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_网络道德论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_网络道德论文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1P3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606(2007)03—0058—05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认清网络本质和影响为前提,利用网络促使网民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既是网络社会发展和网民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也为网络社会发展和网民发展提供了条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是内涵发展和外延发展、渐进发展与飞跃发展、层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统一,它既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初级阶段向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级阶段的转变,又包括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超越与深化。所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就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内容、功能等方面适应网络社会和网民发展的需要,并促进网络社会和网民发展的改革、转变。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参与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选择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1.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独立地、自主地依据网络社会的道德原则和教育原则,根据网络道德主体的道德需要,以促进学生网民的德性素质和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充分体现学生网民的生存价值和生命意义,能够为社会履行道德责任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它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第一,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独立的自主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它基于网络道德和网络教育的基本原则,基于网络教育的基本规律,要求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地位和身份完全独立、自主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独立和自主作用,促进网络道德主体德性素质的养成。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弘扬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主要包括三重内容:一是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即学校是在充分体现网络教育本质和网络教育意义的情况下,组织和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它要求学校所组织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能够充分体现网络教育的意义和宗旨,体现网络教育的本质和职能,完全符合网络教育规律和网络道德素质养成规律。二是教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即教师作为学校网络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其所参与的所有网络教育活动中(不仅仅限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充分张扬教师职业应有的理性、纯洁和高尚的特征,显现教师工作的职责和意义,积极参与和组织体现网络教育规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促进学生的网络德性素质养成竭尽教师角色的职责。三是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主性,即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自主地进行网络道德选择和学习,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确定网络道德学习的内容和计划,根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来确定网络道德学习的方向和程度。学生在网络道德学习中,虽然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本质上还主要是学生自主地进行网络道德选择,并准备自主地承担自己的网络道德责任。而且越是高年级学生,网络道德选择和网络道德责任的意识应该越强。

第二,自主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内需的生成的学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以学生网络德性素质培养为目的的网络教育活动。

2.参与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指学生网民在学校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自愿、自觉、自主地参加各种具体的、具有道德意义的网络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主义网络道德风尚,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网络道德信念和道德意识。学生网民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现有社会道德规范的基础上,通过参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经过自我的理性思考,从自身出发做出网络道德评判和网络道德选择,从而自主地调节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在网络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情感,培养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和网络道德意识,为自己的成长打下坚实的网络道德品质基础。

这主要是虚拟社区网民参与讨论与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即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即时交互的特性,通过在线论坛、在线聊天或BBS等即时交流方式,进行思想沟通、交流和教育。这种方式与现实生活中的电话在线咨询或辅导有相似之处,但网络交流面向的对象更宽泛,并且能够实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同时交流。

参与式互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实现过程,就是主体和受体之间在思想交流、沟通的基础上经历教育与被教育、说服和被说服的引导过程。这种过程既有信息的提供,也有思想的沟通,同时也会存在观念的斗争和辩论。这种模式的实质是教育主体和受体之间一对一的思想认识的碰撞。

3.选择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指教育者指导受教育者开展网上信息加工工作,提高受教育者的网络信息鉴别能力,引导受教育者选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而提高网络道德认识,坚定网络道德信念,优化网络道德行为。

对受教育者进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尽快进入网络领域,努力拓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传输渠道。学校的信息素养教育要在党委领导下,以学工处(政治教育处)、团委为协调单位,以院系(或年级)为组织单位,以图书馆为技术依托单位,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养,强化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首先,为了提高大学生网络应用素质和上网效率,学校应将网络培训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组织系统的网络知识讲座和选修课,普及网络知识,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网络引导课应着眼于提高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分辨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懂得在网络这个知识宝库中到底能够做些什么,怎样挖掘网络知识宝藏,如何把网络信息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使之能够对网络信息进行辩证思考、批判吸收、合理利用。其次,通过疏导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伦理教育,强化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促使大学生树立自律意识和正确的网络观,使之能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文明上网;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对有害信息自觉抵制的意识和能力。

选择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要开展网上信息加工工作,引导上网大学生选择正确、适用的信息,提高受教育者的信息鉴别能力。图书馆只有不断拓展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能,才能使其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说服力、影响力。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等学校对素质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要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范畴。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随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笔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里指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包括我国古代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内容、借鉴西方社会对我国有用的教育内容、现代科学文化的新成果教育,还包括科学发展观教育、知识道德教育、经济伦理教育、团队精神教育、网络道德和网络法规教育、终身学习观教育、团队精神教育。[1]289 随着近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除了包括上述内容外,还要注意开发新鲜的内容,即增加和谐社会思想教育、节约型社会思想教育、自主创新意义教育和生命关怀教育。

