行及时的搜集、展示、共享。“一起作业网”、“作业盒子”等软件的数据,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进行分析、研究,让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教师收集分析数据,将重点、难点、薄弱环节整理出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实现教学过程的精准化、个性化和高效化。“互联网+”使各科作业相互交织,融合一体,使单一的作业变得精彩有趣、灵动溢彩;使师生家长参与高度活跃,全员共享。可以说,这一作业体系,让小学生的作业再度火起来,有效地促进着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做好“互联网”与“作业布置”的“+”,架起了教育的彩虹桥,这座桥承载着小学生的快乐与知识,正引领他们走向幸福与美好的未来。
论文作者:赵凤霞 孙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作业论文; 学生论文; 互联网论文; 山东论文; 形式论文; 在线论文; 平台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