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善卷骨科医院普外科 江苏宜兴 214233)
【摘要】目的:对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5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接受常规手术治疗的患儿设为基础组,接受横切口手术治疗的患儿设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切口长度短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率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复发率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应用横切口手术,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关键词】横切口手术;小儿疝气;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7-0097-02
小儿疝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上又将其称为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的主要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在以往治疗中,临床常采用常规手术,但是由于该术式的切口较大,出血量相对较多,且不利于术后恢复,甚至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复发情况[1]。近年来,横切口手术治疗被临床广泛应用[2]。为此,本次研究为探究该手术的临床价值,选择我院收治的疝气患儿58例分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疝气患儿58例。随机分为基础组(n=29)和实验组(n=29),实验组患儿中,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14例,年龄2~12岁,中位年龄为(5.4±3.6)岁,发病时间3天~1周。基础组患儿中,男性20例,女性9例,年龄3~15岁,中位年龄为(5.5±2.8)岁,发病时间均在3天至8天之间不等。统计学检验两组疝气患儿的基本资料,结果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基础组 基础组患儿入院后接受常规手术治疗,首先选取较为适宜的体位,即平卧位,并将软物垫在患儿的臀部,适当的抬高。而后在患儿的侧腹沟做一平行切口,长度约为3cm,切开腹外斜肌前鞘,并进行分离,这样一来可以充分显露精索。其后将疝囊寻找出,并将其剥离至患儿的颈部位置,实施高位结扎,最后将敷贴覆盖,送回患儿至病房。
1.2.2实验组 实验组患儿入院后接受横切口手术治疗,首先选取患儿的平卧位,在上腹横纹肌下侧做一手术切口,长度约为1cm,而后钝性分离其皮下组织,使用小拉钩和蚊式钳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疝囊充分显露。待其找到后,做一纵向切口,并分剥游离。最后对其颈部进行结扎,选择可吸收线进行。手术操作时,要确保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两组患儿完成手术后,均接受抗感染治疗,并且对其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同时对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监测。
1.3 指标观察
对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主要包括: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切口长度,其后对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进行详细统计。
1.4 数据整理和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结果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 15.0进行整理,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切口长度均为计量资料,以均数表示,并选择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为计数资料,以%表示,并选择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围术期指标对比
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3 两组复发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儿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后,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6.9%;基础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后,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4.1%;实验组患儿的复发率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疝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其主要症状以腹胀、腹痛以及便秘为主,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严重影响其消化系统,甚至对儿童的未来成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据有关资料显示[3-4],小儿疝气的发病率逐年呈上升发展趋势。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临床和儿童的未来身心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以往的治疗手段中,临床常采用常规手术治疗,但是该手术的切口较大,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近年来,横切口手术治疗应用较为广泛,该手术凭借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以及术后恢复快的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5]。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患儿采用横切口手术治疗,基础组患儿采用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基础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复发情况来看,实验组患者低于基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优势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疝气治疗中应用横切口手术,其治疗效果显著,不仅缩短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同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唐龙军.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临床探究[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4):303.
[2]邹斌.小儿疝气横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11):104.
[3]王华云.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疗效探究[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99-99.
[4]王燕林.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临床效果探讨[J].医学信息,2014(14):500-501.
[5]横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气42例的临床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042-3043.
论文作者:李建良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患儿论文; 疝气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治疗论文; 切口论文; 手术论文; 小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