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及主要化解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消费需求论文,对策论文,城乡居民论文,收入差距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分类号:F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7- 5585(2000)04-0047-05
朱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指出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这表明了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需求动力将建立在主要依靠国内需求上。消费需求是国内需求及总需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而要扩大内需,解决总需求严重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加大对消费需求的刺激力度。无疑,要刺激消费需求,应找出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然后采取相应的化解对策。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因素较多,本文仅就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及主要化解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变及成因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致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演变过程。从1978年到80年代中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改革主要在农村进行,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自主权的扩大、粮食统购统销的逐步取消及农产品价格的调整等改革措施的出台,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农民收入增长迅速,在1978~1984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高达16.5%。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由1978年的2.57缩小到了1985年的1.86。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的改革进入第二阶段,改革开始转向城市和国营企业,在农村由于联产承包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能量释放完毕,再加之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带来的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1985~1996年之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则降为4.11%,结果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于扩大,1995年城乡收入差距高达2.72。1995年以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城镇中下岗职工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所致。
表1 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变动情况
年度 1978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997 1998
收入差距 2.57 2.50 1.86 2.20 2.72 2.51 2.47 2.51
注:数据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318页有关资料编制。
表2 农民收入增长(1978~1998年)单位:%
期间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
1978-1984年
16.5
1985-1996年
4.11
1996-1997年
4.6
1997-1998年
4.3
1998-1999年
3.8
资料来源:《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研究》课题组:我国现阶段农民消费行为研究,经济研究参考,第87期,27、41、42页;
朱镕基:《政府工作报告——2000年3月5 日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中国改革报,2000年3月17日。
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使得目前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指数大大高于国际水平,高出世界上经济水平同我国类似的国家一倍以上[1]。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
1.使有效需求不足,引起供求总量的失衡
众所周知,在资本主义国家,由于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最高收入阶层与最低收入阶层间的收入差距越拉越大。财富在一极积累和贫困在另一极积累,导致广大赤贫的无产者消费水平萎缩,而资本积累加速又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这就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危机强制调整了社会生产力,也逐步使经济复苏。但只要收入差距悬殊这种状况继续下去,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的周期性危机便难以消除。
我国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会出现资本主义社会那种全面的、严重的经济危机。但如果听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也将破坏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关系,使国民经济运行陷于危机之中。事实上,我国已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在1978~1984年之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6.5%,农民收入快速增长,一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另一方面也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市场的扩张。在这个阶段农民消费增加额占我国居民消费增加总额的65%,7年内农村人均消费水平提高了近1倍,年均增长约10%[2]。农村市场的迅速扩张。使全国市场趋于繁荣,有利于供求总量的平衡。
