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_货币政策论文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_货币政策论文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调控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持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使国民经济快速、协调的发展,除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外,还必须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一个重要职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政府职能,不是不要宏观调控,而是要加强宏观调控。这是因为:(一)在社会经济增长过程中,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之间的不平衡是经常会出现的,一般来说,通过市场的调节功能,可以自动的达到平衡。但是,社会总需求是由国民生产总值经过分配和再分配,转化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货币收入后形成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初次分配,国民生产总值分解为折旧费、税收、利润、工资等各种不同的货币收入,在再分配过程中,又要经过财政、信贷等环节的重新调配。这样,必须受到各个层次经济主体(国家、企业、个人)决策变化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所形成的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在总量和结构上未必和投资品、消费品的供给相一致。这种情况,单纯靠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是难以达到一致的,只有国家经常地在宏观上予以调控,才能保持两者的协调与一致。(二)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决定了政府必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管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有效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市场的弱点和不足也是明显的。这种弱点和不足,就是人们常说的“市场失灵”问题。主要表现是:①市场功能有缺陷,它不可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所有问题。比方说有些人在经济活动中不付出任何代价便可以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有些人的经济活动造成外部经济主体的经济损失而得不到补偿等。这类情况一般不可能通过市场价格表现出来,当然也就难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给以纠正和补偿。②市场竞争的失灵。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但是该规律的作用往往导致垄断,而垄断反过来破坏市场机制,排除竞争,从而导致效率损失。这一点正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但它自身又无法排除,只能靠国家宏观调控予以解决。③市场难以实现公正的分配,容易导致收入分化。虽然市场交易在原则上是平等的和等价的,但是由于人们智力和体力的差异,收入水平也呈现差别,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市场的自发调节作用,只能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偏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要解决这个问题,市场是无能为力的,也要靠国家宏观调控来解决。④市场调节本身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还会障碍经济的发展。因为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时间差,有的比较长,加之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其决策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往往因市场变动较多、较快难以适应而造成重大损失。所以,本世纪30年代以前,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重要是市场本身的弱点特别是市场作用的盲目性造成的。30年代,西方经济实行凯恩斯主义,进行国家干预,宏观调控刺激需求,结果大大减缓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使其得到较快发展。这个历史事实说明现代市场经济实际上是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一起的一种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如此。

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是:实现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总水平稳定,充分就业,公正分配,国民收支平衡等。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保持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平衡,所以,宏观调控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实现供需总量平衡。这两者平衡,社会经济就正常运行,社会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一般都能得到满足,经济稳步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也比较合理,物价平衡,劳动者的就业基本得到保障,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两者不平衡,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影响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这时就会出现生产资料紧缺,消费资料供不应求,工厂停工待料,开工不足,建设工地下马或拖延建设周期,人们抢购物品,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部分工人失业或半失业,投机者猖狂,冒险者横行,经济运行受碍,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经济高潮时期或经济过热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这时就会出现市场疲软,消费不足(包括生产消费在内),商品积压在仓库卖不出去,物价下跌,企业亏损,资金紧缺,生产中断,部分工人失业。企业之间的债务偿还不了,银行贷款收不回来,结果导致企业破产,银行倒闭,整个社会经济运行打乱,经济增长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往往出现在经济衰退时期。在供需总量平衡上,仅有价值上的平衡是不够,还要注意物资结构上的平衡。往往是在价值上国民生产总值的收入总量和用于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完全平衡,即供需总量平衡,但由于供需物资结构上的不平衡,致使某些行业生产不足或某些行业生产过剩,在局部范围内出现供需不平衡,以致影响生产和人民生活。所以,供需总量的平衡,不能仅限于价值总量的平衡,还要注意物资构成的平衡,使总供给的构成与总需求的构成相适应。

为了实现宏观调控的总目标,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调控:

(一)对一定时期经济增长速度进行调节和控制。增长速度是否适度,直接影响到供需总量的平衡。增长速度过高,超过了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经济生活的紧张和紊乱,引发通货膨胀,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从实践情况来看,速度过高,就会引起固定资投资规模的膨胀,进而直接、间接地引起消费基金的过快增长;由于投资与消费的膨胀,又会引起货币投放过多,物价上涨;与此同时,往往为弥补国内物资和设备的短缺,造成物资和设备的大量进口;在出口创汇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势必造成外汇储备大幅下降,外汇收支失衡,导致国民经济全面失控,到头来还是限制了速度的增长。当然低速度也不行。速度低,等于停步,甚至倒退,不可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邓小平同志讲: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所以,要保持国民的供需总量平衡,使经济持续、稳步、快速的增长,必须确定适当的增长速度。

(二)对积累率或积累与消费的比例进行调控。合理的积累率,就是保证在生产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增长,这是确定积累率的最高限,这个最高限也就是国家投资规模的最高限。如果不顾人民生活,任意提高积累率,或者突破积累的最大限度任意扩大投资规模,必然造成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结果导致原材料紧缺,物价上涨,正常经济秩序被打乱。所以确定合理的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并把投资规模控制在积累的限度内,是供需总量平衡的一个关键。

(三)对社会总供给的构成进行调节和控制。这个调控实际上是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因为社会总供给的构成包括社会最终产品生产在消费品生产和投资品生产之间的比例、社会最终产品生产与相应的中间品生产的比例。对这些比例调节得当,就会使社会总供给的构成与社会总需求的构成相适应,否则,就会造成部分产品带销积压,部分产品供不应求,最终会造成供需总量结构上的失衡,阻碍经济发展。

(四)对进出口规模及其结构进行调控。在对外开放经济的条件下,出口是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进口则是社会总供给的部分。因此,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都关系到供需总量的平衡。在国内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的情况下,出口增大就会减少供给,进口增大,就会增加供给。如果两者失当,就会影响供需总量的平衡。再者进出口的结构是否合理,也会在局部环节上影响供需平衡。或者使部分产品滞销积压,或者使部分产品供不应求。当然进出口规模适当,同时同国内供需状况相衔接,也可以弥补国内供需总量的不平衡或供需结构的不平衡。所以,控制好对外贸易的规模和结构,是实现供需总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环节。

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一般都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也采取计划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但主要是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即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税率、利率等进行调控。

用财政政策调控国民经济就是用财政支出政策和财政收入政策进行的,具体说就是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调控的。比如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受需求不足的制约,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支出,主要是增加政府的购买,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转换支付。同时,减少税收,即降低税率,提高起征点,减少税种等,以刺激需求的扩张。这样不仅直接增加了社会需求,而且带来了工资和利润的增加,刺激了私人消费与投资,间接增加了社会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和有效供给的增加。在经济高涨或过热时期,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主要受供给能力的限制,这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即减少政府购买,减少公共工程开支和减少转移支付;增加税收即降低起征点,增加税种,提高税率等,以抑制需求的膨胀,降低通货膨胀率。这不仅直接减少了总需求,也抑制了私人消费与投资,间接地减少了需求量,从而使总供给逐步适应总需求,使社会经济又正常运行和发展。

这种财政政策实行上是“逆经济风行事”。就是说在经济高涨时期,对其进行抑制,使之不要过热而引起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给以刺激,使其不要出现严重萧条而增加失业,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当然这种财政政策的运用也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增税会遇到纳税者普遍反对,削减转移支付会受低收入阶层的反对和同情者的反对,增加公共工程支出固然会扩大需求,但也会刺激通货膨胀等。再者,有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未必收到预期效果,比方说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给予人们的收入不一定用于购买,达到扩大需求的目的。而且一项政策出台和执行往往有个过程,在短期内很难见效,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经济运行情况又发生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削弱财政政策的作用。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合理搭配各种政策措施,以期达到预定效果。

在运用财政调节国民经济时,还需要注意发挥财政本身某种自动抑制社会总需求过分扩张或收缩的基本功能。这种功能主要指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转移支付等自动变化对供需总量的调节。