1.和谐社会思想教育。和谐,就是指和睦、协调,就是指世间的事物处于均衡、协调、平顺的发展状态。和谐理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社会的公正、公平问题以及解决由公正、公平问题引起的社会矛盾、社会冲突,就是对人们的现有利益进行重新调整和分配。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加强和谐社会思想教育。

2.节约型社会思想教育。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2] 所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学生网民充分认识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迫切性,增强他们立志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感与使命感。

3.自主创新意义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应该具备三个要素:创新人才、创新体系和创新文化。实践证明,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快科技进步,关键在于自主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保持经济长期平稳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支撑,也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重要支撑。从根本上说,加快科技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动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我们要继续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教育结构调整,着力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育的改善、发展和进步,将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更加优秀、更加雄厚的人才基础。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意义的教育。

4.生命关怀教育。人间最美好的事物就是生命。加强学生网民的生命关怀教育,既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新课题。重视生命关怀教育,是由教育方针的要求决定的,是学校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也是学生网民的特殊性决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肩负着帮助学生网民完善素质、提升人格、激发生命激情和创造力的职责。去年、今年云南大学和云南省广南县先后发生的马家爵事件和小“马家爵”事件(一个初中生连续杀死三学弟)凸显了把生命关怀教育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必要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的生命关怀教育应该是人性化的教育、个性化的教育、幸福化的教育。生命教育强调层次性和渐进性。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生长发育特点,初步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文明的性道德观念,培养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用法律和其他合适的方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提高保持健康、丰富精神生活的能力,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大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应该包括生命价值与意义教育、自我发展教育、人格教育、实践教育等。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外在集中显露。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刻地把握其内在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抓住信息网络时代的机遇,利用网络的各种影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信息安全等网络养成教育。笔者在专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里已经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育人功能、开发功能、沟通互动功能、覆盖渗透功能、预测预防功能和营造氛围功能。[1]210—223 但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协调有序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发挥了导向、保证、育人、开发功能,以及沟通互动、覆盖渗透、预测预防和营造氛围功能,而且随着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它还发挥着教化、斗争、调节和激励等功能。

1.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能够提高上网者的道德自律意识,有利于净化网络社会环境。伦理道德对于社会具有积极的规范、教育、导向作用,所以道德历来成为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进入网络时代后,人们通过互联网实现了跨国界、跨区域的人际交往,在交往的范围、深度和方式上,都明显有别于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往。交往方式的变更也改变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网络交际所具有的某些技术特征,犹如一把双刃剑,既给人们的互相交往带来许多便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和助长了上网者诸多不良的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要对上网者的内在信念产生自律,必须依靠教育的力量。由于上网者主要是从网上获取信息,因而这类教育必须以网络为手段来进行,因此,伦理道德的宣传、灌输便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它所具有的道德教化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的运用旨在实现“以德治网”,这也展示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即通过教育提升广大上网者的道德水准,大大增强其自律意识,这样,他们将会自觉摒弃不良的网上习惯,远离违法行为,自觉抵制互联网上一切黄色、下流、庸俗、反动的信息,采取对社会和他人负责任的行为,这无疑将大大净化网络社会的环境,使之能健康有序地发展。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斗争功能。充分发挥这一功能,能够有效抵御敌对思潮的侵袭、影响和渗透,提高人们的辨别力和免疫力,避免思想混乱,实现社会的安定团结。任何一种信息传播方式在意识形态领域都是一种思想文化传播途径,掌握了它便拥有了一种传播某种思想文化的权利和手段。网络社会的政治活动与政治斗争,通常是在全球范围内跨越国界、地域全方位进行的。因此,谁能在网络传播技术领域占据先机,谁就能在政治斗争中获得更多的主动权和发言权。网络世界中并非风平浪静、一团和气,而是在意识形态上闪烁着刀光剑影,正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战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进行这场战争的重要武器,因为它具有“斗争性”的社会功能。这一功能既表现在防御上又体现在进攻中。“防御”是指通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提高上网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水平,增强识别能力,使之能够明辨是非,自觉抵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意识的侵袭和影响,使敌对意识信息的传播失去市场而不能达到目的。“进攻”则表现为主动出击,在互联网上面向全世界更强有力地发出我们的声音。这就意味着在网上要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宣传,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的展现,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传播,有对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和各种歪理邪说进行旗帜鲜明、声势浩大的批判,这些都构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当我们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手段对之进行传播时,也就展现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斗争的社会功能和其在网络社会意识形态争夺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以网络为利器,在此领域牢牢占据一席之地,以发挥其斗争的社会功能,实现其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安定团结的社会价值。

