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建筑工程行业市场不断扩大的今天,将信息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结合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还有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构建信息化的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效率,是促进建筑工程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控制系统
0、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建筑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发挥起了巨大的作用使建筑施工管理上了一个新的层次。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是十分必要并且是切实可行的。对建筑施工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通过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访,为项目参与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协同工作环境,减少由于信息传递障碍造成的管理失误和决策失误,提高项目的整体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1、信息管理在建筑工程应用中的意义
在建筑工程的日常管理中,只有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项目本身的特点是其个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前制定详细合理的方案,使企业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相互配合,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公司系统专业,涉及多个范围,主要包括施工成本管理,施工质量和施工合同。因此,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信息技术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开发和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并从工程管理过程中学习,以便建筑工程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弯路。同时,合理利用法规,技术,经济,管理和组织等相关信息,可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提供帮助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最优解决方案。
其次,信息技术在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处理与存储相关的管理信息,实现信息的转换和处理。通过数字和电子信息传输,信息访问更快捷,更方便,信息透明度得到提高。
最后,项目信息管理用于有效提高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有效地控制建筑企业的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整体效率。
2、建筑工程管理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
2.1信息化管理的一般步骤
实施信息管理不是简单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备的采购,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实施过程。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必须解决各种问题,如组织和管理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转变相关人员的意识形态,选择项目管理软件等。这些问题不是小问题。一旦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整个信息管理失败。
2.2组织和管理
1)虚拟动态联盟。
要实施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必须以科学的管理组织为保障。确定单位或个人在管理过程中所承担的任务和智能分工,必须要求该人员负责信息管理项目。有必要制定和绘制信息的分解图和与信息化有关的信息流程图。以及在管理过程中彼此的分工和协调配合。这样,通过网络平台形成了具有良好功能的虚拟项目管理组织,特别是现实的管理组织运行顺畅。在该网络平台上,虚拟动态联盟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设置和调整虚拟组织。不同的网络平台有不同的方式来建立组织,但解决方案是一致的。
2)管理流程。
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各个成员公司快速整合和协调他们的工作。然而,动态联盟具有及时性的特点,即联盟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整个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它是在工程项目实施后识别市场机会,选择合作伙伴,设计联盟模型组织以及清算和解散。
2.3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思想。
管理信息化是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各种数据信息,存储和分析数据信息,为管理人员设定控制目标提供依据。主要包括进度,质量和投资目标,坚持项目建设现状,为决策提供参考。该管理方法是通过计算机工程和系统管理思想以及科学管理措施,协助各管理成员管理工程项目。依照管理系统把这几个部分划分成:时间表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这四个子系统如图1所示。
每个子系统都紧密连接到系统的总数据库,数据库还与每个子系统交换数据和数据。同时,它必须由通用控制模块管理。在整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投资,质量和进步方面存在矛盾和辩证关系。我们不仅必须满足高质量标准的要求,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因此,为了满足高质量要求,必须尽可能减少由质量因素引起的各种返工并缩短施工周期。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返工而产生的额外成本并且防止将来发生各种维护成本。同时,加快项目进度,增加成本,增加投资,也可能降低施工质量要求。从图1的角度来看,需要控制的三个目标彼此相互作用并且彼此相关。通过这种手段和保护,可以确保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可以看出,四个子系统是互连的信息管理系统。
2)进度控制系统。
进度控制是实施项目,计划和安排整个项目进度表,并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以便检查两者之间的偏差的过程。如果存在偏差,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纠正偏差,以确保按计划完成进度。进度控件包含各种内容,主要组合在一起:准备和分析整个项目的计划施工进度;从施工现场收集实际进度;比较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在比较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制定完善的措施,实现计划的调整进度,确保顺利建设。
3)质量控制系统。
质量控制是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的三个主要目标之一。从各种实际情况来看,必须依靠工程质量来实现建设项目的可靠性,经济性和适用性。因此,要确保建设项目的整体质量,就要提高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建筑工程的设计主要分为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等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质量控制必须设定总体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设定子目标,形成质量目标体系,这也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内容。控制设计目标,设计结果可以满足设计原则,规范和技术标准。而且,工程设计可以经济地应用,并且具有一定的进步,同时可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4)投资控制系统。
从建筑工程本身来看,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投入是控制三大目标的主要控制措施和重要因素。控制整个项目投资是编制和审查预算,以确定合同,完成和结算的几个过程的成本。事实上,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将根据施工进度和施工量来衡量和支付金额。一旦超过支出现象,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在预算范围内控制各种费用。施工中产生的实际成本控制在项目的总体预算估算范围内。此外,控制施工项目的投资应基于动态控制原理,控制按图2的规划过程实施。动态控制是主动控制的常用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将实际值与计划值进行比较,找出现有问题并及时纠正偏差,使目标对象接近计划值。
5)合同管理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筑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并且这些系统的应用在工程持续时间,质量和有限的制造价格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合同管理已走上正轨。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有效的管理合作可以为控制进度,投资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合同管理涉及许多方面,包括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更改合同和联系合同。它还包括处理与合同有关的争议,并监督合同的实施。为了制定合同,我们必须从四个原则入手,必须符合法律,等同交换,国家计划和互利谈判等各种原则。所谓的变更合同是合同涉及签订合同的各方。结果,合同的主题或内容被增加,减少,改变或修改,并且各方达成了新的协议。合同终止是指当事人已依法同意,未履行或未履行合同。合同纠纷是一种争议,在这种争议中,当事人理解合同履行期间合同不明确。
3、结语
在建筑行业发展中,信息化是其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借助于信息技术,促使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并且实现各方面管理工作的统一协调,控制企业施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不断提高建筑行业施工管理工作上的效率,可以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在发展上拥有更多的实力和竞争力。通过信息化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必将会实现与国际建筑行业在管理上的信息化共享。
参考文献:
[1]刘琦.谈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15,18:252-253.
[2]于海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06:222-223.
论文作者:吴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建筑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进度论文; 合同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