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意义障碍及其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的意义障碍及其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青少年的意义障碍及其引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少年论文,障碍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意义障碍”是教育心理学中的概念,它是指青少年学生由于某些心理及社会原因而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障碍,主要有道德认知障碍与情感障碍两大类。青少年学生心理上的意义障碍,会妨碍学生理解、接受与遵循道德规范,这种心理障碍严重阻碍着青少年学生接受教育,健康成长。

青少年时期是童年期向青年期发展的过渡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走向成熟人生的转折期的开始,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青少年不再像以前那样崇拜教师、追随父母,甚至对教师、家长的关怀和照顾表示反感;因此,不少教师对青少年学生觉得“不能驾驭”,家长感到孩子变得陌生了……教师和家长们的这些感受正是青少年学生意义障碍现象的反映。这种心理障碍一旦产生,就会加大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成人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渐渐产生“代沟”。内向型的学生对教师、家长的教育消极抵抗,不反驳,也不照办,我行我素;外向型的学生还常表现在言语、行为上顶撞教师、家长。因此,教育过程中青少年出现的意义障碍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重视,它不仅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学校教育的实效性。所以,有必要对青少年这种意义障碍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寻求教育对策。

那么,青少年学生意义障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1.青少年的认识能力的提高

青少年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显著发展。这使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长大了,不应再盲从,开始用怀疑、审视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因此教师、家长在他们心中的形象在“重塑”,他们对教师及家长的思想修养、文化素质、待人处事、言行举止等要进行“再评价”,进而重新定位。这一时期如果教师与父母给青少年的印象不好,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地位就低,权威性就弱,青少年学生就会不信任教师和家长,不乐意接受其教育。

2.青少年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的矛盾心理

青少年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质的飞跃,由于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迅速发育,性成熟开始,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他们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逐渐产生了已经超越儿童界限的体验,产生了较强的“独立感”和“成人感”。他们要求在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型的少年与成人间的关系,极力争取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立自主的地位。他们开始计较成人对自己的态度,对来自成人的议论、责备特别敏感,有自我肯定的要求。他们热衷于仿效成人的行为标准和行为方式,使自己尽快向成人过渡。因此他们对成人社会感兴趣,凡事都想“试一试”,经常想入非非,甚至盲目蛮干,不希望成人过多干预。但由于认识能力有限,在面临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困难任务时也希望得到成人的指点。在他们的思想深处并不愿意完全放弃对成人的依赖,并不希望教师和家长完全不管或不关心他们。青少年这种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交织的矛盾心理常常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反抗和不服从作为争取改善“不平等”地位的一种手段。有些教师和家长不懂得青少年独立自主性和依附性发展的心理特点,不主动改变对他们的态度,尤其是当着同学、朋友的面批评他们或过分呵护他们或过多地干涉等,都使青少年产生难堪和不满情绪,进而引起他们对教师、家长的教育、帮助和关心产生心理抗拒。

3.青少年情感的两极性特征

青少年情绪不稳定,易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喜悦和悲伤、自信与胆怯、欢乐与苦恼彼此交替,青少年常常莫名其妙地烦恼,而且既不愿向家长和教师吐露,又埋怨家长和教师不理解自己。这时期,如果成人不理解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对青少年的行为“刨根问底”、“明查暗访”,或者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毫不在乎,都会增强孩子的情感障碍,使青少年有时明明知道教师和家长的言行是正确的也不照办,宁愿以失败与惩罚来换取情感上的“平衡”。

4.信息传媒的影响

当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网络密布,规模空前,信息传播手段有电影、电视、录音、录像、电讯、广播、电脑网络等等,整个世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信息流,从四面八方冲击着人们的感觉器官。青少年学生生活在如此发达的信息化社会里,随着年龄的增长,与人的交往、与社会的沟通的增强,已不满足于从书本上、课堂上去获得系统的过去总结出的信息,而是希望借助于各种最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去寻找最新的、最及时的、甚至是所谓最刺激的信息。在强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冲击下,青少年对各种社会信息传媒特别敏感,大到国家制度、党的方针、政治信仰、经济兴衰、社会风气,小到服装款式、发型变化等生活时尚潮流,莫不在他们头脑中留下道道痕迹,在他们心灵中掀起一阵阵波澜。由于其中某些不健康的信息引起青少年心理异常反映,加之青少年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少社会经验,缺乏对社会信息的辨别能力、选择能力,因此在接受社会信息时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往往是盲目地、不自觉地、不善选择地照单全收,导致青少年道德迷失、盲目追星等现象的出现。这就阻碍青少年接受学校教育传播的思想观点、道德规范,影响着青少年学生思想的健康发展。

青少年随着身体的急剧发育,肌肉力量的快速增长,精力旺盛、兴趣广泛。在纷繁复杂的各种社会信息的刺激和诱惑下,青少年将精力分配到各种他们感兴趣的事物上和自己的行为中,兴趣定向性减弱,而青少年心理认识能力又不足,分散了的精力常常无法完成对自己感兴趣事物和行为的探究。这就是青少年活动能量与认识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正由于这种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同步,造成青少年思想上的不安与混乱,再加上对未来的茫然无知与困惑,因而青少年对成人社会感到有压力,很难从父母、教师身上找到自己理想的道德行为模式。另外青少年往往理想化地看待社会,当看到周围存在的成人言行不一等现象,或者由于成人的价值观念不被青少年接受认同,于是引起青少年有摆脱成人羁绊的欲望,他们希冀从自己感兴趣的社会传媒中去寻找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依据。因此青少年学生在社会传媒影响下极易对现存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产生心理抗拒,出现道德认识障碍和情感障碍。

