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定县贵定中学 551300
摘 要:高考历史题一直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但2014年体现得更加鲜明,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更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震撼了教和学的理念和方式。本文从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的突出特点、能力要求和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高考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能力考查,从而转换我们教和学的理念和方式,使课堂更加有效。
关键词:高考 历史 新课程 理念
一、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的突出特点
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的设置具有划时代的特征,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和三维目标,打破了过去局限于书本知识的高考,具有四大突出特点:一是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能力;二是超越书本知识;三是考史学争鸣;四是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体现出高考内容灵活多样化和能力化,逐渐过渡到新课程理念的考查,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考查。如果这种变化成为常态,成为一种趋势,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和机械记忆式的学习方法将成为历史的过去式,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将成为教和学的关键。
二、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的能力要求
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凸显新课程理念,侧重于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归纳问题、分析问题、比较问题和推理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首先,学生要具备发现和比较问题的能力。比如41题,要求学生通过对两份世界近代史第一章目录的对比,找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其不同的原因。必须经过观察和对比,找到其中的“不同”所在,才有可能进一步去分析其原因。对于比较型的题目,往往要从纵向与横向上进行多点多角度的比较。由于两份目录出自于不同时期不同版本的世界近代史教材,从横向上对比,可以找到内容的侧重点不同;从纵向上对比,可以找到时间尤其是时代背景的不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学生必须具备发现问题和比较问题的能力,否则就无从着手,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
其次,学生要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比如41题,对于时间和内容这两个显性信息,只要学生细心观察和认真比较,还是容易找出其中的“不同”所在。可是“不同”的原因在材料中是找不出的,必须挖掘史学研究时代背景这一隐性信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史学研究动态受时代背景的影响和制约,20世纪70年代版的世界近代史目录侧重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011年版的世界近代史目录侧重于16世界的世界。只有深入分析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发展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才有可能理解史学研究的动态发展和价值取向,才有可能找出“不同”的原因所在。
第三,学生要具有归纳问题的能力。如40题,材料阐述清朝移民东北的问题,尽管超越了书本知识,即高中人民版教材没有涉及到这一知识点,但材料中关于清朝移民东北过程的特点和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归纳能力,还是能归纳出来的。
第四,学生要具有推理问题的能力。如40题,材料中关于清朝移民东北过程的特点和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大部分学生都有可能归纳出来。如果只就材料而材料,问题的回答往往是不完整的,也往往拿不了高分。如果要使问题回答得比较完整,必须学会从多点多角度去看问题和推理问题。具不具备推理能力,决定着学生答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第五,学生要具有丰富的课外知识。世界近代史开端在史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中学历史教材长期以来采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端说,而2011年出版的《世界史·近代史编》则以16世纪的世界为开端。2014年高考国家二卷历史主观题41题就考这个“史学争鸣”,与史学研究动态的现实紧密结合,如果学生没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是无法做的。
第六,学生要具有宏观和微观思维的能力。今年高考历史主观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宏观思维让人从大处着眼,微观思维让人从小处着手,即以宏观思维立题和命题,以微观思维找角度答题。前者决定了命题的高度和准确度,后者决定了答题的完整度。只有学生养成了宏观思维和微观思维的能力,才能应对新课程理念下开放型的高考试题。
三、转变教与学的理念和方式
今年高考历史主观题凸显新课程理念,以“超越书本,史学争鸣,现实性强,倾向能力考查”为特点,警醒我们必须转变重应试轻素质能力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抛弃应试教育的急功近利,去以往的高考功利化,走素质教育的现实道路,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教师要宏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淡化教学过程中的灌输和学习过程中的机械记忆,培养学生探究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今年高考历史主观题淡化了对书本知识的考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呢?就是要真真实实地在教学过程中落实新课程的理念和三维目标。首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培养学生学会史料整理和史学探究。其次,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学会用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第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实际和时代热点,博闻博学,丰富知识面,做到学以致用。
教和学是一个互动过程,不再是教师的单向灌输和学生单向的被动接受,教和学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必须改变上新课程的书本走应试教育老路的旧理念、旧方式,用行动把新课程和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过程,注重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培养。转化我们教和学的理念和方式,是素质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论文作者:罗兴祥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7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史学论文; 历史论文; 近代史论文; 主观题论文; 理念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2月总第2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