3.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生活、工作和心理调节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作为人体器官的延伸,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方式,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方式,而且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身心健康等,都起到特殊的调节作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包括学习调节功能、生活调节功能、工作调节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等。

其一,学习调节功能。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最期望获得的是最新的知识以及大量的信息,自我封闭即意味着落伍,即意味着被社会所淘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范围和途径,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对最新知识的了解,特别使参与式、启发式教育成为可能。网络极大地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对知识与信息的渴求,这是以往任何时代的青年人所无法实现的愿望。另外,学无止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使终身学习更加成为普遍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军事等格局不断演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政治素质与业务素养,也必须始终处于更新和提高中,这大大提高了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的素质要求。然而现阶段还无法抽出大量人力、物力去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集中培训,但是网络却以其独特的方式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人员素质提高创造了条件,使专职政工人员可以随时、就地上网学习,弥补知识的不足。

其二,生活调节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剂”。网上丰富、形象、直观、即时、高速的信息资源不仅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而且融于学生日常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中,且不受时间、场地等的限制,大大增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时效性。

其三,工作调节功能。网络也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套有利的教育新手段。网络以其缤纷的信息内容和独特的功能特点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使其乐于接受的教育阵地,如校园网、虚拟教室等。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以课堂、黑板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通过开发生动形象的各类课件和应用软件,使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方式去接受以往让学生感到比较“枯燥”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另外,网络作为一种独特的信息传输方式,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开辟了新天地。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自由性,青年大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种非互知性的“心声交流”。设立网上专题聊天室,公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电子邮件,为教师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创造了条件,使教师更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其四,心理调节功能。利用网友身份开展高校网上心理咨询,满足学生需要倾诉、发泄伙伴的心理需求,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调节功能的重要表现,也是以人为本,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重要表现。网上心理咨询由于具有相对的隐蔽性、保密性,可以免除学生的思想负担。高校可以创建专门的心理咨询网站,设立心理咨询信箱,由心理学专家或学生工作者担当主持人,对大学生的情感、学习、工作、生活和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和困惑进行相关咨询和开导;介绍一些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自我调节方面的知识和做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培养健全的人格。高校心理咨询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例如网上聊天,新颖、活泼加上一点神秘的风格和境界可以使学生产生更多的亲切感、认同感,更容易接受。

4.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激励功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激励作用,是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激励和物化激励来实现的。

一是精神激励功能。马克思曾说:“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3] 这充分说明希望得到强大的精神激励是人的本质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激励功能主要表现为:一方面,通过有力、有效的渗透与反渗透教育激励措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真正认识到: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兴旺发达,才能国富民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自觉构筑防止西方“和平演变”的“防火墙”。另一方面,利用大多数青年学生好学上进的心态,以网络互动的触角和神经,充分发挥声、光、电的震撼效果,创造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舆论环境和网络心理环境;培养学生的网络诚信品德,发送新型网际新闻,调适人际关系,不断激发其对现代文明社会的向往情感和体验情结。

二是物化激励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方面,通过塑造和培养人才的方式,通过提高未来劳动者的本质素质,如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劳动态度、责任心和意志力等,来提高劳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产品价值。另一方面,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能动性,将思想道德等精神价值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力量等物质价值,如提高思想觉悟、激发创造热情、挖掘人的潜能、焕发民族精神等。江泽民同志曾深情地说:“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最突出的就是团结统一、独立自主、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个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4]399—400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工作,它首先作用于大学生的思想,即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上网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上网大学生,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上网大学生,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上网大学生,满足他们的思想精神需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开拓创新精神和主人翁责任感,调动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为一种无形的精神价值,但这还不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整意义上的价值表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还要通过上网学生的素质,尤其是上网学生潜能的发挥来变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面进步,从而体现为有形的物质价值。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此进行了第二次转化,即精神变物质的转化。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 但是,应当明确指出的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价值要转化为具体的经济价值需要经历的过程和环节是复杂曲折、难以确定的。因此,江泽民同志强调:“高等教育要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研究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成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方面军。”[4]237

收稿日期;2007—03—28

标签:;  ;  ;  ;  ;  ;  ;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_网络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