5.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同辈群体亚文化,是指同辈群体中共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由于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它能满足青少年的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青少年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活动,并效忠于同辈群体。青少年在频繁的同辈群体交往中相互刺激,情绪相互感染和强化,被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在群体内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青少年个体在群体中按同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去思想和行动,以争取同辈群体的认同,这样往往形成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由于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性质上有好有坏。一旦性质不良,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中诸如对消费、娱乐过度追求的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亡命称霸和江湖侠义的英雄观等将对青少年价值观念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某些教师和家长不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采取简单粗暴地取缔或干涉手段,引起青少年的“逆反”,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相反更加剧了青少年的心理“意义障碍”,从而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另外,青少年在生理上逐渐趋于成熟,强烈的性好奇与性知识的缺乏之间的矛盾;性成熟与性道德、法制观念薄弱之间的矛盾;课程内容增多与独立学习能力不强的矛盾;爱说、爱玩、好冲动与严格的纪律约束之间的矛盾,使青少年在心理上经常处于不平衡状态,易产生道德和情感障碍。

那么应如何对青少年加强教育引导,尽量减少青少年的意义障碍来提高教育的效果呢?

1.教师与家长的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青少年对教师及父母的期望基本上是积极向上的。如正直、慷慨、热情、诚恳、和蔼、勤奋、能干、富有责任感和同情心等,都是孩子们期望家长和教师具有的良好品质(这当然也是家长和教师希望孩子形成的品质)。因而教师和家长要根据社会的要求,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尤其是思想文化修养,使自己成为青少年心中的榜样人物,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给青少年以良好的影响。

2.尊重青少年的“成人感”

青少年正处于半成熟状态,有明显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但他们同时又具有幼稚性。因此,家长和教师对青少年学生的态度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把他们看得过小,总不放手让他们独立活动,过度的牵挂,过细的照顾;二是把他们看得过大,关心不够,帮助太少。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

①家长和教师应与青少年学生建立起平等关系,既关心爱护他们,又尊重、信任他们。

随着青少年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家长和教师应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见,除重大事件的决策需家长和教师作主外,一般的事让孩子作主。教师和家长可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现状等引导孩子共同确定将来的发展方向,多建议、少命令。要鼓励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常与青少年学生进行“朋友式”的思想沟通和交流,保持亲密和谐的关系。

②指导青少年学生的独立生活。

青少年学生有“摆脱”家长和教师监护和管教的愿望,对家长干涉他们的行为很反感,但青少年又具有情感的冲动性及能力不强的特点,家长和教师又不能不管不问。怎么处理这一对矛盾呢?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对孩子不是刨根问底的盘问,而是参谋式地,适当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与家长应指导孩子独立地安排和管理好自己的学习、锻炼、工作和生活,并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适当交给他们一些有益于培养独立自主性和独立活动能力的任务,以促使其独立自主性的发展。这样就会使青少年学生产生成人不会过分干涉他们,又随时都在他们身边的感觉。这样,青少年学生一旦有困难,会主动想到父母和教师,父母和教师依然是他们可依赖的人。

3.对青少年的评价要慎重

青少年对家长和教师的评价较敏感,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不易被接受,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对青少年宜多表扬和鼓励,方式要多样化。对青少年学生的批评和惩罚要特别慎重,首先要注重场合,切忌当着亲戚朋友的面批评或惩罚;其次要注意方式,避免夸大、挖苦、翻旧帐式的批评,特别是应禁止那些有损自尊的辱骂;最后还要注意适度,过度的惩罚很容易引起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

3.提高青少年鉴别社会信息的能力

不同的信息对青少年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是大不相同的,即使是同样的社会信息对于不同的青少年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大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问题就在青少年本身素质的差异上。多数青少年学生由于受经验、阅历和学识的限制,不善于对复杂的社会信息加以分析,作出准确的判断,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根据青少年接受社会信息的特点,着眼于青少年本身素质的提高。要重视培养青少年学生的自制力、自觉性、理智感和思辨性,从根本上提高青少年对社会信息真伪的识别的鉴别能力,对不健康信息媒介的侵蚀进行自觉性抵制的抵抗能力。

另一方面,全社会都应关心青少年思想、情感的健康成长,净化、优化社会传媒,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对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进行一定的监控

首先,协调家庭、同辈群体、学校系统的关系。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加强校风、班风建设,弘扬班级团队精神,对青少年同辈群体进行正确引导。同时配合家庭及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协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营造健康、积极的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氛围。

其次,运用行为控制的手段,对青少年越轨行为和心理进行约束和限制。如施行表扬、鼓励、赞许等具体教育措施,强化青少年与社会价值观、行为方式一致的良好行为;采取惩罚或不理睬等手段,否定或弱化青少年的消极行为。并在实施行为管理过程中,主动联系家长、青少年同辈群体一起来转变青少年的消极行为。进而使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

最后,广泛开展积极、健康的青少年文化娱乐社交活动,扩大青少年交往范围,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在繁荣社会大文化的同时,也繁荣青少年同辈群体文化。

总之,青少年成长中的意义障碍的产生与社会环境的影响有紧密联系,需要通过社会系统工程来解决,给青少年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以利于青少年顺利、健康地走向成熟。

标签:;  ;  

青少年的意义障碍及其引导_青少年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