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志文
(浙江省平湖市新仓镇医院314205)
【摘要】目的:观察通过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对髌骨骨折所产生的相关治疗效果。方法:髌骨骨折100例患者,采用带孔克氏针以及钢丝“8”字张力带固定治疗。结果:依照相关骨折复位,术后愈合,功能康复以及是否疼痛反复等相关制定标准。通过一系列的半年以上的随访,术后良好占80例,较好占15例,尚可占5例。结论: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简单,且效果较好,在大多数患者之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带孔克氏针;髌骨骨折;治疗疗效;研究
【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7-0204-02
髌骨骨折作为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折案例,其大约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1.65%,临床上对于髌骨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对于出现移位的骨折医生通常以手术内固定为主。现我院观察历年髌骨骨折患者情况,采用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100例,并对其进行研究观察,术后患者对效果普遍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在观察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研究中,共计100例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5,男性患者75例,患者的年龄集中在13~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岁。在这100例髌骨骨折患者中,横断骨折占76例,纵形劈裂骨折12例,粉碎性骨折12例;闭合性骨折88例,开放性骨折12例。且一小部分闭合性骨折以及所有开放性骨折都进行急诊手术,大部分闭合性骨折则择期手术。
1.2带孔克氏针的制作
在直径2.5mm的克氏针其上打两个直径为0.8mm的中心孔,将克氏针分为9cm:7cm:9cm。
1.3手术方法
对于髌骨横断骨折需要医生采用髌前纵切口或横切口,在髌前筋膜外层做横向剥离,从而对髌骨骨折患处进行深入切开并逐步放出积血。随后对患者的关节腔进行冲洗工作。在医生对患者骨折处进行一系列的复位工作完成后,用两根克氏针从髌骨近端向远端平行打入并从下极传出,克氏针留于上极骨外。选择直径0.5mm剪断,医生需要用刀贴克氏针在髌腱上切一小口,至髌骨上部,用小克丝钳将克氏针旋转下拉到髌骨上部水平,采用相同的方法在克氏针另一端也做出一个切口,将钢丝在髌骨前交叉后绕过克氏针远端,在髌骨上极附近打结拧紧,克氏针在下极外保留约5mm剪断,对于另一根针采用相同的操作。
1.4术后处理
患者术后大都未做外固定,患者早期过程在床上做主动膝关节屈伸联系,个别患者主动联系困难的患者可以辅助以CPM功能训练,在术后一个月后进行下地负重活动,如是粉碎性骨折应在推迟一至两个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于我院就医的100例髌骨骨折患者经过6个月以上的随诊后,其骨折均已愈合,这些患者中90例已经去除了固定物,有两人在取出固定时出现了体内钢丝断裂的情况,另一人在术后两个月左右因再次外伤发生了骨折移位的状况,但二次手术后愈合情况良好。全部病例中无一出现克氏针滑动的情况。根据髌骨骨折复位,术后愈合以及功能恢复和相关疼痛标准,良好: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滑,膝关节所具功能全部恢复。在术后的日常生活中并无不良情况的出现。尚可: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滑,膝关节伸屈范围小于0~120度,日常活动稍有不适,活动稍有疼痛。较差:骨折复位较差,关节面平滑程度差,愈合程度迟缓,伸屈存在障碍,活动时疼痛。于本院就医的100例髌骨骨折案例,6个月后评定术后良好占80例,较好占15例,尚可占5例,无较差情况出现,治疗情况普遍满意。
3.讨论
髌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对于其治疗方法种类有很多,张力带固定,抓髌器固定,空心针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等等。其中克氏针张力带固定在相关领域的应用较广。克氏针具有较细且没有螺纹的弊端,所以较为容易在髌骨内发生滑动或是旋转,因此,许多人在相关方面运用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改进,从将克氏针一段折弯到两端折弯,又从两段折弯且方向相同到折弯间形成一定的角度,以及种种改进,都不能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就很大程度来说,随着患者其关节的活动克氏针往往会出现移动,由此导致患者局部出现皮肤高突,甚至克氏针,钢丝穿出皮外的情况。以上通过克氏针治疗髌骨骨折的方法失败的原因往往是由于患者体内固定物无法形成较为稳定的固定组合体。
选择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将克氏针与钢丝有机结合,将一根克氏针与钢丝之间建立成一个较为固定的独立体系,由此避免了出现克氏针移动或是旋转问题的出现。而双克氏针的固定则使得保险系数明显增高,克氏针在体内出现问题的概率更是大幅度降低,但单根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钢丝对于骨折端的加压作用则要好于双针,因为双针的不平行往往会对于患者骨折不为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会对髌腱以及髌韧带产生不可忽视的切割作用,所以,单针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更为牢固可靠,避免了软组织在骨折复位中所受到的负面影响。
选择直径0.6cm的钢针好处在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强度足以对抗髌前的张力,对于克氏针直径的选择则以2.5mm为最好,过粗则会对骨折端产生较大的损伤,而较细则自身所具有的张力较弱。
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的优点在于其取出的便捷,对于患者骨折愈合后的固定物取出手术只需要在髌骨上极出切开剥离,找到针尾以及钢丝结,用小克丝钳提拉克氏针尾,此方法使取出固定物给患者所带来的损伤明显减小,对术后患者的恢复大有好处。综上所处,带孔克氏针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方法简单实用,术后功能恢复较快,因此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季湘玲,张世民.髌骨下极骨折治疗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01).
[2]王利民.摩托车驾乘人员膝股损伤髌骨骨折漏诊9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09).
[3]王维忠,荆首旺,张元生,袁培义.髌骨下极骨折2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9(03).
[4]闫天胜,孔新兴.改良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骨折[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4).
论文作者:盛志文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3
标签:髌骨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钢丝论文; 情况论文; 性骨折论文; 方法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