个人所得税征收有一定的起点,税率是累进的,收入增加时税率按税法提高。这种个人累进所得税,在经济发生波动时,即使税收政策没有变化,税率和税额也能自动的增加或减少。比方说在经济衰退时,由于个人收入减少,符合规定纳税的人也就减少,而纳税税率和税额降低。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个人收入增加,符合规定纳税的人增加,税率和税额也就增加和提高。公司所得税也有相类似的性质。所得税的这种自动上升和下降,可以抑制和扩大需求,对调节经济运行产生一定作用。此外,转移支付的自动升降也具有同样的作用。

财政的这种自动调节功能的大小与强弱,取决于税收结构及转移支付比例的高低。凡征税以所得税为主,转移支付的比重大,自动调节的作用就强,否则就弱。当然它的作用无论是强还是弱,都是很有限的,它只能缓和经济波动的幅度,不能改变经济波动的趋势,更不能平息已发生的经济波动。

除财政政策之外,货币政策也是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调控主要用“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等来进行。

“法定准备率”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最低比率。就是说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以后,必须按法定准备率保留准备金后,其余部分作为贷款放出。按照货币流通规律,银行创造的货币多少,与法定准备率的高低关系极大。法定准备率高,银行派生的货币存款就少。所谓“派生存款”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除保留一部分存款作为准备金,支应正常经营需要外,其余全部贷出。这些贷款放出后,有些被贷款人再存入银行备用,有些被贷款人用于支付购买商品的款项,转入销售者手中,由销售者存入银行,这样又会形成和贷款额大体相等的存款,这种存款就是“派生存款”。按照同样道理,这些存款还会形成二级“派生存款”。而二级“派生存款‘”还会形成三级“派生存款”,如此循环往复,那么,最初存款形成的“派生存款”,其数额将大于它若干倍。所以,派生存款总量与初始存款总量成正比,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正如前面说到准备率较高,派生存款就少,那么,准备率较低,派生存款就多。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变更法定准备率,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利息率。从而抑制和扩大需求量,以稳定经济的发展。“公开市场业务”,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通过购进或卖出政府债券调节货币流通量,以抑制和扩大需求。“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时支付的利息率。中央银行运用再贴现率的变动,调节货币流通量,抑制和扩大需求,调节经济运行。

法定准备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如果把它们综合运用,也可以概括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衰退时,则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给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其手段就是增加货币流通量,即降低法定准备率和再贴现率,公开在市场上购进债券等。这样,商业银行的贷款就大量增加,随之“派生存款”也大量增加,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就增多。货币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发生变化,即供给大于需求,促使利息率下降。这样就使投资者的利息负担减轻,投资的预期效益增多,投资意愿上升。在这种趋势的推动下,投资规模逐渐扩大,社会总需求相应扩大,经济运行趋于正常,呈现发展势头。当总供给不足、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压力时,则可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准备率和再贴现率,公开在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收回货币。这时,商业银行的贷款则下降,派生存款大量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随之减少。货币流通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发生变化,即供给小于需求,利息率则上升,投资需求减弱,需求膨胀,经济过热的势头就会得到遏制,通货膨胀也就随着得到控制,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又步入正常轨道。

这三大货币政策的运用虽有很大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也会遇到一些障碍。比如说经济萧条时,中央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出自本身利益的考虑,怕承担风险,不愿扩大贷款规模,从而难以增加货币供应量,使扩张性货币政策不易奏效。因此,在采用货币政策时,也要考虑多种因素,最好把货币政策同其他政策结合起来,配合运用。

各种经济政策搭配运用,主要是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税收)和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配合使用。或者是把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政府支出、增加税收)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搭配运用。这两个“双扩”和“双紧”政策,结合使用,效力固然很大,如果运用的力度不当,往往容易转向反面。因此,还可以有第三种情况,就是把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搭配运用,这可以在刺激总需求的同时,不至于引起通货膨胀。或者把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搭配使用,这既能降低利息率,增加投资,又能减少政府支出,稳定价格。这些办法,都要视不同情况去运用。

政府用经济政策调控国民经济,除了主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外,还要使用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等手段。

