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妇产科 重庆 梁平 405200)
【摘要】目的:探讨引起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8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患者,8例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结果:保守治疗6例治愈,2例因子宫切口裂开出血、子宫下段血肿形成行全子宫全切除术。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186-02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2年2月—2016年12月我院共收治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患者8例。二次剖宫产5例,初次剖宫产3例。年龄23~38岁,平均34.3岁。发病时间:术后3~20天,术后3天1例,术后7~14天2例,术后14天以后5例。
1.2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剖宫产术后>24h,子宫出血持续或间断,其中一次出血>500ml者,诊断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国外Alexander等将晚期产后出血定义为产后24h~12周。本次研究的8例患者中年龄>35岁者(4例,50%);第二次剖宫产术(3例,37.5%);剖宫产取出巨大胎儿(2例,25%);入院前在院外行诊刮术(2例,25%);主要表现为阴道中等量持续不断流血(5例,62.5%)、突然大量出血(3例,37.5%);阴道流血量过多致贫血(8例,100%),失血性休克(3例,37.5%);低热,体温>37.2℃(2例,25%);下腹胀痛(3例,37.5%);血象明显升高(3例,37.5%);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下降(8例,100%);超声检查提示:子宫下段切口裂开、周围血肿形成并积液(2例,25%)、宫腔积液(血)(1例,12.5%);合并腹壁切口感染(1例,12.5%)。此类患者给予补液抗休克,按摩诊刮、缩宫素、米索前列醇促宫缩,广谱抗生素联合抗厌氧菌药物抗感染、止血、输血等处理,2例行剖腹探查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6例未合并感染患者经上述处理,短期内病情好转,阴道流血减少,贫血得以纠正,生命体征平稳,实验室检查结果正常。其中1例患者因复查超声考虑宫腔内血凝块于术后第17天行诊刮术,刮出宫腔内血凝块后子宫复旧好,阴道出血减少。6例均保守治疗成功,治愈出院。
2.2 2例合并感染患者经保守治疗阴道出血仍无明显减少,因在院外曾行诊刮术,考虑机械刺激、感染致子宫下段切口裂开出血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证实为子宫下段切口裂开,缝线裸露,见活动性出血,原子宫下段切口及宫颈粘膜下血肿形成,组织水肿,渗血明显,遂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加强抗感染及支持治疗,治愈出院。
3.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病率为0.3%~0.7%。剖宫产又存在手术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损伤等,国内文献报道的剖宫产晚期产后出血发生率最大值0.40%[1]。
3.1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近年来,由于高龄孕产妇人群增加、高危妊娠因素增加、术后恢复的影响因素增加、基层卫生技术条件因素等,因剖宫产所致的晚期产后出血有上升趋势。子宫切口因素、合并感染、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为主要危险因素,其它如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等。
3.1.1子宫切口手术因素 子宫切口位置过高或过低,切口过低,宫颈肌细胞少(10%),愈合力差;切口过高,切口上下缘在宫体与峡部交界处,因肌层对合不整齐、错位等影响愈合。因妊娠末期子宫常呈不同程度右旋,切开子宫前若未将子宫先复位,切口偏向左侧,出现左侧血管损伤并缝扎后缺血坏死。切口缝扎不好,包括止血不彻底、缝扎组织过紧过密,影响子宫切口愈合。
3.1.2子宫切口合并感染 子宫下段横切口距阴道很近,若存在阴道感染、宫内感染高危因素包括盲目宫腔操作等极易造成子宫切口感染,切缘组织坏死脱落,血管重新开放而致大量出血,最终结局是切口裂开。本组2例病例因院外行诊刮术刺激诱发感染,经保守治疗失败后行全子宫切除术。
3.2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治疗策略
按照产后出血的预防和管理的明确责任,记住:“一到位:失血量评估要到位。二重视:重视高危产妇和团队协作。三个准确:正确按摩子宫,正确使用药物,正确选择手术”,提高产后出血救治水平。病情严重性的评估,是选择恰当治疗措施的基础。
3.2.1基础治疗 补液、抗休克、止血、抗感染、促宫缩、输血、纠正贫血及营养支持是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基本治疗措施,本组绝大多数患者经以上处理,病情得以缓解,贫血得以纠正,结局良好。而对于重症患者,积极支持治疗的同时,果断采取措施实施手术不失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正确选择。
3.2.2目前有关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宫腔操作(诊刮)多主张慎重,因剖宫产组织残留机会极罕见,且刮宫还可能造成原切口再损伤导致更多量出血。剖宫产术后B超提示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显得十分重要。对B超疑有胎盘残留者,子宫切口愈合较好者,先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纠正休克、备好血的情况下在B超监测下进行诊刮,本组1例患者因复查超声考虑宫腔内血凝块于术后第17天行诊刮术,刮出宫腔内血凝块后子宫复旧好,阴道出血减少。组1例患者术中曾试图保留宫颈,后因宫颈粘膜广泛血肿形成、组织水肿、质脆、渗血明显而改行全子宫切除术。近年采用经皮双髂内动脉栓塞术,对晚期产后出血保守治疗无效病例显示出确切疗效。术中应放置引流,术后应给予足量广谱抗生素。
3.3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重在防,加强孕期及产褥期卫生宣教,合理施行围手术期用药。术前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及手术时机,重视急诊剖宫产;术中提高剖宫产手术质量及缝合技巧;术后加强营养及护理,提高机体抵抗力;注意对出院后的产妇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杨剑秋,盖铭英.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的原因[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1,17(3):125.
论文作者:秦观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6
标签:术后论文; 子宫论文; 切口论文; 产后论文; 晚期论文; 患者论文; 阴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