而1985~1996年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则降为4.1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一方面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另一方面使农村市场出现萎缩,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缓慢,1990年曾出现负增长。这一阶段农村居民消费增加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增加额的46%,10年内消费总额提高64%,年均增长5.1%[2]。而就同农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言,由于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及商品结构等因素的限制,这部分收入中有相当部分并不能转化为商品的实际需求,而是在储蓄中积淀了下来,市场疲软由此而生。最近两年,我国市场消费不旺,居民有效需求不足,大量消费品积压,也是与最近两年农民收入增长出现新的低谷(表2所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有关。
综上所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确实会使有效需求不足,引起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供求失衡。
2.使储蓄相对集中,降息刺激消费作用下降
自1996年以来,央行七次降低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利率。众所周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根据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利率的调整必然导致资金流向的变化:如果存款利率提高,就会使居民储蓄存款增加,吸引资金流入银行;如果存款利率降低,就会引起储蓄存款分流,促使居民将其一部分储蓄存款转向投资领域或消费领域。显而易见,我国调低存款利率的重要目的是:通过利率杠杆来分流居民储蓄引导居民投资和消费,以有效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尽管储蓄存款利率大幅度下调,但是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长势头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996年底为 38521亿元人民币,而1998年底已达到53408亿元人民币,与1996年相比, 增长38.65%[3]。与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持续大幅度增长。虽然1999年6月第七次降息后, 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有所放慢,但仍然在增长。
笔者认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是造成我国近年来利率下调对储蓄分流推动力很小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居民储蓄的结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5 万多亿元的储蓄存款中的80%,即4万亿元,为大约20%的储户所拥有;而80 %的储户只拥有储蓄存款中的20%,即1万亿元[3]。由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得储蓄相对集中在高收入阶层。显然,这种极不平衡的储蓄存款结构产生了这样的结果:80%的储户,其中大部分属于低收入阶层,由于存款是为了应付未来多方面的需要,利率下调不会促使其从银行取款来消费;20%的储户属于高收入阶层,其基本消费都已经满足,消费倾向较低,利率下调也不会使其从银行提款进行消费。这说明消费者强烈的储蓄倾向难以扭转,七次降息遭遇“流动性陷阱”。
3.产生城乡二元消费结构
按照一般规律,一定的收入水平总是与一定的消费结构相对应。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很大差距,这就意味着我国农民的消费档次与城镇居民有着较大差别,存在消费梯度。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而言,消费梯度的存在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种是高、中、低层消费比例合理,分别占有一定的市场,各种消费层次的进步能达到顺延。显然,这是最理想的梯度序列;第二种是高层消费和中层消费特征明显,或者中层消费和低层消费的特征明显,而这时,消费的每个层次仍然能实现顺延;第三种是只存在其中某一层次的消费,消费差别不明显;第四种是高层消费和低层消费呈现得比较明显,中间层次的消费比例过小或呈现不明显。
第三种类型是一种短缺经济时代的消费特征,由于整个社会同时追求同一层次的消费,导致整个社会消费结构的雷同化,消费市场的“过热”与“疲软”交替出现。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告别了短缺经济,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人们收入差距被拉大,第三种类型的消费模式也随之消失。但是,就目前来说社会中间层次的消费已经实现,并且在寻求较高层次的消费,而低层次的消费不能向中间层次的消费过渡,呈现出了第四种类型消费模式的特征,也可以称之为二元消费状态。
在我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消费主体在农村,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情况下,由城市居民所带动的较高级消费需求是能在农村找到其扩展空间的。比如在80年代前半期,由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这使得农民对百元消费比如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黑白电视机等的购买力大增,使这些消费需求的主体从城市转向了农村,保证了城乡消费链的平衡递推,但在8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农民收入徘徊不前,拉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进而拉大了城乡消费差距。据估计,农村消费水平从总体上落后城市10至15年。由此使得城市居民消费升级后所过剩的工业品无法及时地由农村来接纳和吸收,在城乡居民消费之间出现了一个差距较大的消费空档或断层,而在这个空档内集中了我国目前大量的过剩产品。
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对消费需求制约的主要化解对策
1.加快小城镇建设