收入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目标而规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和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与效率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要么就是坚持公平,影响效率的实现,要么是坚持效率,影响公平的实现。国家处理这个矛盾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因为没有效率,就没有社会经济的发展,因而就有可能丧失解决公平问题的物质基础。所以,效率是第一位的,必须优先考虑。如果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不仅难以实现公平,即共同富裕,而且会重新导致平均主义、共同贫穷的境地。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要求实现社会公平。当然,这里的公平不是绝对的。在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下,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公配。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生产者的权利是和他们提供的劳动成正比例的;平等就在于以同一的尺度─劳动─来计量”。“但是,一个人在体力或智力上胜过另一个人,因此在同一时间内提供较多的劳动,或者能够劳动较长的时间;而劳动,为了要使它能够成为一种尺度,就必须按照它的时间或强度确定,不然它就不成其为尺度了。这种平等的权利,对不同等的劳动者来说是不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可能实现绝对的公平。但是,这里要求实现的公平,实质上是机会均等和人格平等,也就是马克思说的用“同一的尺度”来对待,使劳动投入同劳动所得相一致,能力与地位相统一,合理分配,防止因各种不当因素拉大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两极分化。因此,必须通过收入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差距,,增进平等。其主要措施应是:(1)以法律的形式确定最低工资标准。(2)通过个人累进所得税,抑制过高收入。(3)实施工资和物价管制手段,在特定条件下也可采用冻结工资和冻结物价的非常措施,保证人们的基本收入。(4)增加转移支付和其他各种福利措施,改善低收入者的处境。(5)通过征收高额财产税和遗产税,防止收入过分悬殊。(6)举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降低失业率,以提高某些个人和阶层的收入。

用产业政策调控经济,主要是调节共给的构成,使其适应需求。主要措施是:(1)政府直接干预。具体手段是通过调整投资结构和方向、调配物资、行政强制等,直接影响各产业以及各产业内部部门的发展,推动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分化。(2)采取差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改变某些产业所处的环境条件,影响生产要素的流动,扶植或限制某些产业的发展。(3)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干预某些产业组织的形式。(4)政府进行引导和协调,使某些产业符合产业政策目标的要求。总之,通过产业政策的调节,使总供给的构成不断适应总需求的要求。

用区域政策调控经济,目的使各个地区协调发展。基本原则也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办法是:(1)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加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宏观规划和引导,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地区间的分工协作。加快地区经济网络的形成和发展。(3)利用产业政策,矫正产业结构的偏差。把地区倾斜政策和产业倾斜政策结合起来,实现整体均衡发展。

宏观调控除了主要运用经济手段以外,还必须运用计划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虽不像过去那样至高无上了,但是它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计划的作用在于它与财政和银行协调配合又互相制约,共同指导和调节经济运行,以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计划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战略规划,是以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为背景的。重点是合理确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预测经济发展前景,规划重大产业结构与生产力布局,集中必要的物力、财力进行重点建设,综合运用经济杠杆,促进经济正常运行和发展等。不能排斥计划调节的作用。

运用行政手段调控国民经济就是凭借政权力量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主要是依靠行政机构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或下达某些带有指令性的任务等方式,按行业系统或行政系统、行政层次、行政区划来调节和管理经济。比方说当国际市场发生较大变动时,为了保护国内经济,政府可以用控制汇率和外汇额度的办法稳定经济,再比如国内经济,面临紧迫状态时,特别是通货膨胀急剧上升时,政府则可以用冻结物价、利率和工资等办法稳定经济。这些对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在特定条件下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是有力的。

用法律手段管理与调控经济,从宏观角度和一般意义上讲,主要是:(一)规范经济活动。就是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调整各个方面的经济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的贯彻执行,以确保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二)保护经济正常运行。就是国家通过经济司法、审理各种经济纠纷,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的违法现象,惩办经济犯罪,打击各种经济违法活动,以确保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三)引导经济发展方向。就是国家通过法律,引导经济走向正确的发展轨道。我国的宪法和经济法律体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在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这些法律就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发展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轨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法律的规范、保护和指导。

注释:

本文有关部分参考了马洪同志主编的《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标签:;  ;  ;  ;  ;  ;  ;  ;  ;  ;  ;  ;  ;  ;  ;  ;  ;  

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_货币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