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国画的基本功教学论文_纪秀芹

重视中国画的基本功教学论文_纪秀芹

——工笔国画教学点滴体会

纪秀芹 山东省招远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5408

我国老一辈著名花鸟画家陆抑非先生说:“国画的最高境界,是由历史、哲学、宗教、书法、舞蹈、音乐、拳术等等丰富多彩的艺术精神而形成的。”(非翁画语录)中国画同其它传统文化一样,是一门源远流长的艺术。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美术初学者而言,打好中国画的基础,是件必做的事情,又是件艰难的事情。初学者往往有重写意轻工笔、重技巧轻涵养、忽视写生等问题,本文即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近几年的国画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重视线的作用,树立大中国画观念

中国画艺术实质上是线的艺术。但就学生目前的认识水平来看往往把“线”这种富于独特表现力与形式美的表现手段退化为单纯的技术性操作,使“线”只具备画“形”的意义,“线”的审美价值与形式意味丧失殆尽。就当前整个国画界来看,也有一些现代派,线的功力很差,或是不讲究用线,而用颜色覆盖住,或是采用各种特殊技法,掩盖其缺陷,这是当今工笔现状的最大缺陷。

潘洁兹先生曾经提出“大中国画”观念,学生们往往认为,工笔与写意是对立的,有重写意轻工笔的倾向,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殊不知,工笔画是中国绘画的原生态,这种以线勾勒、用色渲染的基本形式乃是中国一切绘画的基本描绘方法。从两千年前的帛画到六朝时期的绘画,可以看到“勾线、渲染”这一形式由定型到发展成熟的轨迹。这一形式到唐五代更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直到今日,我们仍能穿越时空,时时感受到那个时代绘画的辉煌。二者是不该对立的,写意画(或曰水墨画、文人画)本是在工笔画这一原生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工笔画也应坦然吸收写意画的东西。《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于这一点,说得比较公正:“中国画自明清(1368—1911)以后以至现在,常有重写意而轻工笔之论出现。不知正是唐宋(618—1279)以来工笔画达到极高水平,才给元明以后的水墨写意画打下了深厚的发展基础。工笔画与写意画不是截然对立,亦不能任意高下。”

二、加强写生训练,改进教学结构

韩美林在《装饰助我》中强调:艺术家的生活,基本上都是“三部曲”,打基础,搞创作,建风格。首要的就是基本功。他告诫学生们,千万不能丢弃基本功。初学者对国画的基础课程——线描,往往容易心急手快,不知“慢即是快”的道理,殊不知根基不打好,如高楼筑于沙砾之上,后果不堪设想。中国画一贯坚持“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生坚持写生,生活才是艺术的第一源泉。好多同学经常抱怨自己创造能力差,正是忽略了写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庄子云:“栩栩然之蝶,蝶之为蚁,继而化蛹,终而成蛾飞去。”凡学习三时期。宾虹翁对此强调说:“学画者师今人不若师古人,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今人者,食叶之时代,师古人者,化蛹之时代,师造化者,由三眠三起成蛾飞去之时代也。”师今人师古人都是重要的,但更要师造化,即向大自然直接写生。现在的学生们往往借助相机等现代技术来搜集素材,虽然有其必要性,带来一定方便,但也造成学生依赖心理强,写生能力差的弊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多临摹优秀古人作品,更要加强写生练习,并作定期讲评展览,激发学生兴趣和上进心。经过长期训练,使学生养成写生的好习惯,做到手不离笔。另外,在加强学生基本功训练的同时,教师不应该以教条主义的方法去框定学生,应懂得维护学生个性,懂得因材施教,启发学生找“食”,正像万物各有特点,学生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与素质。

曾经读到印度人驯象的故事,他们在象很小的时候,便把它缚在树桩上,小象的力量不足,挣脱不了绳索。久而久之,小象形成了这样的常识,绳子是扯不断的。这种想法一直伴随着她,以至于它已长大到只需轻轻一甩便可逃脱时,也不会逃跑了。小象变成了大象,不变的是它心中形成的常识。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用常识禁锢了学生的头脑,让学生失去了创造力。教出千篇一律的学生来,这样的教育无疑是失败的,艺术上尤其如此。

三、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是基本功训练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国画是一门全方面的高品位的艺术,仅有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傅雷在《家书》中这样对儿子写道:“……凡是一天到晚闹技巧的,是艺术工匠而不是艺术家。一个人跳不出这一关,一辈子也休想梦见艺术!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因此,在学习初期,就要求学生平日加强修养,博览群书,浸淫中国的其他艺术,如古典文学、音乐等。傅雷曾经给儿子讲过这么一个故事,著名指挥家弗里茨·布希又一次问约翰·普理查德,“你上次看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有多久了?”普理查德很惊异地反问:“为什么问我?”布希答道:“因为看了伟大作品,可以使你指挥时得到进步——而不致眼光短浅。”东方艺术向来有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相通之说,一切艺术,到了最高层次,都是相通的。教育学生不仅仅为了提高技巧而画,而是为了提高整个的、全面的涵养。

应该看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仅仅是一个入门的过程,是学会学习方法的过程。孟德斯鸠告诫我们:“树人如树木,若非善加栽培,必难欣欣向荣。”我觉得这句名言实在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去深思。如何使学生在走出校门离开老师后仍然能够不断进步,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此教师就要教育他们在学生时代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古人常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下;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中国画艺术向有“人品”、“书品”、“画品”之说,人品高画品才会高。寓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每一位教师应熟谙的教学原则。

论文作者:纪秀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  ;  ;  ;  ;  ;  ;  ;  

重视中国画的基本功教学论文_纪秀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