中国城乡收入差别的表现,是大中城市高于小城镇,小城镇高于普通农村,农村兼业户高于一般纯农户。大力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大批农民进行产业转移,离开农业,进入第二、三产业就业,伴随收入来源的增多,收入水平将会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因大批农民进入小城镇就业,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数量,相应地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提高农民收入,也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大力发展小城镇,还能有效地改变农村人口自给自足性质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要提高家电产品在农村的普及率,也应从小城镇入手。让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向小城镇集中,供水、供电条件得到改善,将会增加家电产品的消费。有学者认为,中国由潜在的世界最大市场变为现实的世界最大市场,关键在于小城镇市场购买力的增加。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发展小城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有利于乡镇企业的相对集中……也有利于扩大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更快增长。”把小城镇建设与扩大内需、启动市场、推动经济增长联系了起来。随着小城镇管理制度的改革,当前粮食等农产品和工业品供给有余以及越来越多的农民有进入小城镇的强烈意愿,目前无论是从需要还是从可能两方面看,加快小城镇发展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基本具备。
2.注意城乡消费市场的梯度开发
目前我国许多城镇居民饱和的消费品, 在农村的普及率仍很低。 1998年底每百户拥有量,彩电,城镇为105台,农村为33台;电冰箱, 城镇为76台,农村为9台;洗衣机,城镇为91台,农村为23台[4]……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巨大差异,固然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有密切关系,但城乡消费市场梯度开发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我们不少生产厂商比较习惯于一致性消费行为,对消费市场的多元化重视不够,对城乡消费市场的特点和区别研究不够,或者说对农村市场的开发重视不够,片面地认为农村市场只是城市市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简单延续,致使所生产的产品其功能和品种结构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比如彩色电视机在农村的普及率1998年只有33%,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生产厂家的设计大多只是从城镇居民的需要出发,一味追求新颖、大画面、多功能等内容,根本不适合农民的口味。而在农村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最需要的是接收性能好、灵敏度高、适应电压范围广、廉价耐用的产品。最近一些厂家针对农村市场特点开发的新型产品受到农民特别欢迎、销售极佳的案例(如康佳、福临门)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
3.对不同收入阶层采取分层次调节来拉动需求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的层级化现象十分明显。统计分析表明,低收入阶层、中收入阶层、高收入阶层的需求对收入的变动有不同的反应,因此,对不同收入阶层应采取分层次调节来拉动需求。
(1)拉动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工业消费品需求。
对低收入阶层而言,虽然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但其对基本工业消费品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消费需求对收入的弹性最大,收入的每一单位提高都可能产生较大的消费需求,因此拉动基本工业消费品需求的重点应该是这个阶层。
在城市拉动低收入阶层的消费品需求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适当放慢企业下岗速度,加快再就业速度,二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拉动农民消费品消费需求也有两个方面,一是着力提高农民收入;二是克服农村消费的产业瓶颈。
(2)拉动中等收入阶层的住房和教育消费需求
对中等收入阶层而言,基本上完成了由新三件(彩电、冰箱、洗衣机)替代老三件(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的消费结构的升级。因此企图以扩大这一收入阶层的基本工业消费品需求来拉动经济增长几乎没有可能。拉动中等收入阶层的需求要特别强调以下两方面:一是拉动住房消费需求。在基本工业消费品需求基本满足后,住房需求是目前大部分中等收入居民的第一需求;二是拉动居民教育消费需求。中等收入居民在满足基本工业消费品需求后,开始重视发展方面的消费,特别是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投资。现在扩大教育消费需求的困难主要在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满足居民教育消费的机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拉动居民教育消费需求的主要途径是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
(3)拉动高收入阶层的教育和汽车需求
虽然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弹性不象前两个阶层特别是低收入阶层那么敏感,但这并不意味着扩大这一阶层的消费需求绝对没有指望。既然我国的高收入阶层拥有全国80%的储蓄存款,而消费倾向却比较低[3],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拉动高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潜力还相当大。对这一阶层扩大其消费需求一是增加教育资源的供给以拉动其教育消费需求;二是改善汽车消费环境,拉动其对汽车的需求。我国轿车目前是平均每千人2辆,而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墨西哥、韩国、 马来西亚等国平均10~20人1辆[5]。今天,中国年收入在三万元以上的家庭已有1000 万个,这样的家庭在国外,已经具备了购买轿车的能力[5]。 在中国当前制约私人轿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汽车消费环境。中国大约可以算是对私人购买和使用汽车征收税费种类最多的国家,收费多、滥、重,已是不争的事实。报载,养一辆私车,我们一年要花一两万,而美国、德国,仅仅是二三百美元或马克[6]。国情当然不同, 但私车消费环境孰优孰劣却是显而易见的。如果我国汽车消费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如果我们的广大消费者不仅能买得起汽车,而且能用得起汽车,那么我国的汽车消费市场的全面启动将指日可待。
收稿日期:200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